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一、志书之作,所以纪其地之山川、人物,使后人有藉以考稽;既非以耀词华、誇藻丽,而又恶夫庸陋肤浅、泛填习套,于真迹无所徵实、于要义伦理无所发明,未可信今而传后.国朝御定「四库全书」,于天下邑志少所收录,独「朝邑」、「武功」二志登焉.「武功志」出于康浒西、「朝邑志」出于韩五泉,二志皆以高简见称;而立局择词,则「朝邑」尤称特手.台湾虽蕞尔小邑,但以海外初辟之地,当记者多;又人情异宜,不能如朝邑之简.然是编命意发凡,则胚胎实宗韩志.
  一、台郡之有邑志,创始于诸罗令周宣子;其时主纂者,则漳浦 陈少林
也.二公学问经济,冠绝一时;其所作志书,朴实老当.所诸罗为初辟盒陋之地,故每事必示以原本;至其议论, (第 11 页)
则长才远识,情见乎辞.分十二门,明备之中,仍称高简.本郡志书,必以此为第一也.故是编胚胎出于朝邑,而规则取诸 少林

  一、作志与作史相傲,而实有不同.史之所重者在时事,志之所重者在地产(山川、疆域为地,人与物皆 …… (第 11 页)
  一、邑志所书,例有定限.旧志自姚制府、施靖海以下,凡平台者皆有传;则以邑为附郭居郡治,开辟戡乱之功自本邑始,故当书也.玆编名宦既各分伦品,则于军志另立戎略一门,叙列平台功绩;而贝子福公,亦考纂当时事实为列传焉.至康熙六十一年觉罗制府平台,有蜡筒告示一事,甚关机要.粤庄义民立大清旗号以迎我军,实由于此.旧志详书于兵燹,而于本传不载,亦属非是;因为增补.并改蓝总戎传,而以蓝鹿洲、 陈少林
附于后.
  一、儒学有忠义孝悌祠,系雍正二年奉旨建立.本只一祠,非有区别;盖忠义孝悌虽云四项,其实 (第 14 页)
蓄泄,数百里中,陂圳水利,皆其所经画,诸罗民以富庶.漳浦诸生 陈少林
负才绩学,达于时务,钟瑄与语大说,延修诸罗邑志,淹通质实,至今独称善本.台北辽阔,规制多未备者,钟瑄 (第 106 页)
忧深虑远,又与 少林
所见悉符,故于志论发其大凡,一篇之中,三致意焉.后有施为,志皆豫筹之,不少爽云(谢金銮撰传)
   (第 106 页)
  陈策,泉州人.康熙六十年任.卒于官.
  蓝廷珍,漳浦人,行伍.康熙六十年任.升本省水师提督(有传.蓝鼎元、 陈梦林
附)
  林亮,漳浦人,行伍.雍正二年任.调任浙江定海镇.
  陈伦炯,同安人,荫生.雍正四年任. …… (第 258 页)
,以廷珍统征台大军,带领将弁八十馀员、兵壮八千馀人、营哨商艘杉板头仔诸舟四百馀只.以素所礼漳浦诸生 陈梦林
为廷珍谋士,使会提督施世骠于澎湖,剋期进剿.六月朔日,舟出港,飓风大作,飘铜山.十有一日,抵澎湖.廷 …… (第 319 页)
,而善于用人.爱才如渴,将弁有贤者能者,必引与同升,而靡有德色.初,廷珍有从弟曰鼎元,为漳浦诸生,与 陈梦林
同出仪封张中丞之门.仪封倡明五子之学,及门多贤士.然语其实学实用,殆无过二子者. (第 322 页)
梦林
沉深多智,而鼎元才尤伉爽,明断敏捷,料时事洞如观火.廷珍总师征台,挈鼎元俱行.凡军中书檄露布,尽出其 (第 322 页)
手.机谋计画,则 梦林
共襄之.南北路既平, (第 322 页)
梦林
归.馀孽作难几一载,军中方略多出鼎元.廷珍每料敌发虑,鼎元奋笔疾书,动中机窾,平台事多赖之.以高安朱 …… (第 322 页)
摺举鼎元之贤,奉旨召见,命为广州府知府.到任甫两月,卒于官.鼎元字玉霖, 梦林
字少林(谢金銮撰补)(第 323 页)
  俞荔,莆田人,解元进士,为广东长宁令.乾隆戊午,过海东书院,著「复性篇」(俱「旧志」)
    (按蓝鼎元、 陈梦林
初稿从「旧志」列「寓贤」,沈瑞等九人列逸事.订稿以蓝、陈升附「军志」「蓝廷珍传」,沈瑞等改列「寓贤」 (第 363 页)
  「稗海纪游」一卷、「伪郑逸事」一卷、「番境补遗」一卷、「海上纪略」一卷:俱仁和诸生郁永河著.
  「东征记」二卷、「平台纪略」一卷:俱广州府知府漳浦蓝鼎元著.
  「游台诗」一卷:漳浦诸生 陈梦林
著.
  「台海使槎录」八卷:内「赤嵌笔谈」四卷、「番社六考」四卷、「番社杂记」一卷:俱巡台御史北平 …… (第 394 页)
  吾漳处最滨海,回思郑氏之乱,海孽山妖,同时并作;酷饷焚巢,言有馀痛.今兹之喜,不啻口出,作为诗歌,用志永久.名曰「安海」者,谓是役非徒平台,边海郡县皆安之也.既安于台警方炽之秋,必能安之于台地克定之后.溯厥乱源,选用廉能,布昭德教,芟其莠民,渐次更始.我闽人实世世食德,孕育蕃息,歌咏于靡穷也.世远忝在史氏,有采风之责;因与陈君元麟、张君福昶、郭君元龙,汇摭篇什,以付之梓焉.



