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金德諴” 相关资源

別集類
   祈雪祭文
    明圣王后祔 大庙亲祭文
   北青文忠公李恒福祠宇赐额祭文(忠贞公郑弘翼。忠贞公 金德諴
配。)
   光城府院君金万基致祭文
   光州义烈祠阳谷吴公并享祭文
   祭始祖太师公墓坛文
 
     
(右玄冥氏)
明圣王后祔 大庙亲祭文
于穆 圣母。 宁考于配。保佑冲人。社稷以赖。德则挚任。功则宣仁。徽烈昭著。慈化浃沦。旻天降割。率土同悲。常制既阕。载举缛仪。隮奉 大庙。以祔 列圣。陟降万年。其永有庆。恭蒇明禋。用伸忾慕。僾其如在。庶垂歆顾。
北青文忠公李恒福祠宇赐额祭文(忠贞公郑弘翼。忠贞公 金德諴
配。) (第 278L 页)
   赐清城府院君金锡胄复勋后祭文
   赐光城府院君金万基复勋后祭文
   靖节书院平阳朴先生奉安祭文
   北青老德书院 醒翁金先生
并享祝文
   休庵郑先生并享祝文
   青山德峰书院重峰尤庵两先生并享祝文
   罗州泉谷祠宇西河
然兮。正气千秋。耿日星兮。馀风竖发。凛如生兮。于玆陟降。毋我违兮。其始自今。安此祠兮。
北青老德书院 醒翁金先生
并享祝文
粤自建祠。并享忠节。考其树立。盖无轩轾。谁初定议。 (第 520H 页)
   徐政丞  挽
   洪同知(霙)
   金参判(光炫)
   无题挽
   具监司(凤瑞)(甲申)
   金大宪(德諴)
大人挽
   李留守(景宪)李判书(景曾)大夫人挽
   尹判书(义立)
   赵判书(翼)大人赵   洪同知(霙)
   金参判(光炫)
   无题挽
   具监司(凤瑞)(甲申)
   金大宪 (德諴)
大人挽
   李留守(景宪)李判书(景曾)大夫人挽
   尹判书(义立)
   赵判书(翼)大人赵
  又
少小相知意不轻。可堪今日隔幽明。一时并把铨衡笔。半岁同随傧接行。鸟岭路岐新旧节。鸭江沙岸去留情。追思陈迹浑如昨。欲写哀词泪自倾。 金大宪(德諴)
大人挽
秉礼徽声早。宜家妇德全。老犹眉举案。贫亦手埋钱。八帙膺休远。双珠舞䌽联。延津龙剑合。何恨舍尘 (第 249L 页)
  又
少小相知意不轻。可堪今日隔幽明。一时并把铨衡笔。半岁同随傧接行。鸟岭路岐新旧节。鸭江沙岸去留情。追思陈迹浑如昨。欲写哀词泪自倾。
金大宪 (德諴)
大人挽
秉礼徽声早。宜家妇德全。老犹眉举案。贫亦手埋钱。八帙膺休远。双珠舞䌽联。延津龙剑合。何恨舍尘 (第 249L 页)
生见 圣世矣。 王既亲政。首起李元翼于遁荒为领议政。 召郑蕴于济州为司谏。郑弘翼于光阳为大司成。 金德諴
于泗川为司谏。 宣庙朝旧臣树惇而文者如尹昉,申钦,吴允谦,李廷龟,郑经世等亦皆登庸。又以束帛迎张显光 (第 244L 页)
之道。下焉而朝臣当尽谠谔之规。其不可唯唯承顺。以成 慈殿之过。以累 慈殿之德也明矣。顷者窃闻兵曹参议 金德諴
上疏。请令大臣得以进规 慈殿。随事匡正。其意亦虑 圣孝虽隆。恩当掩义。不可每事尽言。而大臣之任。义兼 (第 273L 页)
天下之志。故能成天下之务。一有不通。则如人之病痞。关膈阻碍。成难疗之疾。上欲官大院君之舅金公谅。承旨 金德諴
力言不可。 上不听。府君言公谅在 先朝。夤缘宫掖。贻累多矣。 圣上不可以私恩。置之簪绅之列。 上勉从 (第 368H 页)
罢偏垂泪。同是当年窜逐人。
   丁巳废 母后之论作。一时被窜者先生与奇相(自献),郑大谏(弘翼) 金大谏(德諴)
,金清风(权),金斯文(地粹)。余亦窜西塞。极被先生嘉奖。今谒祠宇。感涕自零故云。
咸兴府癸未元日 (第 210H 页)
泪。同是当年窜逐人。
   丁巳废 母后之论作。一时被窜者先生与奇相(自献),郑大谏(弘翼),金大谏 (德諴)
,金清风(权),金斯文(地粹)。余亦窜西塞。极被先生嘉奖。今谒祠宇。感涕自零故云。
