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五經總義類
書類
四書類
春秋類
詩類
經解類
易類
小學類
樂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政書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詔令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兵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事彙部類
法華部類
正一部
太清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追兵大至景击走
之进爵滑国公杨元感之反朝臣子弟多预焉景独无
关涉帝曰公诚直天然我梁栋也赐以美女帝每呼
大将军
而不名见重如此十二年帝令景营辽东战具
于北平赐御马一匹名狮子□于时盗贼蜂起景遂召
募以备不虞虎贲郎将 …… (第 26a 页)
给事黄门侍郎副王琳拒萧纪破之及魏师围荆州琳
自桂州来赴难政从间道先报元帝为魏师所获萧察
谓政曰我 武皇帝
之孙不可为尔君乎尔何烦殉身于
七父若从我计则贵及子孙不然分腰领矣锁之送至
城下使谓元帝曰王僧辩闻台城 …… (第 28b 页)
哀毁骨立事母以孝
闻及长骁勇有膂力好读孙吴兵法魏大统末袭爵武
乡侯周文引为亲信累迁仪同三司武州刺史从 武帝
平齐加上仪同进爵平原县公入为勋曹中大夫高祖
为丞相进位开府及帝受禅加上开府进爵长广郡公
拜左武卫将军 …… (第 38b 页)
阳父仲礼为梁将败见囚于周复家河东彧少好学颇
涉经史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室久而出为
宁州总管掾 武帝
亲总万机彧诣阙求试帝异之以为
司武中士转郑令平齐之役帝赏从官留京者不预彧
上表曰今太平告始信赏宜明酬 …… (第 41a 页)
新丰每以讽读为事精力忘疲虽衣食乏绝晏如也性
刚烈有不可夺之志周大冢宰宇文护引为中外府记
武帝
亲总万机转御中正士兼领起居注累迁掌朝
下大夫周代故事天子临轩掌朝典笔砚持至御座则
承御大夫取以进之及 …… (第 48b 页)
平东将军银
青光禄大夫赐爵石城县男时周武阴有灭齐之志仲
方献二十策帝大奇之复与少内史赵芬删定格式从 武帝
攻晋州齐亚将崔景高请为内应仲方与段文振
等登城应接遂下晋州又令仲方说下翼城等四城授
仪同进爵范阳县侯 (第 63b 页)
不肯密揣知其情请斩之
元感不从密退谓所亲曰楚公好反而不欲胜吾属今
为虏矣后元感将西入福嗣竟亡归东都时 李雄
劝元
感速称尊号元感以问密密以为不可元感笑而止及
宇文述来护儿等军且至元感谓密计将安出密曰元 (第 65b 页)
  晋
嵇绍字延祖魏中散大夫康之子也十岁而孤事母孝

