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法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法華部類
人艰。癸酉。继遭金淑人忧。执丧如礼。服阕。用荐拜内侍教官。公以亲不在堂。一谢而递。甲戌。 坤位复正。 南九万
当路。缓治鞫狱。公对人肆骂曰。大臣顾瞻利害。曲护元恶。国事可知。闻者危之。而公不顾也。于是卜筑于东湖 (第 321L 页)
天下。使来世尚论者。得一斑于之人也。猗欤烈哉。 仁祖大王谕牧使崔有渊。以祭其墓。至 显庙壬寅。用御史 南九万
言。官其孤善漆浦万户。 列圣褒奖之典。吁亦至矣。而星之人。又为之立祠宇。以妥其灵。竖石以记之。忠魂亦 …… (第 622H 页)
事李万庆女。有二男二女。皆幼。均娶军资正洪世亨女。生一女。适进士李熊徵。有二男二女。 先王戊申。承旨 南九万
上疏言公之未 赐第可哀也。下其议于大臣。特赠承政院注书。是文科职也。 恩光罕世。九原难作。呜呼。重可 (第 624L 页)
。有如日月之更。窃恐此病不除。此失常作。可不惧哉。且陈申致云诬儒贤之罪。不报。 肃考之祔庙也。凶党以 南九万,
尹趾完,崔锡鼎配食于庭。士论咸愤郁。公以为祀典至重。不可以得罪 肃考者苟享。遂倡两司请撤去。上不悦。 …… (第 119H 页)
即递。自是公不复入台省矣。庙堂荐拜水原府使。未之官。有七月大进退。 命罢庭请请对时诸臣。公与焉。继以 九万
等撤享之论。首被削黜。公卖京第。将尽室南下。适 (第 119H 页)
 上以劄中所论东平之说。必出于宗班之媢嫉者。有拿鞫严问之教。 天威震叠。辞旨极严。先生即出城外。领相 南九万,
右相吕圣齐请对启略曰。朴世采新自草野而来。不识忌讳。有触忤之言。自 上听纳之道。可用则用之。不可用则 …… (第 171H 页)
之初。兵曹判书徐文重,吏曹参判朴泰尚等。会 阙下。欲上章论缴。喉司诸人又启请会议。以致迟延累日。领相 南九万
入来。又有臣既以 复位为欣。又以降号为戚。今日臣子之心。何异于己巳诸人之心之语。以此中外人心。莫不愤 …… (第 174H 页)
世子外家不在于张氏而在于 中宫。世子稍长而有所察。则必有以大义灭亲之心矣。先生屡次请讨。欲正王法。而 南九万,
柳尚运乘夜请对。力扶希载。凡先生建白。一切挠败。使不得行。及至辛巳之祸起。人始服先生之言矣。又以前日 (第 174L 页)
不欲与此辈同朝。至今 上朝有一文官申奎上疏。请复 慎妃位号。 上命广议于朝廷。大小臣僚机会好矣。领相 南九万
奏议 …… (第 248H 页)
力沮之。朝议靡然从之。竟寝不行。噫。收议诸臣。何不从朴讷斋,金冲庵,赵静庵之言。而反从荇,乃文, 九万
之议耶。人心怏郁。至今不平。
尝观前朝史。丽末贪风大作。有人作诗曰试看路上衣红者。尽是生民血染成。其 (第 248L 页)
差。
甲戌夏。 天心悔悟。 中壸复位。先生首膺 宠命。擢拜左相。既入城。欲正张希载谋害 国母之罪。时 南九万
身居首相。不思同仇之义。阴怀自全之计。费尽心机。力加扶护。以此先生之言终不得行。然使一世之人心既晦而 …… (第 283L 页)
故事。博询精选。将为举行。为南相 九万
所沮挠。亦不得行焉。
先生曰金仲和方拟以铨长文衡之任。而此人痛父非命。无意于斯世。今余欲得古人可援为 (第 284H 页)
 先是玄翁以冢宰赴 召。欲以袖劄论事。而其中正家之道。亲亲之义。深触时讳。子弟辈以为难。并请删去。先生与俭斋公力赞之。玄翁遂于入对时袖进。 上震怒。严教荐下。领相 南九万,
右相吕圣齐请对论救。至被栫棘之典。玄翁狼狈出城。先生进拜于江上曰。先生此行。虽狼狈。所进袖劄。足以俟 …… (第 299H 页)
 四月 天心大悟。 坤殿复位。玄翁拜左揆赴 召。先生进拜于延曙。玄翁谓先生曰国有大庆。如吾空疏。首被登庸。何以则可以上当天意。下服人心。而得义理之衷耶。先生曰天日重明。 圣心悔悟。此政更新庶政。措世太平之一大机会也。庚申

