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釋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華嚴部類
法華部類
涅槃部類
宅出。
见宝唱录)


法华经论一卷(侍中崔光笔受)

右六部合二十四卷。梁武帝世。中天竺国三
藏法师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魏言宝意。正
始五年来在洛阳殿内译。初菩提流支助传。 (第 0086b 页)
。事密而
法平。敕付昭玄都统法上以为检约。

四年。南天竺国遣使贡辟支佛牙。

永平元年。诏中天竺国 勒那摩提。
于太极
殿译经。北天竺国菩提流支。于紫极殿译
经。帝亲预笔受。

二年。帝御式乾殿讲维摩经。时西域沙 (第 0355b 页)
亲。广释序品。及方便品。略释七
喻等。

一心奉请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拜观同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 勒那摩提。
共僧朗等译。
与上
论同。

一心奉请大般涅槃经论(拜观同上)

元魏沙门达磨菩提译。
婆薮盘豆菩萨 (第 0988b 页)
总摄品分别
品阶位品遍满品无变异品无差别品。

一心奉请究竟一乘宝性论(拜观同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 勒那摩提
译。
教化品 佛宝
品 法宝品 僧宝品 一切众生有如来藏
品 无量烦恼所缠品 为何义说法品 身
转清 (第 0995a 页)
菩提流支。此名觉希。北印度人。遍通三藏。
妙入物持。志在弘法。广流视听。魏宣武帝。
洛阳翻译。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此言宝意。中印度人。 (第 1070c 页)
。六宫侍女皆持六斋。度僧造寺甚众(释监)

*** 宣武

宣武。讳恪。孝文次子。永平元年诏中天竺 勒那摩提
(此云宝意)
于太极殿译宝积论。菩提流支(此云觉希)于紫极殿
译楞伽经。帝亲笔受。二年帝于式乾殿为诸僧及朝
臣讲维 (第 0391b 页)
广释序品,及方便品,略释七喻等。

*
妙法莲华经论优波提舍(二卷) 仝上
元魏中天竺沙门 勒那摩提
共僧朗等译
与上论同。
*
大般涅槃经论(九纸馀) (南弗北颠)
元魏沙门达磨菩提译
婆薮盘豆 (第 0139b 页)
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 (南自北性)
元魏中天竺沙门 勒那摩提

教化品第一。佛宝品第二。法宝品第三。僧宝品第四。一切众生有如来藏品第五。无量烦恼所缠品第六。为何 (第 0152c 页)
沙门吉迦夜(五部一十九卷经论传集)

沙门昙摩流支(三部八卷经)

沙门释法场(一部一卷经)

沙门 勒那摩提(三部九卷论)
沙门菩提留支(三十部一百一卷经论)

沙门佛陀扇多(一十部一十一卷经论)

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 …… (第 0837c 页)
四卷(第二出与菩提留支大乘宝积经论同本见宝唱录)
右三部九卷(前二部五卷见在后一部四卷阙本)
沙门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魏言宝意。中印度人。学识优赡理事兼通。三藏教文凡诵一亿偈。偈三十二字。尤明禅观意在游化。以 …… (第 0838c 页)
世间为盏子世间。后因入殿齐见诸宿德从弟子索器乃总授钵幞因悟器器是总名。遂改为器世间。此十地论长房等录 勒那摩提
二处俱载。今按崔光论序乃云菩提流支 (第 0839a 页)
勒那摩提
在洛阳殿内二人同译。佛陀扇多传语。帝亲笔受二录名在理将未可。今合为一本在留支录中)
* 龙树菩萨 (第 0839a 页)
朔次乙丑婆罗门客瞿昙流支沙门昙林于尚书令仪同高公第译建初辛巳甲午单功凡有一万四千四百五十七字诸录皆云 勒那摩提
或云菩提留支译者二俱误也今依序记为正此毗耶娑经旧录为小乘单本今勘为大乘重译)
上八经十一卷同帙。 (第 0916c 页)
卷一帙)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流支等译
单本
右天亲菩萨造。释十地经。即华严十地品是。
(论序云菩提留支 勒那摩提
在洛阳殿内三人同译佛陀扇多传语帝亲笔受长房录中流之摩提二录俱载者不然今合为一本)在留支录。 …… (第 0940b 页)
经论婆薮盘豆菩萨造元魏三藏菩提流支译
单本
* 妙法莲华经论一卷 婆薮盘豆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共僧朗等译 第二译
上五论十卷同帙。
* 法华经论二卷初有归命颂者或一卷元魏北天竺三藏菩提留支共 …… (第 0940c 页)
藏玄奘译
出内典录
第二译
右二释论同本异译。
* 究竟一乘宝性论四卷 或三卷或五卷元魏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第二译 两译一阙 (第 0942a 页)
录无菩萨)魏吴失译

