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四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雜史類
類書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告石谷宋公墓文
崇祯后再庚申十一月己巳。宗后学宋徵相,能相。道过石谷先生墓下。不胜感慨。谨取酒以酹曰。呜呼先生。圣贤之徒。豪杰之资。天地不弊。日月不坏。先生之义。与之不亏。王祥孝矣。而不免北面于雠庭。 赵苞
忠矣。而乃为一城而遗亲。彼皆学不讲而理不明。卒同 (第 237H 页)
 答。此从听谏者言也。譬如人病同药同。而一人善饮药而生。一人噤口不饮。甚至于怒杀医者。则终亦必死而已。无道则同。而或失或不失者。在乎听言与不听言也。争友争子。亦如此矣。
栾共子曰。民生于三。事之如一。惟其所在则致死焉。窃意生食教我。犹有轻重。若 赵苞
之守郡杀母。固不足论。苟或受国重寄。社稷存亡。在我一战。而敌赚其父母。父母乞生于前。而君督战于后。则 (第 93H 页)
将捐死决战。以答君恩。继而自裁。以从父母乎。宁亦先死两阵之间。使父母少得生路。而任社稷之倾覆乎。
 答。所在致死之义。固不可一槩论。 赵苞
事。程子说 (第 93H 页)
  
拟古咏史乐府(三首○辛亥)
燕子飞。燕子飞入重闱。重闱夜深门不闭。燕子啄裂山龙衣。白云在青天。武皇竟何为。五利文成君。莫笑博士有言。君不知人间万事诚难揣。君不见高皇孙作张公子。(燕子飞。)
骓不逝。背上英雄泪掩袂。大王意气今夜尽。骓兮骓兮将安棁。眼前江水深如许。羞作未央宫树系。马犹有主王无君。君不见郴乡父老哭义帝。何须更问乌江濆。(乌骓叹。) 赵苞
死徐庶归。为忠臣为孝子。天水将军字伯约。今日委质为汉士。不求当归求远志。何曾得成天下事。丞相没将军出 (第 16H 页)
系于降否。则当降而迎还耶。疆域生灵。胥溺于犬羊。宗社至不得血食。则帝后虽不可还。而降固不可耶。程子以 赵苞
遽战而杀其母为非。至曰不得已身降之可也。为亲之心。贵贱罔问。则推程子之说。揆诸高宗。则未知如何为处耶 …… (第 183L 页)
无不还之理。若不还则事不可息。虽至于君臣上下同死锋镝之下。亦无愧已。盖子为父。臣为君。死乃理之常耳。 赵苞
一郡吏也。为活母以城降。亦无关于国家存亡。故所以有程子之论。而高宗所处。与苞绝不同耳。胸臆所裁。信笔 (第 184H 页)
亲即是一体。忠孝不可双全。宁舍孝而全忠乎。当舍忠而全孝乎。不忠则不孝也。如之何则可得其正耶。程先生以 赵苞
之遽战而杀母为非。推斯义也。申鸣亦当求所以活父之道。未可遽战耶。 (第 257L 页)
赵苞
一郡吏也。一障得失。未足以系宗国安危。至若申鸣之于白公。则社稷存亡。在此一举。事机迫急。间不容发。秖 (第 257L 页)
 周公不知管蔡之恶而使之监殷欤。在朝者亦不知而初不谏止欤。若以大舜处象之道言之。公私虽不同。或可不至于诛杀欤。
管蔡想是仁厚之人。初无可疑之恶。而毕竟被武庚奸欺。以酒祸亡身。所谓能移谨厚性。化为凶险类者也。象之罪。但关己身。而又在未为君之前。管叔之罪。在于谋危宗社。涂炭生灵。非周公诛之。天下之诛也。范氏说。见豳风注。
  赵苞
之事。以城投降而求生其母则固不可。而委城于僚幕。身降而活母则可以不咈其母遥谓之心。而又不悖于为国之义 (第 41L 页)
欤。要之鲜卑之乱。不过鼠窃狗偷。城之安危。不系于身之去就。而身之去就。犹系乎母之生死。不害公义。以全私恩。何不为两全之道乎。徐庶于此。果似得之。
其母遥谓之心。即王陵母伏剑而死之心也。投降而不能活母则生为不忠之臣。死为不孝之子矣。委城僚幕而未必能全城。彼又胁己而攻城则柰何。徐庶归魏。犹为归守坟墓之人。而 赵苞
降胡。永为蛮夷之族。与李陵卫律何异。
  (第 41L 页)
去其位而求皇明后裔而立之耶。曰然。渠先之罪。虽欲掩焉。不可得矣。曷若盖其愆而不自陷于不义之地哉。
赵苞
(汉时为边郡。匈奴执其母而喝之降曰否者杀汝母。苞不降而击之。匈奴杀其母。苞胜战。尽复其雠而自杀。) (第 332H 页)
可也。使复归刘公。与武侯同心讨贼。兴复帝室。功成身退。平生含恤。恐亦无不可者。何必久随汉贼为也。程书 赵苞
身降之说。纲目载之。尤庵近斋皆从之。而先师于降字。颇未安。愚窃疑其记误矣。立斋不从尤翁书。而更为自杀 (第 350L 页)
 杂著
   五伦小说(庚午)
   镜喻(丁丑)
   洒扫文(辛未)
   除夕杂话(癸酉)
   赵苞
(甲戌)
   闷雨小话(丁丑)
   书赠李子刚
   书赠全周辅(甲辰)
   书赠李时星
 