之南人。犹可参用。己巳之南人。罪不可贳。惩讨之典。不容少缓。 南九万
以首相。阴为日后之计。以降号为戚之语。敢陈于疏中。其悖理无状如此。不可不明论显斥。以扶伦常。敦府会议 (第 300L 页)
之诸宰。动于 九万
之邪论。使莫重复位之庆。迁就屡日。此亦不可不论罪。且曰此系世道污隆之机。愿先生勿挠于高门诸议。盖玄翁 (第 300L 页)
族侄泰尚,泰淳辈皆附 九万
之论故也。玄翁笑曰义理极为明正。令人胸中豁然。第说时易做时难。君处局外观之。吾在局内当之。异日事为之 (第 300L 页)
 先是左相洪公致中筵白曰。日昨伏见大司宪疏批。则以上来许递为教。待儒贤之道。以职名召之。

非礼待之道。若以本职为难进之端。则勉副而使之上来宜矣。而见后许递之教。虽用于大臣。尚或不可。况于礼待之儒者乎。以外面观之。恐有欠于礼待矣。 上曰宪长之不可以爵禄縻之之义。予岂不知乎。今番之久不上来。非因本职而然。故久不许递矣。此后如有辞疏上来。当留意处之矣。至是始许副。
七月以曾论 南九万
等庭享事。上疏自劾。兼陈翻译册子不敢进之意。 遣史官宣批不许。仍 命付进册子。
 
时事又大变。凶党 (第 330L 页)
充斥。向日讨复之论。一切翻案。窜逐相继。首发 南九万
尹趾完崔锡鼎 庙庭请黜之人。亦被削黜。先生陈疏自列。以为讨复黜享二事。名义所关。故臣于顷年袖劄。敢有 (第 330L 页)
谷集卷之一
 诗○焦尾录(少时作。多所焚弃。存录其若干故云。)
   头陀山歌。敬送南先生镇川之行。 (南公九万。
字云路。号药泉。)
   即事(癸卯)
   和林德涵泳咏月(三首○丙午)
   两殿幸温泉。津头作
  

