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四書類
易類
孟子類
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法華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平部
續道藏
书法(诏止之矣其书伐赵何予亮也自五胡云扰/江沱宴安数世矣于是有能以开复中原为)
(心者纲目之所予也自是庾翼褚裒司马勋 殷浩/ 虽皆无成而书伐赵者四北伐者一皆所以示中) …… (第 7b 页)
(内史桓温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豪爽有风槩翼与/之友善尝荐于成帝曰温有英雄之才愿勿以常婿)
(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济之勋时杜乂 殷浩/ 并才名冠世翼独弗之重也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
(天下太平然后徐议其任耳浩累辞徵辟屏居十年/时人拟之管 …… (第 19b 页)
(下韦昭曰漦俟菑反龙所吐沬也檿山桑弧弓也箕/木名服矢房也索隐曰鼋亦作蚖玄蚖蜥蜴也方邵)
(之任方谓方叔周宣王卿士宣王南征命方叔为将/邵本作召召穆公也名虎亦宣王卿士命伐淮夷深)
(源 殷浩 字王夷甫立名非真夷甫王衍字非真不实/也立虚名耳庾翼意谓 (第 20b 页)
殷浩 不可如王衍大较犹言)
(大略也较讫岳反妪煦豪彊乐记曰天地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郑氏曰气曰煦体曰 …… (第 20b 页)
(于臣节为未顺矣是故先书移镇后书诏以为都/督所以微示讥焉自经略之议既下桓宣庾翼各)
(一出桓温三出褚裒谢尚 殷浩 荀羡诸葛攸各二/出谢万郗昙一出其间有功无罪者桓温之讨姚)
(襄也有功有罪者桓温之伐汉伐秦也无功无 (第 22a 页)
罪/者桓宣庾翼褚裒之伐赵荀羡郗昙之伐燕也有)
(罪无功者谢尚之屯寿春 殷浩/ 之北伐诸葛攸谢万之伐燕也) …… (第 22a 页)
(充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所/选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卒谥曰文穆)
燕袭夫馀拔之虏其王玄以归质实(夫馀国名注见汉/桓帝延熹九年)
二月以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三月以顾和为尚书
令 殷浩 为扬州刺史
(褚裒荐顾和 (第 28b 页)
殷浩 诏以和为尚书令浩为扬州刺史/和有母丧固辞不起谓所亲曰古人有释衰绖从王)
(事者以其才足干时故也如和 …… (第 28b 页)
(于不能克复者正坐此尔夫征伐天子之大权而/使人臣执之得以专行于外其进其退率徇已私)
(而朝议若无与焉者是以成则为桓温刘裕败则/为褚裒 殷浩 纲目皆正色书之初未尝有予之之)
(意然则军国大柄固不可一日/不谨有天下国家者尚鉴之哉)
(丁/未 …… (第 31b 页)
(分表分剂/表外也)正误(分表今按胡三省注分列屯戍画境/而守疲民以逞其志也如集览说则)
(分字去声犹言分外谓经营分量之外也亦通王羲/之諌 殷浩 北伐败丧云以前事为未工复求之分外)
质实(安陆县名注见新莽地皇二年寿春县名注见/秦王政六年泗口泗水 …… (第 40b 页)
