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朴泰淳” 相关资源
別集類
澈也。其所为辞赋。清新遒丽。类乎其为人。而超然脱乎科臼。故为博士业者。竞诵传写。至于岭南关北。而其友 朴君泰淳,
泰吉,徐君宗泰,崔君奎瑞,柳君凤瑞。相与推让。恒有辍笔浣手之叹。一时文场先辈。亦莫不交口称誉。而唯金 (第 216H 页)
诚一大世变也。如是而若不明烛严斥。则其不为衰鲁乱宋之续者几希矣。臣等请不避烦猥。而为 殿下详陈之。盖 朴泰淳
之作尹广州也。刊行许筠所裒 国朝诗删。筠即昏朝贼臣。而搆毁李珥者篈之弟也。筠以邪淫奸孽之性。粗有文墨 …… (第 217H 页)
称以诸贤之语哉。此诗不但本集之所无。文纯公朴世采之追稡珥之外集。亦无所录。又不载青丘风雅之中。则未知 泰淳 何所證究。灼知其为珥作。而乃敢书珥姓名。又注其字号官谥于此诗之右。有若的确而无疑者然哉。后生末学之可 (第 218L 页)
考据者。宜莫如李珥所著问答之序及林亿龄诗集。而 泰淳 不以为信焉。玆事之前后论辨者。莫非前辈名贤。而 (第 218L 页)
泰淳 不以为重焉。东诗之选录风雅最精。而 (第 218L 页)
泰淳 亦不以参阅焉。若乃世采实其族父之贤者。而不以其不录为可法。而惟筠之谬妄是徵是信。表章而揭列之。无一毫 …… (第 218L 页)
亦不忍以贼筠之所悖妄。涂世人之耳目故也。今 泰淳 则信之不疑。乃以时习浪仙之称。三四讳之之批。入梓而广布。使污蔑之言。溢于世而流于后。其为得罪先贤。殆 (第 219H 页)
有浮于振后稷等矣。噫。 泰淳 之于平昔。亦必有尊尚先贤之心。而今乃反为振后稷等之所不为者何哉。盖一自受畴之敢造躗言。风习渐坏。不自 (第 219H 页)
觉其梏亡好贤之本性。未知 泰淳 之表章谬书。锓梓伪诗者。亦未免此习而然耶。抑欲自衒其晓词章审鉴赏。故为张大之举。终致贻辱于先贤耶。虽 (第 219H 页)
曰此事初非有意谅其尊尚先贤之诚浅。徵信谬书之意深。遂至此耳。然则 泰淳 亦不足深责。而有大可忧者。向者从享 圣庑之盛典。虽幸追复于既黜之后。而人心益偷。世变无穷。若使异日丑 …… (第 219H 页)
昔尊尚李珥者之所表章。不可谓虚妄云尔。则亦安知听之者不复疑惑耶。然则此书之刊行。实系斯文将丧之几。而 泰淳 有不得辞其责者矣。臣等居在远方。晚见印本。不胜骇惋。且闻文正公宋时烈亦被厚诬。师生伦义。将底晦塞。思 …… (第 219H 页)
喉司。故玆不复陈白。只论 泰淳 刊行伪诗。贻辱先贤之事。伏愿 圣明痛先贤之被诬。察伪诗之非真。亟命有司。毁其板火其书。而仍治表章锓梓 (第 219L 页)
称以诸贤之语哉。此诗不但本集之所无。文纯公朴世采之追稡珥之外集。亦无所录。又不载青丘风雅之中。则未知 泰淳 何所證究。灼知其为珥作。而乃敢书珥姓名。又注其字号官谥于此诗之右。有若的确而无疑者然哉。后生末学之可 (第 218L 页)
考据者。宜莫如李珥所著问答之序及林亿龄诗集。而 泰淳 不以为信焉。玆事之前后论辨者。莫非前辈名贤。而 (第 218L 页)
泰淳 不以为重焉。东诗之选录风雅最精。而 (第 218L 页)