    陈少林
游台诗序                    
蔡世远

  吾兄 (第 440 页)
陈少林,
年未及壮,随其族兄总戎公,从戎闽、粤间.既又涉江、湖,历吴、楚,寄寓黔中.黔中举茂才第一.旋游国学, (第 440 页)
归漳浦.漳浦,旧乡也.时年三十馀矣.

从令君陈莘学先生,为讲经之会.又应中丞张清恪公之招,讲学修书于鳌书院. 少林
通书史,娴经济,至是又泽以宋儒之书,七试于乡不遇.康熙辛丑五月,台湾告警,镇帅歼焉.副将以下,或死或 (第 441 页)
窜;文臣逃归澎湖.制府满公,躬驻厦门,访求熟悉台湾事宜、娴猷略者,以币聘 少林
于庐. (第 441 页)
少林
慷慨赴幕曰:贼草窃无远略,相吞并,不难平也.满公曰:子能为我涉波涛、冒矢石,亲从事于行间乎? (第 441 页)
少林
遂行.
  当是时,满公居中调度,提帅施公、总戎蓝公,分将一万六千人. (第 441 页)
少林
以制府军师,周旋二将间.六月,师克鹿耳门,遂复安平镇,大战七鲲身,连破数十万众,长驱定府治. (第 441 页)
少林
与施、蓝二公,商善后之策,而后告归.满公官其一子把总,曰:吾固知子淡于宦情也.众咸为 (第 441 页)
少林
称屈. (第 441 页)
少林
曰:吾何功哉?控制调遣,满公功也;遣将先入鹿耳门,施公绩也;大战七鲲身,遂定府治,蓝公力也.且吾以一 (第 441 页)
书生,提一管笔,掉三寸舌,往来行间,亲睹天子威灵、将士用命,七日而歼寇;上纾朝廷南顾之忧,下定乡井扬波之警,吾荣多矣.吾何功哉?先是 少林
曾修「诸罗县志」凡所忧虞规度,先事而中,故满公知而聘之.
  岁甲辰, (第 441 页)
少林
重游台湾,感旧兴怀,作「忆昔」长篇一首、七律八首,录寄京师示余.余时与总宪钱塘沈公同读而赞之曰:「忆 (第 441 页)
  「台邑志」若干卷,嘉庆十二年(丁卯)会县详请嘉义学教谕谢金銮(退谷)续修者.三月开局,兼才以铨授江西长宁令,四月即奉檄卸学事.而志局既兴,不能中止;礼闱素志,又未忍遽乖,乃决意辞去.十一月甫竣功,自携副稿,先退谷内渡请咨去.入都后,出稿就正,惟袁州辛敬堂(名绍业)助教商订为多.而退谷于是腊亦满嘉义俸,携初稿归,商于长乐老友陈道由(庚焕)贡士;「军志」蓝鹿洲、 陈少林
附传蓝荆璞,从道由之说也.
  己巳,退谷补官南平,接辛敬堂阅本,愈加严慎,删繁补缺,并「艺文」为订 …… (第 637 页)
  窃谓古迹属本朝者,自宜入地志.若在未建置以前,敬堂固谓古迹有钦仰之意,不宜施于伪氏矣;则「古迹」不如分别「胜迹」、「遗迹」之为当也.移入「坛庙」之谢东山、张睢阳、韩文公,其事见于正史;如圣公庙、吴真人、临水夫人等,敬堂虽云实有其人,而事涉荒诞,不如仍置「外编」之为得也.第五本「逸事」二字,退谷云本之郁永河;敬堂谓「逸事」者,逸于正传之外,卷中所载亦不合;则「逸事」当改为「遗事」.其列沈瑞等九人于「寓贤」,则由鹿洲、 少林
从「寓贤」改附荆璞传;俞荔一人不 (第 638 页)
弁 言