(贼之种故天假手诛之纲目书杀而不书弑既本/春秋之旨又以见贵华贱夷之意恕闵所以恶羯)
(也其旨/严矣)
以 殷浩 督扬豫等州考异(提要州下有/军事二字)
(朝廷闻中原大乱复谋进取故以浩为中军将军督/扬豫徐兖青州蒲 …… (第 45a 页)
(蔡公傲违上命无人臣之礼若人主卑屈于上大义/不行于下亦不复知所以为政矣公卿乃奏请送廷)
(尉谟惧帅子弟素服诣阙稽颡自到廷尉待罪 殷浩/ 欲加谟大辟会荀羡入朝语浩曰蔡公今日事危明)
(日必有桓文之举浩/乃止诏免谟为庶人)集览(桓文之举齐 …… (第 49a 页)
(邪况谟甫陈疾笃随即诣阙又何愈之速邪由前/言之则不忠由后言之则不智此皆谟忽视幼君)
(下视同列之故尔使其果遇英果之君朝纲振肃/必不敢尔至 殷浩 欲处以大辟则又过矣纲目书)
(免蔡谟为庶人于未免而已削其/官则其免之宜也观者试思之)
(辛/亥) …… (第 50a 页)
(诏以弋仲为车骑大将军六夷大/都督子襄为平北将军督并州)质实(并州注见齐/明帝建武三)
(年/)
冬十二月桓温移军武昌寻复还镇
(初桓温请经略中原事久不报知朝廷仗 殷浩 以抗/已甚忿之然素知浩之为人亦不之惮以国无他衅)
(遂得相持弥年虽有君臣之迹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 …… (第 53b 页)
(杀贼而已矣/故止书杀)
○赵汝阴王琨来奔斩之质实(汝阴郡名注见齐/主宝卷永元二年)
(石氏/遂绝)
发明(石氏穷凶极恶今其丑类/来奔戮之宜矣故特书之) 殷浩 使督统谢尚荀羡进屯寿春张遇据许昌叛降于
秦 (第 55a 页)
(尚书左丞孔严言于 殷浩 曰比来众情良可寒心不/知使君将何以镇之愚谓宜明受任之方韩彭专征)
(伐萧曹守管籥深思廉蔺屈身之义平 …… (第 55b 页)
(周赧王三十六年平勃交欢之谋事在汉高后七年/豫州注见汉光武建武十九年汝南许昌县名注见)
(汉后主建/兴十年)
书法(张遇之叛尚激之也必书 殷浩 使何罪使之/者也凡功罪书使归其上也是故吕布之诛) (第 55b 页)
(董卓书王允使汉献帝初平三年谢尚之激张遇/书 殷浩 使是年禄山之败于奚契丹书张守圭使)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皆归功罪其上者也)
三月姚弋仲卒子襄率 …… (第 56a 页)
(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枋/头尚迎至建康百僚毕贺)质实(三台注见晋怀/帝永嘉六年)
谢尚攻张遇于许昌秦人救之尚等败绩 殷浩 退屯寿
春考异(据上书张遇据许昌/叛则此攻字当作讨)
(尚与姚襄共攻张遇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等救 (第 57b 页)
之战于颍水之诫桥尚等大败奔还淮南 殷浩 自许)
(昌退屯寿春雄徙遇及陈颍许洛之民五万馀户于/关中以杨群为豫州刺史镇许昌尚降号建威将军)
…… (第 57b 页)
书法(张遇前书叛矣此其不书讨书攻何遇之叛/尚激之也书叛以正遇罪而谢尚不书讨权)
(衡之/辞也)
秋八月燕慕容评攻邺克之遂留守邺○九月 殷浩 进
屯泗口
(浩之北伐也中军将军王羲之以书止之不听既而/无功复谋再举羲之遗浩书曰今以区区江左天下) …… (第 58a 页)
(浩以军兴罢遣太学/生徒学校由此遂废)
发明(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尝/闻投戈以讲艺矣未闻废学以从戎者也 殷)
(浩 虚名误国处非其任今乃以军兴之故至于罢/遣太学生徒然朝论亦无有非之者直笔书之可)