泰淳 亦不以参阅焉。若乃世采实其族父之贤者。而不以其不录为可法。而惟筠之谬妄是徵是信。表章而揭列之。无一毫 …… (第 218L 页)
亦不忍以贼筠之所悖妄。涂世人之耳目故也。今 泰淳 则信之不疑。乃以时习浪仙之称。三四讳之之批。入梓而广布。使污蔑之言。溢于世而流于后。其为得罪先贤。殆 (第 219H 页)
有浮于振后稷等矣。噫。 泰淳 之于平昔。亦必有尊尚先贤之心。而今乃反为振后稷等之所不为者何哉。盖一自受畴之敢造躗言。风习渐坏。不自 (第 219H 页)
觉其梏亡好贤之本性。未知 泰淳 之表章谬书。锓梓伪诗者。亦未免此习而然耶。抑欲自衒其晓词章审鉴赏。故为张大之举。终致贻辱于先贤耶。虽 (第 219H 页)
曰此事初非有意谅其尊尚先贤之诚浅。徵信谬书之意深。遂至此耳。然则 泰淳 亦不足深责。而有大可忧者。向者从享 圣庑之盛典。虽幸追复于既黜之后。而人心益偷。世变无穷。若使异日丑 …… (第 219H 页)
昔尊尚李珥者之所表章。不可谓虚妄云尔。则亦安知听之者不复疑惑耶。然则此书之刊行。实系斯文将丧之几。而 泰淳 有不得辞其责者矣。臣等居在远方。晚见印本。不胜骇惋。且闻文正公宋时烈亦被厚诬。师生伦义。将底晦塞。思 …… (第 219H 页)
喉司。故玆不复陈白。只论 泰淳 刊行伪诗。贻辱先贤之事。伏愿 圣明痛先贤之被诬。察伪诗之非真。亟命有司。毁其板火其书。而仍治表章锓梓 (第 219L 页)
奉审靖陵。归路欲访申兄公献。阻风雨未果。赋一绝以申怅缺之怀。
试院。示孟持平万泽,李正言肇求和。
盐州 朴使君(泰淳) 见过。夜坐同赋。(此两首。当在骑省上。)
又用前韵
示亚使(当在上)
送夏坤入洛赴 奉审靖陵。归路欲访申兄公献。阻风雨未果。赋一绝以申怅缺之怀。
试院。示孟持平万泽,李正言肇求和。
盐州朴使君 (泰淳) 见过。夜坐同赋。(此两首。当在骑省上。)
又用前韵
示亚使(当在上)
送夏坤入洛赴
试院。示孟持平万泽,李正言肇求和。
盐州 朴使君(泰淳) 见过。夜坐同赋。(此两首。当在骑省上。)
又用前韵
示亚使(当在上)
送夏坤入洛赴 奉审靖陵。归路欲访申兄公献。阻风雨未果。赋一绝以申怅缺之怀。
试院。示孟持平万泽,李正言肇求和。
盐州朴使君 (泰淳) 见过。夜坐同赋。(此两首。当在骑省上。)
又用前韵
示亚使(当在上)
送夏坤入洛赴
祭文
祭玄石先生文
祭赵直长(祺寿)文
祭伯姊文
祭季父杆城公文
祭 朴监司(泰淳) 文
祭内舅李佥正文
祭亡女文
祭亡子普明文
祭亡子瑞明文
祭亡女墓文 祭文
祭玄石先生文
祭赵直长(祺寿)文
祭伯姊文
祭季父杆城公文
祭朴监司 (泰淳) 文
祭内舅李佥正文
祭亡女文
祭亡子普明文
祭亡子瑞明文
祭亡女墓文
祭玄石先生文
祭赵直长(祺寿)文
祭伯姊文
祭季父杆城公文
祭 朴监司(泰淳) 文
祭内舅李佥正文
祭亡女文
祭亡子普明文
祭亡子瑞明文
祭亡女墓文 祭文
祭玄石先生文
祭赵直长(祺寿)文
祭伯姊文
祭季父杆城公文
祭朴监司 (泰淳) 文
祭内舅李佥正文
祭亡女文
祭亡子普明文
祭亡子瑞明文
祭亡女墓文
思不渴。尺纸片辞。岂能写尽胸臆耶。再拜伏哭。长恸无涯。伏惟尊灵。庶鉴小子之诚忱。呜呼哀哉。尚飨。
祭 朴监司(泰淳) 文