  这本周钟瑄主修、 陈梦林
等编纂的「诸罗县志」,曾经列为「台湾研究丛刊」第五五种(「台湾方志汇刊」卷六)印行.原刊「赘言」有段 …… (第 1 页)
昭圣天子无外之模、久道之化,信今而传后也.因以其事请于各上宪.
  既得允,则谋可以共斯举者.漳浦有 陈君梦林,
旧游黔中,与家侄詹事渔璜为笔墨交;又尝从仪封张大中丞纂修先儒诸书于鳌书院,豫修漳州、漳浦郡县两志: …… (第 4 页)
  鉴定:台湾府知府加一级王珍(雄樵.长治人,副榜)
  主修:诸罗县知县加一级纪录四次周钟瑄(宣子.贵筑人,举人)
  编纂:漳州府漳浦县监生 陈梦林(少林)
、凤山县学廪膳生员李钦文(世勋)
  编次:诸罗县岁贡生林中桂(秀民)
  校刊:诸罗县儒教谕加 (第 11 页)
  鉴定:台湾府知府加一级王珍(雄樵.长治人,副榜)
  主修:诸罗县知县加一级纪录四次周钟瑄(宣子.贵筑人,举人)
  编纂:漳州府漳浦县监生陈梦林 (少林)
、凤山县学廪膳生员李钦文(世勋)
  编次:诸罗县岁贡生林中桂(秀民)
  校刊:诸罗县儒教谕加 (第 11 页)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就罗山议建.丙戌,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棂星门.戊子,宋君再署篆,建启圣祠.乙未九月,飓风大作,屋瓦、门墙皆倾;今令君贵阳周侯怃然曰:『是吾责也』!是岁十月兴工,修其破坏;大成殿、启圣祠,皆易故而新之.建东、西两庑,以祀先贤、先儒.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又于启圣祠之东,建明伦堂,西建文昌祠;附西为学舍,便肄业者.棂星门外周以墙,榜曰「礼门」、「义路」.墙之外为泮地:皆前所未有也.糜白金一千五百有奇,周侯独肩之,不扰民

间一丝.丙申六月告成.
  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公之招,主鳌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于台,周侯介陈君以书来求记;且曰:『诸罗僻居海外,诸生观化聿新;愿有以教之也』!世远寡陋何知,爰 …… (第 255 页)
  至若大其栋梁、饰以华藻,以壮厥观,请俟后之君子.



   望玉山记                        陈梦林

  玉山之名,莫知于何始?不接人境,远障诸罗邑治;去治莫知几何里?或曰:山之麓,有温泉.或曰:山北与 …… (第 259 页)
  以予所见闻,天下名山多矣.嵩、少、衡、华、天台、雁荡、武夷之胜,徵奇涉怪,极巍峨、穷幽渺,然人迹可到;泰山触石、匡庐山带皆缘雨生云,黎母五昼见朝隐,不过叠翠排空,幻形朝暮,如此地之内山敛锷乎云端、壮观乎海外而已.岂若兹之醇精凝结,磨涅不加;耻太璞之雕琢,谢草木之荣华.江上之青,无能方其色相;西山之白,莫得比其坚贞.阻绝乎人力舟车,缥缈乎重溟千岭.同豹隐之远害,择雾以居:类龙德之正中,非时不见.大贤君子,欲从之而末由;羽客缁流,徒瞻言而生羡.是寰海内外,独兹山之玉立乎天表,类有道知几之士超异乎等伦,不予人以易窥,可望而不可即也.