(愧甚/矣)
冬 …… (第 59a 页)
书法(张遇为秦司空阴结豪杰欲灭苻氏则反也/其以无罪书杀何遇欲灭秦以降晋是徙义)
(也纲目劝反/正故其辞恕) 殷浩 遣兵袭姚襄不克冬十月遂率诸军北伐襄邀败
之浩走谯城
(姚襄屯历阳以燕秦方彊未有北伐之志乃夹淮广/兴 …… (第 60a 页)
(祸故浩书袭而襄不书反至浩免而襄降燕则/襄以叛书而桓温书讨矣浩军书遂讥不备也)
发明(去春方书姚襄率众来归诏屯谯城未闻有/反侧之意 殷浩 乃无故遣兵袭之既不能克)
(又复使之前驱是驱之使叛也浩之所为乖缪若/此乃欲经略中原其败宜矣纲目据 …… (第 61a 页)
(长等矫遗令/以祚辅政)质实(酒泉郡名注见汉/武帝元朔三年)
十二月姚襄徙屯盱眙
(襄济淮屯盱眙招掠流民众至七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遣使诣建康罪状 殷浩 并自陈谢)质实
(盱眙县名注见秦二世二年建康郡名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金陵淮水名注见汉后主建兴二年) …… (第 61b 页)
(忠履谦故能以一州之众抗举世之虏师徒岁起民/不告疲今而自尊则中外离心安能以一隅之地拒)
(天下之彊敌乎/祚大怒斩之)质实(武公谓张轨也悯帝建兴/二年张轨卒谥曰武穆) 殷浩 以罪免为庶人徙信安以王述为扬州刺史
(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请废之朝廷不得 …… (第 62b 页)
(尚书令以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缪误开/闭者十数竟达空函温大怒由是遂绝卒于徙所)
集览(书空作咄咄怪事字世说 殷浩 被废终日常画/书张空作字扬州吏人寻议逐之窃视唯作咄)
(咄怪事四字而已按咄咄惊怪声增韵注咄咨嗟语 …… (第 63a 页)
书法(庾翼褚裒皆北伐无成者也纲目无责焉浩/则曷为以罪书袭姚襄以取败浩之罪也故)
(虽桓温疏/请不书)
发明 (殷浩 之废不出于朝廷而出于桓温何不以/桓温奏 (第 63a 页)
殷浩 书之浩率意自用连年丧师) …… (第 63a 页)
(温请移都洛阳脩复园/陵不许而诏温讨襄)
书法(书以何君命也与直书/帅师而削其官者异矣)
发明(姚襄前此归晋未几为 殷浩 所袭故纲目专/罪 (第 71a 页)
殷浩 然为襄者盍申告于朝或能束身自)
(诣则晋朝亦必有以处之既不能然乃叛降于燕/则是下乔入谷忘其先人遗 (第 71a 页)
(心者纲目之所予也自是庾翼褚裒司马勋 殷浩/ 虽皆无成而书伐赵者四北伐者一皆所以示中) …… (第 7b 页)
(内史桓温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豪爽有风槩翼与/之友善尝荐于成帝曰温有英雄之才愿勿以常婿)
(畜之宜委以方邵之任必有弘济之勋时杜乂 殷浩/ 并才名冠世翼独弗之重也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
(天下太平然后徐议其任耳浩累辞徵辟屏居十年/时人拟之管 …… (第 19b 页)
(下韦昭曰漦俟菑反龙所吐沬也檿山桑弧弓也箕/木名服矢房也索隐曰鼋亦作蚖玄蚖蜥蜴也方邵)
(之任方谓方叔周宣王卿士宣王南征命方叔为将/邵本作召召穆公也名虎亦宣王卿士命伐淮夷深)
(源 殷浩 字王夷甫立名非真夷甫王衍字非真不实/也立虚名耳庾翼意谓 (第 20b 页)
殷浩 不可如王衍大较犹言)