*** 大乘论阙本

二十部四十八卷


* 宝积经论四卷元魏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第二译)
右前后两译一存一阙(周入藏中有今寻本未获)
* 金刚般若论一卷(莫知造者单重未悉 (第 0971c 页)
法莲华经论序品第一(天亲菩萨造)
* 方便品第二

* 右后魏宣武帝正始五年中天竺国三藏 勒那摩提
于洛阳译见费长房录(沙门僧朗侍中崔光等笔受)

* 上五论十一卷同帙
* 法华经论一部二 (第 0303b 页)
别七乘增上论云无本字九十七纸第二译两本阙一凡二十二品)

* 究竟一乘宝性论卷第一(后魏三藏 勒那摩提
译)

* 究竟一乘宝性论本教化品第一
* 究竟一乘宝性论本佛宝品第二
* 究竟一乘 …… (第 0351b 页)
乘宝性论自然不休息佛业品第十
* 究竟一乘宝性论挍量信功德品第十一

* 右后魏天竺沙门 勒那摩提
于洛阳赵欣宅译见宝唱录 (第 0353a 页)
顶经)婆薮槃豆菩萨造 元魏天竺三藏菩提留支译
* 妙法莲华经论一卷婆薮槃豆菩萨造 元魏中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共僧朗等译

上五论十一卷同帙计一百七十九纸 【虚】。
* 法华经论二卷(初有归敬颂者或一卷)元 …… (第 0735b 页)
计一百八十六纸 【竭】。
* 辩中边论颂三卷唐三藏玄奘译
* 究竟一乘宝性论五卷元魏天竺三藏 勒那摩提

* 业成就论一卷元魏天竺三藏毗目智仙等译
* 大乘成业论一卷唐三藏玄奘译
* 因明正 (第 0736b 页)
龙树菩萨造)
右后秦罗什于长安译。出长房录。
* 十地经论一部十二卷(初译)
右后魏武帝正始五年 勒那摩提
于洛阳殿内译。出长房录。
* 十地经论一部十二卷(二百八十四纸)
右后魏宣武皇帝永明年沙门菩提留 …… (第 0405c 页)
长安译。出长房录。
* 究竟一乘宝性论一部五卷(或四卷或三卷九十八纸亦云宝性分别大乘曾上论)
后魏勒那摩提
译。出长房录。
* 宝性论一部四卷(或五卷)
右后魏菩提留支于洛及邺译。出长房录。
* 宝积 (第 0406b 页)
四卷
后魏勒那摩提
于洛阳殿内译。出长房录。
* 本有今无论一卷
右梁武帝代三藏真谛译。出长房录。
* 文殊问菩 …… (第 0406b 页)
十纸)
右后魏正始五年菩提留支。于洛及邺译。出长房录。
* 法华经论一卷
右梁武帝代中天竺国三藏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正始五年于洛阳译。初出菩提留支助传。后各别译。出长房录。
* 妙法莲华经论一部二卷(二 (第 0407a 页)
后魏勒那摩提
译。出长房录。
* 无垢优婆夷问经一卷(四纸)
右东魏兴和四年瞿昙般若留支译。出长房录。 (第 0412c 页)
十七卷梵本万
甲笔受草本满一间屋。洞善方言兼工杂术。
尝坐井口藻灌置空。或咒井令涌酌而为用。

沙门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此言宝意。中印度
人。诵一亿偈。博赡之富。理事兼通。尤明禅
法。意存游化。以宣武帝正始五年 (第 0364a 页)
沙门释法场(一部一卷经)
* 沙门菩提流支(三十九部一百二十九卷经论录)
* 沙门 勒那摩提(六部二十四卷经论方)
沙门佛陀扇多(十部一十卷经论)
* 邺都婆罗门瞿昙般若流支(一十四部八十五卷经论) …… (第 0268a 页)
(侍中崔光笔受)
* 龙树菩萨和香方(凡五十法)
右六部。合二十四卷。梁武帝世。中天竺国三藏法师 勒那摩提。
或云婆提。魏言宝意。正始五年来在洛阳殿内译。初菩提流支助传。后相争别译。沙门僧朗觉意侍中崔光等笔受金 (第 0269c 页)
庄严论(十三卷二百纸)
唐贞观四年波颇于胜光寺译
* 十地经论(十二卷二百四十五纸)
后魏永明年 勒那摩提
等于洛阳译
* 摄大乘释论(十五卷三百三十纸)
陈时真谛于广州制旨寺译
* 摄大乘释论(十五 (第 0294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