人物
时段
朝代

編年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別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岁减一算,下验将来,岁加一算。历成以来,年甲子岁,用之,是年五月丁亥朔,日食不效。诏候验,至七年,会 周琮
言古之造历,必使千百年间星度交食,若应绳准。今历成而不验,则历法为未密。又有杨皞于渊者,与琮求较验,
琥荐之。知制诰沈括上熙宁奉元历。诏进括一官。司天监官吏进官。赐银绢有差。初仁宗朝用崇天历。至治平初。 司天监周琮。
改撰明天历行之。监生石道。言未经测验。不可用。不听。至熙宁元年七月望。夜将旦。月食东方。与历不协。乃
星舍宜无盈缩矣。然自唐一行作《大衍历》,以仪揆测之,得毕、觜、参、鬼四宿,分度与古不同。皇祐初,日官 周琮
以新仪测候,与唐一行尤异。绍圣二年,清台以赤道度数有差,复命考正。惟牛、室、尾、柳四宿与旧法合,其他
丁亥朔,日食不效,算食二分半,候之不食。

  诏候验。至七年,命入内都知江德明集历官用浑仪较测。时 周琮
言:「古之造历,必使千百年间星度交食,若应绳准,今历成而不验,则历法为未密。」又有杨皞、于渊者,与琮
卷七十四 志第27 律历七

  《崇天历》行之至于嘉祐之末,英宗即位,命殿中丞、判司天监 周琮
及司天冬官正王炳、丞王栋、主簿周应祥、周安世、马杰、灵台郎杨得言作新历,三年而成。琮言:「旧历气节加
历学为宋第一,欧阳修、司马光辈皆遵用之。《崇天历》既复用,又十三年,治平二年,始改用《明天历》,历官 周琮
皆迁官。后三年,验熙宁三年七月月食不效,乃诏复用《崇天历》,夺琮等所迁官。熙宁八年,始更用《奉元历》
,皆遣官告天地、宗庙、社稷及诸寺观、宫庙,九宫贵神今列大祀,亦宜准此。」

  熙宁四年,司天中官正 周琮
言:「《太一经》推算,七年甲寅岁,太一阳九、百六之数,复元之初。故《经》言:'太岁有阳九之灾,太一有
,与掌历官宋行古等九人制崇天历。进司天监丞,入隶翰林天文。皇祐中,同造《司辰星漏历》十二卷。久之,与 周琮
同管勾司天监。卒,无子,有女亦善算术。

僧志言
僧志言,自言姓许,寿春人。落发东京景德寺七俱视院,
积年,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五百九十七。

日法,一万五百九十。

《明天历》治平元年甲辰 周琮
造,行一十年,至熙宁甲寅,合。

积年,七十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七。

日法,三万九十。
天五十四刻。)

积年,九千七百五十五万六千五百九十七。
日法,一万五百九十。
明天历(治平元年甲辰 周琮
造,行一十年,至熙宁甲寅,合。)

积年,七十一万一千九百七十七。
日法,三万九(十)〔千〕。
奉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