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禪宗部類
洞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宗敞
宗敞姑臧人仕秦姚兴凉州别驾敞父燮吕光时自湟
河太守入为尚书郎见傉檀于广武乃执其手曰君神
爽宏拔逸气凌云命世之杰也必当剋清世难恨吾年
老不及见耳以敞兄弟托君可乎傉檀曰若如公言不

敢忘德及即伪位凉州刺史王尚使敞来聘傉檀谓之
曰孤以不才谬为尊先君所见称每自恐有累大人水
镜之明既沗家业窃有怀君子诗云中心藏之何日忘
之不图今日复见卿也(复一/作得)敞曰大王仁侔魏祖念存
先人虽朱晖眄张堪之孤叔向抚汝齐之子无以加也
酒酣语及平生傉檀曰卿 鲁子敬
之俦恨不与卿共成
大业耳后姚兴署傉檀为车骑大将军凉州刺史镇姑
臧因徵王尚还长安敞以别驾送之傉檀谓敞曰 (第 4b 页)
 北背大江江上有钓台权常极饮其上曰堕台醉乃
 已张昭尽言处城西有郊坛权告天即位于此(案近/刻脱)
 (即/字)顾谓公卿曰 鲁子敬
尝言此可谓明于事势矣城
 东故城言汉将灌婴所筑也江中有节度石三段广
 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阳武昌界分江于 (第 14a 页)
 名也
又东北过益阳县北

 县有关圣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侯
 屯军水北孙权令 鲁肃
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
 彼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侯夜闻宁
 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又东 (第 3a 页)
 别汉东山名也(大别山在汉阳府城东北汉江右三/国南北之际恒为必争之地一名翼)
 (际山一名鲁山旧/有 鲁肃
祠因名)在安丰县南杜预释地曰二别近
 汉之名无缘乃在安丰也
  禹贡锥指曰大别山在汉阳府城东北半里汉 …… (第 23a 页)
  却月城故曲陵县后乃沙羡(音/夷)县治也元和志鲁
  山一名大别山在汉阳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
  蜀江北带汉水山上有吴将 鲁肃
神祠(渭/)按禹贡
  大别山杜元凯已知在江夏不在安丰郦氏亦主
  杜说而终不能指鲁山为大别至唐人始 (第 23b 页)
 (使人以水洒群臣曰今日酣饮惟醉堕台中乃止耳/张昭正色不言出外车中坐权呼还问何为怒对曰)
 (昔纣为糟邱池长夜之饮当时亦/不以为恶也权默然惭遂以罢酒)城西有郊坛权告
 天即位于此顾谓公卿曰 鲁子敬
尝言此可谓明于
 事势矣城东故城言汉将灌婴所筑也江中有节度
 石三段广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阳武昌界分江于 (第 18b 页)
 盖水变名也

又东北过益阳县北(今宝庆府新化县及长沙府之益/阳安化等县常德府之流江县皆)
 (汉益阳/县地)县有关羽濑所谓关侯滩也南对甘宁故垒
 昔关羽屯军水北孙权令 鲁肃
甘宁拒之于是水宁
 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羽
 夜闻宁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明 (第 3a 页)
其首虎争之北背大江江上有钓台权
尝极饮其上曰堕台醉乃已张昭尽言处城西有郊
坛权告天即位于此顾谓公卿曰 鲁子敬
尝言此可
谓明于事势矣城东故城言汉将灌婴所筑也江中
有节度石三段广百步高五六丈是西阳武昌界分
江于斯 (第 13a 页)
江盖水变名也

