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金德諴” 相关资源

別集類
  

海西结义录(壬辰○军功所授职衔。书在居位下。)
从事官
前正禹俊民秀彦癸丑京文学
前郡守刘汉良而直庚寅延安正
田见龙德普壬寅松都海州牧使
金 岩卓叔乙卯京
前直长李继禄仲绥戊戌京兵曹佐郎
别坐赵宗男孝先乙巳白川军器判官
正字 金德諴景和
壬戌白川校书著作
前正郎李庆涵养源癸丑京遂安郡守
进士赵庭坚公直戊午白川掌乐直长
幕下士
正字金德谦 …… (第 353H 页)
  又(仝月)
讨贼方急。而列邑陷没之馀。军粮军器战马。办出无路。民间不无私储。而未知酬赏之典。莫有愿纳者。臣之愚意。白米一斛,马一匹,弓一张以上。分等论赏。明立约条。榜示民间。则愿纳之人。必多有之。 朝廷以十分参商。划即施行教矣。空名告身乙良置。量数成

送为白良在等。随其功劳首级。旋即填给。则赏不逾时。庶有激励之意为白齐。臣之招募白川义兵四百馀人。训鍊奉事闵仁老,赵应瑞。闲良边濂等。定为别将。分统其众。延安义兵二百馀人。前佥使宋德润,前万户张应祺等定为别将。分统其众。昼夜操鍊为白乎旀。黄州,凤山,安岳,载宁等官段。白川居权知正字 金德諴。
海州,平山,江阴,牛峰等官段。延安居生员赵光庭。遂安新溪兔山瑞兴等官段。白川居生员赵庭坚。康翎,瓮津 …… (第 360L 页)
  又(仝月)
招兵讨贼。今日急务是白乎等用良。权知校书馆正

金德諴
等。分遣各邑。怀檄募兵为白如乎节。 (第 361L 页)
金德諴
等牒呈内。各邑守令。亦义兵称号人等乙。视同仇雠。百般侵虐。至于妻子拘囚乱打。使已聚之兵。不得捕贼是如 …… (第 361L 页)
。拔其中为众信服者。定为将。领来受约束。毋失事机向事。
  各邑招募官
黄州,凤山,安岳,载宁。正字 金德諴。
海州,平山,江阴,牛峰。生员赵光庭。
遂安,谷山,新溪,端兴,兔山。生员赵庭坚。 (第 366L 页)
。唯有老母在耳。今贼迫头。只待坐死。不忠不孝孰甚焉。于是。传檄一道。辞气慷慨。慕义之民。来受约束者。 金德諴,
赵庭坚,宋德润,赵光庭等 …… (第 401H 页)
君也。时贼入海西。通诱列邑曰。迎者赏。逃者斩。以是吏民牛酒市归。公遂传檄远近。谕以逆顺。仍招集义旅。 金公德諴,
赵公庭坚等来会。遂得数千军兵。 王世子闻之。以便宜拜公招讨使。公遂入延安城。建大将旗。书奋忠讨贼四字 (第 406H 页)
无一人应募者。家君无可奈何。将欲避兵于江华。乘夜从间道。转展出来。行至白川金山村。阻雨留一日。其郡人 金德諴,
朴春荣,赵宗男,赵庭坚等来会。皆欲谋起义兵。请以家君为领帅。家君谓之曰。公等能以义慷慨讨贼。况如我厚 …… (第 417L 页)
四日也。再会于甑山点兵。众至四百馀人。乃以闵仁老,赵应瑞,边濂等三人。分领白川之众又以赵庭坚, 金德諴,
赵光庭,张凤瑞等。分遣列邑。召募军兵。是日。王世子有教。自伊川来到。授以招讨使之任。延安人张应祺,宋 (第 418H 页)
庚申。始立西东两祠。以先生及牛溪先生祀于西祠。以赵重峰配。又以乡贤安贞悯瑭,辛白麓应时,吴晚翠亿龄, 金醒翁德諴。
祀于东祠。仍请官给牲币。 肃庙特降御笔。遣近侍宣揭。其后。又以朴南溪配西祠。
白鹿书院在黄州治东十里 (第 337H 页)
   平壤感怀
   立春吴体
   客怀
   谢勤上人
   赠平壤少尹韩仲孚
   寒食
   寄安州牧使 金德諴
   过鸟岭。闻杜鹃有感
   白马江怀古
   无题
   守岁新溪夜。分韵
   病滞。题宁城池
三月近。病愁离思一时生。官桥嫩柳新添色。园树鸣禽已变声。始觉流年同逝水。任他华发白千茎。
寄安州牧使 金德諴
今年花发去年枝。节过清明老更悲。深院鸟声春雨后。乱山岚气夕阳时。行寻小径披新草。卧看前山改旧诗。不有 (第 25H 页)
力守御。同月二十七日。临津帅溃。松京失守。公左次于白川延安之境。越七月。白川士人赵廷坚,赵宗男,正字 金德諴
等。倡义起兵。以公曾为延安,平山守。民心归向。请为主将。公见列邑守宰莫不望风奔溃。无一人发一矢。以婴 (第 45H 页)
其锋。心常痛愤。及是自分一死以报国。乃草檄文。传谕傍郡以起兵讨贼之义。分遣招募官正字 金德諴,
生员赵光庭,赵庭坚,张凤桢,幼学张拣等。纠合义旅。于是远近文武吏士等。闻风向应。来受约束。时 东宫驻 (第 45H 页)
   挽词[李弘冑]
   挽词[南以恭]
   挽词[郑广成]
   挽词[洪瑞凤]
   挽词 金德諴
   挽词[姜硕期](五首)
   挽词[李圣求]
   挽词[李昭汉]
   挽词[洪 霶
   
