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涅槃部類
庄严论(十三卷二百纸)
唐贞观四年波颇于胜光寺译
* 十地经论(十二卷二百四十五纸)
后魏永明年 勒那摩提
等于洛都少林寺译
* 摄大乘释论(十卷一百八十纸世亲菩萨解)
唐永徽年玄奘于北阙及慈恩寺译
右一 (第 0320c 页)
大智度经论一百卷(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
* 十地经论十二卷(后魏永明年沙门 勒那摩提
共菩提留支于洛阳译)
* 十住毗婆沙经论十四卷(龙树菩萨撰)(后秦世罗什译)
* 大涅槃经论 (第 0141a 页)
十一卷


* 大智度经论一百卷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
* 十地经论十二卷 后魏永明年 勒那摩提
共菩提留支于洛阳译
* 十住毗婆沙经论十四卷(龙树菩萨撰) 后秦世罗什译
* 大涅槃经论一卷 (第 0153b 页)
论一百卷(二千四十三纸) 后秦弘始年罗什于长安译
* 十地经论十二卷(二百四十五纸) 后魏永明年 勒那摩提
共菩提留支于洛阳译
* 瑜伽师地论一百卷(一千八百四十八纸) 唐贞观年于弘福寺玄奘译
* 显 (第 0185b 页)
品玄文四卷》(真谛三藏述)
* 《九识论二卷》(真谛三藏述)
* 《宝性论六卷》(坚慧菩萨造 勒那摩提
译)
* 《佛地论七卷》(亲光菩萨造玄奘三藏译)
* 《金刚三昧论三卷》(新罗元晓述) (第 1133a 页)
本一卷》(昙无谶)
* 《能断金刚般若波罗蜜多经论颂一卷》(义净)
* 《妙法莲华经论一卷》 (勒那摩提)
《显扬圣教论颂一卷》(玄奘)
* 《王法正理论一卷》(玄奘)
* 《顺中论二卷》( (第 1102b 页)
是等得入人无我乃至生心巳
为得涅槃故言但是深入三昧者前引偈云味著
三昧乐等(云云)
▲钞七譬喻者即 勒那摩提
译本
也论标云次为七种具足烦恼性众生说七譬喻
对治七种增上慢应知七种增上慢应知七种众
生者一求势力人 (第 0262c 页)
下地震光流)至后魏有北天竺三藏菩提流支魏云览
希来此翻译初译之日宣武皇帝亲自笔授一日又
云中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魏云宝意来此共流支于
洛水南北各译一本其后僧统慧光请二贤对详校
同异参成一本又别传云天亲造华严经论既 (第 0384c 页)
对治之由斯生起敬信善业故云除我
慢等也。
△疏勒那三藏说七种礼。
○钞言勒那三
藏等者准大经疏中具云 勒那摩提
高僧传中名
勒那漫提此翻宝意本天竺人也元魏时来至洛
京住永宁寺学善五明兼攻道术常讲华严经抑 (第 0266c 页)
名也
车上有木人常指其南故云司方也馀如上下注
之浇古尧切亦薄也生肇融睿四子也法华论有
两本一本一卷是 元魏勒那摩提
译一本二卷是
留支三藏译馀无所云者更有不同如添普门重
颂合达多品在宝塔品内回陀罗尼品在神力品 (第 0321c 页)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

婆薮般豆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共僧朗等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
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皆是阿罗汉,诸漏
已尽无复 (第 0010c 页)
贝叶难存。贯华易失。广略前后。有无不同。
问本论几译。答两译。一法华论一卷。梁武帝代。中天
竺国三藏 勒那摩提。
于洛阳殿内译。侍中崔光笔授。
出长房录。二法华论一部两卷。二十九纸。后魏菩提 (第 0292c 页)
音丘慈。

即而书之
梵音正者或多含者即书之。

论在后魏时译
后魏姓拓跋都云中去晋凡二百
年来论是 勒那摩提
三藏译。

人天来时
但云三被移去。

妙音被诫至久巳还国者
他人叠正义也义虽正
他尚不肯遂执云土净 (第 0570a 页)
事即刎却陀首便置新头语令回转得无痛耶
答曰不痛豁然便觉备悟华言遂讲华严至数十
遍馀如传说人天共遵者即 魏勒那摩提
此言宝
意中天竺人博闻赡学通诵一亿偈经尤明禅性
以正始五年初至洛阳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意
神理标峻慧悟 (第 0835b 页)
令回转得无痛
耶。答曰。不痛。豁然便觉。备悟华言。遂讲
华严至数十遍。馀如传说。疏。人天共遵
者。即 魏勒那摩提。
此言宝意。中天竺人。博
闻赡学通诵一亿偈经。尤明禅性。以正
始初。至洛阳译十地等论二十四卷。意神
(第 0116a 页)
。意存正名。
论以别名易见。又人情好略。故世本唯标此名。故译
论者。意同顺世。故略标也。故法华释论。 勒那摩提。

译云妙法莲华经论。而菩提留支。略译云法华经论。
故知题之具略。在于译人。今论从略。

二造译人  (第 0629c 页)
访缺,务乎照扬,有教必申,无籍不备。以永平元年岁次玄枵四月上日,命三藏法师北天竺菩提留支魏云道希、中 天竺勒那
摩提魏云宝意,及传译沙门北天竺伏陀扇多,并义学缁儒一十馀人在太极紫庭,译出斯谕,十有馀卷。斯二三藏,
人也。流支曰:勿妄褒赏斯,乃术法外,国共行此,方不习谓为圣耳。惧惑世人,遂秘不传于时,又有中天竺僧, 勒那摩提。
魏云宝意博赡之,富理事兼通诵一亿偈。偈有三十二字,尤明禅法意,存游化以正始五年。初届洛邑,译十地宝积 ……具戒,遂入西山广寻藏部,神用深拔,慨叹晚知。魏宣武帝,崇尚佛法。天竺梵僧菩提,留支初翻十地。在紫极殿 勒那摩提
、在太极殿各有禁。卫不许通言,校其所译,恐有浮滥。始于永平元年至四年,方讫及勘雠之,惟云:有不二不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