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春秋類
詩類
書類
小學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政書類
職官類
紀事本末類
史鈔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正史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詩文評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涅槃部類
洞神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宋 王溥 撰
吐蕃
吐蕃者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种也不知有国
之所由(或云 南凉秃发利鹿孤 之子曰樊尼国灭之后/西奔于羌中建国为众所怀遂改姓为窣勃野)
(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历魏及隋隔间 (第 1a 页)
吐蕃
吐蕃者在长安西八千里本汉西羌之种也不知有国
之所由(或云 南凉秃发利鹿孤 之子曰樊尼国灭之后/西奔于羌中建国为众所怀遂改姓为窣勃野)
(以秃发为国号语讹谓之吐蕃/历魏及隋隔间 (第 1a 页)
西凉公自知未能禽蒙逊
义熙十二年西凉司马索承明上书劝凉公皓伐 河西
王 蒙逊皓引见谓之曰蒙逊为百姓患孤岂忘之顾势
力未能除耳卿有必禽之策当为孤陈之直唱大言使
孤东讨此与言石 (第 28b 页)
义熙十二年西凉司马索承明上书劝凉公皓伐 河西
王 蒙逊皓引见谓之曰蒙逊为百姓患孤岂忘之顾势
力未能除耳卿有必禽之策当为孤陈之直唱大言使
孤东讨此与言石 (第 28b 页)
鉴
晋安皇帝隆安四年(燕昭武皇帝长乐二年乞秦文桓/皇帝弘始二年 西秦 伏乾归)
(太初十三年/帝天兴三年) (凉王吕纂咸宁二年和魏太祖道武皇 南凉秃发利鹿孤 建 元年 北凉段)
(业天玺二年凉南燕献武皇帝建/平元年 西 李皓庚子元年)春正月壬子朔燕王 (第 8b 页)
晋安皇帝隆安四年(燕昭武皇帝长乐二年乞秦文桓/皇帝弘始二年 西秦 伏乾归)
(太初十三年/帝天兴三年) (凉王吕纂咸宁二年和魏太祖道武皇 南凉秃发利鹿孤 建 元年 北凉段)
(业天玺二年凉南燕献武皇帝建/平元年 西 李皓庚子元年)春正月壬子朔燕王 (第 8b 页)
羌种属盖百有五十种散处河湟江岷间未始与中
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稍并诸羌据其
地蕃𤼵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 南
凉秃发利鹿孤 之后子樊尼臣沮渠蒙逊为临松太
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
十二月辛丑李靖为行军大总管 (第 13a 页)
国通居析支水西祖曰鹘提勃悉野稍并诸羌据其
地蕃𤼵声近故其子孙曰吐蕃而姓勃窣野或曰 南
凉秃发利鹿孤 之后子樊尼臣沮渠蒙逊为临松太
守蒙逊灭樊尼率兵西济河逾积石遂抚有群羌云
十二月辛丑李靖为行军大总管 (第 13a 页)
避以固
国本傅曰何辞以拒之革为画计乃于启圣院置局名
赈济所募士就食一日之间至者万计革阴以军法部
勒时 康王 为兵马大元帅遣人以蜡弹由间道告急于
济州及约在外将相拥兵近城内外相应夹攻贼砦图
还二帝复迁居同文馆附 (第 16a 页)
国本傅曰何辞以拒之革为画计乃于启圣院置局名
赈济所募士就食一日之间至者万计革阴以军法部
勒时 康王 为兵马大元帅遣人以蜡弹由间道告急于
济州及约在外将相拥兵近城内外相应夹攻贼砦图
还二帝复迁居同文馆附 (第 16a 页)
周宗 李建勋 徐玠 马仁裕(子文义/)
