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易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別集類
史鈔類
正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小說家類
農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儒家類
譜錄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清代道教文獻
 终之美愿降心存纳以慰将命权敬待之

章武元年昭烈东伐孙权求和
  诸葛瑾
传曰瑾与昭烈笺曰奄闻旗鼓来至白帝或
 恐议臣以吴王侵取此州危害关羽怨深祸大不宜
 答和此用心于小未留 …… (第 9a 页)
 于群后也陛下以关羽之亲何如先帝荆州大小孰
 与海内俱应仇疾谁当先后若审此数易于反掌时
 或言瑾别遣亲人与备相闻权曰孤与 子瑜
有死生 (第 9a 页)
 不易之分 子瑜
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 (第 9b 页)
子瑜
也 江
 表传曰瑾在南郡人有密谗瑾者陆逊表保明瑾无
 此权报曰 (第 9b 页)
子瑜
与孤从事积年深相明究玄德昔遣
 孔明至吴孤尝与 (第 9b 页)
子瑜
曰卿与孔明同产且弟随兄
 于义为顺何以不留孔明 (第 9b 页)
子瑜
答言弟亮已失身于
 人委质定分义无二心弟之不留犹瑾之不往其言
 足贯神明今岂当有此乎
二年昭烈败于猇 (第 9b 页)
善哉使我得此人以自辅岂有今日之劳乎
刘义庆世说曰 诸葛瑾
弟亮及从弟诞并有盛名各在
一国于时以为蜀得其龙吴得其虎魏得其狗诞在魏
与夏侯玄齐名瑾在吴吴朝服其弘量 (第 9b 页)
 弇州续稿曰孔明与 子瑜
为亲昆季而公休则从弟
 也孔明为汉丞相秉国 (第 9b 页)
子瑜
至大将军亦参预吴大政
 而公休仕魏至司空各以身分事三国而不相猜又
 皆三公也又皆自致功名封彻侯而公休 …… (第 9b 页)
 望实出镇寿春使一方肃戢及败死而麾下数百人
 无一降敌者且曰为诸葛公死不恨此岂常人所能
 及哉抑不但公休而巳也即 子瑜
之子元逊其材亦
 孔明流亚也识度故不及耳元逊事事效孔明孔明
 相幼主则亦相幼主孔明伐魏则亦伐魏孔明斩 …… (第 10a 页)
 相径庭后事遂霄壤者孔明密元逊疏孔明静元逊
 躁孔明遂而顺元逊遂而踞孔明严而仁元逊严而
 刻耳嗟乎孔明之忠汉也与 子瑜
之忠吴也思远之
 继孔明而死忠也尚之死孝也寿知之亦能言之公
 休之忠魏也寿不知之矣后世尚能知之而元逊 (第 10b 页)
 自武都密书请降昭烈令引兵屯城北城中震怖围
 城数十日璋遂出降
  吴蜀分荆州
建安二十年关羽屯江陵吴孙权遣 诸葛瑾
求荆州诸
郡昭烈不许吕蒙取长沙桂阳三郡零陵太守郝普固 (第 6a 页)

 权令 诸葛瑾
从备求荆州诸郡昭烈不许曰吾方图
 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耳权曰此假而不反
 欲以虚辞引岁者也遂置长 (第 6b 页)
 任子旟天下贤士那可入其乡
王基 东莱曲城人魏征南将军

诸葛诞 琅邪人扬州都督起兵讨司马昭不克而死
吴太史慈 东莱黄人建昌都尉孙策曰闻君为太守
 劫州章赴文举诣玄德皆有义烈天下智士也 诸葛瑾 
琅邪阳都人吴豫州牧孔明族弟吴志曰葛
 氏本诸人徙阳都阳都先有姓葛者故时人谓之诸
 葛
徐盛 莒人吴安 (第 19b 页)
  吴论
臣焘曰必有合天下之势然后可以一天下三国鼎立
曹氏据魏地广兵强奄天下之半孙权以一隅之半则
其势力必不加于魏而君臣相谋连荆益之险合东西
之势以抗北方最策之得也尝观孙权之初满宠在合
淝而淮未属吴先主武侯奄蜀汉而益未属吴不得淮
则无以拒北寇之入不得荆则无以固上流之势不得
益则无以为西土之援天下大势分合不一则其力不

全拒敌且不足安能以兼人哉故孙权擐甲冑冒矢石
转斗合淝以为满宠争上流之地陆逊吕蒙相与赞其
决以蹑取荆州全据长江而命 诸葛瑾
等寻盟于蜀两
国之使冠盖相望不绝于道凡其所以百战经营与夫
区区外交者皆求于合东西之势进图北方耳盖江南 …… (第 6b 页)
   所忧
臣焘曰自古英雄据天下之势则必并天下之谋以议
其攻守处形便控险阻此为攻守之图也攻守之事非

