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易類
春秋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傳記類
載記類
雜史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類書類
小說家類
藝術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禪宗部類
洞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續道藏
 子孙多徙居曲江正阳代有显者宋进士梅鼎臣盖

 其后云
   右南雄府
 吴砀字叔山揭阳人汉末察孝廉为安成长孙权使
 吕岱取长沙郡砀据县不从权遣 鲁肃
攻围砀突去
 曰砀受天子命为长知有汉不知有吴也权后统有
 交广遣步骘为交州刺史亦义砀无纤芥嫌砀亦不 …… (第 8a 页)
 马迁范□二史书奏迁集贤校理会范仲淹贬饶州
 谏官莫敢言靖言仲淹以刺大臣得重谴昔汲黯以
 平津为多诈张昭以 鲁肃
为粗疏汉王吴主两用无
 猜陛下自亲政以来屡逐言臣恐钳天下口疏入落
 职监筠州酒税尹洙欧阳修亦以仲淹故 …… (第 105a 页)
 神人告以官终尚书而死秦亭故靖常畏西行及卒
 则江宁府秦淮亭也所著奏议三史刋疑武溪集行
 于世
 王式字用之唐宰相圭之后初圭 子敬
直尚南平公
 主坐事贬岭南子孙留者为曲江人式耿介自立以 (第 107b 页)
  庞 统(字士元襄阳人少朴钝未有识者惟从父/德公及司马徽深重之后归昭烈使令耒)

  (阳日纵酒不治事 鲁肃
乃遗昭烈书曰士元非百/里才使为治中别驾始当展其骥足耳孔明亦以)
  (为言昭烈与谈乃大器之用为治中视 (第 5a 页)
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汲黯在廷以平津为多诈张昭
论将以 鲁肃
为粗疏汉皇吴主熟闻訾毁两用无猜岂
损令德陛下自新政以来屡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请
改前命疏入坐落职监筠州 (第 39b 页)
  辨马鞍山
乾道旧志及六朝事迹编皆云陈后主祯明三年隋将
济江陈遣南康太守 鲁肃
将兵以铁锁横江隋将杨素
击之争马鞍山四十馀战隋军死者五千馀人指金陵
马鞍山为是庆元续志引宜黄侯慧纪传 (第 29b 页)
云隋师济江
慧纪率将士三万人船舰千馀沿江而下欲趋台城遣
南康太守吕肃将兵据巫峡以五条铁锁横江隋将杨
素奋兵击之四十馀战争马鞍山及磨刀涧以此纠旧

志为非今以资治通鉴及三国志南史證之乾道庆元
二志皆不能无误陈无 鲁肃
亦无吕肃慧纪所遣以拒
隋兵者盖南康内史吕忠肃也杨素与忠肃四十馀战
争马鞍山乃在巫峡间非金陵之马鞍山也 (第 30a 页)
 (两阵之间与天下争衡卿不如我举贤任能各尽其/心以保江东我不如卿权既统事以周瑜程普吕范)
 (为爪牙 鲁肃
诸葛瑾步骘陆逊为腹心招延英俊而/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不从命初坚娶钱塘吴氏孕)
 (策梦月入怀孕权又梦日 (第 16b 页)
 妃庙其间至今沟内石骨连焉
马鞍山在城西北十里西临大江东与石头城接高八
十五丈以形似得名(旧/志)
 事迹旧志载陈祯明三年宜黄侯慧纪遣南康太守
  鲁肃
以铁锁横江隋杨素 (第 14a 页)
鲁肃
争马鞍山四十馀 (第 14a 页)
 战隋军死者五千人指为此地今考之史传陈无
 肃
慧纪所遣者南康内史吕忠肃也所争马鞍山乃
 在巫峡间非此地也山名偶同耳详见诸辨
四望山在城西北一十里周 (第 14b 页)
   庞统非百里才
十五年十二月刘备以从事庞统守耒阳令在县不治
免官 鲁肃
遗备书曰庞士元非百里才也使处治中别
驾之任始当展其骥足耳诸葛亮亦言之备见统与善
谭大器之遂用统为治中 (第 19a 页)
   吴孙权谓吕蒙不可不学
汉建安十五年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
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