周宗字君太广陵人(马氏南唐/书作秣陵)少遇乱孤穷事烈祖为
给使娴于摈相辞令时方艰难宗使四方辄称职端敏
可㐲恩顾日洽义祖殁金陵知询语宗曰仆射望高履
危无西渡仆射谓烈祖也宗坚请知询手札示信遽得
故茗纸书曰不必奔赴(南唐近事云义祖薨于广陵 康/王 以下诸公子谓宗曰幸闻兄)
(长家国多事宜抑情损礼无劳西渡也宗度王非本意/坚请报简示信于烈祖康王以匆遽 (第 1b 页)
周宗字君太广陵人(马氏南唐/书作秣陵)少遇乱孤穷事烈祖为
给使娴于摈相辞令时方艰难宗使四方辄称职端敏
可㐲恩顾日洽义祖殁金陵知询语宗曰仆射望高履
危无西渡仆射谓烈祖也宗坚请知询手札示信遽得
故茗纸书曰不必奔赴(南唐近事云义祖薨于广陵 康/王 以下诸公子谓宗曰幸闻兄)
(长家国多事宜抑情损礼无劳西渡也宗度王非本意/坚请报简示信于烈祖康王以匆遽 (第 1b 页)
及酒泉
太守王德来攻光遣太原公纂迎之轨谋于众曰吕弘
精兵一万若与纂合则敌强我弱养兽不讨将为后患
乃与 秃发利鹿孤 共邀纂纂与战大破之轨奔王乞基
郭黁闻轨败东走魏安降于乞伏乾归常山公弘为业
所攻引兵弃张掖东走业将兵追 (第 22a 页)
太守王德来攻光遣太原公纂迎之轨谋于众曰吕弘
精兵一万若与纂合则敌强我弱养兽不讨将为后患
乃与 秃发利鹿孤 共邀纂纂与战大破之轨奔王乞基
郭黁闻轨败东走魏安降于乞伏乾归常山公弘为业
所攻引兵弃张掖东走业将兵追 (第 22a 页)
十六国春秋卷八十六
西秦录二
乞伏炽磐
乞伏炽磐乾归长子也性勇果英毅临机能断权略过人
初乾归为姚兴所败炽磐质于 秃发利鹿孤 后自南平逃
而降兴兴署为振忠将军兴晋太守又拜建武将军行西
夷校尉留其部众镇苑川及乾归返政复立炽磐为太 …… (第 1a 页)
南凉文武随才铨擢冬十月
炽磐既兼傉檀兵强地广复称秦王署置百官十一月
立妃秃发氏为王后
永康四年春三月 河西王 沮渠蒙逊攻拔广武郡炽磐
遣将军魋尼寅邀于浩亹为蒙逊所击死之又遣将军
折斐等率骑二万㨿勒姐岭复为蒙逊所 …… (第 3b 页)
事大赦境内改元建弘其臣佐等
多所封授秋七月甲辰宋初受禅诏以炽磐为安西大
将军秦王九月振武将军王基等袭 河西王 蒙逊胡园 …… (第 7a 页)
率骑攻上邽遇霖雨而还夏四月吐谷王阿柴
遣使来降炽磐署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安州牧白兰王秋七月 河西王 蒙逊率众来伐使征北
将军木奕干等帅步骑拒之斩首二千而还冬十二月
遣征西将军他子等率骑二万击契汗秃真于 …… (第 7b 页)
乞伏暮末(暮一作慕/)
乞伏暮末字安石炽磐第二子也以元熙元年立为太
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炽磐卒暮末即位
大赦境内改元永弘(一作/洪)署右丞相元基为侍中相国
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镇军大将军河州牧谦屯为
骠骑大将军徵安北将军凉州刺史段晖为辅国大将
军御史大夫叔父右禁将军千年为镇北将军凉州牧
镇湟河以征北将军木奕干为尚书令车骑大将军以
征南将军吉毗为尚书仆射卫大将军秋七月 河西王
沮渠蒙逊因秦丧来伐西平太守曲承谓之曰殿下若
先取乐都则西平必为殿下之有西平苟望风请服亦
明主之所疾也 …… (第 12a 页)
拔之执太守曲承二月立妃梁
氏为王后子万载为太子杀尚书陇西辛进并其五族
二十七人追恨其射伤母面也夏五月 河西王 蒙逊率
众来伐暮末留相国元基守枹罕迁保定连南安太守
翟承伯等㨿罕开谷以应蒙逊暮末击破之进至冶城
西安 …… (第 13a 页)
颇有怨言暮末皆杀之秋九月西秦
自正月不雨至于九月兼之政刑酷滥内外崩离部民
流叛者不可胜计冬十月暮末为 河西王 蒙逊所逼遣
中书侍郎王恺从事中郎乌讷阗请迎于魏世祖许以
平凉以东安定以西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 (第 14a 页)
西秦录二
乞伏炽磐
乞伏炽磐乾归长子也性勇果英毅临机能断权略过人
