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樂類
五經總義類
四書類
詩類
孟子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職官類
編年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法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法華部類
經集部類
續道藏
  (守身守之本也故如是则可谓知本者矣诗曰凡/百君子各敬尔身胡不相畏不畏于天敬亲之与)
  (敬天其/致一也)
  乐正子春
曰吾闻之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
 生地之所养人为大矣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第 8a 页)
 (受性者若火之不燃泉之不达则天地父母皆靳之/矣然则灭性之于伤肤有别也曰灭性近名者也伤)
 (肤近刑者也名者性之残刑者性之贼也然则 乐正/子春
之伤足也不近于刑名而其痛近于灭性何也)
 (曰性出于天地身出于父母灭性而伤天地伤肤而/恫父母仁人君子 (第 34a 页)
孝道不至扬名荣亲则未得为立身也注/父母至毁伤○正义曰云父母全而生之已当全而归)
(之者此依郑注引祭义 乐正子春
之言也言子之初生/受全体于父母故当常自念虑至死全而归之若曾子)
(启手启足之类是也云故不敢毁伤者毁谓 (第 5a 页)
  曾子曰吾闻诸夫子人未有自致者也必也亲丧乎
此一语孟子尝言之曰亲丧固所自尽也致之为言
尽也自尽其心而已人那件事不当自尽其心但人
罕能自尽于其亲丧处观之则天理形见不可泯灭
乐正子春
曰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用吾情 (第 78a 页)
  群经补义卷四

  婺源江永撰

  大学

  大学成于曾子之门人疑亦是子思所作曾子门人之
高者无过子思次则 乐正子春公
明仪大学中庸相表
里要非子思不能作

  大戴礼武王有盥槃其铭曰与其溺于人也宁溺于渊 (第 1a 页)
(切/)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
坐于床下曾元曾申坐于足
童子隅坐而执烛(病者疾之甚也 (第 8b 页)
子春
曾子/弟子元与申曾子子也)童子曰华
而睆大夫之箦与子春曰止曾子闻之瞿然曰呼曰华
而睆大夫之箦与曾子曰 …… (第 8b 页)
之服衰然成人之服衰非为/兄之死也为子皋而已盖以上二句喻下句也 緌而)
(追切盛平声注/中为并去声) 乐正子春
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
之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 (第 74a 页)
(子春
曾子弟子/矫为过制之礼)
(而不用其实情于母则他无/所用其实情矣此所以悔也)岁旱穆公召县子而问然
(第 74a 页)
德教加于百姓刑于四海也备物谓/四海之内各以其职来助祭可谓不匮矣此即大孝尊)
(亲之事也/ 施去声) 乐正子春
下堂而伤其足数月不出犹有忧
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瘳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 (第 44a 页)
乐正子春
曰善如尔之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
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
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 (第 44a 页)
自此始也
(记礼失所由来也周虽以士为爵犹无/谥也殷大夫以上为爵〇上时掌反)○曾子寝疾病(病谓/疾困)
正子春
坐于床下 (第 5b 页)
(子春
曾/参弟子)曾元曾申坐于足(元申曾/参之子)
子隅坐而执烛(隅坐不与成人并〇/成人并音并绝句)童子 …… (第 5b 页)
为刮〇/睆华板反明貌孙炎云睆漆也徐又音刮箦音责与音)
(馀下同画衡卖反床策上/音床下侧吏反刮古滑反) 子春
曰止(以疾困/不可动)曾子闻之瞿然
曰呼(呼虚惫之声〇瞿纪具反下同曰吁音虚注/同吹气声也一音况于反惫 (第 5b 页)
为蜩喙长在腹下〇成本或作郕音承蚕七南反蟹户买反/緌耳佳反蚩昌之反蜂孚逢反蜩音条喙呼惠反又丁角反) 乐正子春
之母死五日而不食曰吾悔之(勉强过礼 (第 18b 页)
子春/
曾子弟子〇强)
(其丈/反)自吾母而不得吾情吾恶乎用吾情(恶乎犹于何/也〇恶音乌)
(注/同)○岁旱 (第 18b 页)
意内则悦/则复諌坊记微谏不倦)父母既没必求仁者
之粟以祀之此之谓礼终(喻贫困犹不取恶/人物以事亡亲) 乐正子春

