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藝術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洞神部
清代道教文獻

军杜勋献马五百匹㲜布三万匹
六年春三月凉州主簿马鲂说张轨宜命将出师翼戴
帝室轨从之驰檄关中共尊辅 秦王
且言今遣前锋督
护宋配帅步骑二万径趋长安西中郎将寔帅中军三 (第 48b 页)
宋高祖武帝初元元年秋七月甲辰诏以凉公歆为都
督高昌等七郡诸军事征西大将军酒泉公 秦王
炽磐 (第 14a 页)
  宇文护逆节
陈高祖永定元年春二月周楚公赵贵卫公独孤信故
皆与太祖等夷及晋公护专政皆怏怏不服贵谋杀护
信止之开府仪同三司宇文盛告之丁亥贵入朝护执
而杀之免信官 三月周晋公护以赵景公独孤信名
重不欲显诛之己酉逼令自杀 夏四月周仪同三司
齐轨谓御正中大夫薛善曰军国之政当归天子何得

犹在权门善以告晋公护护杀之以善为中外府司马
 周 孝悯帝
性刚果恶晋公护之专权司会李植自太
祖时为相府司录参掌朝政军司马孙恒亦久居权要
及护执政植恒恐不见容乃 …… (第 112a 页)
视罴大败走
保白兰山遣子宕岂为质于西秦以请和西 秦王
乾归
以宗女妻之
四年夏四月吐谷浑视罴卒世子树洛干方九岁弟乌
纥堤立妻树洛干之母念氏生慕瑰慕延乌纥堤 (第 133a 页)
以幕僚 司马邺
知匡国留后朱全忠引四镇兵七万趣
同州邺迎降 韩全诲等以李继昭不与之同遏绝不
令见上时崔胤居第在开化坊 …… (第 79a 页)
臣旁
无侍者顷之不得已与皇后妃嫔诸王百馀人皆上马
恸哭声不绝出门回顾禁中火已赫然是夕宿鄠县朱
全忠遣 司马邺
入华州谓韩建曰公不早知过自归又
烦此军少留城下矣是日全忠自故市引兵南度渭韩
建遣节度副使李巨川请降献 …… (第 79b 页)
内外  冬十月戊寅夜李茂贞
假子彦询帅三团步兵奔于汴军己卯李彦韬继之庚
辰朱全忠遣幕僚 司马邺
奉表入城甲申又遣使献熊
白自是献食物缯帛相继上皆先以示李茂贞使启视
之茂贞亦不敢启丙戌复遣使请与茂贞 (第 86b 页)
 郡建安末自为汉中王(事且/前)曹丕篡汉遂正位于蜀
(辛/丑)章武元年(魏黄初/二年)夏四月汉中王即皇帝位

 蜀中传言汉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谥曰
  孝悯皇帝
群下竞劝王称尊号乃即帝位于武担(山/名)
 (在成都府城/内西北隅)之南大赦改元以诸葛亮为丞相许靖 (第 1b 页)
 (豲道县城北又南入/渭豲道今陇西县也)东徙榆眉(即隃麋/注见前)戎夏襁负随
 之者数万(胡三省曰姚/弋仲事始此)
(癸/酉)七年 (孝悯皇帝
建兴元年孝是年夏四月 (第 33b 页)
悯帝
始即/位改元通鉴纲目以 怀于二月遇害故于岁)
(首即以建兴纪年但纲目与通鉴体例不同一条之中/大书 (第 33b 页)
孝悯皇帝
于上接书刘聪弑帝于下二帝似乎相)
(混今依晋书帝纪书曰七年仍依武帝泰熙/元年之例而以悯帝建兴元年分注 …… (第 33b 页)
 (于壁上朝夕拜之曰我不得见王/公见其所赐之物如见王公也)复遣董肇奉
 表于浚期以三月中旬亲诣幽州奉上尊号浚
 使者还具言勒形势寡弱款诚无二浚益骄怠
 不复设备 孝悯皇帝

