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朴泰淳” 相关资源

別集類
墀讵敢违。检讨官尹德骏诗曰。夕露侵轩湿未晞。词▦沾醉更迟归。雍容上下规箴地。咫尺 天颜正不违。假注书 朴泰淳
诗曰。感泪横斜未易晞。官壶沾醉夜深归。微臣陨结将何报。惟把丹忱愿弼违。记事官沈季良诗曰。瑞雪盈庭漏未 (第 55H 页)
速禀处事。谨具启闻。
礼曹全罗道幼学吴言锡上疏回启(己卯○参判时)
观此全罗道幼学吴言锡疏内辞缘。则 朴泰淳
作尹广州时所刊国朝诗删中称以文成公诗一篇。断是伪作。亟命毁板火书。仍治锓梓者之罪。(亦为白有卧乎所) (第 322L 页)
目。 亲政入侍。吏批。行判书吕圣齐,参判尹趾善,参议吴道一,佐郎徐文裕,洪受瀗,都承旨洪万钟,假注书 朴泰淳,
检阅沈季良,兵批判书李师命,参判宋奎濂参议李玄锡,参知尹世纪,正郎宋儒龙,佐郎李彦纪,左副承旨李思永 (第 335L 页)
  

教江原道观察使兼兵马水军节度使巡察使吴道一书(乙亥) 朴泰淳
王若曰。入长经幄。方伫启沃之功。出殿藩方。庸畀澄清之责。肆我敷告。宜且往钦。惟卿识量通明。志气倜 …… (第 589H 页)
之山虽好。毋若孟阳之耽游。成都之酒细倾。可追严武之忧国。故玆教示。想宜知悉。
     