当涉猎见往事耳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
过寻阳与蒙论
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宋徐傅 (第 49b 页)
   吴周瑜败曹操于赤壁
汉建安十三年曹操自江陵将顺江东下先遗权书曰
近者奉辞伐罪旌麾南指刘琮束手今治水军八十万
众方与将军会猎于吴权以示群下张昭等曰且将军
大埶可以拒操者长江也今操得荆州奄有其地刘表
治水军蒙冲斗舰乃以千数操悉浮以沿江兼有步兵
水陆俱下此为长江之险已与我共之矣不如迎之

曰向察众人之议专欲误将军不足与图大事时周
瑜受使至番阳肃劝权召瑜还瑜至谓权曰操虽托名
汉相其实汉贼也 …… (第 10b 页)
愿将军勿虑权抚其背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五
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战具俱办卿与 子敬

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为卿后援瑜进与操遇于
赤壁时操军众已有疾疫初一交战操军不利引次江
北瑜等在 (第 11b 页)
   汉光武不许窦融让职
建武十三年以冀州牧窦融为大司空融自以非旧臣
一旦入朝在功臣之右每召会进见容貌辞气卑恭已
甚光武以此愈亲厚之融小心久不自安数辞爵位上
疏曰臣融有子朝夕教导以经艺不令观天文见谶记

诚欲令恭肃畏事恂恂守道不愿其有才能何况乃当
傅以连城广土享故诸侯王国哉因复请间求见光武
不许后朝罢逡巡席后光武知欲有让遂使左右傅出
它日会见迎诏融曰日者知公欲让职还土故命公暑
热且自便今相见宜论它事勿得复言融乃不敢重陈

   吴严畯力辞代 鲁肃
建安二十二 (第 51b 页)
鲁肃
卒孙权以从事中郎严畯代肃督 (第 51b 页)
用田丰言果为所
笑遂杀之初曹操闻丰不从戎喜曰绍必败矣及绍奔
遁复曰向使绍用其别驾计尚未可知也
    鲁肃
劝孙权保江东 (第 25b 页)
鲁肃
将北还周瑜止之因荐肃于孙权曰肃才宜佐时
当广求其比以成功业权即见肃与语悦之宾退独引
肃合榻对饮曰今汉 (第 26a 页)
   吴王遣赵咨谢魏帝
魏黄初二年吴王遣中大夫赵咨入谢文帝问曰吴王
何等主也对曰聪明仁智雄略之主也文帝问其状对
曰纳 鲁肃
于凡品是其聪也拔吕蒙于行陈是其明也
获于禁而不害是其仁也取荆州兵不血刃是其智也 (第 77a 页)
 (后迁于吴史不及详载尔滕宬所记谓绍熙中提举/常平张体仁尝命其属表之题曰先贤墓徐谊属宬)
 (考订止从俗称孙王墓宬盖据陈寿说破虏葬曲阿/及言策之薨其将周瑜 鲁肃
皆赴丧独指此为伯符)
 (之墓亦未尝及谢询所表不审三坟同域故论说纷/纭自相牴牾在政和知为豫州之墓在绍 (第 7b 页)
 封海盐侯出领部曲加偏将军行左丞相镇西大将
 军军事历征北将军凯亡入为太子中庶子右国史
 华覈表荐之曰祎体质方刚器干彊固董率之才
 肃
不过在戎果毅临财有节夫夏口贼之冲要宜选
 名将以镇戍之臣谓莫善于祎初皓常衔凯数忤旨
 加何定谮搆然难 (第 23a 页)
 诸郡策觉之遣吕范徐逸攻瑀大破瑀瑀奔冀州
 袁术欲以周瑜为将瑜观术终无所成故求为居巢长
 (今无为/军巢县) 鲁肃
署东城长(晋灼曰在九江郡李贤曰故/城在今濠州定远县东南)
 见术不足与立事携老弱将轻侠少年百馀人就瑜 …… (第 14b 页)
 (天实为之岂人事哉魏武后平张鲁蜀中一日数十/惊刘备虽斩之而不能止由不用刘晔之计以失席)
 (卷之会世咸谓刘计为/是则愈见贾言之非也) 鲁肃
请奉命吊表二子并慰
 劳其军中用事者及说备使抚表众同心一意共治 …… (第 36b 页)
 如迎之(朱治传权从兄豫章太守贲女为曹公子妇/公破荆州贲欲遣子入质治闻之求往见贲)
 (为陈安危贲遂止当是时几于亲/戚叛之矣微瑜肃决定大计殆哉) 鲁肃
独不言权起
 更衣肃追于宇下权知其意执肃手曰卿欲何言肃 …… (第 39a 页)
 万人进往夏口保为将军破之(吕蒙传孙权与陆逊/论曰孟德张言方率)
 (数十万众水步俱下孤普请诸将咨问所宜无适先/对至子布文表俱言宜遣使脩檄迎之 子敬
即驳言)
 (不可劝孤急呼公瑾付任以众逆而击之则是设计/拒操肃实发其端周瑜传云权延见群下问以计策) …… (第 40b 页)
 未足畏得精兵五万自足制之愿将军勿虑权抚背
 曰公瑾卿言至此甚合孤心子布文表诸人各顾妻
 子挟持私虑深失所望独卿与 子敬
与孤同耳此天
 以卿二人赞孤也五万兵难卒合已选三万人船粮 (第 41a 页)
 战具俱办卿与 子敬
程公便在前发孤当续发人众
 多载资粮为卿后援卿能办之者诚决邂逅不如意
 便还就孤孤当与孟德决之瑜程普 …… (第 41b 页)
 往非同盟之意也乃乘单舸往见瑜问曰今拒曹公
 深为得计战卒有几瑜曰三万人备曰恨少瑜曰此
 自足用豫州但观瑜破之备欲呼 鲁肃
等会语瑜曰
 受命不得妄委署欲见子敬可别过之又孔明已俱
 来不过三两日到也于是与操遇于赤壁时操军众 …… (第 42a 页)
 年解题
十二月刘备见孙权于京口求督荆州(以蜀书皇/极经世脩)周瑜
见孙权请取蜀及襄阳还卒于巴丘权以 校尉鲁肃
领 …… (第 46a 页)
 瑜乃心夙夜所忧愿至尊先虑未然然后康乐今既
 与曹操为敌刘备近在公安边境密迩百姓未附宜
 得良将以镇抚之 鲁肃
智略足任乞以代瑜瑜陨踣
 之日所怀尽矣即拜肃奋武校尉代瑜领兵瑜士众
 数千奉邑四县皆属焉肃初住江陵后 …… (第 47a 页)
 母结友而别馀见通鉴
孙权以荆州借刘备分豫章为番阳郡长沙为汉昌郡