   九日游北香湖观荷记                   陈梦林

  丙申秋,予初至诸罗.九月九日,与李君世勋、林君秀民载酒郊坰,思得危绝顶以纵目寄怀.山率数十百里 …… (第 260 页)
   檨 圃(丙申,余修志于此,因为题额)          陈梦林

  小圃茅斋曲径通,参天老树郁青;地高不怕秋来雨(县治秋霖,比屋蒸湿;惟此地独乾),暑极偏饶午后风 (第 269 页)
  台邑志若干卷,嘉庆十二年(丁卯)会县详请嘉义县学教谕谢金銮续修者。三月开局,兼才以铨授江西长宁令,四月即奉檄卸学事;而志局既兴,不能中止,礼闱素志,又未忍遽乖,乃决意辞去。十一月甫竣功,自携副稿先退谷内渡请咨去。入都后,出稿就正,惟袁州辛敬堂助教(名绍业)商订为多。而退谷于是腊亦俸满,携初稿归,商于长乐老友陈道由(名庚焕)贡士。军志蓝鹿洲、 陈少林
附传蓝荆璞,从道由之说也。己巳,退谷补官南平,接辛敬堂阅本,愈加严慎,删繁补缺,并艺文为订稿卷数六。 …… (第 42 页)
  其从敬堂改易者,祥异由第五本移入第二本,与赈恤合。古迹移入第一本地志,寺观之岳帝庙等移入第二本坛庙,地志山水又添附胜迹一门。退谷书称敬堂有功斯志不少,即指此也。惟兼才既归绥安新任,得退谷书无虚月,而寄海外信则十不达一。薛司马未知退谷有订本、兼才亦未知司马锓板于姑苏,今两人已往,其书犹在;参校合一,责在兼才。窃谓古迹属本朝者,自宜入地志;若在未建置以前,敬堂固谓古迹有钦仰之意,不宜施于伪氏矣,则古迹不如分别胜迹、遗迹之为当也。移入坛庙之谢东山、张睢阳、韩文公,其事见于正史;如圣公庙、吴真人、临水夫人等,敬堂虽云实有其人,而事涉荒诞,不如仍置外编之为得也。第五本逸事二字,退谷云本之郁永河,敬堂谓「逸事者逸于正传之外」,卷中所载亦不合,则逸事当改为遗事。其列沈瑞等九人于寓贤,则由鹿洲、 少林
从寓贤改附荆璞传,俞荔一人不能成帙而移。然同一事遇难,沈妻列逸事、不列节妇,沈瑞亦不得列寓贤。凡此, (第 43 页)
稽。至于显微阐幽,尤致详慎。而谢丈澄心凝虑,讲是去非,宏众美之收、出独裁之见,有所论断,悉秉大义;与 陈少林
诸罗县志,后先同轨。第 (第 107 页)
少林
当立法简略之初,洞观事势,故规画以待诸后人;谢丈值俗尚奢淫之后,熟悉人情,故发明使追夫往制。其旨归稍 (第 107 页)
  一方之辟,必有能者筹度乎其间.其见诸事者,蔚为功业矣.或徒见诸言,而其时不能用,后卒不易其言焉,则皆此邦之文献也.自施靖海以后,善筹台事者,莫如 陈少林
、蓝鹿洲二公者,可谓筹台之宗匠矣.当康熙时,彰化、淡水未曾设官,政令巡、防北至斗六门而止,或至半线、 (第 171 页)
牛骂,要不越诸罗辖内二百馀里之地.自半线以北,至于鸡笼七、八百里,悉荒弃之,亦委于番;即台邑之罗汉门、凤山之山郎峤,皆摈弗治.当事者逡巡畏缩,志存苟安,屡为画地自守之计.虽云禁民勿侵番地,实则藏奸矣.故 少林
作诸罗县志,慷慨著论,其言曰:天下有宏远深切之谋,流俗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为之甚 …… (第 171 页)
不规久远之至计,为之增置县邑防戍,使山海之险弛无备,将必俟羊亡而始补牢乎!南澳、澎湖之往事可睹已.按 少林
此论,其情形恰与今日相仿.今之蛤仔难,即昔日之彰化、淡水也.但尔时海上尚属宁静,今则海寇罗织,日睥睨 …… (第 172 页)
  夫值孔亟之势,因效顺之民,审形势,考道里,按图以稽,迎机立断,可矣.而教谕之意未已也.又明著几曰:图利于身,委用非人,土豪奸吏,把持行私,则启祸也必速深哉.此前时吴沙所以思为良吏报垦升科不可得,而蛤仔难拒官拒捕之浮言所由来与!教谕无地方责,眷眷作此,则先几之照,而用其不忍焉耳.余虽不及行之,犹幸得而序之.毋弃地遗寇资,毋弃民添寇翼,洁己爱民,以爱蛤仔难,民如望慈父母,是在后之为官者.



