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紀事本末類
別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漳浦诸生蓝鼎元著有东征集、平台纪略,诸罗教谕蔡芳有平台始末,同安黄耀炯有靖台实录,言之详矣。漳浦明经 陈梦林
鹿耳门即事八首并自注,附录于左:「征帆摇曳海无波,回首沧桑一掷梭。前后三从此地入,安危几度险中过。顽 (第 90 页)
  从宦无功已自羞,那堪别绪更绸缪!简书祗许三年住,去志难将十日留。重叠云山当客路,迷离烟树绕新愁。牵衣稚子痴于我,错把周侯作细侯。



   檨 圃   陈梦林(漳浦人)
  小圃茅斋曲径通,参天老树郁青葱。地高不怕秋来雨,暑极偏饶午后风。海外云山新画卷,窗间花草旧诗 (第 23 页)
  郁永河,字沧浪;浙江仁和诸生.好远游,意兴甚豪,遍历闽幕.康熙丁丑,以采磺来台.著「稗海纪游」一书,多摭拾台中逸事;所赋诗,亦有可传者.



   陈梦林,
字少林;漳浦诸生.性好学,多从诸名士大夫游.诸罗令周钟瑄修「县志」,具书币迎至台,总其成.时朱逆兆未 (第 493 页)
萌;而 梦林
修志,忧深虑远,若预见其未然者.其后参蓝总戎廷珍幕府,为计擒数巨魁.其深沉多知略如此(见廷珍所为「东 (第 493 页)
  「东征集」二卷,漳浦蓝鼎元(玉霖)著.
  「平台纪略」一卷(同上)
  「游台诗」一卷,漳浦 陈梦林(少林)
著.
  「赤嵌笔谈」四卷,北平黄叔璥(玉圃)著.
  「番俗六考」三卷,同上.
  「番俗杂记」一 (第 675 页)
  「东征集」二卷,漳浦蓝鼎元(玉霖)著.
  「平台纪略」一卷(同上)
  「游台诗」一卷,漳浦陈梦林 (少林)
著.
  「赤嵌笔谈」四卷,北平黄叔璥(玉圃)著.
  「番俗六考」三卷,同上.
  「番俗杂记」一 …… (第 675 页)
  「台湾县志」十卷,虞山王礼(立山)撰.
  「凤山县志」十卷,滦水李丕煜(叔)撰.
  「诸罗县志」十二卷,漳浦 陈梦林(少林)
撰. (第 676 页)
  「台湾县志」十卷,虞山王礼(立山)撰.
  「凤山县志」十卷,滦水李丕煜(叔)撰.
  「诸罗县志」十二卷,漳浦陈梦林 (少林)
撰. (第 676 页)
  吾漳处最滨海,回思郑氏之乱,海孽山妖同时并作,酷饷焚巢,言有馀痛.今兹之喜,不啻口出;作为诗歌,用志永久.名曰「安海」者,谓是役非徒平台,边海郡县皆安之也.既安于台警方炽之秋,必能安之于台地克定之后.溯厥乱源,选用廉能,布昭德教,芟其莠民,渐次更始;我闽人实世世食德,孕育蕃息,歌咏于靡穷也.世远忝在

史氏,有采风之责;因与陈君元麟、张君福昶、郭君元龙汇摭篇什,以付之梓焉.