谨以父得罪靖居私门山涛领选启 武帝
曰康诰有言
父子罪不相及嵇绍贤侔郤缺宜加旌命请为秘书郎
帝谓涛曰如卿所言乃堪为丞何但郎也乃发诏徵之 (第 10a 页)
驾举秀才未行而终兴字俊石亦有文才刺史罗尚辟
别驾尚为 李雄
所攻使兴诣镇南将军刘弘求救兴因
愿留为弘参军而不还尚白弘弘即夺其手版而遣之
兴之在弘府弘立诸葛孔明羊 (第 22a 页)
以儒学著称显名蜀朝秀
少而静默不交于世知天下将乱预绝人事虽内外宗
亲不与相见郡察孝廉州举秀才皆不就及 李雄
据蜀 (第 47a 页)
群寮又请骏立世子骏不从中坚将军宋
辑极言国嗣不可久旷骏遂立子重华为世子先是骏
遣傅颍假道于蜀通表京师 李雄
弗许骏又遣治中从
事张淳称藩于蜀托以假道焉雄大悦雄又有憾于南
氐杨初淳因说曰南氐无状屡为边害宜先讨百 …… (第 20b 页)
及末年任所游处不复依四时而居咸和初惧为刘
曜所逼使将军宋辑魏纂将兵徙陇西南安人二千馀
家于姑臧使聘于 李雄
修邻好及曜攻枹罕护军辛晏
告急骏使韩璞辛岩率步骑二万击之战于临洮大为
曜军所败璞等退走追至令居骏遂失 (第 23b 页)
以讨叛羌功表庠为威寇将军假赤幢曲盖封阳
泉亭侯赐钱百万马五千匹被杀之日六郡士庶莫不
流涕时年五十五 李雄
(第 78a 页)
仲俊
特第三子也母罗氏梦双虹自门升天一
虹中断既而生荡后罗氏因汲水忽然如寐又梦大蛇
绕其身遂有孕十四月而生 …… (第 78a 页)
烈气闻每周旋乡里识达之士皆器重之有刘化者道
术士也每谓人曰关陇之士皆当南移李氏子中惟
有奇表终为人主特起兵于蜀承制以雄为前将军
流死雄自称大都督大将军益州牧都于郫城罗尚遣
将攻雄雄击走之 …… (第 78b 页)
道四面
攻之获琀稚死者数千人琀稚雄兄荡之子也雄深悼
之不食者数日言则流涕深自咎责焉其后将立荡子
班为 太子雄
有子十馀人群臣咸欲立雄所生雄曰起
兵之初举手捍头本不希帝王之业也值天下丧乱晋
氏播荡群情义举志济涂炭 (第 81b 页)
贺娄子干开皇中云州刺史转总管
吐万绪开皇中朔州总管仁寿中拜晋绛二州刺史 李 雄
开皇中河北道行台
韦 师开皇中河北道行台
张 威开皇中河北道行台
卫 元开皇中岚州刺史转朔州总管
(第 18a 页)
马翰如陜西陇州人举人顺治十二年任
侯康民江南海门人贡生顺治十八年任
张九鼐奉天锦州人举人康熙七年任 李雄
飞四川巴州人举人康熙九年任
许嗣印奉天开原人荫生康熙十一年任
纪大升奉天人荫生康熙十六年任
吴 瑾湖 (第 32b 页)
 时高选前长史王韶卒以㢸有文武干用出为并州
 长史俄以父艰去职寻诏起之后历朔代二州总管
 皆有能名大业中被害
李雄
字毗卢赵郡高邑人周时以讨汾州功位上开府
 隋初进封高都郡公晋玉广出镇并州以雄为河北
 行台兵部尚书上 (第 16a 页)
 以循良著称 李雄
留守卫人由举人任沁州学正深明经义勤于讲
 解文风丕变
黄义汉阴人沁州训导训诲不倦持身不苟士人宗之
(第 59a 页)
 岁而弘益卒安时年三十泣谓诸亲曰女子一适人
 终身不改不幸夫死虽生亦何益乃窃入寝室膏沐
 薰裳自缢于柩侧
李雄
妻王氏雄为太原左卫百户洪武间殁于阵时氏
 年十九闻讣哀号欲绝抚孤兴守节历五十馀年士
 夫扁其门曰忠节 (第 5a 页)
 通忻州刘家沟屠岸贾洞
 定襄辨 今之定襄古阳曲也汉高帝置定襄郡领
 县十二曰成乐桐过都武武进襄阴武皋骆安陶武
  成武
要定襄复陆后汉以故属雁门之善无中陵与
 桐过武成骆𨽻定襄郡而以定襄县改属云中郡建 (第 65b 页)
  正白旗蒙古马甲诺穆图之继妻黄氏
  正白旗蒙古马甲乌勒兴阿之妻卓启忒氏
  正白旗蒙古马甲伊昌阿之妻杨氏
  正白旗蒙古马甲奇 成武
之妻徐氏
  正红旗蒙古八品天文生永福之妻王氏
  正红旗蒙古马甲迈秋之妻蒋氏 (第 2a 页)
 私记室封裕谏曰魏晋虽道消之世犹削百姓不至
 于七八持官牛田者官得六分百姓得四分私牛而
 官田者与官中分臣犹曰非明王之道而况增乎
  蜀李雄
赋丁岁榖三斛女丁半之调绢不过数丈绵
 数两事少役稀百姓富实 (第 8a 页)
  足一郡以一郡之用供三帝之用斯亦勤矣
魏武帝初平袁氏定邺都制赋户绢二疋绵二斤(见田/赋门)
晋武帝平吴之后制户调之式丁男之户岁输绢三疋
绵三斤女及次丁男为户者半输其诸边郡或三分之
二远者三分之一夷人输賨布户一匹远者或一丈(占/田)
(数见田/赋门)男女年十六已上至六十为正丁十五以下至
十三六十一以上至六十五为次丁十二以下六十六
以上为老小不事