堂而伤其足数用不出犹有忧色门弟子曰夫子之足
□矣数月不出犹有忧色何也 (第 12b 页)
乐正子春
曰善如尔之
问也善如尔之问也吾闻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天
之所生地之所养无人为大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 (第 12b 页)
曾子寝疾,
病。 乐正子春
坐于床下,
曾元、曾申坐于足,
童子隅坐而执烛。
童子曰:
「华而睆,
大夫之箦与?」 …… (第 18a 页)
0; Yishu 7:9.38b; tr. Legge 1.128;
子春
曰:
「止!」
曾子闻之,
瞿然
曰:
「呼!」
曰: (第 18a 页)
hu 10:14.43b; tr. Legge 1.201;
乐正子春
之母死,
五日而不食。
曰:
「吾悔之,
自吾母而不得吾情,
吾恶乎用吾情。」 (第 73a 页)
u 36:61.34b; tr. Legge 2.228;
乐正子春
下堂而伤其足,
数月不出,
犹有忧色。
门弟子曰:
「夫子之足瘳矣,
数月不出,
犹有忧色,
何也? …… (第 36a 页)
Yishu 36:61.34b; tr. Legge 2.228;
乐正子春
曰:
「善如尔之问也!
善如尔之问也!
吾闻诸曾子,
曾子闻诸夫子曰:
『『天之所生,
地之所养, (第 36a 页)
  十有九年夏许世子止弑其君买冬葬许悼公
左氏云许悼公疟饮大子止之药卒大子奔晋书曰弑
其君君子曰尽心力以事君舍药物可也
公羊曰贼未讨何以书葬不成于弑也曷为不成于弑
止进药而药杀也止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弑焉尔讥
子道之不尽也其讥子道之不尽奈何曰 乐正子春
之视 (第 25a 页)
乐正子春
之视疾也 (第 11b 页)
(乐正子春
曾子/弟子以孝名闻)复加一饭则
脱然愈复损一饭则脱然愈复加一衣则脱然愈
复损一衣则脱然愈(脱然疾除貌 (第 11b 页)
 药而药杀也止进药而药杀则曷为加弑焉尔讥子

 道之不尽也其讥子道之不尽奈何曰 乐正子春

 视疾也复加一饭则脱然愈复损一饭则脱然愈复
 加一衣则脱然愈复损一衣则脱然愈止进药而药
 杀是以 …… (第 181a 页)
 子之听止也葬许悼公是君子之赦止也赦止者免
 止之罪辞也

许止罪其不尝药尔不责其不能愈疾也与乐正 子春
一饭一衣之间脱然而愈者不类矣然乐正 (第 181a 页)
子春
能损益衣食以尽其节可以为孝而疾愈不


愈亦非 (第 181b 页)
子春
之责不可以为义

二十年
夏曹公孙会自鄸出奔宋
 奔未有言自者此其言自何畔也畔则曷为不言其
 畔为公 (第 181b 页)
  程子曰论语之书成于有子曾子之门人故其书独二
子以子称(程子曰论语为书傅道立言深得圣人之学者矣如乡党形容圣人不知者岂能若

是○问论语以何为要曰要在知仁孔子说仁处最宜玩味曰孔子说仁处甚多尤的当是何语曰皆的
当但其门人所至有不同故其答之亦异○朱子曰程子之说盖出于柳宗元其言曰诸儒皆以论语孔
子弟子所记不然也孔子弟子曾参最少又老乃死而是书记其将死之言则其去弟子之时甚远而当
时弟子略无存者矣吾意孔子弟子尝杂记其言而卒成其书者曾子弟子
乐正子春
子思之徒也故是
书之记诸弟子必以字而曾子不然盖其弟子号之云尔而有子亦称子者孔子之殁诸弟子尝以似夫
(第 206a 页)
其亲乎(新安陈氏曰此推广馀意形体
固全受德性尤全受之大者身体虽全德行有亏不可谓之全归尤为辱亲也记祭义
乐正子春
曰吾闻
诸曾子曾子闻诸夫子曰父母全而生之子全而归之可谓孝矣不亏其体不辱其亲可谓全矣亦谓德
行之不可亏 (第 6a 页)
  无宁宁也(惟有无字乎字故可训无宁为宁)大葬谓君臣礼葬死于
道路谓弃而不葬又晓之以不必然之故○范氏曰

曾子将死起而易箦(音责)曰吾得正而毙(音弊)焉斯已矣
子路欲尊夫子而不知无臣之不可为有臣是以陷
于行诈罪至欺天君子之于言动虽微不可不谨夫
子深惩子路所以警学者也杨氏曰非知至而意诚
则用智自私不知行其所无事往往自陷于行诈欺
天而莫之知也其子路之谓乎(礼记檀弓篇曾子寝疾病 乐正子春
曾子
弟子坐于床下曾元曾申曾子二子坐于足童子隅坐而执烛童子曰华而睆华板反华画也睆明猊大
夫之箦与平声 (第 20b 页)
者按春秋战国之时惟晋有乐氏如乐宣子之族是也惟宋有乐氏
如传所谓宋之乐司城子罕之族是也若鲁则有乐正氏如 乐正子春
乐正克之类是也献子鲁大夫则所友
者鲁人当是乐正裘又牧之为氏孔门冇牧皮者则此牧氏而仲名无疑也)
无献子之 (第 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