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政書類
地理類
詔令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別史類
雜史類
編年類
傳記類
史鈔類
列傳類
詔令奏議類
金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镇江至瓜洲江面十里,大清朝守臣用巨木筑长坝;截断江流;广三丈,覆以泥,可驰马。左右木栅,有穴可射。炮石盘铳,星列江心;用围尺大索牵接木坝两端,以拒海舟:凡费金钱百万。坝始成,被潮水涌涨,立刻冲断;南京部院 郎廷佐
亲出祭江,坝复成,设兵严守。操江蒋国柱、总兵管效忠、副总高谦协守镇江,又于谈家洲伏兵二千,列炮于上。 …… (第 330 页)
    泰州人刘坤率党千六百人、粮万石降成功,口称扶助先帝,审系假冒;立唤该地里总杨芳、许秀等供称,实系盐盗假冒明主,作耗地方。立时绑出,号令江口;又差铁甲兵一千前去该地抄没,不容假冒。又发谕该地方,张挂告示一道:『尔百姓等各安生理,毋听讹言煽惑。如再仍前,许地方童叟百姓据实呈报,剿拿扫除。再敢计诱耸动,只字虚报,罪当反坐!特谕』。



    郎廷佐
大败郑成功

   (第 334 页)
郎廷佐
闻郑兵将至,将城外屋悉行烧拆。近城十里居民,俱令入城。大开水西、旱西两门,使百姓置柴;限五日,如城外 (第 334 页)
不卖及卖不完者,俱火之。郑兵至,结营白土山

,距南京仪凤门七里。 廷佐
敛兵闭守;满将哈哈木疑民有异志,郎保无他。令民闭户,鸡犬无声。郑兵围困不攻,城中米七两一石;百姓不敢 (第 335 页)
街上行籴,有饿死室中者。惟柴不甚贵,以烧台故也。七月,南京被围, 廷佐
檄松江总兵马进宝(进宝于顺治十四年改名逢知)及崇明提督梁化凤入援;进宝不奉檄,化凤以四千人至。初,成 …… (第 335 页)
  七月十二日,总兵余士信约诸将二十三日计议,二十五、六日破城。有福建林某,入海已十六年,为管甲吏,知郑虚实;从破瓜州时,于仪真淫掠,郑笞二十,以是衔恨。至此闻密计,遂走;夜缒入城,见 廷佐
曰:『踰三日,城必破矣。明日二十三日为成功生日,诸将卸甲饮酒;乘其不备,可破也』!某处假营、某处实营 (第 335 页)
,一一详报。 廷佐
令守城军十人留一,馀俱下城归营。南京有神策门,向久砌塞;是夜掘开,止留外砖一层。沿城荻深数尺,马信等 (第 335 页)
竟不知内有突门;忽炮大发,梁化凤、哈哈木、管效忠各引精骑乘炮势冲出,信兵大乱,大清将分路袭杀。余士信与先锋甘辉方演戏;得报,被甲而出。战良久,哈兵稍却; 廷佐
登城见之,惊曰:『如何退了』!复发一队从小东门出,掩郑之后;猝不及备,遂大伤。然军令严,主将不奔,军 …… (第 335 页)
馀矢,力不能支,乃走;兵始走。时海舟泊江边,距城二十馀里; 廷佐
先令军士诡装百装,载柴、酒、米、肉,日与海舟贸易,以观动静。初犹远舟,后渐相昵不疑;遂知火药所在,密 …… (第 336 页)
。岸兵败走二十里至白土山,欲觅舟,舟已开矣;群趋山上。大兵追至,郑兵杀下。久,哈哈木密从山顶上驰下, 廷佐
登高远望旗色,喜曰:『吾家兵上山,胜矣』!须臾,郑兵大败,走江边,以无舟,勇锐多投江死者;举其甲,重 …… (第 336 页)
十四日也。
  时城中居民已闭门一月,忽闻街上大呼曰:『海贼俱已杀去,汝等百姓俱开了门罢』!门始开。 廷佐
出示各郡县云:本部院同征黔凯旋大将军噶罗统满汉兵哈、管及水师提督梁,于七月二十三日杀贼,生擒伪都统余 (第 336 页)
士信,箭射死马信,杀贼几许、箭死几许及渰死不计其数云。初,六月下旬,郑兵至天长,知县出迎。七月初八日,张煌言率舟师抵九江等处,所过郡邑多附之。蒋国柱奏曰:『凡献册者十九县,请旨定夺』!上批云:『此非百姓之罪,乃汝失守封疆之罪也;来京听审』。 廷佐
奏捷;上批云:『海寇犯边,尔乃一城之隔,致之死地;此乃郎卿第一功臣也。沿江所失封疆,俱免屠戮;府、县 …… (第 336 页)
堂,令走乡寺自缢。后南京韦巡按奏曰:『六合拒兵献城,天长杀官献城,仪真逐官献城』。众闻之,惧。后上批 郎廷佐
本:『免屠』;乃安。寅生走入乡庄,与妻子酣饮怒歌;以数岁儿投之河,继杀一女,与妻短甲、草履持鎗驰骑遁 (第 338 页)
  乙未,成功书约大举。丙申,驻天台。冬,又驻秦川。丁酉,大兵迁舟山之民,煌言还军舟山;王去监国号,通表滇中。戊戌,永明王遣使进成功延平郡王,加煌言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江督 郎廷佐
具书相招,峻词拒之。七月,成功兴师,以监军会之。北行,泊舟羊山。山故多羊,见人驯扰,然弗可杀;杀则风 …… (第 325 页)
而士民迎降。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煌言兼程还抵观音门,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 郎廷佐
惧甚,不意成功仍从水道来;而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驰至,请同城守,于是严备已具。秋七月朔,以哨卒百人 …… (第 326 页)
  先是,镇江之捷,有漕督以援兵中道溺死。松江水师提督密以书请降,自巡抚而下皆欲出走;以故力劝成功持久观变。至是,江督 郎廷佐
复以书招,严拒之; (第 327 页)
廷佐
乃发舟师扼其归路。下流已梗,煌言与诸将议将入鄱阳,招集故杨、万诸子弟号召江、楚。八月七日,舟次铜陵, (第 327 页)
  顺治十五年(永历十二年、朱成功称隆武十四年)春正月,鲁王居南澳。永历帝使