呜呼哀哉。公之谢斯世。岁已易而月再彀矣。余自公之殁矣。嗒焉若丧其耦。踽踽焉莫知所之。端居深念。偶 (第 118H 页)
。尺纸片辞。岂能写尽胸臆耶。再拜伏哭。长恸无涯。伏惟尊灵。庶鉴小子之诚忱。呜呼哀哉。尚飨。
祭朴监司 (泰淳) 文
呜呼哀哉。公之谢斯世。岁已易而月再彀矣。余自公之殁矣。嗒焉若丧其耦。踽踽焉莫知所之。端居深念。偶 (第 118H 页)
祭 朴监司(泰淳) 文
呜呼哀哉。公之谢斯世。岁已易而月再彀矣。余自公之殁矣。嗒焉若丧其耦。踽踽焉莫知所之。端居深念。偶 (第 118H 页)
。尺纸片辞。岂能写尽胸臆耶。再拜伏哭。长恸无涯。伏惟尊灵。庶鉴小子之诚忱。呜呼哀哉。尚飨。
祭朴监司 (泰淳) 文
呜呼哀哉。公之谢斯世。岁已易而月再彀矣。余自公之殁矣。嗒焉若丧其耦。踽踽焉莫知所之。端居深念。偶 (第 118H 页)
执。果是台体之当然乎。于是执义沈枰,掌令南弼星,持平金洪福。亦引避侵斥。司谏李善溥,献纳南致熏,正言 朴泰淳
等处置。以府君意在偏护。力诋言者为目而褫之。盖于是时。少辈方得志。不论事之是非。唯以私意为之。扶抑者 (第 508L 页)
祭文[朴泰尚]
祭文[南鹤鸣]
祭文[李东馣]
祭文[金演]
祭文[金梦臣]
祭文 朴泰淳 祭文[尹熙载]
祭文[李堤]
祭文[申瓁]
祭文[李世璋,李世玉,李世琏
祭文[南鹤鸣]
祭文[李东馣]
祭文[金演]
祭文[金梦臣]
祭文 朴泰淳 祭文[尹熙载]
祭文[李堤]
祭文[申瓁]
祭文[李世璋,李世玉,李世琏
曩日。余怀增戚。倡之自我。公独罹祸。死者无憾。生亦何心。悠悠此恨。大江同深。呜呼痛哉。尚飨。
祭文 朴泰淳 维岁次己巳六月丙寅朔二十九日甲午。潘南朴士元之柩自露梁溯江。将返葬于杨州楼院。前一日癸巳。族兄 (第 351L 页)
泰淳。 以清酌庶羞来奠曰。呜呼。人莫不有死。寿而死。夭而死。疾病而死。横罹而死之。死也虽殊。毕竟同一死。如君 (第 351L 页)
祭文 朴泰淳 维岁次己巳六月丙寅朔二十九日甲午。潘南朴士元之柩自露梁溯江。将返葬于杨州楼院。前一日癸巳。族兄 (第 351L 页)
泰淳。 以清酌庶羞来奠曰。呜呼。人莫不有死。寿而死。夭而死。疾病而死。横罹而死之。死也虽殊。毕竟同一死。如君 (第 351L 页)
前判书臣吴斗寅。前监司臣李世华。前行司直臣俞 櫶。前承旨臣金载显。前郡守臣崔 渲。牧使臣李 墩。前承旨臣徐文裕。及第臣赵圣辅。前府使臣徐宗泰。前牧使臣李光夏。前应教臣朴泰辅。前府使臣沈思泓。前经历臣申汝晰。前府使臣李行夏。前郡守臣沈 楫。前郡守臣李志雄。前郡守臣柳命才。前郡守臣尹 塼。前郡守臣尹 坪。前郡守臣权相夏。前正郎臣洪受瀗。判官臣李东馣。府使臣李宜昌。前参议臣沈寿亮。县监臣 朴泰淳。
(第 360H 页)
(第 360H 页)
同春先生之庶子。
正月十日往见伴送使李公之翼,巡使尹公以齐于观德亭。
二月二日迎见迎慰使尹公理,问礼官 朴公泰淳, 远相壶谷南公龙翼。
十三日往见昌城谪李公思永于城外。
十五日往见理山谪李公秀彦于城外。
十六日朔州谪 (第 334L 页)
正月十日往见伴送使李公之翼,巡使尹公以齐于观德亭。
二月二日迎见迎慰使尹公理,问礼官 朴公泰淳, 远相壶谷南公龙翼。