(甲/戌)
建兴二年春正月有如日陨于地又有三日相承东行
有流星陨于平阳北化为肉
 流星出牵牛(晋书天文志牵牛/六 (第 39b 页)
 置州镇凡二十五所(明年又于长城内/筑重城四百馀里)
(丁梁太平二年魏恭帝四年齐天保八年陈高祖武帝/丑陈霸先永定元年周 孝悯帝
宇文觉元年九月以后)
(世宗明帝毓元年是岁梁魏皆亡陈周/代并齐三大国后梁一小国凡四国)春正月周宇文 (第 24a 页)
觉称天王(是为 悯帝)
废魏主为宋公宇文护自为大司马(魏/自)
(太祖道武帝建元至孝武帝入关凡十三主一百五十/年而分为东西魏 …… (第 24a 页)
 至此何事云云于是护乃害植并逼远令自杀寻弑
 略阳公黜其后元氏为尼宁都公至自岐州即天王
 位(后护诛追谥略阳/公为 孝悯皇帝)

(第 28a 页)
 门凤翔军进退失据自蹈藉杀伤殆尽茂贞自是丧
 气始议与全忠连和奉车驾还京矣
冬十月朱全忠遣使奉表迎车驾
 朱全忠遣幕僚 司马邺
奉表入城献食物缯帛复遣
 使请与茂贞连和修宫阙迎车驾上亦遣使赍诏赐
 之凤翔军夜缒降汴军者甚众茂贞疑 (第 7b 页)
 罗尚(襄阳人/太康末) 张殷(永兴/中)   皇甫商(安定人/惠帝时)
 张轨(乌氏人/惠帝时) 张辅(南阳人/惠帝时)  杨欣(惠帝/时)
 张光(江夏人 悯帝/
建元元年)      王正引(咸康/中)
 陈嚣(咸康/中)  周访(汝南安城人元/帝大兴二年)
  (第 29a 页)
 韩建(乾宁三年镇国节度/四年为奉承军节度)冯行袭(均州人昭宗时/奉承军节度使)
 赵珝(天复元年/同州留后)     司马邺(天复元年/同州留后)
 朱友裕(天复初潼/关节度使)   阎济美(潼关防禦/镇国军使)
 李元谅(镇国军/节度)     (第 21a 页)
  右汉自高帝汉五年己亥至孺子初始元年己巳

  共都长安二百一十年
(姓司马氏/) 孝悯皇帝
讳业字 (第 12a 页)
彦旗
武帝孙吴孝王晏子也初嗣封 (第 12a 页)
秦王
以岁癸酉夏四月即位于长安丙子冬十一月降
于刘曜长安陷在位四年
 帝之继皇统也属永嘉之乱长安城中户不盈 …… (第 12a 页)
 已众惟一旅公私有车四乘器械多阙运馈不继巨

 猾滔天帝京危急诸侯无释位之志征镇阙勤王之
 举故君臣窘迫以至杀辱云(晋书悯/帝纪)
  右 晋悯帝
自建兴元年癸酉至四年丙子共都长
  安四年(按 (第 12b 页)
悯帝
以前汉献晋惠俱经徙都长安然/一则见逼于董卓一则被劫于张方此与)
  (明皇幸蜀何异非建都实事也 (第 12b 页)
悯帝
当洛京倾覆/之日正位关中虽立国不久而人心实系属于此)
  (所当大书以/伸大义者也)
北魏(姓元氏 (第 12b 页)
 关东兵起董卓迁帝都长安见未央等宫遭赤眉之

 乱宫室废弛故居京兆府舍(帝王/世纪)