勇不能决非智不能全此二者皆人谋也而足以增山
川之重示形势之制则争天下者必借险于地取谋于
人而后能大有所成就矣吴越之地长江大淮险狭四
顾孙权君臣相与画江而守之抗二大敌未尝困折人
皆谓地形之便而不知人谋之巧也魏文临江喟然发
有人之叹而六师遽旋噫是岂特孙权之力亦股肱爪
牙相与合谋内守外禦而敌人莫敢抗耳盖自周瑜为
之破曹公陆逊为之抗巴蜀以激江南之气而攻取方

力筑濡须之坞设武昌之城以全江南之备而守禦方
诸葛瑾
寻盟张温报聘以通江南之援而和好方讲
噫用江南一方之地或攻以兼敌或守以拒寇或和以
息民皆有人出为之谋故 …… (第 10a 页)
   瑜也周瑜还江陵为行装道病卒于巴丘
臣焘曰天下之大势全据之则强三国时天下之大势
在襄阳吴蜀之要害而魏之所以必争也蜀为天下足

重关剑阁险阨四蔽而不可以图远吴为天下首山川
阻深士卒剽悍而不能亡西顾之忧襄阳者天下之脊
也东援吴西控蜀连东西之势以全天下形胜使魏来
伐击吴则蜀掣于西击蜀则吴牵于东而襄阳通吴蜀
之援以分北方之势击襄阳则吴蜀并起而救之使魏
可攻则吴军历江淮蜀军撼秦陇而襄阳之众直指中
原则许洛动摇而天下可定是瑜之谋不特为今日固
守之地而亦异时混一之资也不幸瑜没孙权不能推

汉文思贾谊之心施行其策而用吕蒙继之梁益陷于
蜀襄阳归于魏而吴自全于一隅至破蜀师于猇亭而
诸葛瑾
向襄阳则天下之势已分而不全呜呼吴蜀
襄阳全据于一则江南可量哉
  徙治建业
   十七年九月初张纮以 (第 16a 页)
   遂遁孙韶陆逊亦退
臣焘曰攻则欲致敌守则欲远寇致敌于近而其战方
力禦寇于远而其心方固高祖之所守者关中也而尝

战于京索之间武侯之所守者汉中也而尝争于秦渭
之上盖所以严扃鐍重藩篱以固其根本而使敌不知
所以攻惟秦守峣关蜀守剑阁敌人取之易如反掌盖
开门延盗使得志于堂奥之间然后起而禦之亦难为
力矣孙权于吴南守建业而自与满宠转战于新城之
下西守江陵而周瑜陆逊无日不向襄阳新城襄阳者
魏之冲而江陵建业之蔽也扼敌于远使近之所守者
得以休息于内而时佐其急以是而守则敌不知所攻

矣后世常怪孙权保固江东以抗二大敌宜若有馀噫
孰谓孙权用高祖武侯之守而有峣关剑阁之失乎
  商札以曹氏政衰劝孙权遣 诸葛瑾
等攻寿春陆
  逊等攻襄阳又命益州军于陇右权不从
   魏邵陵厉公正始二年春吴人将伐魏零陵太
    (第 18a 页)
守商札言于吴主曰曹氏虎争之际而幼童涖
   事宜西命益州军于陇右授 诸葛瑾
朱然大众
   直指襄阳陆逊朱桓别征寿春大驾入淮阳历 (第 18a 页)
任能各尽其心以保
江东我不如卿策卒而权继之是为大皇帝当是时有
张昭(子/布)以为腹心有陆逊(伯/言) 诸葛瑾(子/瑜)
步骘(子/山)以为股
肱有吕范(子/衡)朱然(义/封)以为爪牙有周瑜(公/瑾)鲁肃(子/敬)吕蒙
( (第 15a 页)
尽其心以保
江东我不如卿策卒而权继之是为大皇帝当是时有
张昭(子/布)以为腹心有陆逊(伯/言)诸葛瑾 (子/瑜)
步骘(子/山)以为股
肱有吕范(子/衡)朱然(义/封)以为爪牙有周瑜(公/瑾)鲁肃(子/敬)吕蒙
( (第 15a 页)
  代程普督夏口黄盖及兄瑜卒又并其军赐沙羡
  云杜南新市竟陵为奉邑自置长吏轻财能施善
  与交结与 诸葛瑾
至厚委庐江刘靖以得失江夏
  李允以众事广陵吴硕河南张梁以军旅而倾心 (第 6b 页)
   子庶(溧水人孝行著闻/乾隆年閒/旌)吴运镇(高淳人同县吴翥/南周良遇均孝行)
(著闻俱乾隆/年閒/旌)张瑛(上元人捐职从九品分发陜西/嘉庆元年投效军营时邪匪滋)
(事参将钟岳在西牛槽防堵贼越山窜瑛直前扑/拿骑马贼月中矛伤阵亡事/闻赐恤荫云)