  又东北过益阳县北

  县有关公濑所谓关公滩也南对甘宁故垒昔关公
屯军水北孙权令 鲁肃
甘宁拒之于是水宁谓肃曰
彼闻吾咳唾之声不敢渡也渡则成擒矣公夜闻宁
处分曰兴霸声也遂不渡茱萸江又东径益 (第 3a 页)
优奖今坐刺讥大臣重加谴
谪傥其言未恊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
乎汲黯在庭以平津为多诈张昭论将以 鲁肃
为粗疏
汉皇吴主熟闻訾毁两用无猜岂损圣德陛下自专政
以来三逐言事者恐非太平之政也请速改前命壬辰
靖落 (第 41b 页)
 (刺讥大臣重加谴谪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汲黯在廷以平津为多诈张)
 (昭论将以 鲁肃
为粗疏汉皇吴主熟闻訾毁两用无/猜岂损令德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
 (下口请改前命疏入靖坐落 (第 17b 页)
  临淮 宿迁 徐城 涟水 下邳
临淮县(𦂳郭下/)
本汉徐县地长安四年分徐城南界两乡于沙塾村置
临淮县南临淮水西枕汴河开元二十三年自宿迁移

于今理
宿迁县(上南至州二百一十里/)
春秋时宋人迁宿之地至汉为厹犹县属临淮郡晋安
帝立宿豫县隋开皇三年属泗州宝应元年以犯代宗
庙讳改为宿迁县
淮水入县境南与楚州山阳县分中流为界
旧州城梁将张惠绍北伐军所次凭固斯城堑其罗城
引水环之今城在泗水之中

下相故城在县西北七十里秦故县也项羽即下相人
也应劭曰相水出沛国故曰下相 鲁肃
庙在县东南一里肃临淮人后人为之立庙
徐城县(中东至州五十里/)
本徐子国也周穆王时徐君偃好行仁义视物 (第 12b 页)
  汉阳 汊川
汉阳县(中郭下/)
县本末已具州叙
鲁山一名大别山在县东北一百步其山前枕蜀江北
带汉水山上有吴将 鲁肃
神祠
临嶂山在县西六十里
大江水南自复州沔阳县界流入去县东二十步东北
流入黄州界 …… (第 7b 页)
  巴陵 华容 湘阴 沅江 昌江
巴陵县(上郭下/)
本汉下隽县之巴丘地也下隽属长沙郡故城在今蒲
圻县界吴初巴丘置大屯戍使 鲁肃
守之后改为巴陵 (第 20a 页)
因名隋平陈属潭州
澬水一名茱萸江南自邵州流入经县南三十步县西
有关羽濑南对甘宁故垒昔羽屯兵水北孙权令 鲁肃
甘宁拒于此水宁谓肃曰羽闻吾咳唾之声必不敢渡 (第 4a 页)
 (车服出/人警跸)中国已非正统例当书击观明年乌桓反操
 遣子彰击破之不书讨可见○权不书姓蒙上文也
 (上书孙权陆口守将 鲁/肃
卒权以吕蒙代之)考异不必从
(己/亥)二十四年冬十月孙权使吕蒙袭取江陵魏王操帅
师救樊关羽走还权邀斩 (第 40b 页)
 (郡唐置沔州周世宗以汉阳汉川二县置军国朝/尝废为县属鄂州寻复为军今领县二治汉阳)
事要郡名古沔 沔阳(见沿/革注)沔口(汉水入江/处曰丨丨)风俗美化
行江汉(诗文王之时丨丨/丨乎丨丨之域)形胜沔口重镇(舆地志汉入/江处谓之沔)
(口魏及吴人/皆以为重镇)吞江纳汉(吴都/赋云)前枕蜀口(元和志云云/北带汉水)
负大别(李知新学/记云云)路通荆雍(通鉴梁武帝曰/云云控引秦梁)左武昌(陈/泽)

(凤栖经藏记汉水合大江/夹江而城丨丨丨右汉阳)山川凤栖山(军治在其阳刘/辟强记昔有丨)
(丨于丨/故名)大别山(在沔阳县东一名鲁山○郡志云梁武/帝筑汉口城以守鲁山即今汉阳军城)
(是也史本新经云上有横江将 鲁肃
祠岂因是而名山/欤○梁武帝曰汉口不阔一里以前道交至不若遣军)
(逼郢吾自围鲁山以通汉沔使郧城竟陵之粟 (第 12a 页)
 (军节度领县/四治巴陵)
事要郡名岳阳(居天岳/山之阳)风俗人性悍直(郡志土厚水/深故云云)