(大略也较讫岳反妪煦豪彊乐记曰天地䜣合阴阳/相得煦妪覆育万物郑氏曰气曰煦体曰 …… (第 20b 页)
(于臣节为未顺矣是故先书移镇后书诏以为都/督所以微示讥焉自经略之议既下桓宣庾翼各)
(一出桓温三出褚裒谢尚 殷浩 荀羡诸葛攸各二/出谢万郗昙一出其间有功无罪者桓温之讨姚)
(襄也有功有罪者桓温之伐汉伐秦也无功无 (第 22a 页)
罪/者桓宣庾翼褚裒之伐赵荀羡郗昙之伐燕也有)
(罪无功者谢尚之屯寿春 殷浩/ 之北伐诸葛攸谢万之伐燕也) …… (第 22a 页)
(充有器局临朝正色以社稷为己任所/选用皆以功效不私亲旧卒谥曰文穆)
燕袭夫馀拔之虏其王玄以归质实(夫馀国名注见汉/桓帝延熹九年)
二月以光禄大夫蔡谟领司徒○三月以顾和为尚书
令 殷浩 为扬州刺史
(褚裒荐顾和 (第 28b 页)
殷浩 诏以和为尚书令浩为扬州刺史/和有母丧固辞不起谓所亲曰古人有释衰绖从王)
(事者以其才足干时故也如和 …… (第 28b 页)
(于不能克复者正坐此尔夫征伐天子之大权而/使人臣执之得以专行于外其进其退率徇已私)
(而朝议若无与焉者是以成则为桓温刘裕败则/为褚裒 殷浩 纲目皆正色书之初未尝有予之之)
(意然则军国大柄固不可一日/不谨有天下国家者尚鉴之哉)
(丁/未 …… (第 31b 页)
(分表分剂/表外也)正误(分表今按胡三省注分列屯戍画境/而守疲民以逞其志也如集览说则)
(分字去声犹言分外谓经营分量之外也亦通王羲/之諌 殷浩 北伐败丧云以前事为未工复求之分外)
质实(安陆县名注见新莽地皇二年寿春县名注见/秦王政六年泗口泗水 …… (第 40b 页)
(贼之种故天假手诛之纲目书杀而不书弑既本/春秋之旨又以见贵华贱夷之意恕闵所以恶羯)
(也其旨/严矣)
以 殷浩 督扬豫等州考异(提要州下有/军事二字)
(朝廷闻中原大乱复谋进取故以浩为中军将军督/扬豫徐兖青州蒲 …… (第 45a 页)
(蔡公傲违上命无人臣之礼若人主卑屈于上大义/不行于下亦不复知所以为政矣公卿乃奏请送廷)
(尉谟惧帅子弟素服诣阙稽颡自到廷尉待罪 殷浩/ 欲加谟大辟会荀羡入朝语浩曰蔡公今日事危明)
(日必有桓文之举浩/乃止诏免谟为庶人)集览(桓文之举齐 …… (第 49a 页)
(邪况谟甫陈疾笃随即诣阙又何愈之速邪由前/言之则不忠由后言之则不智此皆谟忽视幼君)
(下视同列之故尔使其果遇英果之君朝纲振肃/必不敢尔至 殷浩 欲处以大辟则又过矣纲目书)
(免蔡谟为庶人于未免而已削其/官则其免之宜也观者试思之)
(辛/亥) …… (第 50a 页)
(诏以弋仲为车骑大将军六夷大/都督子襄为平北将军督并州)质实(并州注见齐/明帝建武三)
(年/)
冬十二月桓温移军武昌寻复还镇
(初桓温请经略中原事久不报知朝廷仗 殷浩 以抗/已甚忿之然素知浩之为人亦不之惮以国无他衅)
(遂得相持弥年虽有君臣之迹羁縻而已八州士众/资调 …… (第 53b 页)
(杀贼而已矣/故止书杀)
○赵汝阴王琨来奔斩之质实(汝阴郡名注见齐/主宝卷永元二年)
(石氏/遂绝)
发明(石氏穷凶极恶今其丑类/来奔戮之宜矣故特书之) 殷浩 使督统谢尚荀羡进屯寿春张遇据许昌叛降于
秦 (第 55a 页)
(尚书左丞孔严言于 殷浩 曰比来众情良可寒心不/知使君将何以镇之愚谓宜明受任之方韩彭专征)
(伐萧曹守管籥深思廉蔺屈身之义平 …… (第 55b 页)
(周赧王三十六年平勃交欢之谋事在汉高后七年/豫州注见汉光武建武十九年汝南许昌县名注见)
(汉后主建/兴十年)
书法(张遇之叛尚激之也必书 殷浩 使何罪使之/者也凡功罪书使归其上也是故吕布之诛) (第 55b 页)
(董卓书王允使汉献帝初平三年谢尚之激张遇/书 殷浩 使是年禄山之败于奚契丹书张守圭使)