至,以张煌言为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徐孚远为左副都御史。将会成功出师, 郎廷佐
以书招之;煌言书却,词气激昂,闻者感奋。孚远为从人望,语成功以忠义,终夕不倦;大事辄咨之。既拜命,随 …… (第 128 页)
  夏五月,张煌言以其军会朱成功北。戊寅,至崇明,请取之;曰:『此江海门户也,有悬洲可守;脱有变,亦可据之』。成功不从,而使煌言军为导。六月丁酉,至丹徒。壬寅,至焦山;与成功登,礼祀天地及二帝(详「闽海遗兵」)。丙午,至瓜洲。 郎廷佐
为铁锁横江而坝其上,弓矢石森列;煌言以絮蒙轻舟沿江上下,而使材官张亮泅而斫。须臾锁抉,江潮汹涌,坝 …… (第 128 页)
  俄,成功自金陵败走,春雷以盐舟扬帆去。煌言方抚徽州,闻之亟还。八月,至芜湖;思镇上流,与镇江军犄角。太平守将某遽叛,煌言执斩之。 郎廷佐
招以书,煌言峻 (第 129 页)
拒。降将罗某自安庆攻煌言, 廷佐
复以兵遮之;煌言出奇计,部舟入繁昌、趋九江,将结杨廷麟子弟还攻皖。乙未,自铜陵值铎尼兵自上游至,煌言 (第 130 页)
翁天祐军仪凤门,深沟树木以围之。亲祭孝陵,操文激烈。梁化凤之降也,成功未使从;化凤潜自丹阳入金陵,与 郎廷佐
共守之。乙亥, (第 173 页)
廷佐
以骑军数千出,余新击败之;城中益惧。朱衣助既被获,成功鄙其人,纵之;衣助告 (第 173 页)
廷佐:
『成功兵不数万,请绐之以待援』。乃伪降,曰:『逾月,则妻子得免死』。潘庚钟、甘辉訾其伪,与张煌言皆谏 …… (第 173 页)
  余新轻锐,士卒樵者,空其壁;或浮后湖嬉。甘辉力谏曰:『严城师老,猝不得拔,必有变』。余士信再言之,乃勒兵三日必入城。有管甲吏犯法,叛告 廷佐
曰:『翌日成功诞,诸将必贺。请急袭之。不然,必败』。且请为导。乃凿神策门出。秋七月癸未,梁化凤、哈哈 (第 173 页)
木首攻新壁;新不及甲,走萧拱宸军。拱宸部亦惊溃,新被执,翁天祐援之不及; 廷佐
尽其骑兵出。甘辉、潘庚钟请退军观音门,围再举;成功不可。使姚国 (第 173 页)
泰、杨祖、蓝衍、杨正阵山上,甘辉、张英伏林谷,林胜、陈魁阵山下,陈鹏、蔡禄军游击。哈哈木、梁化凤攻杨祖,祖力战,三合三却;杨正、姚国泰亦败,蓝衍战死。山高而阻,陈鹏、蔡禄不及救。化凤驰下,忽被却; 廷佐
急使骑兵夹攻之。成功兵望山上麾盖植不动,不敢退,亦不敢救。林胜咋而谓金岸、康龙曰:『敌无多骑,藩王不 (第 174 页)
宁与麾下竞曲直哉』!由是睦于郑。张名振卒,煌言总其军;遣使如滇通表贡,永历帝以为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 士。郎
廷佐招之,煌言覆书,称「辽阳世冑郎君」;略言:『指画利钝,庸夫听之而变色,贞士则不然。 …… (第 410 页)
浮说所能动其心哉!譬如虎仆戒涂、雁奴守夜,既受其役,而忘其衰;在执事固无足怪,仆闻之,怒发冲冠矣』。 且招
廷佐,使之降。永历帝使命煌言以兵部尚书,总督浙、直军务。有强其妻子招之者;煌言不启书,趣焚之。旋入台 (第 411 页)