      陈少林
游台诗序                  
蔡世远

  吾友 (第 774 页)
陈少林,
年未及壮,随其族兄总戎公从戎闽、粤间.既又涉江湖、历吴楚,寄寓黔中;黔中举茂才第一.旋游国学,归漳浦 (第 774 页)
;漳浦,旧乡也,时年三十馀矣.从令君陈莘学先生,为讲经之会;又应中丞张清恪公之招,讲学修书于鳌书院. 少林
通书史,娴经济.至是,又泽以宋儒之书,七试于乡不遇.
  康熙辛丑五月,台湾告警,镇帅歼焉;副将以下 (第 774 页)
或死、或窜,文臣逃归澎湖.制府满公躬驻厦门,访求熟悉台湾事宜、娴猷略者,以币聘 少林
于庐. (第 774 页)
少林
慷慨赴幕,曰:『贼草窃无远略,相吞并,不难平也』.满公曰:『子能为我涉波涛、冒矢石,亲从事于行间乎』 (第 774 页)
少林
遂行.当是时,满公居中调度,提帅施公、总戎蓝公分将一万六千人, (第 774 页)
少林
以制府军师周旋二将间.六月,师克鹿耳门,遂复安平镇,大战七鲲身,连破数十万众,长驱定府治. (第 774 页)
少林
与施、蓝二公商善后之策,而后告归;满公官其一子把总,曰:『吾固知子淡于宦情也』.众咸为 (第 774 页)
少林
称屈; (第 774 页)
少林
曰:『吾何功哉?控制调遣,满公功也;遣将先入鹿耳门,施公绩也;大战七鲲身,遂定府治,蓝公力也.且吾以 …… (第 774 页)
朝廷南顾之忧、下定乡井扬波之警,吾荣多矣.吾何功哉』?先是, 少林
曾修「诸罗县志」;凡所忧虞规度,先事而中,故满公知而聘之.
  岁甲辰, (第 775 页)
少林
重游台湾,感旧兴怀,作「忆昔」长篇一首、七律八首,录寄京师示余.余时与总宪钱塘沈公同读而赞之曰:『「 …… (第 775 页)
  今新庙奕奕,愿自兹以往,令斯土者入斯庙而对越神灵,悚惕乎为民父母之职;而为吾士民者,尚亦晓然斯庙建立之由、鬼神陟降之旨,无溺邪说以自求多福哉!



     望玉山记               诸生 陈梦林(漳浦人)
  玉山之名,莫知于何始.不接人境,远障诸罗邑治;去治莫知几何里.或曰山之麓有温泉,或曰山北与水 …… (第 784 页)
    九日游北香湖记               陈梦林

  丙申秋,予初至诸罗.九月九日,与李君世勋、林君秀民载酒郊坰,思得危绝顶以纵目寄怀.山率数十百里 …… (第 786 页)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就[诸]罗山议建.丙戌,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棂星门.戊子,宋君再署篆,建启圣祠.乙未九月,风大作,屋瓦门墙皆倾.今令君贵阳周侯怃然曰:『是吾责也』.是岁十月,兴工修其破坏,大成殿、启圣祠皆易故而新之.建东、西两庑,以祀先贤、先儒;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又于启圣祠之东建明伦堂、西建文昌祠.附西为学舍,便肄业者.棂星门之外以墙,榜曰「礼门」、「义路」;墙之外为泮池;皆前所未有也.縻白金一千五百有奇,周侯独肩之,不扰民间一丝.丙申六月,告成.
  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公之招,主鳌峰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于台,周侯介陈君以书来求记,且曰:『诸罗僻居海外,诸生观化聿新,愿有以教之也』.世远寡陋何知,爰 (第 796 页)
     漳浦诸生 陈梦林


    海西蛰起蛟龙怒,昨夜海吼风不住 (第 81 页)
  稗海纪游(一卷)、伪郑逸事(一卷)、番境补遗(一卷)、海上纪略(一卷),俱仁和诸生郁永河沧浪著.
  东征记(二卷)、平台纪略(一卷),俱广州府知府漳浦蓝鼎元壬霖著.
  游台诗(一卷),漳浦诸生 陈梦林少林
著.
  台海使槎录(八卷,内赤嵌笔谈四卷、番社六考四卷)、番社杂记(一卷),俱巡台御史北平黄叔璥玉 (第 444 页)
  郁永阿,字沧浪;浙江仁和诸生.好远游,意兴甚豪,遍历闽幕.康熙丁丑,以采磺来台.著「稗海纪游」一书,多摭拾台中逸事;所赋诗,亦有可传者.