子皆服力役(郡志云云刍荛儥卖/力夺男夫否则耻之)以渔为生(同上诸巴/之地面背)
(江湖每遇霖潦则坏堤决埽民无安止中人之产不过/十金以舟为家云云者十室而四五其土人则以潭户)
(名/之)形胜左洞庭右彭蠡(同上古三/苗国云云)背衡岳面重湖(谯门/记云)
(云/)北通巫峡(同上云云/南极潇湘)湘水环其左(同上云云岷/山揖其右)兼有
江湖之胜(郡志地有四渎江为之长五湖洞/庭为之最江湖之胜巴陵兼有之)城小而固
(旧经云 鲁肃
所立唐天宝初裴光赞重加版筑今以前/史考之侯景之乱湘东王绎以王僧辩为大都督军至)
(巴陵遗僧辩书曰但守 …… (第 1b 页)
里昔有真人艾君居之石/崖壁立飞鸟莫息壁有篆文夏禹治水尝至此东隅有)
(温泉三穴○郡县志山临大江吴使 鲁肃
以万人屯巴/邱即此又云蜀先主称尊号凡文诰策命皆刘巴所作)
(卒葬岳阳后人因号为巴陵○寻江记羿/屠巴蛇 (第 2a 页)
楚之旧云云与关陇/咫尺北去河洛不盈千里土沃田良)
(方城险峻进可以扫荡/秦陇退可以保据上流)外带江汉 (鲁肃
说孙权曰云云/内阻山陵有金城之)
(固沃野万里/士氏繁富)北接宛许(庾亮表云云南阻汉水/其险足固其土 (第 2a 页)
贤达)赵抃(清献/公)王钦若(文僖/公)
游酢(定夫先生/并为守)人物庄周(为漆园吏墓/在开元寺后) 鲁肃(吴人字子/敬临濠东)
(城人也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往见肃并求资粮肃/家有米两囷各三千斛乃指一囷与之肃尝仕吴为横)
(江将/军)
皇朝郭延泽(知建州代还致仕居濠州城南传写/书籍至万卷号为书藏景德中遣使)
(诣其家取三馆所阙/书至三 (第 17a 页)
清献/公)王钦若(文僖/公)
游酢(定夫先生/并为守)人物庄周(为漆园吏墓/在开元寺后)鲁肃(吴人字 子/敬
临濠东)
(城人也周瑜为居巢长将数百人往见肃并求资粮肃/家有米两囷各三千斛乃指一囷与之肃尝仕吴为横) (第 17a 页)
 (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权既统/事以周瑜程普吕范为爪牙 鲁肃
诸葛瑾步骘陆逊)
 (为腹心招延英俊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初/坚娶钱塘吴氏孕策梦月入怀孕权又梦日入 (第 12a 页)
马鞍山在城西北十里西临大江东与石头城接高十
五丈以形似得名(旧志陈祯明三年宜黄侯慧纪遣南/康太守 鲁肃
以铁锁横江隋杨素与) (第 7a 页)
(鲁肃
争马鞍山凡十馀战隋兵死者五千人指为此地/今考之南史陈无 (第 7a 页)
鲁肃
慧纪所遣者南康内史吕忠肃)
(也其马鞍山乃在巫峡/间非此地山名偶同耳)
四望山在城西北一十里周回三里 …… (第 7a 页)
渡江/家于此遂名汝)
(南湾东冶亭在湾之东南乃晋太元中饯送之所齐陆/慧晓清介自立与张融邻居刘瓛弟琏字 子敬
云二人) (第 6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