十三日往见昌城谪李公思永于城外。
十五日往见理山谪李公秀彦于城外。
十六日朔州谪 (第 334L 页)
成。先生闻之。陈疏俟罪。 上优批慰谕。已而修撰朴泰万投疏捏诬。至以先生为用意诬人。先生遂被谴罚。正言 朴泰淳
又起而售下石之计。至己巳春。鑴,积馀孽复柄朝政。搆先生愈急。至有对吏 命。先生闻 命登途。少无怖色。 …… (第 224H 页)
桁杨之下。噫。亦甚矣。越六年乙亥。 筵臣有以先生冤状白者。 上特命复其官封。而宰臣朴泰尚又掇拾泰万, 泰淳 馀论而构诬之。 成命格而不行。厥后讼冤之章屡上。辄被群小所沮尼。远近人士无不衋伤。至丁酉春。 上幸温 …… (第 224L 页)
其祸心。先生陈疏俟罪。 上优批慰谕。既而朴泰万以修撰。投疏诬捏。指先生为用意诬人。先生遂被谴罚。正言 朴泰淳 又从以下石。己巳春。积,鑴馀孽复当国。构先生益急。遂至对吏。祸作。先生侄子晚成疾往省之。时夜过半。先 …… (第 231H 页)
于桁杨之下。噫嘻亦甚矣。后乙亥校理闵公镇厚。于 筵中为先生白其冤。 特命复官。宰臣朴泰尚又掇拾泰万, 泰淳 馀论而构陷之。 成命旋格。十数年间。朝绅章甫多为之讼冤。丁酉 上幸温宫。全湖多士又上章请伸雪。 上俯 (第 231L 页)
桁杨之下。噫。亦甚矣。越六年乙亥。 筵臣有以先生冤状白者。 上特命复其官封。而宰臣朴泰尚又掇拾泰万, 泰淳 馀论而构诬之。 成命格而不行。厥后讼冤之章屡上。辄被群小所沮尼。远近人士无不衋伤。至丁酉春。 上幸温 …… (第 224L 页)
其祸心。先生陈疏俟罪。 上优批慰谕。既而朴泰万以修撰。投疏诬捏。指先生为用意诬人。先生遂被谴罚。正言 朴泰淳 又从以下石。己巳春。积,鑴馀孽复当国。构先生益急。遂至对吏。祸作。先生侄子晚成疾往省之。时夜过半。先 …… (第 231H 页)
于桁杨之下。噫嘻亦甚矣。后乙亥校理闵公镇厚。于 筵中为先生白其冤。 特命复官。宰臣朴泰尚又掇拾泰万, 泰淳 馀论而构陷之。 成命旋格。十数年间。朝绅章甫多为之讼冤。丁酉 上幸温宫。全湖多士又上章请伸雪。 上俯 (第 231L 页)
以快其祸心。先生陈疏俟罪。 上优批慰谕。既而修撰朴泰万投疏诬捏。搆先生为用意诬人。先生遂被谴罚。正言 朴泰淳
又从以下召。己巳春。积,鑴馀孽复当国。搆先生益急。遂至对吏。祸既作。先生犹子晚成疾往省之。时夜过半。 …… (第 284L 页)
臣朴泰尚掇拾泰万, 泰淳 馀论。持之甚力。 成命遂格不行。由是十数年间搢绅章甫。多为先生讼冤。辄被群小沮格。至丁酉春。 上幸温 (第 285H 页)
臣朴泰尚掇拾泰万, 泰淳 馀论。持之甚力。 成命遂格不行。由是十数年间搢绅章甫。多为先生讼冤。辄被群小沮格。至丁酉春。 上幸温 (第 285H 页)
皆归虚。惟是奏事不谨之罪。终有不敢逃者。敢先封章自列。以俟 威命。 上优批慰谕而已。修撰朴泰万,正言 朴泰淳
俱投疏。诬先生以诬人之罪。先生遂被谴罢之 命。
○己巳春。鑴,积馀党复柄朝政。搆先生益急。至有对吏之 …… (第 307L 页)
天安时。闻李翔被罪之由。则毋论士庶。其公议莫不为之诵冤而嗟惜之矣。 上特命复官。宰臣朴泰尚又踵泰万, 泰淳 搆陷之。 成命旋格。