   陈梦林,
字少林;漳浦诸生.性好学,多从诸名士大夫游.诸罗令周钟瑄修「县志」,具书币迎至台,总其成.时朱逆兆未 (第 395 页)
萌;而 梦林
修志,忧深虑远,若预见其未然者.其后参蓝总戎廷珍幕府,为计擒数巨魁.其深沈多知略如此(见廷珍所为「东 (第 395 页)
  「东征集」二卷,漳浦蓝鼎元(玉霖)著.
  「平台纪略」一卷(同上)
  「游台诗」一卷,漳浦 陈梦林(少林)
著.
  「赤嵌笔谈」四卷,北平黄叔璥(玉圃)著.
  「番俗六考」三卷,同上.
  「番俗杂记」一 (第 572 页)
  「东征集」二卷,漳浦蓝鼎元(玉霖)著.
  「平台纪略」一卷(同上)
  「游台诗」一卷,漳浦陈梦林 (少林)
著.
  「赤嵌笔谈」四卷,北平黄叔璥(玉圃)著.
  「番俗六考」三卷,同上.
  「番俗杂记」一 …… (第 572 页)
  「台湾县志」十卷,虞山王礼(立山)撰.
  「凤山县志」十卷,滦水李丕煜(叔)撰.
  「诸罗县志」十二卷,漳浦 陈梦林(少林)
撰. (第 573 页)
  「台湾县志」十卷,虞山王礼(立山)撰.
  「凤山县志」十卷,滦水李丕煜(叔)撰.
  「诸罗县志」十二卷,漳浦陈梦林 (少林)
撰. (第 573 页)
  吾漳处最滨海,回思郑氏之乱,海孽山妖同时并作,酷饷焚巢,言有馀痛.今兹之喜,不啻口出;作为诗歌,用志永久.名曰「安海」者,谓是役非徒平台边海,郡县皆安之也.既安于台警方炽之秋,必能安之于台地克定之后.溯厥乱源,选用廉能,布昭德教,芟其莠民,渐次更始;我闽人实世世食德,孕育蕃息,歌咏于靡穷也.世远忝在

史氏,有采风之责;因与陈君元麟、张君福昶、郭君元龙汇摭篇什,以付之梓焉.



      陈少林
游台诗序                   
蔡世远

  吾友 (第 665 页)
陈少林,
年未及壮,随其族兄总戎公从戎闽、粤间.既又涉江湖、历吴楚,寄寓黔中;黔中举茂才第一.旋游国学,归漳浦 (第 665 页)
;漳浦,旧乡也,时年三十馀矣.从令君陈莘学先生,为讲经之会;又应中丞张清恪公之招,讲学修书于鳌峰书院. 少林
通书史,娴经济.至是,又泽以宋儒之书,七试于乡不遇.
  康熙辛丑五月,台湾告警,镇帅歼焉;副将以下 (第 665 页)
或死、或窜,文臣逃归澎湖.制府满公躬驻厦门,访求熟悉台湾事宜、娴猷略者,以币聘 少林
于庐. (第 665 页)
少林
慷慨赴幕,曰:『贼草窃无远略,相吞并,不难平也』.满公曰:『子能为我涉波涛、冒矢石,亲从事于行间乎』 (第 665 页)
少林
遂行.当是时,满公居中调度,提帅施公、总戎蓝公分将一万六千人, (第 665 页)
少林
以制府军师周旋二将间.六月,师克鹿耳门,遂复安平镇,大战七鲲身,连破数十万众,长驱定府治. (第 665 页)
少林
与施、蓝二公商善后之策,而后告归;满公官其一子把总,曰:『吾固知子淡于宦情也』.众咸为 (第 665 页)
少林
称屈; (第 665 页)
少林
曰:『吾何功哉?控制调遣,满公功也;遣将先入鹿耳门,施公绩也;大战七鲲身,遂定府治,蓝公力也.且吾以 …… (第 665 页)
朝廷南顾之忧、下定乡井扬波之警,吾荣多矣.吾何功哉』?先是, 少林
曾修「诸罗县志」;凡所忧虞规度,先事而中,故满公知而聘之.
  岁甲辰, (第 666 页)
少林
重游台湾,感旧兴怀,作「忆昔」长篇一首、七律八首,录寄京师示余.余时与总宪钱塘沈公同读而赞之曰:『「 …… (第 666 页)
  今新庙奕奕,愿自兹以往,令斯土者入斯庙而对越神灵,悚惕乎为民父母之职;而为吾士民者,尚亦晓然斯庙建立之由、鬼神陟降之旨,无溺邪说以自求多福哉!