  蜀李雄
薄赋其人口出钱四十文巴人谓赋为賨因
 为名焉賨之名旧矣其赋钱四十则起于 (第 16a 页)
李雄

晋武帝太康元年平吴之后九州攸同大抵编户二百
四十五万九千八百四口千六百一十六万三千八百
六十三此 (第 16a 页)
  太师
太师古官殷纣时箕子为之周武王时太公成王时周
公并为太师周公薨毕公代之秦及汉初并无至平帝
元始元年初置以孔光居焉金印紫绶位在太傅上太

保次太傅(孔光为太师王莽为太傅光常称疾不敢与/太后诏令太师无朝赐灵寿杖黄门令为太)
(师省中坐置几太师入省中坐用杖赐食十/七物十七物者公具十七种物也灵寿木名)汉东京又
废献帝初董卓为太师卓诛又废魏世不置晋初置三
公上以景帝讳师故置太宰以代太师之名(晋书曰惠/帝大安元)
(年以齐王囧为太师/当是撰述者之误也)秩增三司 (蜀李雄
僣号时范长生/自西山乘素舆诣成都)
(雄拜长生为天地/太师封西山侯)后魏北齐后周隋唐皆有之(天宝以 (第 11a 页)
 面提击斧坏户牖桃汤赭鞭鞭洒屋壁令轻车校尉

 居其中
光武帝建武二年正月立高庙于雒阳四时裕祀高祖
为太祖文帝为 太宗武帝
为世宗如旧馀帝四时春以
正月夏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一岁五祀三
年正月立亲庙雒阳祀父南顿君以上至 …… (第 27b 页)
  嗣之大宗而竟以灵帝上继章帝初不问其世次
  之悬隔是岂得为知礼者乎
魏文帝受禅追尊大父曰大皇帝(讳嵩后汉太尉大/长秋腾养子也)
武皇帝
以洛京宗庙未成乃 (第 34b 页)
武帝
于建始殿亲执
馈奠如家人礼 …… (第 34b 页)
 帝者行之非礼甚矣
明帝太和三年追尊高祖大长秋曰高皇夫人吴氏曰
高皇后并在邺庙之所祠则文帝之高祖处士(沛国谯/人曹萌)
曾祖高皇(萌之/子腾)祖大皇帝共一庙考太祖武皇帝特一
庙百代不毁所祠止于亲庙四室其年十一月洛京庙
成则以亲尽迁处士主置园邑使宗正曹恪持节迎高
祖以下神主共一庙犹为四室而已

景初元年六月群公更奏定七庙之制曰 武皇帝
肇造
洪业为魏太祖文帝继天革命为魏高祖上集成大命
宜为魏烈祖于太祖庙北为二祧其左为文帝庙号曰
高祖昭 …… (第 35b 页)
 年正月乙卯诏曰吾虽上继世祖然于怀悯皇帝皆
 北面称臣今祠太庙不亲执觞酌而令有司行事于
 情礼不安可依礼更处太常恒言今圣上继 武皇帝
 
宜准汉世祖故事不亲觞爵又曰今上承继武帝而
 庙之昭穆四世而已前太常贺循博士傅纯并以为 (第 40a 页)
 皇鸿明一章六句 浚则师德一章四句 孔容之
 常一章八句 承帝明德一章八句
光武建武二年立高庙于洛阳四时祫祀高祖为太祖
文帝为 太宗武帝
为世宗如旧馀帝四时春以正月夏
以四月秋以七月冬以十月及腊祠一岁中凡五祠
十九年诏曰以宗庙处所未定且祫 …… (第 6a 页)
帝时京都四时所祭高庙五主世祖庙七主成帝三
陵追后三陵凡牲用十八太牢
魏文帝黄初二年以洛京宗庙未成乃祠 武帝
于建始
殿亲执馈奠如家人礼 (第 7a 页)
礼大夫死废一时
之祭祭犹可废况馀事乎冬至唯其群下奏贺而已未
宜便小会有诏以远表议示太常贺循曰咸宁二年
皇帝
故事三朝发哀三日不举乐今旧事明文卿详疑
处答循言臣按礼杂记君于卿大夫比卒哭不举乐今
虽降而无服三月之 (第 2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