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易類
詩類
書類
四書類
經解類
論語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職官類
正史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時令類
雜史類
詔令類
法制類
器用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譜錄類
天文算法類
兵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詞曲類
楚辭類
雜家類
宗教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論集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本緣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正一部
太清部
續道藏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薛收元经传汉故事陵上立祭殿至魏制以谓古不
 墓祭自有庙设于是园邑寝殿遂废
吴武烈帝高陵
 吴志权正尊号谥坚曰武烈皇帝
 吴录尊坚庙曰 始祖
墓曰高陵
 吴妃嫔传吴夫人吴主权母也合葬高陵 (第 18a 页)
    葬既名之曰显陵矣而世宗复曰显陵均未

    可言礼也
金始祖光陵
 金史世纪金之始祖讳函普天会十四年追谥景元
 皇帝庙号 始祖皇
统四年号其藏曰光陵
德宗熙陵
 金史世纪德帝讳乌圭天会十四年追谥德皇帝皇
 统四年号其藏曰熙陵
安帝 …… (第 43b 页)
    乾学案天会金太宗建元也本纪止十三年

    而世纪屡书十四十五年未详
 炀王纪正隆元年七月己酉命太保昂如上京奉迁
  始祖
以下梓宫八月丁丑如大房山行视山陵十月
 乙酉葬 (第 45b 页)
始祖
以下十帝于大房山
太祖睿陵
 金本纪天辅七年八月戊申上崩于部堵滦西行宫
 九月癸丑梓宫至上京乙卯葬宫 (第 45b 页)
 于圣母伏承慈旨欣然允从是用参合至公祗荐鸿
 号昭叔父之盛烈副皇考之素心谨遣英国公张懋
 奉册宝上尊谥曰恭仁康定 景皇帝
神灵如在鉴是
 用歆锡庆流芳永永无极谨告庚子太常寺奏景皇
 帝陵寝旧祭用少牢遣内官行礼今既上尊谥其祭 (第 33a 页)
   上陵
后汉书祭祀志古不墓祭汉诸陵皆有园寝承秦所为
也说者以为古宗庙前制庙后制寝以象人之居前有
朝后有寝也月令有先荐寝庙诗称寝庙奕奕言相通
也庙以藏主以四时祭寝有衣冠几杖象生之具以荐

新物秦始出寝起于墓侧汉因而弗改故陵上称寝殿
起居衣服象生人之具古寝之意也建武以来关西诸
陵以转久远但四时特牲祀帝每幸长安谒诸陵乃太
牢祀自雒阳诸陵至灵帝皆以晦望二十四气伏腊及
四时祀庙日上饭太官送用物园令食监典省其亲陵
所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
世祖纪建武六年夏四月丙子幸长安始谒高庙遂有
事十一陵(有事谓祭也左传曰有事于太庙高祖长陵/惠帝安陵文帝霸陵 景帝
阳陵武帝茂陵昭) …… (第 1b 页)
中宗景龙二年是时每日奠祭太
常博士彭景直上疏曰谨案三礼正文无诸陵日祭之
事又案礼论谯周祭志云天子之庙 始祖
及高祖祖考
皆每月朔加荐新以象平生朔食也谓之月祭二祧之 …… (第 8b 页)
属官各一员分诣陪祭忌辰及圣诞正旦孟
冬亦遣官行礼止用香烛酒果无帛各衙门官不陪祭
诸王之国诣诸陵谒辞 景帝
陵在金山祭遣仪宾行礼后遣驸马及皇亲行礼
睿宗显陵在承天府设神宫监显陵卫祠祭署置奉祠 (第 35b 页)
钦定四库全书
 读礼通考卷一百   刑部尚书徐乾学撰
  丧具六
   历代品式
汉书 景帝
中二年令诸侯王薨其葬国得发民挽歌穿
复土治坟无过三百人毕事
通典后汉制诸侯王列侯樟棺黑漆中二千石以下 (第 1a 页)
 不言以下文布席于门中阈外可见凡经内言庙者
 皆祢庙非祢庙则以庙名别之如聘礼卿受于祖庙
 是也若天子诸侯皆冠于 始祖
庙襄九年季武子云 (第 5a 页)
 以先君之祧处之祧谓迁主所藏 始祖
庙也
 案庙祧通言耳贾氏以祧 (第 5b 页)
始祖
庙盖未必然说见
 聘礼特牲筮于门外与此在庙门亦微有别说见特
 牲
 存疑贾氏公彦曰不筮月者夏小正二月 (第 5b 页)
 武为祧(贾疏守祧职云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郑注庙谓大祖之庙及三昭三穆迁主所藏曰祧)
 (先公之迁主藏于后稷之庙先王之迁主藏于文武之庙)诸侯五庙则祧 始祖

 (贾疏诸侯无二祧迁主藏于大祖庙下文受宾聘享皆在庙此云先君之祧明是大祖庙可知)是亦
 庙也言祧者 (第 49a 页)
 此耳
为人后者孰后后大宗也曷为后大宗大宗者尊之统
也禽兽知母而不知父野人曰父母何算焉都邑之士