    辛卯(一六五一)之岁,王师将下舟山,命降将田雄以书招煌言;峻拒之。监国入金门,朱成功以唐、鲁旧怨,于监国修寓公之敬而已。赖煌言与定西侯张名振以军为卫,成功因之有加礼。煌言尝极言:『成功始终为唐,真纯臣也』。成功亦曰:『侍郎始终为鲁,与吾岂异趋哉』!故两人交甚睦。寻间行入吴淞,招军天台。明年,再会张名振之师入长江,还驻舟山。名振卒,遗言以所部归煌言;于是军容始盛。丙申(一六五六)舟山再失,驻天台;寻驻秦川。王师迁舟山之民而空其地,煌言还驻军焉。鲁王既去监国号,煌言通表滇中,与成功同日拜命。将会师大举,我江督 郎廷佐
以书招之;煌言复以书曰:『夫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为变色;而贞士则不然。其所持者天经地义,所 …… (第 906 页)
持枪驰骑遁;拘之不及。巡按韦某奏:『六合拒兵献城,天长杀官献城,仪真逐官献城,众凶惧』。已而章皇帝批 郎廷佐
奏云:『俱免屠戮,府县官更加倍植』;批巡抚蒋国柱奏云:『此非百姓之罪,乃汝失守封疆之罪也』。众情乃安 …… (第 931 页)
    癸亥(初四日),登舟传檄;丙寅(初七日)至观音门;以黄安督水师守三汊河口。戊辰(初九日),由仪凤门登岸,军于狮子山;偕诸将登阅江楼,望建业王气。令诸舟一字列于江东门外,亲率十馀骑历城下,度营垒。令马信、黄昭、萧拱宸营于汉西门,以连林明、林胜、黄昌、魏雄、杨世德之垒。令陈鹏、蓝衍、蔡禄、杨好屯东南角,依水为营;刘巧、黄应、杨正、戴捷、刘国轩屯西北角,傍山为营。令张英、陈尧策、林习山屯岳庙山,连诸宿镇为成功大营护卫;设鹿角望楼,深沟木栅。而留甘煇、余新屯狮子山,万礼、杨祖屯第二大桥山,翁天祐屯仪凤门之要路。乙亥(十六日),王师以千骑薄余新营而败,城中益惧。我操江朱衣佐之被擒也,成功曰:『此腐儒也,杀之污吾剑,释之』!归言于 总督郎廷佐
曰:『海贼众不过数万、船不过数百,请卑词宽限以骄其志』!乃遣人说成功曰:『我朝有例,守城过三十日,罪 …… (第 933 页)
    (臣鼒曰:成功江宁之败,论者惜其拒甘煇坐守瓜、镇之言,庚钟分扼淮、扬之策,恃锐轻进以丧其师。此事后成败之论耳!天之丧明若穑夫;我国家日月光华、风霆震荡,挥戈何足以返舍,篑土何足以移山!就使坐守瓜、镇,而山东之师冲其左,江、楚之援掣其右,金陵 郎廷佐
、梁化凤捣其中坚,岂能全师而返哉?孤军深入,自老其师,昭烈所以败于猇亭也。违众独断,孤注一掷,成功非 …… (第 936 页)
  八月,我大清再遣使招明张煌言;煌言不受,走英山,寻入于海。
    煌言方诣徽郡受降,而江宁之败闻。 郎廷佐
复以书来招,煌言拒之; (第 936 页)
廷佐
乃发舟师扼其归路。煌言召诸将议,将入鄱阳招集故杨、万诸子弟,号召江、楚。八月初七日乙未,与王师自楚来 (第 936 页)
  时余在宁国府,受新都降。报至,遽返芜,已七月二十九日矣。初意石头师即偶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即扬帆,必且复守镇江。余故弹压上游,不少退