     望玉山记               诸生 陈梦林(漳浦人)
  玉山之名,莫知于何始.不接人境,远障诸罗邑治;去治莫知几何里.或曰山之麓有温泉,或曰山北与水 …… (第 675 页)
     九日游北香湖记                   陈梦林

  丙申秋,予初至诸罗.九月九日,与李君世勋、林君秀民载酒郊坰,思得危绝顶以纵目寄怀.山率数十百里 …… (第 677 页)
  诸罗县学,原在善化里之西,茅茨数椽.康熙四十三年甲申,凤山令宋君永清署篆诸罗,因县署移归诸罗山,就〔诸〕罗山议建.丙戌,郡丞孙君元衡摄县事,建大成殿、棂星门.戊子,宋君再署篆,建启圣祠.乙未九月,风大作,屋瓦门墙皆倾.今令君贵阳周侯怃然曰:『是吾责也』.是岁十月,兴工修其破坏,大成殿、启圣祠皆易故而新之.建东、西两庑,以祀先贤、先儒;东有名宦祠、西有乡贤祠.又于启圣祠之东建明伦堂、西建文昌祠.附西为学舍,便肄业者.棂星门之外以墙,榜曰「礼门」、「义路」;墙之外为泮池:皆前所未有也.縻白金一千五百有奇,周侯独肩之,不扰民间一丝.丙申六月,告成.
  世远时应中丞雷阳陈公之招,主鳌峰书院.吾友 陈君梦林
客游于台,周侯介陈君以书来求记,且曰:『诸罗僻居海外,诸生观化聿新,愿有以教之也』.世远寡陋何知,爰 (第 687 页)
为功业矣。或徒见诸言,而其时不能用,后卒不易其言焉,则皆此邦之文献也。自施靖海以后,善筹台事者,莫如 陈少林
、蓝鹿洲二公,可谓筹台之宗匠矣。当康熙时,彰化、淡水未曾设官,政令巡防,北至斗六门而止,或至半线、牛 …… (第 429 页)
,凤山之琅軿,皆摈弗治。当事者逡巡畏缩,志存苟安,屡为画地自守之计,唯云禁民勿侵番地,实则藏奸矣。故 少林
作诸罗县志,慷慨著论。鹿洲呈巡使黄玉圃之诗亦言之。其所陈利弊,又皆与今日相类,是皆先事之师也。且夫制 (第 429 页)
  夫以台湾山川之奇秀、波涛之壮丽、飞潜动植之变化,可以拓眼界、扩襟怀、写游、供探讨,固天然之诗境也。以故宦游之士,颇多撰作。若孙元衡之赤崁集, 陈梦林
之游台诗,张湄之瀛壖百咏,皆可诵也。光绪十五、六年,灌阳唐景崧来巡是邦,道署旧有斐亭,景崧葺而新之, (第 616 页)
  海上纪略一卷、郑氏纪事一卷、稗海纪游一卷、番境补遗一卷:仁和郁永和撰。
  平台纪略一卷、东征集六卷:漳浦蓝鼎元撰。
  游台诗一卷:漳浦 陈梦林
撰。
  赤崁笔谈四卷、番俗六考一卷、番俗杂记一卷:大兴黄叔璥撰。 (第 620 页)
  周钟瑄,字宣子,贵州贵筑人。康熙三十五年,举于乡。五十三年,知诸罗县事。性慈惠,为治识大体。时县治新辟,土旷人稀,遗利尚巨。乃留心咨访,劝民凿圳;捐俸助之。凡数百里沟洫,皆其所经画;农功以兴。又雅意文教,延漳浦 陈梦林纂修
邑志。当是时诸罗以北,远至鸡笼,土地荒秽,规制未备。钟瑄于其间,凡可以垦田建邑、驻兵设险者,皆论其利 …… (第 940 页)
      陈梦林