(以吴/书脩)
 解题曰按 鲁肃
传曹公闻权以土地业备方作书落
 笔于地唐庚曰汉荆州七郡刘表没南阳入于中原
 而荆州独有南郡江夏武陵长 …… (第 48a 页)
 之矣其所以云借者犹韩信之言假也虽欲不子得

 乎 鲁肃
之议正合蹑足之机而周瑜独以为不然屡胜
 之家果不可与料敌哉(诸葛亮始见刘备即论曹操/不可与争锋孙权可 (第 48b 页)
为援而)
 (不可图 鲁肃
一与权语亦谓曹操不可卒除惟有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势曹操自赤壁北归备既夙有)
 (雄名且新破大敌又得荆 …… (第 48b 页)
 解题曰按蒙传蒙移书二郡望风归服惟零陵太守
 郝普城守不降而刘备自蜀亲至公安遣关羽争三
 郡权时住陆口使 鲁肃
万人屯益阳拒备飞书召蒙
 舍零陵急还助肃初蒙既定长沙过酃载邓玄之玄
 之者普之旧也欲令诱普及被书蒙秘 …… (第 59b 页)
 魏已多故殷劄劝之大举权终不能用也孙策谓权

 能保守江东而 鲁肃
劝以王业亦不过竟长江而止
 彼固知其分量之所限哉事见通鉴
九月巴賨降(以魏/纪修)
 解题曰今渠州古 …… (第 62b 页)
 说操者说傕等散兵归农则汉之社稷不亡而诩亦
 得为全人矣
刘备进兵汉中魏王操遣将军曹洪拒之(以魏/纪脩)孙权汉
太守鲁肃
卒以左护军吕蒙代之(以吴/书脩)孙权使校尉
陆逊平山越部伍其民(以吴志吕祖/谦标目脩)
汉孝献皇帝建 (第 66b 页)
 严整一旦有警应声相赴作甘水城轻舰数十诸所
 宜用皆使备具如此开门延敌敌自不来矣权以梁
 计为得权大会将相文武特谓严畯曰孤昔叹 鲁子