。而虏酋 郎廷佐
、哈哈木、管效忠等遗书相招,余峻词答之。太平守将叛降于虏,余又遣兵复取太平,生擒叛将伏诛。然江中虏舟 (第 5 页)
    永历皇帝:桂藩永明王名由桹(「南疆绎史」桹作榔),神宗孙、桂恭王常瀛子。乙酉冬,恭王薨,请诸唐王,以王袭爵。丙戌九月唐王陷于汀州,两广闻报,总督丁魁楚、巡抚瞿式耜等大会肇庆,请王监国。是年十一月,即皇帝位;以明年为永历元年。壬寅四月,卒于滇都(张美翊曰:为吴三桂所杀。见「西南纪事」及「南疆绎史」)



   复伪 总督郎廷佐
(己亥)

  某复书于辽阳世胄郎使君执事前:夫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为色变;而忠贞之士 …… (第 20 页)
  以来函温润,谅执事非愦愦者比;遂附数行以复。若斩使焚书,适足以见不广,仆亦不为也。
     [人物考略]

     郎廷佐:
汉军镶黄旂人;先世居广宁。父熙载,以生员归国朝。 (第 21 页)
廷佐
由官学生,授内院笔帖式。顺治二年,擢侍读,寻迁秘书院学士。已而出为江西巡抚,晋江南、江西总督。尝以事 (第 21 页)
  庚寅,鲁王入居翁洲,公朝见。次年,翁洲破,扈王至闽海。时延平王郑成功遥奉永明正朔,王居金门为寓公而已。癸巳冬,返浙;复监定西侯军北。棹入长江,登金山,遥祭孝陵,三军皆恸哭失声;定西侯题诗山寺,公属和。一时军声大振;以上游师未至,左次崇明。甲午,复入长江;掠瓜仪、抵燕子矶,金陵震动。终以孤军无应,迄无成功;乃乘流东下,联营浙海。
  戊戌,永明王自滇中遣使授公为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我 总督郎廷佐
寓书招降,公答书曰:『夫揣摹利钝、指画兴衰,庸人听之或为色变;而忠贞之士则不然。其所争者天经地义,所 …… (第 204 页)
九日也。初意师即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即扬帆,必且复守京口。故弹压列城,无有变志。我帅 郎廷佐
、哈哈木、管效忠等以书相招,峻词拒之。遣 …… (第 206 页)
  是年,名振卒;遗言以所部付公。自公平冈入卫之后,部下不满三百;至是始盛。乙未,成功贻书于公,谋大举。丙申,公军于天台;是冬,军于闽之秦川。丁酉,大兵迁舟山之民,公还军舟山。时王已去监国号,通表滇中。戊戌,滇中遣使加公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江督 郎廷佐
以书招公,公峻辞拒之。是年七月,成功以师会公北行, …… (第 219 页)
六月二十七日,成功来告镇江之捷,公兼程昼夜进。次日,抵观香门;而致书成功,请以步卒陆行赴白下。时江督 郎廷佐
惧甚;不意成功卒以水道来,大兵之征黔者凯旋闻信,倍道而至,入同守城,于是严备已具。七月朔,公哨卒七人 …… (第 220 页)
师援江宁,中道溺死;松帅马逢知密以书请降,其自巡抚而下皆欲出走,故公劝成功持久以观变。既不得请,江督 郎廷佐
等复以书招公,公峻辞拒之; (第 222 页)
廷佐
乃发舟师,以扼公归路,期必得公而后已。公与诸将议,以下流已梗,而九江一带尚未知我之败;我麾下已万馀, …… (第 222 页)
    七月,大军破成功于江宁,诛其将甘辉、余新(「鲁春秋」作日新)、洪复等;成功遁(「鲁春秋」:『海师战桃湾,不利。甘辉营被劫,大战石灰山,复败绩;失万人,沿江数百里舟师咸退去』。「广阳杂记」:『赐姓攻南京,余新为梁化凤所愚,遂不为备。值其寿日,开神策门攻之;余新、甘辉、洪复皆成擒。余新跪请,甘辉不屈死,洪复骂而死。复,泉州同安人。丰姿如妇人,而勇冠三军。赐姓攻漳州,值劫营,失思文所赐七印;复独骑自敌后入营中,挟印囊走。追者至,发三矢,连毙三人,以印反命』。「鲁春秋」:『既执甘辉,责辉劝降成功,酬大爵;辉傲睨曰:「国姓父不能夺国姓,乃仗辉?且辉亦安肯劝国姓也」!请速死,无他言。怒叱日新:「丈夫得死所,濡忍何为」』)。公犹在芜湖,江南、江西 总督郎廷佐
等遗书招公,公峻词拒之(公与郎总督书略曰:『夫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 …… (第 278 页)
,集中编年戊戌;据「北征录」则在己亥入芜湖后,「上鲁监国启」亦及此事。全氏「神道碑铭」书『戊戌,江督 郎廷佐