初乾归为姚兴所败炽磐质于 秃发利鹿孤 后自南平逃
而降兴兴署为振忠将军兴晋太守又拜建武将军行西
夷校尉留其部众镇苑川及乾归返政复立炽磐为太 …… (第 1a 页)
南凉文武随才铨擢冬十月
炽磐既兼傉檀兵强地广复称秦王署置百官十一月
立妃秃发氏为王后
永康四年春三月 河西王 沮渠蒙逊攻拔广武郡炽磐
遣将军魋尼寅邀于浩亹为蒙逊所击死之又遣将军
折斐等率骑二万㨿勒姐岭复为蒙逊所 …… (第 3b 页)
事大赦境内改元建弘其臣佐等
多所封授秋七月甲辰宋初受禅诏以炽磐为安西大
将军秦王九月振武将军王基等袭 河西王 蒙逊胡园 …… (第 7a 页)
率骑攻上邽遇霖雨而还夏四月吐谷王阿柴
遣使来降炽磐署阿柴为征西大将军开府仪同三司
安州牧白兰王秋七月 河西王 蒙逊率众来伐使征北
将军木奕干等帅步骑拒之斩首二千而还冬十二月
遣征西将军他子等率骑二万击契汗秃真于 …… (第 7b 页)
乞伏暮末(暮一作慕/)
乞伏暮末字安石炽磐第二子也以元熙元年立为太
子领抚军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炽磐卒暮末即位
大赦境内改元永弘(一作/洪)署右丞相元基为侍中相国
都督中外诸军录尚书事镇军大将军河州牧谦屯为
骠骑大将军徵安北将军凉州刺史段晖为辅国大将
军御史大夫叔父右禁将军千年为镇北将军凉州牧
镇湟河以征北将军木奕干为尚书令车骑大将军以
征南将军吉毗为尚书仆射卫大将军秋七月 河西王
沮渠蒙逊因秦丧来伐西平太守曲承谓之曰殿下若
先取乐都则西平必为殿下之有西平苟望风请服亦
明主之所疾也 …… (第 12a 页)
拔之执太守曲承二月立妃梁
氏为王后子万载为太子杀尚书陇西辛进并其五族
二十七人追恨其射伤母面也夏五月 河西王 蒙逊率
众来伐暮末留相国元基守枹罕迁保定连南安太守
翟承伯等㨿罕开谷以应蒙逊暮末击破之进至冶城
西安 …… (第 13a 页)
颇有怨言暮末皆杀之秋九月西秦
自正月不雨至于九月兼之政刑酷滥内外崩离部民
流叛者不可胜计冬十月暮末为 河西王 蒙逊所逼遣
中书侍郎王恺从事中郎乌讷阗请迎于魏世祖许以
平凉以东安定以西封之暮末乃焚城邑毁宝器帅户 (第 14a 页)
谥武王庙号烈祖弟凉州牧西平公利鹿孤嗣立
秃发利鹿孤
(第 7b 页)
秃发利鹿孤 乌孤第二弟也初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
寻迁凉州牧乌孤死国人共立之遂以晋隆安三年僭
即伪位赦其境内殊死已下 …… (第 7b 页)
东西有变弱
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安之良策也虚名无实徒足为
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 河西王 署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
尚书事三月傉檀率师伐吕隆大败之徙二千馀户而
归获隆右仆射杨桓拜 …… (第 10a 页)
僭伪位尚称臣于秦杨
桓兄经佐命姚苌早死兴闻桓有德望遣使徵之利鹿
孤不敢留饯于城东为之流涕以遣之冬十月 河西王
沮渠蒙逊遣子奚念来质利鹿孤不受徵其弟建忠将
军挐蒙逊不与虏其弟鄯善苟子遂遣使称臣入朝奉
贡许以挐为质 …… (第 11b 页)
年伪谥 康王 葬于西平之东南弟傉檀嗣立
(第 14a 页)
秃发利鹿孤
(第 7b 页)
秃发利鹿孤 乌孤第二弟也初为骠骑大将军西平公
寻迁凉州牧乌孤死国人共立之遂以晋隆安三年僭
即伪位赦其境内殊死已下 …… (第 7b 页)
东西有变弱
则乘之强则避之此久安之良策也虚名无实徒足为
世之质的将安用之利鹿孤曰安国之言是也乃更称 河西王 署广武公傉檀为都督中外诸军事凉州牧录
尚书事三月傉檀率师伐吕隆大败之徙二千馀户而
归获隆右仆射杨桓拜 …… (第 10a 页)
僭伪位尚称臣于秦杨
桓兄经佐命姚苌早死兴闻桓有德望遣使徵之利鹿
孤不敢留饯于城东为之流涕以遣之冬十月 河西王