则知尊祢矣大夫及学士则知尊祖矣诸侯及其大祖
天子及其 始祖
之所自出尊者尊统上卑者尊统下大
宗者尊之统也大宗者收族者也不可以绝故族人以
支子后大宗也适子不得后大 …… (第 38a 页)
 宗者族人之所尊而大宗又统乎小宗故言尊之统
 见其至尊也大宗为尊者之统而收族人故族人不
 得不为之立后诸侯言大祖天子言 始祖
(第 38b 页)
始祖

 祖异矣周祖后稷又祖文王白虎通义云后稷 (第 38b 页)


 祖
文王为大祖此其徵也及谓祭及之也及其 (第 38b 页)
始祖
 
之所自出谓禘也 (第 39a 页)
始祖
之所自出若殷周之帝喾也
 诸侯之大祖世世祭之天子不惟世世祭其大祖又
 祭其 (第 39a 页)
始祖
又祭其 (第 39a 页)
始祖
之所自出盖所祭者之尊不
 同故也尊者天子卑者诸侯此尊统谓为祖祢之统
 者也尊统上天子 (第 39a 页)
始祖
之所自出者也尊统下诸侯
 之大祖也此与大宗为族人之尊统者义不相关意
 略相类故假此以发明之
 辨正戴 …… (第 39a 页)
 正义贾氏公彦曰以丈夫妇人与宗子服绝而越大
 功小功与曾祖同怪其太重故发问 雷氏次宗曰
 尊祖故敬宗 始祖
已没无由施于尊者但敬宗以致 (第 77a 页)
 案杨氏所论甚正然传注未可驳也盖自者从也非
 谓已也从卑别于尊则公子而下不得祖祢先君矣
 从尊别于卑则始封君为后世之 始祖
而公子而下 …… (第 38b 页)
 与夫不祢先君不祖诸侯之不立庙而祭之者不同
 父为大夫士子为诸侯则祭当以诸侯未有不立五
 庙者但始封未有 始祖
则虚之耳公子若父也则入
 祢庙祖也则入祖庙曾高也则入曾高庙直至五世
 则祧之而不入 (第 39a 页)
始祖
庙此为不祖公子矣逮始封君
 之五世孙即位始封君亲尽当祧以其始封也而不
 祧乃入 (第 39a 页)
始祖
之庙而世世祀之以为祖自后世子孙 (第 39a 页)
祀宗子为士庶子为大夫以上牲祭于宗子之家


朱子曰士大夫 始祖
之祭春秋如单氏尹氏王


朝之大夫自上世至后世皆不变其初来姓号则


必有大祖又如诗说南仲大祖是文王 (第 3a 页)
 而无小宗者有无宗亦莫之宗者公子是也聂氏崇
 义曰别子为祖谓诸侯适子之弟别于正适故称别
 子为祖者谓此别子子孙为卿大夫者立此别子为
  始祖
也继别为大宗谓别子之世长子恒继别子与
 族人为百世不迁之大宗也继祢者为小宗祢谓别 …… (第 2b 页)
 正体也别子有三一是诸侯适子之弟别于适长二
 是异姓公子来自他国别于本国不来者三是庶姓
 崛起是邦为卿大夫别于不仕者皆称别子此别子
 为后世之 始祖
族人百世宗之而不迁故为大宗大
 宗一而已小宗则一人之身而所宗凡四事亲兄弟
 之适是继祢小宗也事同堂兄 (第 3b 页)
 五服者人道之大治也然而上尽于高祖则远者忘
 之矣旁尽于三从则疏者忘之矣故立大宗以承其
 祖族人五世外皆合之宗子之家序以昭穆则是