以书招公,公峻词拒之』;凡两见。按「江南通志」:『顺治四年,设总督,辖江南、江西、河南三省。六年以后 …… (第 279 页)
九日矣。初意:石头师即挫,未必遽登舟;即登舟,未必遽扬帆;即扬帆,必且守镇江。故弹压上游,不少退。而 郎廷佐
、哈哈木、管效忠等遗书相招,余峻词答之;又遣兵复取太平。然江上下音信阻绝,余遣一僧赍帛书由间道款延平 (第 280 页)
  乙未(一六五五),成功书约大举。丙申(一六五六),驻天台;冬,又驻秦川。丁酉(一六五七),大兵迁舟山之民,煌言还军舟山。既,鲁王去监国号,乃通表滇中。戊戌(一六五八),永历帝遣使进成功延平郡王,加煌言兵部左侍郎兼翰林院学士。我江 督郎廷
佐以书招之;煌言复以书曰:『夫揣摩利钝、指画兴衰,庸夫听之,或为变色;而贞士则不然。其所持者,天经地 …… (第 541 页)
  先是,镇江之捷,有漕督以援兵中道溺死。松江水师提督马逢知密以书请降,自巡抚而下皆欲出走;以故力劝成功持久观变。至是,江 督郎廷
佐复以书招,严拒之 (第 543 页)
;廷
佐乃发舟师扼其归路。煌言与诸将议入鄱阳招集故杨、万诸子弟,号召江、楚。八月七日,舟次铜陵,与援师之自 …… (第 543 页)
     陈泰来(刘诏新等、李含初、倪大显) 曾亨应(弟和应、子筠)
     刘士桢(王宠、邹文鼎、郭贤操等)
     胡定海(揭 新、
魏一柱) 胡梦泰(万文英、唐倜)
     余应桂(子显临、吴江、金志达、孔彻元、弟彻哲、蔡观光、宋 …… (第 613 页)
  胡定海(亦作海定),南昌人。起家乡贡,以荐授泛水知县;操守廉洁。致仕归,贫甚;移居德兴之海口,授徒董氏。董亦义侠也,国变后,破家起兵金川;定海为之联络乡勇。洎王师取婺源,金川兵绝我粮道;乘王师之退,攻婺源,杀我长吏。已闻王师将进讨,徒步乞师于黄道周。比归,海口已有兵;战败被执,论杀。首既殊,犹僵立不仆。同死者为揭新,不知何许人。我朝赐定海通谥「节悯」。   
魏一柱,泸溪贡生。乙酉(一六四五)王师下泸溪,以李光者 (第 617 页)
县事;
一柱缚光送 (第 617 页)
郑彩所,磔之。与前令张载述画策守泸,败我师于密潭。丁亥(一六四七),王得仁下令族泸之丁、傅、魏 三姓;
一柱遂弃妻子走闽,袭破将乐,结永西、德化、兴安诸宗藩,攻克建宁。王师攻之五阅月 (第 618 页)
始破,
一柱与诸藩皆死;惟兴安王获免(载述事别见)
  胡梦泰字友蠡,铅山人。崇祯丁丑(一六三七)进士,知 (第 618 页)
  十九日,成功督师进泊镇江南岸七里港。二十日,登岸扎营。时我提督管效忠以步兵驻守银山,海师扎于银山对面山上,相距只隔一港。满洲骑兵惊,移大路扎营,留绿旗兵数百守银山。成功于二十二日二更,移营到银山下。寅时,传令登山开队,以银山迫府治,先争地,夜引兵夺之。迟明,大军分五路,三叠压垒而军。海师日逼,镇江告急。副将高谦守镇江,江南总督 郎廷佐
檄吴淞提督马逢知以兵赴援。满帅哈哈木发满兵一千援镇江,逢知将骑兵三千至丹阳,闻成功兵盛,返松江,三 …… (第 46 页)
  江南提督管效忠调集各府兵将齐备,谋欲冲营。成功舟师营江上,将士登陆,逼城为营,因山树栅,环金川、神策、凤仪三门,城中震恐,文武将吏,皆怀二、三。唯满帅哈哈木、 总督郎廷佐
、提督管效忠坚持战守,飞章告急。成功逼城,大造望楼冲车。罗将军自广班师至,明爱达里自浙至,援师渐集江 (第 49 页)
上,见成功兵盛不敢战。 廷佐
檄调崇明总镇梁化凤入援。化凤将步骑各三千至江宁,哈哈木令屯江上。见梁兵战马雄壮,令兵夺之。梁兵汹汹思 (第 49 页)
叛。管效忠言于哈哈木曰:『江广援师既败,外援已断,惟化凤一军,远赴危城,谓必有以慰劳之,奈何夺其战骑乎?军心苟变,为祸弥速矣!速犒之,归其马』。哈哈木即命效忠劳化凤军,归其马,开城纳江上兵。成功屯岳庙山上,军容甚盛。 廷佐
集满汉诸将议出战,满兵惧,诿候旨进兵。化凤曰:『必待命而战,贼已逼城,人心一变,大事去矣』! (第 49 页)
廷佐
乃严整部伍,刻期待战。
  十七日,甘辉请成功速攻城,恐援兵日至,师老无功。成功定于二十二日安炮进攻 …… (第 49 页)
  二十一日,成功营将关尚贤犯令当斩。夜亡抵金川门,缒而入,尽以营中虚实告城中曰:『营中令双日尽解甲,明日又成功生日,诸将上寿,必置酒,若欲破敌,不出此