沮渠蒙逊遣子奚念来质利鹿孤不受徵其弟建忠将
军挐蒙逊不与虏其弟鄯善苟子遂遣使称臣入朝奉
贡许以挐为质 …… (第 11b 页)
年伪谥 康王 葬于西平之东南弟傉檀嗣立
(第 14a 页)
遥情受用以此推之事或近矣而非所安也桃水又
东径涿县故城北王莽更名垣翰晋大始元年改曰
范阳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 晋康王 碑
城东有范阳王司马虓庙碑(案司马近刻/讹作司寇)桃水又东
北与垣水会水上承涞水于良乡县分桃水( (第 4a 页)
东径涿县故城北王莽更名垣翰晋大始元年改曰
范阳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 晋康王 碑
城东有范阳王司马虓庙碑(案司马近刻/讹作司寇)桃水又东
北与垣水会水上承涞水于良乡县分桃水( (第 4a 页)
)
祈榖(原礼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榖于上帝集说元/日辛日也郊祭天而配以后稷为祈榖也增诗说)
(噫嘻 康王 孟春祈榖于东郊以成王配享之诗也唐六/典正月上辛祈榖于圜丘以高祖配宋史礼志景德三)
(年十二月陈彭年言 (第 76b 页)
祈榖(原礼是月也天子乃以元日祈榖于上帝集说元/日辛日也郊祭天而配以后稷为祈榖也增诗说)
(噫嘻 康王 孟春祈榖于东郊以成王配享之诗也唐六/典正月上辛祈榖于圜丘以高祖配宋史礼志景德三)
(年十二月陈彭年言 (第 76b 页)
受用以此推之事或近矣而非所安也桃水又东径
涿县故城北王莽更名垣翰晋太始元年改曰范阳
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 晋康王 碑城东
有范阳王司马虓庙碑桃水又东北与洹水会水上
分涞水于良乡县之桃水世谓之北涉沟(南北两涉/沟 (第 4a 页)
涿县故城北王莽更名垣翰晋太始元年改曰范阳
郡今郡理涿县故城城内东北角有 晋康王 碑城东
有范阳王司马虓庙碑桃水又东北与洹水会水上
分涞水于良乡县之桃水世谓之北涉沟(南北两涉/沟 (第 4a 页)
一清按山谷当作上谷湿水经云又东过涿鹿县北
郦氏以涿水释之汉志涿鹿县属上谷郡盖在上谷
郡为涿水而经广阳郡者即是圣水名因地变也
城内东北角有 晋康王 碑城东有范阳王司寇□庙碑
(卷十二三页十四行)
一清按晋书列传范阳康王绥子虓司寇当作司马
黄省 (第 24a 页)
郦氏以涿水释之汉志涿鹿县属上谷郡盖在上谷
郡为涿水而经广阳郡者即是圣水名因地变也
城内东北角有 晋康王 碑城东有范阳王司寇□庙碑
(卷十二三页十四行)
一清按晋书列传范阳康王绥子虓司寇当作司马
黄省 (第 24a 页)
人无所观型又曰齐之以刑
岂若令其自饬冬十月癸巳唐主以皇太后葬遣户部侍
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来助葬江南以 康王 新立往申
庆赐(阙/)善为司徒兼侍中诸道兵马(阙/)南都留守令诸
司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仍各上封 (第 44b 页)
岂若令其自饬冬十月癸巳唐主以皇太后葬遣户部侍
郎韩熙载太府卿田霖来助葬江南以 康王 新立往申
庆赐(阙/)善为司徒兼侍中诸道兵马(阙/)南都留守令诸
司无职事者日二员待制于内殿仍各上封 (第 44b 页)
务农修好吕光署为大将军隆安元年自称西平
王更称武威王太初后徙乐都用杨统乘虚图吕
光醉坠马死 弟利鹿孤称 河西王 再伐吕隆然
犹臣姚兴用史皓之言建学立三十三年 弟傉
檀嗣神爽命世权吕氏取姑臧 其后受制于姚 (第 35b 页)
王更称武威王太初后徙乐都用杨统乘虚图吕
光醉坠马死 弟利鹿孤称 河西王 再伐吕隆然
犹臣姚兴用史皓之言建学立三十三年 弟傉
檀嗣神爽命世权吕氏取姑臧 其后受制于姚 (第 35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