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太后临朝恢称疾乞骸归乡里

诸葛京字行宗琅琊阳都人都护卫将军瞻子蜀平后
 咸熙元年内移河东晋泰始中为郿令入尚书仆射
 山涛启事位至广州刺史 诸葛瑾
孙攀子显亦偕京
 内移河东 (第 15a 页)
 纂
古弼代人太武时以功拜灵寿侯后坐事诛
张黎雁门平原人明元时封广平公后坐事诛
刘洁长乐信都人太武时以从征讨功封会稽公后坐

反诛夷
邱堆代人太武时以佐命封临淮公后坐事诛
娥清代人明元时以战功积封至东平公子延嗣
伊馛代人太武时以战功积封至河南公子兰嗣 盆

乙瑰代人太武时以尚主封西平公后进爵为王子乾
归嗣 海 瑗
周几代人明元时以军功封交趾侯子步嗣

豆代田代人太武时以战功积封至长广公赠王爵子
周求嗣
车伊洛焉耆胡人世为东境部落封前部王子歇嗣
王洛儿京兆人明元即位以佐命功封新息王卒赠建
平王子长城嗣
东路头代人明元初以佐命封 宣城侯
卒赠宣城王子
眷嗣
卢鲁元昌黎徒河人以功封襄城公卒赠王子统嗣 (第 14a 页)
(建安十七年筑后曹公/频来攻不尅在今历阳)
(县西南百/八十里)并为重镇其后得沔口(孙权嘉禾后陆/逊 诸葛瑾
屯守)邾城
(赤乌四年陆逊常以三万兵戍之今齐/安郡东西界临江与江夏郡武昌相对)广陵(孙亮建兴/三年卫 (第 6a 页)
友也即共定交子瑜者亮兄瑾也 (诸葛瑾
(第 26a 页)
子/瑜瑾
渠吝翻)避乱江
东为孙权长史备用肃计进住鄂县之樊口(住止军也/水经注江)
(水过鄂县北而东流右得樊口 (第 26a 页)
此备留
关羽守江陵鲁肃与羽邻界羽数生疑贰肃常以欢好
抚之(数所角翻/好呼到翻)及备巳得益州权令中司马 诸葛瑾

备求荆州诸郡(时权署置诸将有别部司马则中司马/者盖中军司马也瑾自长史转中司马)
(位任盖不轻/矣 …… (第 14a 页)
月入汉中备未应即闻之而八月/权已攻合肥盖闻曹公兵始欲向汉中即引兵还耳)
备惧失益州使使求和于权权令 诸葛瑾
报命更寻盟
好遂分荆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
郡零陵武陵以西属备(班志湘水出零陵阳海山至酃 …… (第 16b 页)
江过郡二行二千五百三十)
(里吴蜀分荆州长沙桂阳零陵武陵以湘水/为界耳南郡江夏各自依其郡界夏户雅翻) 诸葛瑾

奉使至蜀(使疏/吏翻)与其弟亮但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秋
七月魏公操至阳平(水经注浕水发武都氐中南径 (第 16b 页)
其面浚起下地拜谢即以为治中荆州军事
一以咨之(郝普糜芳傅士仁之在吴未有所闻也而潘/浚所以自见者与陆逊 诸葛瑾
班识者当于)
(此而/观人)武陵部从事樊胄诱导诸夷图以武陵附汉中王
(汉制州牧刺史部诸郡各郡/置部 (第 26a 页)
 败理数之常也
秋七月汉主自率诸军击孙权权遣使求和于汉南郡 太守诸葛瑾
遗汉主笺曰(遗于/季翻)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
先帝(时蜀人传汉帝已遇/害因称之为先帝)荆州大小孰与海内 (第 19a 页)
俱应仇
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矣汉主不听 (诸葛瑾/
之言天)
(下之公也使汉主因此与吴解仇/继好魏氏其旰食乎易以䜴翻)时或言瑾别遣亲人
与汉主相闻者权曰 (第 19a 页)
孤与 子瑜
有死生不易之誓 (第 19a 页)
子瑜
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 (第 19a 页)
子瑜
也然谤言流闻于外陆逊
表明瑾必无此宜有以散其意权报曰 (第 19a 页)
子瑜
与孤从事
积年恩如骨肉深相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 (第 19a 页)
玄德昔遣孔明至吴(盖谓亮至吴/求救时也)孤尝语 子瑜
(语牛/倨翻)
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孔
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随人耳( (第 19b 页)
意料度/也权自)
(言料度备意/必当相从) 子瑜
答孤言弟亮已失身于人委质定分
(质如字分/扶问翻)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也其言足
贯神明今岂当有 (第 19b 页)
此乎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 子瑜