 祖
常祀而同姓常亲也 (第 3b 页)
始祖
常祀非孝乎同姓常亲
 非睦乎重宗者尊祖之义也○薛氏曰百夫无长不
 散则乱一族无宗不离则疏先王因族以立 (第 4a 页)
 足以保天府之所藏则五瑞五命五服皆由是礼以
 严其分礼之功用固如此
掌祖庙之所藏与其禁令
 郑康成曰祖庙 始祖
后稷之庙其宝物世传守之若
 鲁宝王大弓 (第 25b 页)
 之义
守祧奄八人女祧每庙二人奚四人
  愚案祧字见小宗伯
 张氏曰周有百世不毁之祖三昭三穆四为亲庙二
 为文武二世室并 始祖
而七诸侯无二祧一昭一穆
 ○贾氏曰七庙通姜嫄为八庙庙一人故奄八人
 王昭禹曰远庙为祧守庙祧而名之曰守 …… (第 23b 页)
 六宗以见太祖周官守祧八人以兼姜嫄之宫则虞
 周七庙可知(○张氏曰守祧先公之迁主藏于后稷之/庙疑诸侯无祧庙亦藏之于 始祖
之庙)
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其遗衣服藏焉
 项氏曰庙谓太祖及三昭三穆之庙祧则远祖先公
 则祧于后稷之 (第 24a 页)
 祖之上盖主乎姜嫄而先后与焉谓子孙之养皆原
 于此亦其类也○郑康成曰先妣姜嫄也履大人迹
 感神灵而生后稷是周之先母周立庙自后稷为
 祖
姜嫄无所配是以特立庙而祭之谓之閟宫閟神
 之也 …… (第 21b 页)
 雍言禘大祖生民言尊祖而谓后稷生于姜嫄则凡
 言祖者皆后稷郑乃以先祖为先王先公盖先公自
 公刘而下先王自王季而下非 始祖
矣天作言祀先
 王先公司服言祀先王则衮冕祀先公则鷩冕必明
 指先王先公言之今享先妣既云姜妇知先祖为后 (第 22b 页)
 而遂葬(○刘执中曰商人始死敛讫即以柩朝于庙/而殡于祖七月而后葬周人殡于路寝七月)
 (将葬始朝于庙先适祢庙七/庙后至 始祖
之庙而出葬焉)故春秋传曰凡夫人不
 殡于庙不祔于姑则弗致也晋文公卒将殡于曲沃
 就宗庙晋宗庙在曲沃故 (第 27a 页)
 门则止止谓绝行在后至祖庙则唯上相入以其诏
 相礼事不可止也(○贾氏曰每门止一相者既入门/回面东至祖庙之时祖庙西仍有)
 (二庙以诸侯五庙 始祖
庙在中两厢各有二庙各别/院为之则有二门门傍皆有南北隔墙隔墙皆通门)
 (故得有每门也上相入者即上摈上 (第 34a 页)
之寋)又广韵集韵韵会𡘋 
 纪偃切音湕义同一曰女字(又集韵巨偃切韵会其偃切𡘋音键义同)又姓正字通 晋李特
将寋硕宋寋周辅 
(玉篇古文烟字注见火部九画○按古本作籀文作集韵作别见冖部二字注)(字汇纡勿切音郁火 (第 28b 页)
 德充符平者水停之盛也(又犹嘉也张衡东京赋盛夏后之致美爰敬恭于神明)又受物曰盛前汉东方朔传壶者所以 

 盛也师古注叶音去声(又地名前汉武帝纪南巡狩至于盛唐魏书神元帝纪 魏始祖
迁于定襄之盛乐)又姓后汉西羌 
(传北海太守盛苞其先姓奭避元帝讳改姓盛一曰周穆王时盛国之后穆天子传姬 (第 61a 页)
 传追切音椎义同(又正韵直类切音坠同硾木华海赋岑岭飞腾而反覆五岳鼓舞而相磓注波涛递相触激也)
(正字通同确详确字注)(唐韵集韵韵会并陟格切音摘张也开也裂也剔也前汉刑法志诸死刑皆磔于市 景帝)
 中二年改磔曰弃市勿复磔师古曰谓张其尸也(又裂牲亦谓之磔礼月令季春命国难九门磔攘以毕春气)又书法右 …… (第 20a 页)
 赋校理秘文(又官名唐书百官志秘书省监一人又秘书郎三人)又姓西秦录有仆射秘宜 又字汇补卑吉切音必却 
(正释讥无远不至无幽不悉挺身取命干兹奥秘)正字通从示从必俗从禾作秘讹 祖古文(唐韵)

(则古切集韵韵会总古切正韵总五切并音组玉篇父之父也又先祖 始祖
通谓之祖诗小雅似续妣祖礼丧服小记别子为)
 祖 又说文始庙也周礼冬官考工记匠人左祖右社(又广韵始也上 …… (第 35a 页)
 故杜云变异之气(又祭名礼閒传父母之丧期而小祥又期而大祥疏大祥二十五月)又通详史记自序阴阳之术大祥 
(汉书作详)(集韵同禋注详九画)又玉篇成就也 䄅(玉篇居倦切集韵古倦切并音眷常山谓祭为餋或)
(从示)(广韵五乎切集韵讹胡切并音吴福也)祧古文(广韵吐彫切集韵韵会正韵他彫切)
(并音挑说文迁庙也礼祭法远庙为祧去祧为坛注祧之言超也超上去意也周礼春官守祧掌守先王先公之庙祧注迁主)
(所藏曰祧左传襄九年以先君之祧处之注诸侯以 始祖
之庙为祧)集韵通作庣 票(集韵卑遥切音摽本作爂省作)
(熛今作票说文火飞也扬子太玄经见票如累明利以正 …… (第 38a 页)
孔颖达疏曰祫即禘也取其序昭穆谓之禘取其合群祖谓之祫诚不易之解矣赵匡又泥以祖)
(配之之文谓不及群祖夫 始祖
下皆曰祖以祖配之独不包诸祖乎且尔雅释祭云禘大祭也若止禘祖所自出非大合昭穆)
(得为大祭乎元儒黄楚望曰 (第 44a 页)
始祖
率有庙无庙之主以共享于所自出所以使子孙皆得见其祖又以世次久远见 (第 44a 页)
始祖
之功)
(德为尤盛也斯深得制禘之旨矣)(说文斋本字注详齐部三画)(字汇补古文社字注详三) (第 44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