日。营中地雷、伏弩、大、长枪,随鹿角以密布,无隙可入,必从中而起,出不意,始可破之』。 郎廷佐
集诸将谋曰:『成功营抱三门,中央神策门,自明初塞之,近三百年,凿之出兵,直捣中坚,彼自溃矣』。昧爽, (第 50 页)
  自水头之败,海澄饷道阻绝,段应举会绿旗兵及满洲将军满兵数万,列营祖山头。十八日午刻,国轩兵至,应举挥兵迎敌,何祐少却。江胜、吴淑等绕出祖山头之背,国轩督劲卒登山,直冲满汉兵。满汉兵败走,众大溃。国轩又以疑兵截漳州大路,满汉兵弃辎重,自相蹂践,奔入海澄。国轩连夜令军士凿堑,一人一尺,引江水环城围之,外又凿沟数里,沿堤两岸,安炮守之。由是内外阻绝。
  是月,吴三桂以初三日称帝于衡州,国号伪周,僭元昭武。
  四月,朝命召 总督郎廷佐
入京,以布政司姚启圣代之。勒巡抚杨熙致仕,以按察司吴兴祚代之,调江南提督杨捷代段应举。援兵四集,屯笔 (第 85 页)
  己亥(永历十三年、顺治十六年)夏,郑成功出师长江。「靖海志」于此事记述颇详,计自六月十四日成功合张煌言诸军至焦山,迄八月十八日回师至浙江,叙述两阅月间作战经过,长达三千五百字;见闻录则仅千七、八百字而已。「录」记余新之败曰:『城中觇知余新懈怠无备,请副将梁化凤率兵夜出,从街坊居民舍中毁墙通道而袭其营。余新被擒,萧拱宸(辰)泅水而逃,全军覆没』。「志」记此事,则先之以关尚贤之亡入清军,报告虚实。其文曰:『二十一日,成功营将关尚贤犯令当斩,夜亡抵金川门,缒而入,尽以营中虚实告城中曰:「营中令双日尽解甲,明日又成功生日,诸将上寿,必置酒,若欲破敌,不出此日。营中地雷、伏弩、大炮、长枪,随鹿角以密布,无隙可入,必从中而起,出不意,始可破之」』。次乃述 郎廷佐
集诸将定谋,其文曰:『郎 …… (第 110 页)

廷佐
集诸将谋曰:「成功营抱三门,中央神策门自明初塞之,近三百年,凿之出兵,直捣中坚,彼自溃矣」』。终乃记 …… (第 111 页)
  「录」五三页一五行『为何祐杀退』,「志」作『何祐少却』。按「闽海纪要」作『何祐小却』,「海纪辑要」作『何祐少却』。
  「录」五三页末行『国轩夜令军士凿堑,每人一丈』,「志」作『一人一尺』。
  「录」五四页三行 『郎廷佐』
,「志」同。按夏氏二书皆作『郎廷相』。
  「录」五四页七行『以为乘夜』,「」上夺「发」字。 (第 129 页)
癸未进士李长祥,字研斋,四川遂宁人;选庶吉士,尝以御史随鲁监国入闽。闽陷,隐绍兴山中,当事物色之,复 移常州,总
督郎廷佐以礼聘焉。长祥乃出千金,聘金陵美姬。姬工诗,善画竹,梳高髻,拖百摺长裙,仿汉宫妆,号中山秀才 (第 329 页)
  六年,召琅来京,又陈台湾可取状;下部议,以风涛险,制胜难,必寝其事。
  十三年,耿精忠叛应吴三桂,据福建,结锦为援。锦乃仍称由榔年号,纠众渡海而西,陷泉州。事闻,上谕 总督郎廷佐
以耿逆宜剿,海寇宜抚。会潮州总兵刘进忠叛降于锦,锦遂入潮州,执续顺公沈瑞及其孥。精忠复结锦围漳州,梧 (第 45 页)
  二十九日(己卯),山西道御史余缙疏言:『舟山宜守,小门宜防;请于小门安置位,严添防戍,以保全东南疆土』。下部速议行。
  二月二十八日(戊申),户部议覆:『江南总督 郎廷佐
疏言临江、临海百姓修理烽墩,奉法惟谨,应予豁免丁徭,略示优恤』。从之。
               …… (第 1 页)
  兵部题:『铜山伪都督郭义、蔡禄、罗珰等率众投诚,应请议叙』。得旨:『郭义、蔡禄俱授左都督,加太子太保,仍给三等阿思阿尼哈番,世袭八次;罗珰授右都督,仍给三等阿达哈哈番,世袭四次』。
  十一日(丁亥),调云南贵州总督赵廷臣为浙江总督,浙江总督赵国祚为山东总督,改江南江西 总督郎廷佐
为江南总督,广东广西总督李栖凤为广东总督。
                  (--以上见「大清圣 (第 4 页)
  谕兵部:『浙江、四川两路,宜遣王、贝勒、贝子、公等前往剿贼。所以遣王等者,非谓诸将才能不足;念诸王、贝勒皆朕懿亲,指挥调遣无可牵掣,守御征剿足增威重。其授和硕康亲王杰书为奉命大将军,同固山贝子傅喇塔率前锋一百七十六名、每二佐领合出护军一名,赴浙江;又前调赴荆、岳蒙古兵,令各分一千名随王至江宁时,将此兵留驻,更调驻守江宁喀喇沁土默特兵并赴浙江。授多罗贝勒董额为定西大将军,同固山贝子都统温齐、辅国公绰克托率贝子准达所领骁骑之半赴四川;其遣往王、贝勒、贝