手笔与之孤与 (第 19b 页)
子瑜
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间古/苋翻)知卿
意至辄封来表以示 (第 19b 页)
子瑜
使知卿意(观孙权君臣之间/推诚相与谗间不) …… (第 19b 页)
音/阴)而所求若此宁可与
言礼哉皆具以与之(史言帝为/敌国所窥) 吴王以其子登为太
子妙选师友以南郡 太守诸葛瑾
之子恪绥远将军张
昭之子休(沈约志四十号将/军绥远第十四)大理吴郡顾雍之子谭偏
将军庐江陈武之子表皆 …… (第 28a 页)
以舟军拒休等左将军 诸葛瑾
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
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桓以濡须督拒曹仁 冬十月甲
子表首阳山东为寿陵(首阳山在/洛阳东 (第 40a 页)
姓施氏治养以为
子时为昭武将军(昭武将军/吴所置也)蒙卒吴王假然节镇江陵
及曹真等围江陵破孙盛吴王遣 诸葛瑾
等将兵往解
(瑾渠/吝翻)夏候尚击却之江陵中外断绝城中兵多肿病 …… (第 2b 页)
 壬辰立皇弟蕤为阳平王(蕤如/佳翻) 六月戊寅葬文帝
于首阳陵(葬于洛阳东北首/阳山因以名陵) 吴王闻魏有大丧秋八
月自将攻江夏郡太守文聘坚守(文聘时屯石阳祝穆/曰魏初定荆州屯沔)
(阳为重镇晋立沔阳县江夏郡自上昶移理焉今临嶂/山在汉阳军西六十里晋沔阳县治也意石阳即此地)

(夏户/雅翻)朝议欲发兵救之(朝直/遥翻)帝曰权习水战所以敢下
船陆攻者冀掩不备也今已与聘相拒夫攻守埶倍终
不敢久也先是朝廷遣治书侍御史荀禹慰劳边方(先/悉)
(荐翻治直之/翻劳力到翻)禹到江是发所经县兵及所从步骑千人
乘山举火(乘登/也)吴王遁走 辛巳立皇子囧为清河王
 吴左将军 诸葛瑾
等寇襄阳司马懿击破之斩其部
将张霸曹真又破其别将于寻阳(此江北之寻/阳汉故县地) 吴丹
阳吴会山民复 …… (第 23b 页)
何得为忠谠哉(舜曰予违/汝弼汝无)
(面从退有后/言谠音党)于是令有司尽写科条使即中褚逢赍以
就逊及 诸葛瑾
意所不安令损益之 十二月以钟繇
为太傅曹休为大司马都督扬州如故(晋志曰黄初三/年始置都督诸)
(州军 (第 24b 页)
向合肥新城(即太和六年满宠所筑新城也华夷/对境图魏合肥新城今为庐州谢步)
(镇/)众号十万又遣陆逊 诸葛瑾
将万馀人入江夏沔口
向襄阳(瑾渠吝翻/沔弥兖翻)将军孙韶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六 …… (第 31b 页)
表诣吴主逻者得之(扁补典翻又音/篇逻郎佐翻) 诸葛瑾
闻之甚惧
书与逊云大驾已还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乾宜
当急去(乾音/干)逊未荅方催人种葑豆(葑菜也谓 (第 33b 页)
复有此刑(复扶又/翻下同)吴主从之壹既伏诛吴主使中书郎
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 诸葛瑾
步骘朱然吕岱等曰袁礼还云与 (第 10b 页)
子瑜
子山义
封定公相见 (第 10b 页)
(诸葛瑾
(第 10b 页)
子瑜
步骘字子山朱然字义/封吕岱字定公瑾渠吝翻骘职日翻)
咨以时事当有所先后(谓时事所当行何者/为先何者 …… (第 10b 页)
 冬十月吴太常潘浚卒吴主以镇南将军吕岱代浚
与陆逊共领荆州文书岱时年已八十体素精勤躬亲
王事与逊同心协规有善相让南土称之 十二月吴