头陀山歌。敬送南先生镇川之行。 (南公九万。
字云路。号药泉。)
头陀山在镇州东。巨石奇峰横半空。自古谣俗俭且啬。桑麻百里勤耕农。去年之冬月十二。 (第 422H 页)
有诸己。则不患其无施于后矣。文东湖名德教。咸兴人。从事为己之学。登文科。官礼曹正郎。药泉先生。今左相 南公九万。
其胤鹤鸣字子闻。先生按北臬时。求公遗藁。付诸剞劂。子闻实先后之。锡鼎请业于药泉之门盖久。玆缀一言于下 (第 72L 页)
之恬然。拱手无为。一任倾圯而已耶。抑且召集良工。汲汲重修。以为巩固久远之图乎。臣于在朝时。见领府事臣 南九万
论此事。 (第 174L 页)
九万
曰。今日国事。不可不及时补救。而其如人才之乏绝何哉。臣以为不然。自古人君之有志于为治也。未尝有有君而 …… (第 174L 页)
固宜多逊于昔人。而上之人。苟能择之审而任之专。庶几各尽其才。奔走率职。何可诿以才难而不思图回之术乎。 九万
亦以臣言为是。臣敢以是为献焉。诚愿 殿下勿轻视群臣。而必开心见诚。勿求备一夫。而必舍短取长。勿论官位 …… (第 175H 页)
。不专以帖括为能。京华之士。咸通经术。乡外之人。亦尚词藻。其于作成人材之道。岂少补哉。往年。领府事臣 南九万
以科规变通事。陈达于筵前。其所论子午卯酉四式年。分讲一经四书。实仿朱子贡举议。而事异成宪。论或掣肘。 (第 178H 页)
宪之疏。以 南九万
柳尚运两大臣。为护逆之巨慝。请亟正邦刑云。是何言欤。当初两臣之论罪也。 殿下以本情之无他为教。夫宥过 …… (第 205L 页)
知本情之无他。则有何深罪之事耶。向来攻斥大臣之言。不过曰误事而已。及至今日。指以为护逆。是何心肠欤。 九万
即臣之师也。自少从学。情义甚重。师门受蔑之时。理难冒居于官次。况蒙以极恶之名。拟以极律之刑者乎。益平 (第 205L 页)
莫敢矫。公慨然抗论。辞意截直。朝野叹其风采。公卿营护宰臣。终不覈治。乃斥公佐湖南幕。枳塞者踰年。药泉 南公九万
为吏部郎。于政席欲还通台职。亚铨即前日斥公之人。初有沮塞意。南公曰。言事人久塞清路。有乖政体。遂拟之 (第 289H 页)
。有人呼而过前曰。容贷希载之人。不可在此。公叹曰。骇机将发矣。遂上章请罪。且曰。甲戌希载酌处时。首相 南九万
语臣以禀裁之意。臣以经权为答。其后左相朴世采进劄。示以草本。 …… (第 407L 页)
臣又主深忠远虑之说。其言入于劄论。今言者乃以不忠不义。为 九万
断案。且以深长虑三字。为恐动君父。以此为罪。臣实为首。答曰。危险之言。何足挂齿。两司合启论罢药泉及公 (第 408H 页)
全活。竖石以颂之。庚子夏秩满。入拜司谏院大司谏。历成均馆大司成。移刑曹参判。冬。坐事罢屏处久之。药泉 南公九万
时为吏曹正郎。因应旨上章。称公简默安静。淡于荣利。文学优长。政事通明。负公辅重望。不宜以小坐。久于退 (第 478H 页)
又作训辞二十馀条。陈说孝友忠信之道。布谕民间。风化稍振。而公属疾病。不能视事。明年春。三疏辞递。药泉 南公九万
为兵判。建议将复西边废四郡。抵公书议便否。公病方剧。蹶然起曰。如复四郡者。西民弊矣。力疾手书累纸。条 …… (第 521H 页)
重而如闻白屋愁叹之声。日用事为。专心俭约。一日节用。有一日之效。所以行之。惟在至诚而已。又曰。领府事 南九万
之还朝。谓当赐对。询问民事。譬如父母于赤子之病。如有业医者。诚心求之。必访可疗之方。腹心大臣。自外还 …… (第 523H 页)
官别谕。使与偕来。疏辞不许。时儒生李显命,台官申銋又疏斥大臣。公陈疏曰。臣与两相。同事同罪。既不能如 南九万
之远遁。则宜与柳尚运同其去就。而以臣赴朝差迟之故。銋乃以先入。为尚运求罪。不料人心危险至此。而臣之幸 (第 524L 页)
入 前席。忱诚所激。袖劄进言。首以 宫禁私恩为戒。此真儒者端本澄源之论。而 圣上处分。甚失群下之情。 南九万,
吕圣齐等。身居辅弼之任。不匡有咎。何得无言。盖其意本欲陈白世采之忠悃。而稍有推演之语。欲使上无偏昵之 (第 55H 页)
  
中宫殿复位教命文

王若曰。乾坤正而化乃行。寔重风教之本。日月更而人皆仰。宜复位号之崇。既景命之重新。肆典册之申举。咨尔 王妃闵氏。端庄率礼。贞静含章。尽怡愉于晨昏。克顺 两宫之志。虔蘩藻于夙夜。与更三年之丧。永巷之箴既勤。樛木之仁斯著。亶由寡躬之失德。致令良佐而受疑。六载退居。见懿度之靡玷。群情积郁。识阴化之素孚。事有歉于彝常。念岂忘于寤寐。允赖 宗祧之垂祐。终幸德音之无违。式正大伦。固帝王之攸慎。深陈往悔。俾臣庶而咸知。周宫琴瑟。复寻关雎之乐。汉殿褕翟。再光长秋之仪。民纪以之可敦。邦礼于焉为大。兹遣臣议政府领议政 南九万,
礼曹判书尹趾善。涓吉备仪。授以金宝玉册。于戏。人情困衡。式为增益之基。天运循环。可验否泰之理。惟谦挹 (第 175H 页)
后中外官府所受 列圣教令。剪繁撮要。做续录纲条。以类分载。臣文重实始终之。首相臣金寿恒,臣金寿兴,臣 南九万。
相继总领之。所录虽有前后牴牾者。不敢辄有删削。禀承 睿旨。并存而俾从后者。书既成。 (第 199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