(唐玄宗开元二十四年/皆归功罪其上者也)
三月姚弋仲卒子襄率 …… (第 56a 页)
(融迎粮阴令怀玺送于枋/头尚迎至建康百僚毕贺)质实(三台注见晋怀/帝永嘉六年)
谢尚攻张遇于许昌秦人救之尚等败绩 殷浩 退屯寿
春考异(据上书张遇据许昌/叛则此攻字当作讨)
(尚与姚襄共攻张遇秦主健遣丞相东海王雄等救 (第 57b 页)
之战于颍水之诫桥尚等大败奔还淮南 殷浩 自许)
(昌退屯寿春雄徙遇及陈颍许洛之民五万馀户于/关中以杨群为豫州刺史镇许昌尚降号建威将军)
…… (第 57b 页)
书法(张遇前书叛矣此其不书讨书攻何遇之叛/尚激之也书叛以正遇罪而谢尚不书讨权)
(衡之/辞也)
秋八月燕慕容评攻邺克之遂留守邺○九月 殷浩 进
屯泗口
(浩之北伐也中军将军王羲之以书止之不听既而/无功复谋再举羲之遗浩书曰今以区区江左天下) …… (第 58a 页)
(浩以军兴罢遣太学/生徒学校由此遂废)
发明(文德者帝王之利器威武者文德之辅助尝/闻投戈以讲艺矣未闻废学以从戎者也 殷)
(浩 虚名误国处非其任今乃以军兴之故至于罢/遣太学生徒然朝论亦无有非之者直笔书之可)
(愧甚/矣)
冬 …… (第 59a 页)
书法(张遇为秦司空阴结豪杰欲灭苻氏则反也/其以无罪书杀何遇欲灭秦以降晋是徙义)
(也纲目劝反/正故其辞恕) 殷浩 遣兵袭姚襄不克冬十月遂率诸军北伐襄邀败
之浩走谯城
(姚襄屯历阳以燕秦方彊未有北伐之志乃夹淮广/兴 …… (第 60a 页)
(祸故浩书袭而襄不书反至浩免而襄降燕则/襄以叛书而桓温书讨矣浩军书遂讥不备也)
发明(去春方书姚襄率众来归诏屯谯城未闻有/反侧之意 殷浩 乃无故遣兵袭之既不能克)
(又复使之前驱是驱之使叛也浩之所为乖缪若/此乃欲经略中原其败宜矣纲目据 …… (第 61a 页)
(长等矫遗令/以祚辅政)质实(酒泉郡名注见汉/武帝元朔三年)
十二月姚襄徙屯盱眙
(襄济淮屯盱眙招掠流民众至七万分置守宰/劝课农桑遣使诣建康罪状 殷浩 并自陈谢)质实
(盱眙县名注见秦二世二年建康郡名注见汉献/帝兴平二年金陵淮水名注见汉后主建兴二年) …… (第 61b 页)
(忠履谦故能以一州之众抗举世之虏师徒岁起民/不告疲今而自尊则中外离心安能以一隅之地拒)
(天下之彊敌乎/祚大怒斩之)质实(武公谓张轨也悯帝建兴/二年张轨卒谥曰武穆) 殷浩 以罪免为庶人徙信安以王述为扬州刺史
(浩连年北伐师徒屡败粮械都尽桓温因朝野之怨/上疏请废之朝廷不得 …… (第 62b 页)
(尚书令以书告之浩欣然许焉将答书虑有缪误开/闭者十数竟达空函温大怒由是遂绝卒于徙所)
集览(书空作咄咄怪事字世说 殷浩 被废终日常画/书张空作字扬州吏人寻议逐之窃视唯作咄)
(咄怪事四字而已按咄咄惊怪声增韵注咄咨嗟语 …… (第 63a 页)
书法(庾翼褚裒皆北伐无成者也纲目无责焉浩/则曷为以罪书袭姚襄以取败浩之罪也故)
(虽桓温疏/请不书)
发明 (殷浩 之废不出于朝廷而出于桓温何不以/桓温奏 (第 63a 页)
殷浩 书之浩率意自用连年丧师) …… (第 63a 页)
(温请移都洛阳脩复园/陵不许而诏温讨襄)
书法(书以何君命也与直书/帅师而削其官者异矣)
发明(姚襄前此归晋未几为 殷浩 所袭故纲目专/罪 (第 71a 页)
殷浩 然为襄者盍申告于朝或能束身自)
(诣则晋朝亦必有以处之既不能然乃叛降于燕/则是下乔入谷忘其先人遗 (第 71a 页)
(百官迎昱即帝位温有足疾诏乘舆入殿温撰辞欲/陈述废立本意帝引见便泣下数十行温兢惧竟不)
(能一言而出太宰武陵王晞好习武事温忌之表免/其官尊褚太后曰崇德太后逼新蔡王晃自列与晞)
(及 殷浩 之子涓及庾蕴弟倩柔等谋反收付廷尉乂/杀东海王三子及其母有司承温旨诣诛晞诏曰悲)