皆若狂。其斯之谓欤。但恐嬉极而荒则或有马吊江牌掷柶呼卢之习。继此而作耳。唐之蟋蟀。如今看方得衬切。 赵苞
(甲戌)
忠孝无二致。亏孝而完忠。非所以为忠也。废忠而成孝。亦非所以为孝也。是以古人有言曰求忠臣必 (第 530L 页)
于孝子之门。又曰事君不忠非孝也。诚以忠孝之不可以二视。而求其不全之全也。 赵苞
之奋不顾私亲。直前而折其凶锋者。固忠则忠矣。而母在俎上。一缕奄促。非手杀之也。直一间耳。毕竟呕血之陨 (第 530L 页)
。方正学不识此义。胶守建文无杀叔父之言。竟致宗国颠覆。建文失位。若无末后大节。则固难免亡国之罪也。 赵苞
守城讨贼。贼杀其母。程子引徐庶事论之曰。身往降之。可也。余寻常疑之矣。窃思君亲两全之道。未究其精义。 (第 283H 页)
使君知父之反而备之。君或为父所败。则奈何。曰。吾之死。为其事君之道而已。事之在于吾死后者。非吾责也。 后汉赵苞
守辽西。鲜卑劫质苞母以击郡。出母示苞。苞 (第 121H 页)
   小心斋记(癸亥)
   理病斋记
   四宜堂记(癸未)
   曹汝中(锡厚)字说(辛未)
   譬晓说
   赵苞
嵇绍事往复后说(己未○两事论卞。详见书卷。)
   揠苗说(己未)
   相向而哭说(并序○己未) ……   与尹长文书(己亥)
   与尹士正(东源)(己亥)
   与尹士正书
   与尹大源书(丁巳 赵苞
事往复)
   与尹大源书
   与尹大源书
   与尹大源书
   与尹大源书(戊午)
   与双
射亭友。必欲与之同为鹰犬于时人。不如其意则反欲陷之万仞坑坎而后已。武弁之射亭友。固将羞与之为譬矣。 赵苞
嵇绍事往复后说(己未○两事论卞。详见书卷。)
谨按 (第 72L 页)
赵苞,
嵇绍之事程子温公之论。(曰以君城降贼而求生其母。固不可也。曰苟无荡阴之忠。殆不免于君子之讥乎。)皆以 …… (第 72L 页)
。苏子瞻诗曰。不见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天下之理。正如是也。(呜呼。千载之下。像想当时物色。则 赵苞
之母。盖方身在俎上。刃拟于其颈。而视苞之进战而刃随以加矣。苞方腼然相对。政所谓人生到此。天道宁论者也 …… (第 76H 页)
肉之情。虽欲不枯。得乎。诚可谓虚伪之甚矣。晦塞之深矣。世变之极矣。君臣之义之重于父子之亲之物色。既有 赵苞
嵇绍事。往复后说以历数而明之矣。师生之义之掩于骨肉之情。到月谷之相向而哭。而其物色之狼藉。如泥中之斗 (第 79H 页)
袖去矣。至己未春。又来访。还投复雠议。又袖去此 赵苞
嵇绍事往复后说。而以为在京。与赵震彬相从。赵友以为渠于明斋文集中。见尊丈说理气文字。心自好之。及见复 (第 114L 页)
雠议。亦以为好。此 赵苞
事。吾辈亦尝讲说矣。赵友必欲见之。故袖去云矣。今年三月十一日。又来访而袖还 (第 114L 页)
赵苞
事往复后说。余以为曩者君之袖还复雠议也。泛言赵友以为好云。而君不能问其说之详矣。赵友果以为何如云耶。 (第 114L 页)
士相曰。赵友以为义理通畅。无可指议矣。此 赵苞
事文字。亦以为通畅无可议。而但文字太多。不如明斋集中说理气文字之简而明云矣。又曰。赵友又以为此两件文 (第 114L 页)
人事。而行事之际。似有多般难便之端。不妨预为消详。故敢此缕缕。不避烦溷。千万谅之。
与尹大源书(丁巳 赵苞
事往复)
近看纲目。有一义愤悱而未发者。敢以仰质。伏望明赐指谕。以解其惑如何。汉灵帝熹平六年。辽西 (第 182H 页)
太守赵苞
到官。遣使迎母。道经柳城。值鲜卑万馀人入塞。寇钞劫质苞母。载以击郡。苞出战对阵。贼出母示苞。苞悲号谓 …… (第 182H 页)
言卞破。而若是模糊。未可晓也。至于所谓以君城降贼而求生其母。固不可也云云。亦恐不可以如此质言也。当时 赵苞
身往降之。想或可以生其母。而设使万分有一鲜卑之劫质。期于降其城。不以城降。则不许生其母者。亦将如之何 …… (第 182L 页)
  