(知制 教 朴泰淳
制进)
赐祭文[]
维岁次己丑九月戊辰朔十三日庚辰。
国王遣臣礼曹正郎李秀英。谕祭于卒兵曹判书吴道一 …… (第 589L 页)
炳。兰杜行吟鬓欲凋。天上真游成汗漫。世间浮议仕纷嚣。从看太史收遗草。肯使昌言但寂寥。
挽词[长湍府使 朴泰淳
枫树冥冥关塞昏。巫阳何处下招魂。能令慈母疑三至。谁惜贞臣负厚冤。岂有太玄终覆瓿。即知清白可贻孙。 (第 602L 页)
以一谢为塞责地。则愚未知是何道理。窃恐益有伤于分义也。如何如何。望更商研。
与李子雨
西米事。初出于 朴泰淳
疏。庙堂通共议断云。而近闻 (第 142H 页)
争执。果是台体之当然乎。于是执义沈枰,掌令南弼星,持平金洪福亦引避侵斥。司谏李善溥,献纳南致熏,正言 朴泰淳
等处置。以府君意在偏护力诋言者为目而褫之。盖于是时。少辈方得志。不论事之是非。唯以私意为之扶抑者类如 (第 462H 页)
铨,刑曹参判金构,刑曹参议 朴泰淳,
吏曹参议金万吉,都正李弘逸等皆曰法外何言。三司之臣亦曰法外宁容他议。 上曰。当依律而后日更议。金镇龟 (第 207L 页)
,玉堂金昌集黄钦宋相琦。或引避或陈疏。皆论救。南相九万亦劄论其过当。玉堂俞得一朴泰万南致薰,台官李墩 朴泰淳
柳尚载申琓。力右权持等。时吴道一新为吏议。与时相家子弟缔结。主张此论。台启所谓挟助浮议云者。以诪张流 (第 458L 页)
人中。故用意取舍而然。而人之为言至此。不亦异乎。其所谓持公议而见塞云者。亦何其不究事实而亿逆乃尔也。 朴泰淳
则重负疵累。世所 …… (第 449L 页)
有若以臣为挟私左右者然。臣安得不索言也。若果为春泽地。则当初首发之李东馣,金弘桢。何独仍拟于清望乎。 泰淳
等之见碍。非由于此论。亦可见矣。况甲戌之初。 (第 450H 页)
泰淳
等已尝被塞于清路。则未知其时亦有春泽之论而然耶。近来一种论议以此为阱。作一钳制 (第 450H 页)
粜于燕。府君争之不得。竟致嫚书之辱。)十月。以庙堂荐。拜行吏曹判书。(府君既秉铨。慨然以激扬为任。以 朴泰淳,
李师尚最媚事权要。塞其清望。校理柳凤瑞素有宿憾。诬斥非常。 上即黜补凤瑞,师尚于边邑。慰谕府君备至。 (第 552H 页)
意。鉴别贤否。躁竞息政理清。吴道一素贪权乐势。 朴泰淳,
李师尚等尝昵比己巳权凶。俱不容于清议。附丽訾潝。打成一片。及公入铨。一意激扬。众憾益次骨。柳凤瑞以校 (第 558L 页)
理入对言 泰淳,
师尚以曾论金春泽之故。塞其清涂。春泽之父镇龟拟除京尹。是铨官知有春泽。不知有 君父也。 上震怒。特补 (第 558L 页)
乞粜于燕。公争之不得。竟致嫚书之辱。弊亦不赀焉。拜吏曹判书。时吴道一党与寔繁。恣睢无忌。公枳其附丽者 朴泰淳,
李师尚。其党柳凤瑞刱诬辞中公。 上烛其情伏。黜补凤瑞师尚于远邑。公上章自劾。持平金致龙,修撰赵大寿迭 (第 571L 页)
以谢人言。以安私分。不胜幸甚。
因大臣 筵奏辞吏参疏(癸未十二月四日)
伏以昨日 筵中大臣以长湍府使 朴泰淳
移授庆尚监司事。有所陈达。而其言以为安东以灾邑之故。府使李善溥既已仍任。长湍亦灾邑。不可迁动之意。言 (第 414H 页)
明确。识者韪之。累掌铨衡。一意激扬。出入言议。纠劾官邪。无所挠屈。以倡邪论。塞李墩清望。以谄希载。枳 朴泰淳
藩任。论崔锡鼎奉使辱国之罪。劾寝停睦来善,金德远缴启之台官。至壬辰。主试者弛禁卖题。国言喧腾。公首发 (第 260L 页)
以此深罪。 上为寝其命。久旱。将祷于山川。请祭慰昨年饥死之民。以消释冤气。并从之。朝廷以关西饥荒。用 朴泰淳
等议。请买虏谷。时虏人兼请私市。右议政崔锡鼎往湾上。迎接虏价。不禀于朝。径自许之。商船贾舶。随米继至 …… (第 305H 页)
之。后以 朴泰淳
言。庙堂始商确决定。至是虏使领米来。弊既不赀。嫚书续至。举国愤骇。两司合启请大臣罪。仍归咎于公。请罢 (第 309H 页)
而命官知而不言。卒成其私。咸扼腕愤骂。而言路亦莫有论之者。愈后。持平李晚成始疏请治道一罪。削凤辉科。 朴泰淳,
李师尚等。嗾掌令李台龙。论递晚成。而庙堂擢拟道一冢宰。铨部寝停晚成台望。府君初政。拟晚成宪职。塞台龙 (第 336L 页)
。以 泰淳,
师尚曾昵己巳权凶。而今又附炎逞私。枳其清班宿趼。庙堂亟欲登擢道一。而京尹有窠。辄用当品人。繇是益含怨 (第 336L 页)
次骨。百计中伤之。柳凤瑞者。凤辉兄也。以校理登筵进言 泰淳,
师尚以曾论金春泽之故。铨曹塞其清望。以春泽父镇 (第 336L 页)
   辞司谏疏
   辞校理疏
   陈戒疏(丁丑应教时)
   论两司疏(应教时)
   玉堂应 旨劄
   因 朴泰淳
疏辞应教疏
   辞应教兼陈所怀疏(戊寅)
   因两司处置僚议不一辞职疏(校理时)
寒圃斋集卷之四
纶之大方也。倘于 燕閒。特赐睿览。则想其开发 圣心。裨益治道者。必不浅鲜。伏愿 殿下并此留神焉。
朴泰淳
疏辞应教疏
伏以臣即伏见大司谏 (第 388H 页)
朴泰淳
疏本。拈出臣前秋疏语。大加攻斥。至以放恣无严为案。臣看来悚慄。继以惊惑。实未晓其意之所在也。臣之疏语 …… (第 388H 页)
涉。必有私避之义。而况其己巳之初。所被之罪。本不由于庚申事。则臣之泛言诸勋者。其果有一毫嫌逼乎。虽以 泰淳
之疏语观之。其所罪状者。自是别件。而反咎臣以引诸勋为救解地者。何其言之自相矛盾耶。夫以既骨之人。名在 …… (第 388H 页)
藉此而为言。吁亦异矣。至于 泰淳
则盖由于积疑所致。当甲戌冬。臣在铨郎。方伯备拟之际。堂上有举 (第 388L 页)
泰淳
名者。 (第 388L 页)
泰淳
之身负重累。臣亦稔知。故略示持难者。非有私怨而然也。厥后 (第 388L 页)
泰淳
常怀不平。则固知早晚售此逞憾之计。而细究厥由。皆臣自取。尚何颜面更叨于迩列。以贻清朝之羞哉。玆敢冒死 (第 388L 页)
启递之。公为其代。即论世维之失而驳正之。七月拜平安道京试官。复拜持平。同僚论全罗监司 朴泰淳
贪污事。公谓台官固当随闻论劾。而 朝家之待法从。不可置之晻昧而不问。遂请拿 允之。谏官李震寿,朴汇登 (第 508H 页)
等 启曰。 泰淳
所犯。果如台论。则难免赃污。而今以不宜置之晻昧等语。开陈两面。有若为 (第 508H 页)
泰淳
地而发者然。模糊苟且甚矣。请递论 启宪臣。 上不允。其日 筵中 下教曰。法从之臣。不可置之晻昧云者。 …… (第 508H 页)
者。事体极为未安。李震寿等并递差。八月参监试初试考官。九月复拜持平。庚辰春复拜兵曹佐郎升正郎。公自论 泰淳
事后。铨曹久不拟公于台望。持平李德英疏斥铨曹。铨长赵相愚疏辨以公前秋考试时厚招物议为言。 上因筵臣陈 (第 508H 页)
世。就诸父。博学强记。至弱冠。首选泮试。后又五试四魁。自是。声名大振。士皆愿一识。而其友徐左相宗泰, 朴观察泰淳,
崔判书奎瑞。与君同治举业。相与推让以为不可及。文场先辈如金文谷寿恒,金息庵锡胄,崔明谷锡鼎。亦莫不交 (第 183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