(惋惶怛非所忍闻温 (第 35b 页)
(能一言而出太宰武陵王晞好习武事温忌之表免/其官尊褚太后曰崇德太后逼新蔡王晃自列与晞)
(及 殷浩 之子涓及庾蕴弟倩柔等谋反收付廷尉乂/杀东海王三子及其母有司承温旨诣诛晞诏曰悲)
(惋惶怛非所忍闻温 (第 35b 页)
(弟监国事垂不从至是圭遣觚献见于燕垂衰/老子弟用事留觚以求良马圭弗与遂与燕绝)
秋九月黜博士范弘之为馀杭令质实(馀杭县名注见/隋炀帝大业九)
(年/)
(弘之论 殷浩 宜加赠谥因叙桓温不臣之迹王珣温/故吏也以为温废昏立明有忠贞之节遂黜弘之)
书法(博士为令书黜/何 (第 27a 页)
秋九月黜博士范弘之为馀杭令质实(馀杭县名注见/隋炀帝大业九)
(年/)
(弘之论 殷浩 宜加赠谥因叙桓温不臣之迹王珣温/故吏也以为温废昏立明有忠贞之节遂黜弘之)
书法(博士为令书黜/何 (第 27a 页)
(国者也邠以廪实兵强为贤于礼乐弘肇以长鎗大/剑为可定国家纳赂专权愚蔽恣横未几死于嬖倖)
(之手曾不及知其祸又/岂书生文士之所为乎)集览(束之高阁晋杜乂 殷浩/ 并才名冠世而庾翼弗)
(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太平然后议/其任尔陷之党锢汉灵帝时诏捕党人张 (第 45a 页)
(之手曾不及知其祸又/岂书生文士之所为乎)集览(束之高阁晋杜乂 殷浩/ 并才名冠世而庾翼弗)
(之重也每语人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太平然后议/其任尔陷之党锢汉灵帝时诏捕党人张 (第 45a 页)
凤凰台在虎头山吴王因凤凰见筑台于此周瑜鲁
肃以定建都之计今废
南楼即今县城楼九江录庾亮镇武昌诸佐吏 殷浩
辈乘秋夜登高楼亮至众将避之亮曰老子于此兴
复不浅便坐谈咏至今名庾公楼
东坡读书堂在寒溪山
殊亭 (第 8b 页)
肃以定建都之计今废
南楼即今县城楼九江录庾亮镇武昌诸佐吏 殷浩
辈乘秋夜登高楼亮至众将避之亮曰老子于此兴
复不浅便坐谈咏至今名庾公楼
东坡读书堂在寒溪山
殊亭 (第 8b 页)
死争权于是贵重之不复称名常呼曰谷
陶侃晋书侃在武昌与佐吏从容饮燕每有定限常
欢有馀而限巳竭 殷浩 等劝更少进侃悽怀良久曰
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踰
罗含晋书罗含传耒阳人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少 (第 3b 页)
陶侃晋书侃在武昌与佐吏从容饮燕每有定限常
欢有馀而限巳竭 殷浩 等劝更少进侃悽怀良久曰
年少曾有酒失亡亲见约故不敢踰
罗含晋书罗含传耒阳人幼孤为叔母朱氏所养少 (第 3b 页)
冰相次为中书监先是王导辅政以宽/和得众庾亮以法裁物颇失人心至冰经纶时务升擢)
(后进朝野注心咸曰贤相 殷浩 为扬州刺史参综朝权/王敦为大将军侍中上表曰臣备位宰辅谢安为中书)
(监录尚书省事宋文帝初徐羡之为司空 (第 6b 页)
(后进朝野注心咸曰贤相 殷浩 为扬州刺史参综朝权/王敦为大将军侍中上表曰臣备位宰辅谢安为中书)
(监录尚书省事宋文帝初徐羡之为司空 (第 6b 页)
无据然荀彧所善汉朝所从
遂令此言至今见称莫知其谬后来君子将以为准绳
故正之云尔于是众议从之穆帝永和中 殷浩 辅政又
欲从刘邵议不却会王彪之议曰礼云诸侯旅见天子
不得终礼而废者四自谓卒暴有之非谓先存其事而
侥倖 (第 6a 页)
遂令此言至今见称莫知其谬后来君子将以为准绳
故正之云尔于是众议从之穆帝永和中 殷浩 辅政又
欲从刘邵议不却会王彪之议曰礼云诸侯旅见天子