附尹敬庵书
  赵苞
事。弟亦尝疑之。而程子之论。实为明备精正。来教何以谓模糊未可晓耶。上云以君城降贼而求生其母为不可者。 (第 183H 页)
泛言道理如此也。其下云云。盖言道理虽如此。然亦当求所以生母之方。而乃不顾而遽战。为不是云耳。末乃言既无他生母之道。则宁往降以全母。此乃穷极到底外。此无他道。故引徐庶以断之。如是看之。则程子之训。岂不明白乎。鄙见如此。未知如何。
与尹大源书
昨禀疑义。得蒙开示。良幸良幸。而第有一段犹未了然。须至再禀。当时 赵苞
身往降之。亦可以生其母。而不此之为。终至于不能全其母。则程子之责之诚是矣。而昨日弟之所禀者。盖谓事或 …… (第 183H 页)
 俯示疑义。再蒙谕及。仰见看文精深。不得不措之意。极用钦叹。第程子所论。鄙见则似极明备。不知其模糊。而兄教如此。岂弟泛看卤莽。不能生疑而然耶。固不可三字。盖言大纲道理矣。既守君城而不复他求其生母之方。直为举城而迎降。为固不可。而 赵苞
则事到穷极而遽战。为不及于徐庶云耳。如是看之。程夫子之论苞义者。岂不曲尽而明白耶。守城者既降。则其城 …… (第 183L 页)
哉。城在其中之教。不敢闻命矣。程子之言。既于以城降。以固不可三字断之。于以身往降。以不得已许之。当日 赵苞
生母之方。或不能以身降一节。遽然了当。则势将及于城降一节。而城降一节。固不可三字之外。未有他可据之明 (第 184H 页)
文。此所以必欲究竟到极处也。况鲜卑之劫质攻城。意不在于 赵苞
一身。则浅虑所及。亦不为无理之妄想矣。如何如何。且来示解固不可三字之意曰。既守君城而不复他求其生母之 …… (第 184H 页)
即所谓以其城降者也。非弃其城而城自随之也。弃其城而城自随之。无是理也。至于必欲弃其城而身独降之者。非 赵苞
当日之情势。则宁有是事也。然而如欲弃其城而身独降之。则解印递付。只在一投手之间耳。安有从容授受之节乎 …… (第 185H 页)
非苞有云者。非指此也耶。来书鲜卑虽劫质。而苞实无如之何云云以下。亦诚如所谕。但鲜卑之攻辽西。非为捕得 赵苞。
若使当初对阵出母示苞之时。谓之曰。吾之劫汝母。非为汝一身。汝今不以城降而以身来者。吾不活汝母云。则将 …… (第 185L 页)
  既取其一节。则初何有疑问之端乎。食禄于雠家。已为失节。而推之前而曰既食。取其死事于后而曰一节。是果何样义理。无味甚矣。劈初头处已如此。向后酬酢。只应如 赵苞
事而已矣。弃置勿复道可矣。(自书往复后)
与双山宗叔(禹圭)
意外宗弟历访于寂寞之滨。惊倒豁如。第 (第 186H 页)
则未知汉高当何以自处。而天下之人心向背。果无径庭者否。
程夫子论 赵苞
事。以为徐庶得之。吾尝有疑。徐庶与昭烈。虽略有契合。君臣之义未甚定。身无所系(系以系书之)。若列国游 (第 286H 页)
亦不甚为异。而既觉其误。且得先贤定论。则恐宜说及于其人。使不失礼也。如何如何。
答权有道(癸巳)
  东汉赵苞。
为边城将。虏质其母。招以城降。苞不听而遽战。虏杀其母。程子曰。遽战非也。别求可以周旋之道。如不得已。 (第 249L 页)
则以身降可也。此见于性理大

全。不得已则降云。未知果如何。愚意降字。似是死字之误耶。 赵苞
事蒙此所询。窃想兄意以降为不可。而疑其为死字之误矣。然以其首尾语意及以徐庶为得者观之。则其以为当降可 (第 250H 页)
无本末源流之辨。古之人权其轻重。去就甚精。一有差失。足为终身之悔累。昔温峤绝裾而赴难。竟树中兴之绩。 赵苞
弃母而击贼。自尽守土之职。虽谓之先国后私可也。而皆为先儒所非。反以徐庶之去君从母为得焉。则其义不亦明 (第 326H 页)
 立异姓为后
观上下文势。则难以追正云者。恐非假说之辞。似是正言之意也。当时异姓为后者。仍冒所后之姓。考大全虞氏墓铭。可见耳。且当时欲归其宗。必先闻官。然后乃归。故所答詹元善书。有归宗之请。计已报可之语也。据此则当时亦不无追正之例矣。今者何故非议池生之甚耶。
  赵苞

既有程子之论。则后世何敢有他说耶。汉高事。朱子之论。亦十分明白矣。徐庶末终。未有考。
答申圣时 (第 26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