太极殿  晋悯帝
之宫在长安南门后姚兴重建(周地/图记)
西宫 刘曜命起酆明观立西宫(晋书前/赵载记)
太极前殿 苻健 (第 75a 页)
 皆为雄有(十六国/春秋)
夏六月刘曜寇长安索綝大破之
 曜复屯渭汭赵染屯新丰索綝自长安东讨染染狃
 于累捷有轻綝之色长史鲁徽曰今 司马邺
君臣自
 相逼僣王畿雄劣不同必致死距我将军宜整阵案 (第 20b 页)
 事裁抑宦官宦官侧目崔一日于便殿奏欲尽去之
 全诲等于昭宗前诉之昭宗不得已罢崔知政事崔
 怒急召帝请以兵入辅故有是行戊申行次河中同
 州留后 司马邺
华之幕吏也举郡来降辛亥驻军于
 渭滨华帅韩建遣使奉笺纳款又以银三万两助军
 是日行次零口癸丑闻长安乱 …… (第 95b 页)
 武定节度使李思敬以洋州降王建冬十月建攻拔
 兴州以军使王宗浩为兴州刺史(通/鉴)
凤翔食尽朱全忠奉表迎车驾
 朱全忠遣幕僚 司马邺
奉表入城献食物缯帛复遣
 使请与茂贞连和修宫阙迎车驾上亦遣使赍诏赐
 之凤翔军夜缒降汴军者甚众茂贞疑 (第 101a 页)
  书法(书复何卓坏之也于/是三十有二年矣)
○夏四月汉中王即皇帝位
 (蜀中傅言帝已遇害于是汉中王发丧制服谥曰 孝/悯皇帝
群下竞劝王称尊号司马费诗上疏曰殿下)
 (以曹操父子篡位故羁旅万里合众讨贼今大敌未/克而先自立恐人心 (第 58a 页)
 (更始/元年)质实(武子王济表字会稽郡/注见汉和帝永元元年)
张轨遣兵诣长安
 (凉州主簿马鲂说轨宜命将出师翼戴帝室轨从之/驰檄关中共尊辅 秦王
且言今遣前锋宋配帅步骑)
 (二万径趋长安/诸军络绎继发)质实(凉州注见唐中/宗景龙二年) …… (第 40b 页)
 (平元/年)

(癸/酉) 孝悯皇帝
建兴元年(汉嘉平/三年)考异(提要帝下注业字/据岁年例正统即)
(位在今年内者/当大书君名)春二月汉 (第 46a 页)
  (百里不书不与焉而又大治/宫室用民如此齐亡已后矣)
(丁梁太平二年魏恭帝四年齐天保八年陈高祖武帝/丑陈霸先永定元年周 孝悯帝
宇文觉元年九月以后)
(世宗明帝毓元年○是岁梁魏皆亡陈/周代并齐三大国后梁一小国凡四国)春正月周公觉 (第 16a 页)
 (李俨至扬州杨行密始建制敕院每有封拜辄以/告俨于紫极宫玄宗像前陈制书再拜然后下)
王建取兴州质实(兴州注见晋怀帝/永嘉四年略阳)○朱全忠遣使奉

表迎车驾
 (朱全忠遣幕僚 司马邺
奉表入城献食物缯帛复遣/使请与茂贞连和脩宫阙迎车驾上亦遣使赍诏赐)
 (之凤翔军夜缒降汴军者甚众茂贞 (第 30a 页)
 勤劝导风俗大革务广耕桑兼习武事故得边境无
 虞民安其业吏民表请为搆清德楼树碑刻颂朝议
 许焉后以功移镇荆州总管
 柳敏北史列传字白泽河东解人 孝悯帝
时出为郢
 州刺史甚得物情及将还朝夷夏士人感其惠政并
 赍酒殽及土产候之于路敏乃从他道而还
 皇甫璠 (第 32a 页)
 犹作汉晋春秋品评卓逸

 晋书桓温觊觎非望凿齿著汉晋春秋以裁正之起
 汉光武终于 晋悯帝
于三国之时蜀以宗室为正魏
 武虽受汉禅晋尚为篡逆至文帝平蜀乃为汉亡而
 晋始兴焉凡五十四卷
邓氏(粲 (第 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