  (第 954 页)
陈梦林,
字少林,亦漳浦诸生。多从名士大夫游,驰驱楚越滇黔间,戎马江湖,俯 (第 954 页)
视一世。康熙五十年,诸罗知县周钟瑄初修邑志,聘任笔政。志成,称善本焉。当是时清人初得台湾,不事经理,文恬武嬉,偷安旦夕。 梦林
忧之,乃著论曰:『天下有宏远深切之谋,流俗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为之甚易而不为,其 (第 955 页)
  萧国俨,字人畏,福建晋江人,邻有三世节妇,其子不能得旌,助为之请.客漳州,邻妇夫出,姑死不能殓,助之倾囊.有鬻子者,备赀赎焉.国俨尝投营书过台湾,台湾总兵拔外委,旋辞去.贫不能自给,而好济人急,人称萧佛.子汉杰,嘉庆元年举孝廉方正(「福建通志」)


   陈梦林,
字少林,漳浦人.父聿毅,遭乱转徙潮州,生 (第 503 页)
梦林
二岁而母卒.鞠于浙人侨居潮者,曰林雄,养且教,以至成人,因自名曰 (第 503 页)
梦林
.少发愤读书,年渐长,留心经济,习兵事.康熙初年,广东乱,尝在兵间出入,矢石无所怖.丙寅游黔中,传客 (第 503 页)
诸生间,或劝以黔籍应学使者,试拔第一.黔州牧黄虞庵奇其才,为援例入大学,劝归闽.时年三十有一矣.无何,宁波陈汝咸知漳浦县,会诸生讲经,心赏 梦林,
又受知于学使汪薇、沈涵及张清恪伯行,清恪、虞庵相继抚闽,皆招入署;会海盗郑尽心为官军所追,自台湾南奔 (第 503 页)
,诏捕之急,抚军悬千金,购能获尽心者.方书榜, 梦林
前曰:『贼不能获也,贼入内地,平民谁识者;即识,畴不惧后祸?傥购贼党相擒,予重赏其可』.如言,尽心果 (第 503 页)
为其党高允泮擒献.先是 梦林
养父林雄卒于粤,其长子一新在浙.一新卒,遗子圣祥. (第 503 页)
梦林
自闽往视者数,□□是念己日就衰,斥田园得百馀金,自携以畀圣祥,渡曹娥江,访故令汝咸之子于鄞县.过浙, (第 503 页)
哭故学使沉涵于归安,乃由吴淞江渡海归.初,康熙丙申,当路聘 梦林
修台湾诸罗县志.博览周咨,稔其地利、风土、人情.辛丑 …… (第 503 页)
夏,朱一贵乱, 梦林
方游南澳,总兵蓝廷珍问策. (第 504 页)
梦林
为上书制府满保,请移节厦门.及将征台湾,提督施世标定议南、北、中三路进此. (第 504 页)
梦林
力陈南路海道险恶,舟不能泊,当会澎湖,相风便分两路:『大将由中入鹿耳门,副将由北趋西港,绕贼背后计万 …… (第 504 页)
拊循良善.时府县官未至,事皆决于幕府;告密者众,持重不发,民情以安.留台五阅月,还报制府,将叙将功; 梦林
固辞归,绝口不言台事.方辛卯读书鳌,同考官慕其文,欲为地,峻拒之.世宗即位,诏举孝廉,当事欲以 (第 504 页)
梦林
应,固谢而止.所善蔡文勤世远,官少宗伯;黎抑堂致远,官少司寇;沈端恪近思,官少宰;皆聚于京师,以书问 (第 504 页)
  今春,文开院席适延陈友松先生来鹿主讲.课士之暇,接谈文酒;因览其所纂「兰厅志」一书,愈得以悉其源委.先生经明、行修,言必中理.此书之作,尤综覈名实,纲举目张,可谓精矣.而先生犹铅椠纵横、朱墨涂乙,更欲搜罗放轶以完此篇,抑何勤也.昔周宣子得 陈少林
以志诸罗,台中推为善本.今兰开创未久,文献无徵,而先生灵蛇独握,既以只手总其成、复以馀力穷其绪,视 (第 3 页)
少林
一编更详而覈.盖 (第 3 页)
少林
犹行以论体,事在推原;先生则长于考稽,事在核实.故其所引书不下二百馀种,无一不衷于典制,而出以如写家 …… (第 3 页)
  一、长洲沈氏选「今诗别裁」,用前例不录现人诗.近日修「台邑志」者仿而删之,诚不为无见.独兰阳一厅,徵文、考献,时事为多.举凡筹议章程、标题名胜,其政举者,其人犹存.若缘是而弗登,则门目之缺漏滋甚.因考历来志体,原与选家不同;且有自收己作,如「诸罗志」之载 陈少林
诗、「台邑志」之编王后山赋,其源皆出于两汉,又不独为唐人「国秀集」所滥觞也.故是编于「附考」及「纪文 …… (第 11 页)
三卷(尹士俍东泉撰)、「稗海纪游」、「海上纪略」各一卷(郁永河沧浪撰)、「游台诗」、「纪游草」各一卷 (陈梦林少林
撰)、「东征集」 (第 17 页)
  一方之辟,必有能者筹度乎其间.其见诸事者,蔚为功业矣;或徒见诸言,而其时不能用,后卒不易其言焉;则皆此邦之文献也.自施靖海以后,善筹台事者,莫如 陈少林
、蓝鹿洲.二公者,可谓筹台之宗哲矣.当康熙时,彰化、淡水未曾设官,政令巡防,北至斗六门而止,或至半线 (第 363 页)
、牛骂,要不越诸罗辖内二百馀里之地.自半线(今彰化县治)以北,至于鸡笼(今淡水厅北界),七、八百里,悉荒弃之,亦诿于番.即台邑之罗门、凤山之琅峤,皆摈弗治.当事者逡巡畏缩,志存苟安,屡为画地自守之计,虽云禁民勿侵番地,实则藏奸矣.故 少林
作「诸罗县志」,慷慨著论.其言曰:『天下有宏远深切之谋,流俗或以为难而不肯为,或以为迂而不必为.其始 …… (第 363 页)
远之至计,为之增置县邑防戍,使山海之险,弛而无备,将必俟羊亡而始补牢乎?南澳、澎湖之往事可睹已』.按 少林
此论,其情形恰与今日相仿.今之蛤仔难即昔日之彰化、淡水也.但尔时海上尚属平静,今则海寇罗织,日睥睨于 (第 364 页)
  雷阳陈中丞(按中丞讳瑸,号眉川,广东海康人.由进士调知台湾县,荐升台厦道,官至福