咸兴府癸未元日 (第 210H 页)
之辈齿于其间。则非国家储养之本意。抑亦不无染污同列之理。自今不逊五教者。其令长官永黜馆学。以励风俗。 金德諴
为大司成时。儒生辈有不率教者。 王遣近侍。以御酝罚之曰。士有三死。师生之分重矣。况国之定为师表者乎。 (第 18L 页)
金德諴
立节昏朝。游心经传。求之当世。鲜有其伦。诸生不法古规。不遵师训。不可谓之无失矣。今以御酝罚。尔等其钦 (第 18L 页)
至有伺察其动止者。公不动不疑。自如也。冬 天朝差官为查问废置状。到毛营。朝廷遣公赍文书进诣。与接伴使 金公德諴
偕入椵岛。会贼适叛于宁边。公与伴使金公暨毛将伴使尹毅立。闻变忧危。有所难论。及查竣贼败。毁言遂行。谓 (第 378H 页)
司丁好善,兵使丁好恕,郡守朴庆深,护军金好德,参判李廷馨,参判南以信,参判李尚信,判书沈忠谦,大司宪 金德諴,
大司谏尹煌,佥正李春英,统制使元守身,右议政金尚容,左议政金尚宪,参议金尚宓,参判郑广成,参判郑广敬 (第 154L 页)
故参判李公慎仪。昏朝立节。与 金德諴,
郑弘翼相埒。而追典讫今阙焉。岂非清朝之欠典耶。今其孙上舍韶氏西去。汝须往见骊台惠仲永令而周旋也。此事 (第 327H 页)
使君也。时贼入海西。通诱列邑曰。迎者赏逃者斩。以是吏民牛酒市归。公遂传檄远近。谕以逆顺。仍招集义旅。 金公德諴,
赵公廷坚等来会。遂得数千官兵。 王世子闻之。以便宜拜公招讨使。公遂入延安城。建大将旗。书奋忠讨贼四字 …… (第 348L 页)
于宣川府之衙廨。判书公敩长公。公五岁。傍听而便解。十岁。悉诵经书。十五。请业于尹月汀根寿。又从文元公 金先生
长生学。先生尝曰。聪睿力学。见解超诣。将不可量也。因以斯文之责期勉焉。十六。旁通诸史子集。十九赴场屋 …… (第 350L 页)
安。以求理趣之所适。使古作者之意。如出于己心。故文从字顺。各职其职。而我之见识。昭明洞彻。无有隔碍。 金先生
尝曰。持国见解。虽古儒贤。罕有及焉。每有所疑。必与往复。公洒然论说。如不经意。而辞理俱到。先生多舍己 (第 354L 页)
讳慎仪。字景则。全义人。盖当光海朝。奸臣执命。幽废 母后。天理斁绝。时则有若李文忠恒福,郑大谏弘翼, 金大宪德諴
诸公。犯斧钺极言无讳。流窜荒裔。九死而不悔。以扶植人纪。国家赖以不亡。其功可谓盛矣。若石滩李公。以荫 …… (第 406H 页)
昃。元堂之里。郁然宰木。有来千秋。行者必式。
大司宪金公神道碑铭(并序)
崇祯皇帝九年丙子。故大司宪 金公讳德諴。
字景华。年七十五。以十二月初十日卒。后二十七年。其子修撰卨,孙献纳禹锡。以墓碑之文见属。呜呼。世道衰 (第 408H 页)
子孙惇行孝悌。异于他族。立朝五十年。信道直行。不肯随世俯仰。升沈宠辱。一听于天。其在昏朝。謇然介特。 金公德諴
立节远谪。公出饯远郊。赆行甚厚。尔瞻父子西傧王人。要得送行诗。公谢以不能。其党大恚思(一本思下有其字 (第 499L 页)
甚矣。又曰。锦溪断无他肠。而不幸巫蛊之狱继起。遂为今日罪案。实有可恕之道。至如李白沙恒福,金清风权, 金大谏德諴。
皆为 国母舍生左袒者。苟以公为无礼于 国母。则不翅如鹰鹯之鸟雀。而其为公辨讼甚至。则公之心。可以少白 (第 321H 页)
阳元堂里乾坐巽向之原。与夫人同茔异穴。 上遣礼官致祭。后 崇祯庚戌。礼曹判书赵公复阳白 上曰。臣曾以 金德諴,
郑弘翼立节之事陈达。有赐谥之命矣。故参判李某。其事实不下于金,郑。一体赐谥何如。 上允之。其后癸丑。 (第 497H 页)
年号也。其弟子江万里为宰相。沈水而死矣。 上曰。刘安世南北流窜之时。其年几何。对曰。年过七十尔。我朝 金德諴。
亦与此相类。初配江界。后移务安。金权亦废主朝立节 (第 194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