将廖式杀临贺太守严纲等(临贺县汉属苍梧郡县临/贺水因以为名吴分立为)
(临贺郡唐为贺州廖/力救翻今力吊翻)自称平南将军攻零陵桂阳摇动
交州诸郡众数万人吕岱自表辄行星夜兼路吴主遣
使追拜交州牧及遣诸将唐咨等络绎相继攻讨一年
破之斩式及其支党郡县悉平(当方面者当如吕岱委/人以方面者当如孙权)
岱复还武昌 吴都乡侯周胤将兵千人屯公安有罪
徙庐陵 诸葛瑾
步骘为之请吴主曰昔胤年少初无功
劳横受精兵(为于伪翻少诗/照翻横户孟翻)爵以侯将(谓既受侯爵又/将兵 …… (第 20a 页)
公瑾以及于胤也而胤恃此酗淫自恣(酗吁/句翻)
后告谕曾无悛改(悛丑/缘翻)孤于公瑾义犹二君(二君谓 诸/葛瑾
步骘)
(也/)乐胤成就岂有已哉(乐音/洛)迫胤罪恶未宜便还且欲
苦之使自知耳以公瑾之子而二君在中间 …… (第 20b 页)

诸葛瑾
朱然大众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
入淮阳历青徐(前汉之淮阳后汉章帝改曰/陈郡此直谓淮水之阳也)襄 …… (第 22a 页)
二十四里与)
(阳泉大业并孙叔敖所作开沟引渒水/为子午渠开六门灌田万顷芍音鹊)诸葛恪攻六安
朱然围樊 诸葛瑾
攻柤中(襄阳记曰祖读如租税之租/柤中在上黄界去襄阳一百)
(五十里魏时夷正权敷兄弟三人部曲万馀家屯此 …… (第 22b 页)
又按王昶傅昶督)
(荆豫诸军事自宛徙屯新野习水/军于三州则三州盖地名口水口)大获而还 闰月吴
大将军 诸葛瑾
卒瑾太子恪先已封侯(恪以适当为世/子曰太子误也)
(恪以出山民功封侯/事见上卷景初元年)吴主以恪弟融 (第 23a 页)
悌垂涕曰仲
(诸葛靓/字仲思)今日是我死日也且我为儿童时便为卿家
丞相所识拔(丞相谓诸葛亮也或曰谓 诸葛瑾
余谓张/悌襄阳人盖亮在荆州识之于童幼也)
常恐不得其死负名贤知顾今以身徇社稷复何道邪
(道言也复/扶 (第 5a 页)
   海盐侯陆祎墓在昆山

   宛陵侯 诸葛瑾
墓在奉贤县坍石桥西雍正九
   年知县舒慕芬于其地得残碑因重为立石
  晋左光禄大夫陆晔墓在府城西四 (第 11a 页)
 江南通志卷一百七十二
  人物志
   流寓(一/) (江苏松常镇淮扬徐八府太通二州/)
    江宁府
  三国诸葛瑾
(第 1a 页)
子瑜
琅琊人避乱江东孙权用为司
  马遣使蜀通好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
  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 (第 1a 页)
子瑜
之不负孤 (第 1a 页)
  犹孤之不负 子瑜
也子恪最知名
  张悌字巨先襄阳人孙休时为丞相晋伐吴悌督
  沈莹诸葛靓逆之牛渚军败靓牵悌去悌垂涕谓 (第 1b 页)
  二年吴主自将攻魏合肥新城遣将军全琮征六

  安皆不克还
  三年五月吴主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
  万又遣陆逊 诸葛瑾
将万馀人向襄阳将军孙韶
  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秋七月魏主自将伐吴吴
  兵遂遁满宠募壮士焚吴攻具射杀 (第 23b 页)
  置新都非新安也至晋武太康元年始改名新安
  具见宋书州郡志晋志所云较宋志为疏矣惟吴
  志陈表传中有新安都尉之文然此乃传写之误
  据 诸葛瑾
传注中所引吴书盖表本为新都都尉
  斯尤明证也后代纂志者尚有沿晋志之说是未
  详考之于吴宋二史而䆒 (第 46b 页)
  按林志误称唐蒙建康间番阳令考纪元大全建
康乃东汉顺帝改元也白志改正

  吴

  步骘字子山临淮淮阴人孙权为讨虏将军召骘为主
记与琅琊 诸葛瑾
彭城严畯俱游吴中并著声名权 (第 26b 页)
须上军大将军曹
贞征南大将军夏侯尚左将军张合右将军徐晃围南
郡吴建威将军吕范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左将军