(有无赖常汉。匿名上言。毁诋三公。故 命引见慰谕。)
三公引见。入侍领议政公及左议政尹昉,右议政申钦,右副承旨 金德諴,
假注书郑弘任,记事官沈之源,金卨。申时 上御资政殿前檐。三公以下以次拜入。 上谓三公曰。近来人心。尤 …… (第 480H 页)
之。公曰。兵判不可久旷。宜速定出可矣。 上曰。以金尚容为之如何。三公曰。果得其人矣。三公罢出。 上招 金德諴
曰。领相气力甚为衰惫。汤药虽不可服。而如丸药或饼类可食之物。言于药房。剂送可也。
领相时引见奏事(乙 (第 482H 页)
照处为华月。平地看来若泰山。事业已徵编简纪。精灵倘占列星还。不遗终古成长恸。更耐龙门永绝攀。
挽词 金德諴
天夺吾东三达尊。安危无赖大臣存。壬辰回驭勤劳绩。丁卯分朝付托恩。厚载将倾先抗议。彝伦还叙谢调元。 (第 529H 页)
察其动止者。而公殊不自疑。冬 皇朝差官。到毛镇。查问废置状。大臣举公为查文赍进。使属以专对。与接伴使 金德諴
偕赴皮岛。会李适叛于宁边。驿书秘报金。遽欲告毛帅请兵。公曰。方以国人请命。质告于查官。而忽报大将内叛 (第 427H 页)
   祭洪持平仲多亿文
迂斋集卷之八
 墓碣铭
   钟城府使权公墓碣铭
   安城郡守权公墓碣铭
   亡室沈夫人墓志铭
   大司宪 醒翁金公
墓志铭
   黄海道观察使李公墓志铭
 行录
   先府君言行总略
迂斋集卷之九
 行状
   先妣
辞。窃以为不大违于其实迹本末矣。大臣以为多不衬合。臣实骇惑而未晓也。至于李慎仪。则当昏朝废母论起。与 金德諴,
郑弘翼等诸臣。一辞收议。大节凛然。曾在 先朝。有赠谥之命。而慎仪子孙陵替流落遐方。不得为谥状。筵臣取 (第 450H 页)
长。契阔稍成。则亦可以杀吾哀。人孰无夭君最哀。我忍为铭重可哀。
大司宪 醒翁金公
墓志铭
开城留守金公禹锡以书来曰。先祖考忠贞公之卒。今五十年。墓隧之碑若表。业已具。而惟是竁无识。昔 …… (第 521L 页)
笃知之审。如小子者少矣。留守公不以固陋而辱命之者。盖亦由此。故屡谢而不敢终辞。谨拜手以受而述焉。公讳 德諴。
字景和。号醒翁。其先商山人。远祖高丽甫尹需。其后有曰镒。赞成事。禄左代言。代言有三子。长政堂文学上洛 (第 521L 页)
烈旌褒之典。久阙而不举者。多建请行之。如表故东莱府使宋公象贤之墓。 赐故校理金公麟厚,大司宪郑公蕴, 金公德諴,