○丁酉 上幸温泉。全湖多士上章请申雪。 上俯询诸臣。左相金公昌集等毕暴先生被诬 …… (第 308H 页)
圣教。极其严截。尚未除于罪籍之中。盖以中冓之说。登诸奏御文字。已未免疏率之失。而京外狱官之锻鍊太甚。 圣明安得以不疑乎。然天下无理外之事。以其事观之则斯可以得其情矣。彼搆捏者以为生心于斗星之财产。以至于此。此岂万有一近似者耶。甲戌改纪之后。筵臣为翔伸卞于 筵中。自 上俯询诸臣。则其时相臣柳尚运对曰。斗星之于李翔。为异姓远兄弟之子。而又多同生。斗星虽死。其财产岂归于李翔乎。斗星之妹斗任为名者。以诬母事。因 朴泰淳 启辞推问。而斗任以李翔教诱纳供。乡人莫不极口称冤云云。盖柳尚运之于李翔。无私护之情。而尝谪居于湖中。 …… (第 320L 页)
产荡尽无馀。实无可取之资云。生心于财产。搆成狱事之言。则决知其冤枉矣。斗星之妹斗任为名。以诬母事。因 朴泰淳 启辞推问。而斗任以李翔教喻纳供。故翔因此被拿。而适当己巳以后。斗任尽归之于翔。此一款则乡人无不极口称 (第 322L 页)
○己巳春。鑴,积馀党复柄朝政。搆先生益急。至有对吏之 …… (第 307L 页)
天安时。闻李翔被罪之由。则毋论士庶。其公议莫不为之诵冤而嗟惜之矣。 上特命复官。宰臣朴泰尚又踵泰万, 泰淳 搆陷之。 成命旋格。
○丁酉 上幸温泉。全湖多士上章请申雪。 上俯询诸臣。左相金公昌集等毕暴先生被诬 …… (第 308H 页)
圣教。极其严截。尚未除于罪籍之中。盖以中冓之说。登诸奏御文字。已未免疏率之失。而京外狱官之锻鍊太甚。 圣明安得以不疑乎。然天下无理外之事。以其事观之则斯可以得其情矣。彼搆捏者以为生心于斗星之财产。以至于此。此岂万有一近似者耶。甲戌改纪之后。筵臣为翔伸卞于 筵中。自 上俯询诸臣。则其时相臣柳尚运对曰。斗星之于李翔。为异姓远兄弟之子。而又多同生。斗星虽死。其财产岂归于李翔乎。斗星之妹斗任为名者。以诬母事。因 朴泰淳 启辞推问。而斗任以李翔教诱纳供。乡人莫不极口称冤云云。盖柳尚运之于李翔。无私护之情。而尝谪居于湖中。 …… (第 320L 页)
产荡尽无馀。实无可取之资云。生心于财产。搆成狱事之言。则决知其冤枉矣。斗星之妹斗任为名。以诬母事。因 朴泰淳 启辞推问。而斗任以李翔教喻纳供。故翔因此被拿。而适当己巳以后。斗任尽归之于翔。此一款则乡人无不极口称 (第 322L 页)
金德远。因疏决。有撤围移陆之 命。而两司无一言争执。反停重发之启。公论劾之。先是公之秉笔铨曹也。尝枳 朴泰淳
方伯之望。至是 (第 446L 页)
泰淳 举公前疏所泛论刑惨于讨逆诸勋一转语。而以为意在救解完宁。至谓之放恣无严。公疏斥其出于修隙。递拜掌乐院 (第 446L 页)
泰淳 举公前疏所泛论刑惨于讨逆诸勋一转语。而以为意在救解完宁。至谓之放恣无严。公疏斥其出于修隙。递拜掌乐院 (第 446L 页)
何不可。然臣之不欲追罪。固是朱子所谓不当以口语挤之之意。而若彼纷纭周遮之辈。恐不止于拱手坐视也。顷年 朴泰淳
刊布 国朝诗删。而以其中有诬先贤之诗。故即毁其板。而未闻有非之者。夫关系先贤之事。犹当如此。今于关系 (第 29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