 敬
比邓禹吕子衡方吴汉闻卿诸人未平此论今定
 云何畯退席曰臣未解指趣权曰昔邓仲华初见光
 武时受更始使抚 (第 24a 页)
河北耳未有帝王之志也禹劝之
 以复汉业是禹开初议之端矣 子敬
英爽有殊略孤
 与一语便及大计与禹稍似吕子衡忠笃亮直性虽
 如奢然以忧公为先不足为损避袁术自归于兄兄 (第 24b 页)
 (余靖上言仲淹以讥刺大臣重加谴谪傥其言未合/圣虑在陛下听与不听耳安可以为罪乎汲黯在廷)
 (以平津为多诈张昭论将以 鲁肃
为粗疏汉皇吴主/熟闻訾毁两用无猜岂损令德陛下自亲政以来屡)
 (逐言事者恐钳天下口请改前命疏入坐落职 (第 31a 页)
 羊祜杜预曹彬昔之所谓名臣也但祜与预在魏朝

  皆有封爵彬亦为周之国戚不能无春秋责备之
  意故列之续编若周瑜 鲁肃
慕容恪王猛等亦降
  列之者蜀汉为正统非魏吴之比东晋为正统非
  南北朝之比也 (第 12a 页)
 时务识时务者在乎俊杰此间自有伏龙凤雏伏龙
 谓亮凤雏谓庞统也徽尝称统为南州士冠冕始统
 守耒阳不治 鲁肃
遗书昭烈曰士元非百里才亮亦 …… (第 18b 页)
槃器而公割炙引酒言笑自若二十年孙权以昭烈久
假荆州不反遂遣吕蒙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昭烈使
公争之权使 鲁肃
屯益阳以拒公肃邀公相见因责数
之公曰乌林之役左将军身在行间戮力破敌岂得徒
劳无一块土而足下来欲收地耶 …… (第 22a 页)
为西蜀东吴外亲内疏今虽得志孙权必不愿也可遣
人劝权蹑其后许割江南以封权则樊围自解操从之
先是吕蒙代 鲁肃
镇陆口以公素骁雄白权宜急图之 (第 23a 页)
诚不足惜但恨微志未展不复受教命
耳方今曹操在北疆场未静刘备寄寓有似养虎此朝
士旰食之秋至尊垂虑之日也 鲁肃
忠烈临事不苟可 …… (第 9b 页)
 汉贼正名声罪凛凛如出师二表而袭荆取益又与

 隆中所对意见略同虽神明太俊未若亮之道器渊
 然然与人能让虑事惟谨亮临终举蒋琬瑜亦荐
 肃
临事不苟可以代任则犹然小心谨慎之规也瑜
 亮并称名固不虚哉
    (第 11b 页)
鲁肃
(第 11b 页)
鲁肃
(第 11b 页)
子敬
临淮东城人生而失父与祖母居肃体貌
魁奇自少有壮节家富于财以天下已乱遂大散财货
赈穷结士甚得乡邑欢心周 …… (第 11b 页)
军整顿禁令必行虽在战阵手不释书卷又善
谈能属文词思度宏远周瑜之后肃为之冠及权僭尊
号临坛顾谓公卿曰昔 鲁子敬
常道此可谓明于事势

 论曰曹操挟天子以令诸侯于时群士皆内震于其
 威外诎于其义独肃与周瑜正名为贼 …… (第 16a 页)
或清白忠勤或姿才卓茂皆社稷之
良辅愿访以时务使各尽其忠寻卒时年七十二子祎
为太子中庶子华覈表荐其才似 鲁肃
宜镇夏口皓尝
衔凯数犯颜迕旨加何定谮搆非一既以重臣难绳以 …… (第 25a 页)
 去皆无益军国亏损洪仁正其子所谓穷兵黩武以

 徇名者耳抗之拔西陵视猇亭之捷功不相下而周
 旋三主罔有间言其仁心雅量自 鲁肃
顾雍而后一
 人而已陈寿以为抗有父风具体而微非笃论也
 
 
 
 
  (第 33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