建巡抚.志称其单骑之任,祗一老苍头朴被自随.康熙五十六年,奉命巡海,自赉行粮,屏绝供亿.以劳卒于官,一绨袍覆以一布衾而已.赠尚书衔,赐谥清端,崇祀名宦祠)
初为台湾观察,尝北巡淡水,往返千四百里,自持糗糒,夜宿村舍旁,仆从寥寥数人,见者叹息.周宣子作「诸罗邑志」(周钟瑄,贵州贵筑人.由举人,康熙五十三年知诸罗县,延名宿 陈梦林
辈纂辑县志)述其事盖详,后人亦几忘之矣.嘉庆丁卯,柳州杨公双梧复守台湾,时海寇朱濆侵蛤仔难,募番勇破 (第 402 页)
  父母疾笃,即另置床于堂上,谓之搬铺,取易箦之义也.既绝,乃哭,披发袒臂跣足擗踊.
  将殓,梳发沐浴含饭,袭以衣.设坐中堂,备物以祭,谓之辞生 (陈少林
曰:此礼古人所无.漳州为紫阳朱子旧治,亦少此礼.夫礼以义起,人子过此时,则面目形容永不可得见矣.当此 (第 282 页)
  台湾镇城即台镇营.乾隆五年总镇何勉捐资筑土堡,内外砌以灰砖,高一丈一尺,周三百三十丈.
    论曰: 陈梦林
有言:刺竹为城,虽云梯百丈,无所施之,讵不信哉.然规围至广,岁月寖滋,牛牧渐侵,猩鼯闇蚀,枯株断本, (第 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