葛瑾
平北将军潘璋将军杨粲救南郡裨将军朱桓以濡
须督拒曹仁 冬十月吴王以杨越蛮夷多未平集乃
卑辞上书求自改 …… (第 104a 页)
江陵破孙盛吴王遣 诸葛瑾
等将兵往解围夏侯尚击
却之江陵中外断绝城中兵多肿病堪战者裁五千人
真等起土山凿地道立楼橹临城弓矢雨注 (第 107a 页)

权曰猾虏乃敢挟诈如此备留关羽守江陵鲁肃与羽
邻界羽数生疑贰肃常以欢好抚之及备已得益州权
令中司马 诸葛瑾
从备求荆州诸郡备不许曰吾方图
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乃
欲以 …… (第 2a 页)
物之主乎羽无以答会闻魏公操将攻汉中刘备惧失
益州使使求和于权权令 诸葛瑾
报命更寻盟好遂分荆
州以湘水为界长沙江夏桂阳以东属权南郡零陵武
陵以西属备 …… (第 4a 页)
并有国士之风然羽刚
而自矜飞暴而无恩以短取败理数之常也 秋七月
汉主自率诸军击孙权权遣使求和于汉南郡 太守诸
葛瑾
遗汉主笺曰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
小孰与海内 (第 9a 页)
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
矣汉主不听时或言瑾别遣亲人与汉主相闻者权曰
孤与子瑜有死生不易之誓 子瑜
之不负孤犹孤之不 …… (第 9a 页)
子瑜
也然谤言流闻于外陆逊表明瑾必无此宜有
以散其意权报曰 (第 9b 页)
子瑜
与孤从事积年恩如骨肉深相
明究其为人非道不行非义不言玄德昔遣孔明至吴
孤尝语 (第 9b 页)
子瑜
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于义为顺何
以不留孔明孔明若留从卿者孤当以书解玄德意自
随人耳子瑜答孤曰弟亮已 …… (第 9b 页)
留犹瑾之不往也其言足贯神明今岂当
有此乎前得妄语文疏即封示 子瑜
并手笔与之孤与 …… (第 9b 页)
子瑜可谓神交非外言所间知卿意至辄封来表以示 子瑜
使知卿意汉主遣将军吴班冯习攻破权将李异
刘阿等于巫进军秭归兵四万馀人武陵蛮夷皆遣使
往请兵权以镇西将 …… (第 10a 页)
二年五月吴主入居巢湖口向合肥新城众号十万又
遣陆逊 诸葛瑾
将万馀人入江夏沔口向襄阳将军孙
韶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六月满宠欲率诸军救新城
殄夷将军田豫曰贼悉众大举 …… (第 42b 页)
出闻大军至遂遁孙韶亦退陆逊遣亲人韩扁奉表诣
吴主逻者得之 诸葛瑾
闻之甚惧书与逊云大驾已还
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乾宜当急去逊未答方催
人种葑豆与诸将奕棋射戏如常瑾曰 (第 44a 页)
垂雄略冠世折冲禦侮其馀或以文进或以武
用官皆称职野无遗贤琛从兄奕为秦尚书郎监使典
客馆琛于奕舍琛曰昔 诸葛瑾
为吴聘蜀与诸葛亮惟
公朝相见退无私面余窃慕之今使之即安私室所不
敢也乃不果馆奕数来就邸舍与琛卧起间问 (第 96b 页)
 兄弟及宗族死者百馀人
(乙/未)二十年春正月立贵人曹氏(操之/女)为皇后
刘备孙权分荆州备使关羽守江陵权使鲁肃屯陆口
(陆水入江之口在今湖北武昌/府嘉鱼县西南亦曰陆溪口)
 孙权以刘备已得益州令 诸葛瑾
从备求荆州备曰 …… (第 45b 页)
 之力以济其患而豫州愆德堕好今已藉手西州又
 欲剪并荆土斯盖凡夫所不忍行而况整领人物之
 主乎羽无以答会闻曹操将攻汉中备乃求和于权
 权令 诸葛瑾
报命遂分荆州以湘水(源出广西桂林/府兴安县径湖)
 (南之永州衡州至长沙/府湘阴县汇于洞庭)为界长沙 (第 46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