子、公下包衣佐领多者,甲士酌量带往;包衣佐领少者,以閒丁酌量披甲带往。至王、贝勒所驻地方,将军在王军前,则将军印不用;如别将兵,各用其将军印』。
  秋七月初九日(辛未),以原任江南江西 总督郎廷佐
为福建总督。
  以署山东提督镶蓝旗副都统段应举为随征福建提督;升参领刘显芳为随征福建左镇总兵官、督 …… (第 47 页)
  八月初五日(丙申),平南王尚可喜疏报:『潮州叛镇刘进忠之党刘斌据普宁,都

统尚之孝等遣发官兵进剿。被阵知县段藻潜遣人通款,诱贼出城迎战,因闭门拒之;我兵剿杀甚众,恢复普宁县城』。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初六日(丁酉),福建 总督郎廷佐
疏言:『耿逆背叛,勾连海寇,虚张声势。但海寇止习水战,陆地非其所长;宜剿抚兼施,乘机底定』。上谕: (第 48 页)
『郎廷佐
入闽之日,海寇宜用抚、耿精忠宜用剿或用间,相机便宜以行』。
  十一日(壬寅),海澄公黄梧子黄芳度遣 (第 48 页)
  辛巳(二十日),敕谕平南王尚可喜、靖南王耿继茂曰:『广东岭海要区,新经底定,抚绥弹压,善后宜周;平南王尚可喜专留镇守。广西地方,乃楚粤门庭、滇黔锁钥,省会虽平,郡县未附。逆贼李定国见踞柳州,狡图窥伺,伏莽尚繁;亟需剿抚。特命靖南王耿继茂带领本标官兵及随征绿、旗官兵前赴广西桂林驻扎;续即发马五百匹,以资驰剿。务要申严纪律,钤束兵将,防剿逆贼,招抚人民,偕经、督、抚、镇诸臣同心协力,与湖南、广粤策应声援,廓清南服。功成之日,益加懋赏。朕念两王躬擐甲冑,率励官兵,摧方张之寇、收不逞之民。肇庆逆贼,潜踪遁窜;潮州叛将,骈首就诛:地方安堵,功莫与京,朕深嘉悦!兹特遣内翰林秘书院学士 郎廷佐
、一等侍卫姑苏、三等侍卫德墨起、兵部主事土喇前往宣谕朕意。特颁赏赉,标下官员,听王酌赏;再各给银 …… (第 92 页)
  丙辰(初九日),两广总督李率泰奏:『粤西都康、万承、安平、镇安、龙英五府、上映、下石、全茗、果化、都结、恩城、凭祥七州、上林一县、都阳、定罗、下旺三司各土官投诚』。

  己未(十二日),以 郎廷佐
为兵部尚书兼右副都御史,总督江南、江西(由江西巡抚迁);刘汉祚为兵部右侍郎兼右副都御史,巡抚福建(由 …… (第 104 页)
  冬十月庚寅(二十一日),加都督佥事苏州总兵官梁化凤为都督同知,统率抽调各营一万名,改为水师,仍驻防崇明。两协设副将二员,各统水师二千名,驻防吴淞;游击六员,各统水师一千名,分泊崇明各沙:俱属梁化凤统辖。提督总兵马逢知专管陆师,裁苏州总兵官缺。从 总督郎廷佐
请也。
  十一月辛酉(二十三日),宁南靖寇大将军固山额真宗室罗托等奏:『臣等至荆州,宣布皇上德意, …… (第 112 页)
  壬午(二十三日),授伪德安侯狄三品为抒诚侯、伪总兵冯万保为都督同知,以擒伪王冯双礼来献故也。