     望玉山记                 诸生陈梦林(漳浦人)


(第 180 页)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就罗山议建。丙戍(康熙四十五年),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棂星门。戊子(康熙四十七年),宋君再署篆,建启圣祠。乙未(康熙五十四年)九月,飓风大作,屋瓦门墙皆倾。今令君贵阳周侯怃然曰:是吾责也。是岁十月兴工,脩其破坏,大成殿、启圣祠皆易故而新之。建东西两庑,以祀先贤先儒。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又启圣祠之东建明伦堂,西建文昌祠,附西为学舍,便肄业者。棂星门之外以墙,榜曰礼门义路。墙之外为泮池。皆前所未有也。糜白金一千五百有奇,周侯独肩之,不扰民间一丝,丙申(康熙五十五年)六月告成。
  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公之招,主鳌峰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于台。周侯介陈君 (第 8 页)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
     (周宣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 陈少林(梦林)
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发凡起例倍精严,谢郑同 (第 5 页)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史才。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
     (周宣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陈少林 (梦林)
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发凡起例倍精严,谢郑同 (第 5 页)
  凡此情形,久在洞鉴之中,而犹复缕晰上陈,诚以此事为安民而非徒恤番,为除害而非为兴利。职身历其地,及之而后知,仰体公忠体国,因不敢迎合见长,亦不敢瞻徇

畏事。昔 陈少林
嘉义县志云: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为之甚易而不为,其后乃以为必不可不为而为之,劳费 (第 50 页)
    蔡世远记略: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始就罗山议建.丙戌,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棂星门.戊子,宋君复来署篆,建启圣祠.乙未,今令尹贵阳周侯以十月兴修,规制周备.丙申六月告成

.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君之招,主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台湾,周侯介陈君以书来求记.且曰:诸罗僻居海外,诸生观化聿新,愿有以教之也.世远寡陋何知,爰即 (第 246 页)
  黄而辉字述之.父廷自郑氏投诚,封慕义伯,授而辉湖南衡永郴道.工为为诗,冲

澹隽远.华亭董俞谓其诗如飞黄摄影,瞬息千里,而步骤有度,不负泛驾之累;又如洞庭湖心吹铁笛,清声逸韵,能使波涛滉瀁,鱼龙出听.同县许其镠字含之,工诗.田茂遇谓其纵横自如,不囿于境,如樵秋岭、钓春潭,童山涸泽,未足拟似.



    漳州府漳浦县

   陈梦林
字少林.父聿毅遭乱,转徙潮州,生 (第 822 页)
梦林
.二岁而母卒,鞠于浙人侨居于潮者曰林雄,养且教以至成人,因自名曰 (第 822 页)
梦林
.少发愤读书,留心经济,习兵事.康熙二十五年,客游贵州.或劝以贵州籍应试.学使者拔第一.黔州知州黄秉 (第 822 页)
中奇其才,为援例入太学,劝归闽.时漳浦知县陈汝咸会诸生讲经,心赏 梦林
.又受知于学使者沈涵及巡抚张伯行.五十年,秉中抚闽,招入署.会海盗郑尽心为官军所追南奔,诏捕之急.巡 (第 822 页)
抚悬千金购能获尽心者.方书榜, 梦林
前曰:『贼不能获也』!巡抚愕然曰:『云何』? (第 822 页)
梦林
曰:『逋盗入内地,无人识者;即能识,畴不惧后祸?当购贼党相擒,予重赏其可』.巡抚如其言,尽心果为其党 (第 822 页)
高允泮擒以献.
  初,林雄卒于广东,其长子一新卒于浙.一新遗子圣祥, 梦林
自闽往视者数矣.至是念己日就衰,斥田园得百馀金,自携以畀圣祥.渡曹娥江访汝咸之子于宁波.过浙哭故学使 (第 822 页)
沈涵于归安.乃由吴淞江渡海南归,所过洋面,相度形势.康熙五十五年,当路

