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政書類
地理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知之终焉。此莫非以知为重之意也。是以愚常以为学者。未立志之前。行为重。既立志之后则知为重。尝以是质之 寒泉先生。
先生亦以为是。后复诵是言于一后生知旧。则其人大加惊怪。而引朱夫子车轮鸟翼之语以析之。据此可知其人来头 (第 443L 页)
见。齐虽至诚。岂真乃见其所为齐者乎。先生曰。吾幼少孤哀。考妣面目。有未详焉。故家祭时。未有所见。而于 寒泉先生
易箦后。在庐哭拜之际。先生之容仪。俨然有见。则古人之言。不诬矣。斯可见先生之至诚事神。而有以见其所为 (第 138L 页)
  其二

翠壁丹崖碧海隈。登临恍似到蓬莱。不识四仙相会日。亦能扶奉板舆来。
敬次 寒泉先生
咏菊韵
霜雪空山落木堆。墙根小菊耿孤开。欣陪杖屦同清赏。三嗅寒香却未回。
  原韵
 摇落虚堂赤叶堆 (第 209H 页)
。他日铜雀路。忍过芝山庄。逝将发遗箧。简掇球琳琅。序列青邱什。千载垂光芒。哀些四百字。唱断沾我裳。 寒泉先生
晚年酬唱。以漫笔写去。俞大监(讳拓基)笑其水风月。先生又效肉谈开城府体示意。余亦次韵。兼呈俞大监六首 (第 227H 页)
趋入于室。室安二虚位。一是 神宗皇帝。一是 毅宗皇帝。鞠躬不敢久瞻。而趋出下阶。未及三门乍北有阁碑。 寒泉先生
之文也。复转门外乍东。道一治堂。堂揭华阳书院四字。堂西有二斋。右居仁左由义。又其西承三门。由门又西而 (第 49H 页)
。书报余曰今日渡江。)
寒泉流脉日无穷。澹静骚华蕴在中。说到莲花惊一劫。白头冢宰古家风。(李陶云㘾。 寒泉先生
孙也。始与余结识。在莲花较艺场。今五十馀年事也。陶云多阅中年哀乐。今退居忠原。而常所悬悬。不以面也。 (第 488H 页)
   赠杨副率应秀(栽)
   看云偶吟示诸子
   黉堂春雨
   赏春
   门会时
   述怀仰呈 寒泉先生(附次韵)
   游寒泉述怀示诸益( 寒泉先生
次韵)
   奉别 寒泉先生(附次韵)
   谩咏
   太极图
   次朴济卿(寿邦)(二首)
   春咏(二首)
   见山中小涧有
旧岁。不觉感怀新。
次李斯文得叟(德符)轴中韵(二首○并小序)
 关北李斯文得叟。以松岩门人。又游于 寒泉先生
门下。而南北交违。曾未有一面之会。今幸邂逅于寂寞之滨。一见如旧。且见一代公卿。莫不赠诗嘉奖。已成一轴 …… (第 244H 页)
门会时
寄语吾宗多少人。须知一体而分身。若知一体分为二。岂爱他人不我亲。
述怀仰呈 寒泉先生(附次韵)
千里从游世外天。喜看晴月照寒泉。寒泉混混月长照。水月襟怀觉得先。
 白首高歌岁暮天。空山朝夕食清泉 (第 253H 页)
。朋来千里欢如旧。同善何论觉后先。
游寒泉述怀示诸益(附 寒泉先生
次韵)
生晚穷乡志谩大。恨无师友发孤蒙。今来一月春风坐。忘却流年五十翁。
  (第 253H 页)
花林弟子遥相待。果育要须筮得蒙。乐水堂前水无息。分明此意自先翁。
奉别 寒泉先生(附次韵)
乐得我师讲味长。辞违此日别怀茫。面虽相隔心何隔。晴月中天照两乡。
 处士南归道路长。笑看俗物尽茫茫 (第 253L 页)
生,燕人韩婴。皆传诗义。诗于是乎虽有传之。而去圣益远。篇缺义乖。虽博观之士。不问明师。心目难彻。宋季 寒泉先生
者作传。据诗旧传。精其取舍。复得新趣。有大旨有训诂有节解。不翅丁宁。令人快释。虽浅见之儒。不待师受。 (第 477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