  八月己丑朔,江南总督 郎廷佐
奏:『海寇自陷镇江,势愈猖獗。于六月二十六日偪犯江宁,城大兵单,难于守御。幸贵州凯旋梅勒章京噶褚哈、 …… (第 127 页)
  十一月丙戌(二十九日),平西王吴三桂等奏:『大军取沅江,阵歼土司那松、伪将军高应凤等』。下所司议叙。
  十二月己丑(初三日),江南江西 总督郎廷佐
奏:『伪总督陈九思乘海寇内犯,率党金晓等攻劫浮梁等处;我军击败之,九思投诚』。
  丙午(二十日), …… (第 131 页)
  八月甲申朔,议政王、贝勒、大臣、兵部、刑部议奏:『江南提督马逢知纵放奸细,阴附逆贼,贻误封疆;负国重恩,情罪重大。马逢知并其子俱应斩立决,妻妾、家产俱籍没入官。江南巡抚马腾升与逢知结为弟兄,同谋徇隐;亦应斩立决』。得旨:『据审马逢知交通海逆,情罪重大。但逢知彼时或贼至献城、或率兵从贼,叛显著,自应并伊子即行正法;今阅招内将海逆差来伪副将刘澄不即诛戮,仍行放回,阴附逆贼是真;至显为叛逆之处,尚未得实情。事关重辟,宜加详慎。马逢知并其亲子及马腾升俱应斩,著牢固监候;家产依议籍没。该部选才能侍郎一员前往,会同刘之源、 郎廷佐
、梁化凤确察逢知当日叛逆事;果有确据,再行加等治罪』。
  丁亥(初四日),内大臣等议:『先是,安 (第 138 页)
  丁亥(十一日),调浙江总督赵国祚为山东总督、云南贵州总督赵廷臣为浙江总督

。改四川陕西总督李国英为四川总督,以山西巡抚白如梅为陕西总督;改江南江西 总督郎廷佐
为江南总督,以江西巡抚张朝璘为江西总督。以贵州巡抚卞三元为云南总督、内秘书院学士刘清泰为河南总督。改 …… (第 150 页)
  秋七月戊辰(初六日),议政王大臣等议覆:『广东巡抚刘秉权奏:平南王次子都

统尚之孝辞袭王爵。今当诸逆鸱张、大兵进剿之时,平南王尚可喜筹画周详,精神强健;应令尚可喜照旧管理。俟事平,令尚之孝承袭』。从之。
  辛未(初九日),以 郎廷佐
为福建总督(原任江南江西总督)
  癸酉(十一日),命镇海将军王之鼎拨崇明沙船,率绿旗兵习水战之黄 …… (第 186 页)
  八月丙申(初五日),平南王尚可喜奏:『潮州叛镇刘进忠之党刘斌据普宁,都统

尚之孝等遣兵进剿被陷,知县段藻潜遣人通款,诱贼出城迎战,因闭门拒之;我兵剿杀甚众,恢复普宁』。得旨嘉奖,下部议叙。
  丁酉(初六日),福建 总督郎廷佐
奏:『耿逆背叛,句连海寇虚张声势;但海寇止习水战,陆地非其所长。宜剿抚兼施,乘机底定』。上谕: (第 188 页)
『郎廷佐
入闽之日,海寇宜用抚、耿进忠宜用剿;或用间,相机便宜以行』。
  壬寅(十一日),海澄公黄梧子芳度遣 (第 188 页)
会,已经尽数发解,计十一月内必到长沙。又部拨江西省协济粤西及臣军前十三年饷银共二十万两,得前江西抚臣 郎廷佐
留心急催,江西布政司前署司臣迟日震及今见任司范登仕,俱依期速解。至今十月止,共欠三万两,并户部找拨江 …… (第 171 页)
移调广西新兵共二万一千六百石,臣俱屡次严檄江西督粮道高显光,星速起解;又经前江西巡抚今升任江南江西总 督臣郎廷佐,
同行严催,乃江西地方素称瘠薄,又屡次残坏之馀,民人穷苦,粮多欠缺,而修造漕船,尤为至难。道臣以京运漕 …… (第 173 页)
从前预买粮米接济,几至不可收拾。其十二年分,部拨协济江粮,臣又不得不咨商前江西巡抚、今升任江南江西总 督臣郎廷佐,
照例议折,将十二年协济粤西米八万六千七百馀石内议解本色米五万石,改解折银三万六千七百馀石,将协济臣军 (第 176 页)
前米三万六千石内,照粤西例,解本色米二万石,改解析色银一万六千石。抚臣 郎廷佐
念切江民解运苦累,粤西湖南军需孔亟,即催令督粮道将改折银两于十二年内全完,臣随照例买米转运,凡漂没消 …… (第 176 页)
预定,如量折银两,犹可就近采买,而全催本色,则历年远运,多不及时,不能济事。臣又不得不移咨前江西抚臣 郎廷佐,
照例议折,将原拨十三年协济粤西米十万七千三百七十五石内,议解本色米七万石,改解折色银三万七千三百七十 …… (第 177 页)
犹望应解本色,或可全到,乃头运蕲州卫运官李复奇,领解粤西米一万八千石,自六月内报在江西开行,经前抚臣 郎廷佐
差标官随船摧押,臣又檄行沿江道府州县,及驻防将领,照汛地催攒,九月中方到长沙,臣亲验米色,上半朽腐, (第 178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