梦林
修台湾诸罗县志,于岛屿汊港之出入险易,战舰民船之大小坚脆,洞若观火.
  六十年,朱一贵倡乱. (第 823 页)
梦林
方南游南澳,访总兵蓝廷珍.廷珍问策. (第 823 页)
梦林
为上策制府满保,请速移节厦门,调兵饷.策上而制府已先发.时提督施世骠与廷珍议统舟师,定南、北、中三路 (第 823 页)
进剿. 梦林
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当会澎湖,相风便分两路,大将由中入鹿耳门,副将由北趋西港绕贼背后,计万全 (第 823 页)
.又陈战舰宜用轻捷,以便操驶.制度用其言,聘入幕,为治装.前席请曰:『生为我一行;事定,当不失郡守』.笑曰: 『梦林
冀护乡里耳,无他愿也』.遂行.至则与世骠、廷珍规画事机,缚渠魁,搜馀党,招反例,拊善良.时守令未至, (第 823 页)
事皆决于幕府.告密者众,持重不发,民情安辑.留台五阅月,还报.制府欲叙功以实前言, 梦林
固辞而归,遂绝口不言台事.读书鳌,与脩先儒书.乡试同考官慕其文,欲为地,峻拒之.雍正元年,诏举孝廉 (第 823 页)
,当事欲以 梦林
应,固谢而止.所善礼部侍郎蔡世远、刑部侍郎黎致远、吏部侍郎沈近思皆以书问,邀游长安,俱以足疾辞不赴. (第 823 页)
乾隆七年,巡抚以博学宏词荐,亦不赴.是时年七十有三矣.
   梦林
乃言曰:『吴少孤,涉猎书传,作文字求科第而已.既不可得,佣笔墨从军,草檄奏记,谬为世所赏;吾恧焉.辱 (第 823 页)
    (从来有田必有赋,有丁必有役,分而为二.而台地则寓役于赋,合而为一,则仅言赋可矣;而仍存役之名者,溯其始也.考「诸罗旧志」(周宣子、 陈少林
所编)云:『台地田赋与内地异者三:内地只有田,而此则兼有园:内地俱纳米,而此只纳粟;内地有改折,而此 (第 45 页)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吏才.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
    (周宜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 陈少林(梦林)
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第 257 页)
  一方擘画括全台,叙述何徒擅吏才.添邑添兵关至计,他年筹海此胚胎.
    (周宜子(钟瑄)「诸罗志」,半成于陈少林 (梦林)
之手.中论半线以上,当增置城邑;及北路兵单汛广,营制宜更.后皆如其议.) (第 257 页)
  三、隐者林先生,名字、里居均不传。施家筑八堡圳,累年不成,先生授以方略;功成,谢以千金不受,佃人建祠祀之。诗曰:『先生无名字,不知何许人。折苇渡沧海,信脚自阳春。当时富民侯,延座列上宾。筑堤兴水利,指授如有神。功成不受赏,长揖辞金银。问名嗒然笑,再问言津津。天地我父母,埏垓我乡邻。不夷又不惠,能屈亦能伸。五柳非吾徒,角里非吾身。孤山梅花婿,乃我有服亲』。



  台湾流寓之士,若蓝鹿洲、 陈少林
之诗既载之矣。近代如谢琯樵、吕西村,皆有名艺苑。琯樵之画、西村之书,乡人士至今宝之,而诗皆少。琯樵名 (第 178 页)
  清代台湾官修方志,我们本来是编入「台湾研究丛刊」的.直到现在,已经出版的,计有九种;即陈培桂的淡水厅志(「台湾研究丛刊」第四六种),陈淑均、李祺生的噶玛兰厅志(同第四七种),周玺的彰化县志(同第四八种),王瑛曾的凤山县志(同第四九种),林豪的澎湖厅志(同第五一种),周钟瑄、 陈梦林
的诸罗县志(同第五五种),谢金銮、郑兼才的台湾县志(同第六一种),佘文仪的台湾府志(同第六二种),沈 (第 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