不得终礼而废者四自谓卒暴有之非谓先存其事而
侥倖 (第 6a 页)
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
上营落顷之熛烟张天(熛音剽/火飞也)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
遂败退○东晋将 殷浩 北伐其长史江逌取数百鸡以
长绳连之其脚皆系火一时驱放群鸡飞散火爇羌营
因而奋击羌将姚襄大败走之○后周 (第 15a 页)
上营落顷之熛烟张天(熛音剽/火飞也)人马烧溺死者甚众军
遂败退○东晋将 殷浩 北伐其长史江逌取数百鸡以
长绳连之其脚皆系火一时驱放群鸡飞散火爇羌营
因而奋击羌将姚襄大败走之○后周 (第 15a 页)
庾 阐(鄢陵人应郤鉴/辟零陵太守)阮 修(咸族子太/子舍人)
(成/帝)阮 放(咸族子交/州刺史)
(康/帝) 殷 浩(长平人建元中/徵官中军将军)
(穆/帝) 袁 宏(瑰从孙应谢尚/辟东阳太守)江 逌(雍邱人应蔡谟/辟官太常)
孟 嘉(鄳人桓/温长史) (第 10a 页)
(成/帝)阮 放(咸族子交/州刺史)
(康/帝) 殷 浩(长平人建元中/徵官中军将军)
(穆/帝) 袁 宏(瑰从孙应谢尚/辟东阳太守)江 逌(雍邱人应蔡谟/辟官太常)
孟 嘉(鄳人桓/温长史) (第 10a 页)
蔡豹字士宣陈留圉人有气干元帝时为振武将
军累官徐州刺史内抚将士外怀诸众远近德之
兄子裔兖州刺史从 殷浩 北伐死于军
庾亮字元规鄢陵人峻族孙明穆皇后之兄风格
峻整动由礼节元帝时累官散骑常侍以外戚求 (第 43b 页)
军累官徐州刺史内抚将士外怀诸众远近德之
兄子裔兖州刺史从 殷浩 北伐死于军
庾亮字元规鄢陵人峻族孙明穆皇后之兄风格
峻整动由礼节元帝时累官散骑常侍以外戚求 (第 43b 页)
四十五首子二腆以文章显仕至襄城太守嵩才
艺尤美位散骑常侍为石勒所害
韩伯字康伯长社人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 殷
浩 及颍川庾和俱推重之简文帝时累官侍中尝
作辨谦论为世所重转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
军既疾病占候者 (第 55b 页)
艺尤美位散骑常侍为石勒所害
韩伯字康伯长社人清和有思理留心文艺舅 殷
浩 及颍川庾和俱推重之简文帝时累官侍中尝
作辨谦论为世所重转丹阳尹吏部尚书领军将
军既疾病占候者 (第 55b 页)
晋桓温有英雄之才
建元元年二月庾翼为人慷慨喜功名不尚浮华琅邪
内使桓温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豪爽有风槩翼与之
友善相期以宁济海内翼尝荐温于成帝曰桓温有英
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
之任必有弘济艰难之勋时杜乂 殷浩 并才名冠世翼
独弗之重也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徐
议其任耳 (第 21b 页)
建元元年二月庾翼为人慷慨喜功名不尚浮华琅邪
内使桓温彝之子也尚南康公主豪爽有风槩翼与之
友善相期以宁济海内翼尝荐温于成帝曰桓温有英
雄之才愿陛下勿以常人遇之常婿畜之宜委以方召
之任必有弘济艰难之勋时杜乂 殷浩 并才名冠世翼
独弗之重也曰此辈宜束之高阁俟天下太平然后徐
议其任耳 (第 2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