副提学郑公弘翼,故宗英龟川君睟,锦山君诚胤之谥。 赠故佐郎姜公沆。吾从祖弼善尹公烇,参议安公邦俊,掌 …… (第 458L 页)
。寿五十有四。其年月日。葬于杨州东广岩里负艮之原。从先兆也。后十四年。 孝宗戊戌。筵臣李公厚源白 上 金德諴,
郑弘翼等。既以立节昏朝。皆蒙 赠谥之典。而其时赵某之疏。最为劲直。士林至今传诵。 反正之后。拟于台端 (第 463L 页)
楘婿。李公初泥旧闻。后从赵公廷虎诸人详知其事。殊自以为过。至海昌此举。亦颇谯责。)同僚并引嫌。大司谏 金德諴
处置 启曰。人臣事君。以忠而已。当 宣庙去邠。故及第朴某以一郎官。终始扈 圣。天旋之后。籍其勋簿。藏 (第 195L 页)
。令百官献议。刀锯鼎镬以胥言者。故相鳌城府院君李公恒福引圣證经。痛陈母子大义。司直郑公弘翼继之。于是 金公德諴
闻而作曰吾所欲言。二公者既尽之。吾何赘为。乃言臣一片爱君之心。与李恒福,郑弘翼一也。主怒甚。奸党并请 …… (第 513H 页)
祔礼。辞义明正。竟 不从。寻 命选廉谨吏。大臣以公及金公尚宪等数人应 旨。升拜大司宪。辞 不许。公字 景和。
号醒翁。本商山人。六世祖先致与其兄得培,得齐。俱为儒将封洛城君。因稍不振。及公兄同知公德谦贵。乃 赠 (第 514L 页)
台谏请治斋官误报罪。公深斥其非。台谏引避。又陈劄请递。 上命推考公。仍 特递之。其复为执义时。副提学 金德諴
请先修 陵而后行祔礼。廷议不从。公又论其失。因言天怒民怨。纪纲日颓。朝夕祸迫。 殿下不以为忧。至如忿 (第 72L 页)
我为同调。岁寒相馥郁。其雅趣又可见也。至于待人接物。仪度严恪。侍坐者多耸然不敢妄语所与交如安处士演, 金醒翁德諴,
辛进士庆孝。亦皆以高隐忠孝名世。清阴金文正公少寓白州之箕谷。公又得从游。契许不浅。 (第 143H 页)
醒翁
尝因事谓公曰。吾丈平日清直迈伦。垂老之后乃更如此乎。晚翠吴公语及公。必称某爷。子弟异之。吴公曰尔取其 (第 143H 页)
也。其后 宣庙朝则只选五人。即故相臣柳成龙,李元翼,李恒福及许潜等也。 仁庙朝则故相臣金尚宪,大司宪 金德諴
等数人而已。盖自 仁庙朝上至于 明庙朝。其间时世不甚相远。而清白吏多寡之悬殊如此。此则未可晓也。吏曹 (第 200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