(骑/尉)司马騊(江宁人嘉庆中由山阳县生簿荐擢河/东河道总督办理河务洞悉机宜曹工)
(睢工经理俱臻稳固/卒/赐恤如例)
  ︹流寓︺︹三国︺︹ 吴︺诸葛瑾(琅邪人避乱江东孙权用为司/马使蜀通好与其弟亮公会相)
(见退无私言/子恪亦知名)
︹晋︺周彦伦(汝南人居钟山下清贫寡/欲后应诏出仕累官国子)
(博/士)︹南北朝︺︹齐︺明僧绍(平原鬲 (第 50a 页)
江之志盛建计从建业筑围/作薄落围上设假楼江中浮船文帝到广陵望围)
(愕然便引军还诸/将皆伏黄武中卒) 诸葛瑾(阳都人为孙权长史转/中司马后汉建安中权)
(遣瑾使蜀通好与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权意往往而释后先主)
(伐吴或言瑾别遣亲人与蜀相闻权曰子瑜之不/负孤犹孤之不负子瑜也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

(第 6a 页)
其弟亮俱公会相见退无私面/与权谈说谏喻未尝切愕权意往往而释后先主)
(伐吴或言瑾别遣亲人与蜀相闻权曰 子瑜
之不/负孤犹孤之不 (第 6a 页)
子瑜
也瑾为人有容貌思度于) (第 6a 页)
山多恶疾人法和采药疗之皆差山中毒虫猛)
(兽法和授其禁戒不得噬螫元和志沮山在县东/北一百八里吴时朱然 诸葛瑾
乘山险道北出沮)
(中去襄阳城百五十里或云司马/宣王凿八叠山开路于此停租也)荆山(在南漳县/西八十里 (第 49a 页)
 (阳都人丰之后汉末避难居南阳徐庶谓刘先主曰/诸葛孔明卧龙也先主凡三往问计延为军师先主)
 (即位拜丞相后主时封武乡侯任贤养民通吴平蛮/尝作八阵图上出师二表北伐曹魏卒于军谥忠武)
  诸葛瑾(亮兄事孙权使蜀与亮公朝相见退无私面/常与权论说谏谕但粗陈指归如有未合则)
 (舍而及他徐复托事造端以物𩔖相求于/是权意往往而释累迁大将军封宛陵侯)
诸葛诞(亮/兄)
 (事魏为吏部郎人有所属辄显其言而用之后有当/否则公议其得失以为褒贬自是群僚皆慎所 (第 43b 页)
  南漳县西南一百四十里旧五乡今四乡汉之临沮县
地属南郡郭仲产南雍州记云晋平吴割临沮之北乡
立上黄县后魏又置重阳县周改为思安县隋文帝三
年改为南漳县唐武德二年分襄阳郡南漳县于今所
置贞观九年废县来属襄州 荆山禹贡荆及衡阳为
荆州韩子卞和得玉于荆楚山三面险绝惟东南一隅

才通人径顶上有池水周回四十馀步乔松翠柏绕列
其旁并有石室相传云是卞和宅 柤山习凿齿襄阳
记吴时朱然 诸葛瑾
万彧从沮中寻山险道出柤中柤
音榆如榆柤之柤其地在上西黄界去襄阳城百五十
里按此是地名非山称也盖以其地 (第 13a 页)
    顾雍(子劭 劭子谭承 雍孙荣

  族人悌殷礼)
       步骘(子阐 周昭李肃)

   诸葛瑾(少子融)
  列传第五十五      卷五十八 (第 21a 页)
  十九年夏张任勒兵于雁桥逆战被禽昭烈以任忠勇
欲降之任厉声曰老臣不复事二主矣乃杀之雒城破
进围成都征西将军马超率众来归屯于城北城中震
恐后数十日昭烈令从事简雍入说璋璋从雍出降蜀
中殷盛丰乐昭烈置酒大飨士卒取城中金银分赐将
士还其谷帛昭烈领益州牧诸葛亮为股肱法正为谋
主关羽张飞马超为爪牙许靖糜竺简雍为宾友及董
和黄权李严等本璋之所授用也吴懿费观等又璋之

婚亲也彭羕(原注馀亮反)又璋之所排摈也刘巴者宿昔之所
忌恨也皆处之显任尽其器能有志之士无不竞劝冬
十一月曹操弑皇后伏氏酖杀二皇子

  二十年孙权闻昭烈取益州逐刘璋令中司马 诸葛瑾
从昭烈求荆州诸郡昭烈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得凉州
当以荆州相与权大怒乃遣吕蒙袭夺长沙零陵桂阳
三郡夏五月昭 (第 21a 页)
屯田为久驻之基耕者杂于渭滨居民之
间百姓安堵军无私焉夏五月孙权入居巢湖口向合
肥新城众号十万又遣陆逊 诸葛瑾
入江夏沔口向襄
阳孙韶张承入淮向广陵淮阴曹睿亲率诸军拒权亮
数挑战懿不敢出相守百馀日亮乃遗懿巾帼妇人 …… (第 28b 页)
训厉第六
综覈上第七综覈下第八杂言上第九杂言下第十贵
和第十一兵要第十二传运第十三与孙权书第十四
诸葛瑾
书第十五与孟达书第十六废李平第十七
法检上第十八法检下第十九科令上第二十科令下 (第 38a 页)
  五年策卒以事授权权哭未及息策长史张昭谓权曰
孝廉此宁哭时耶扶权易服上马抚巡诸军上表朝廷
下移属郡周瑜自巴丘将兵赴丧权留之以中护军与
张昭共掌众事是时惟有会稽吴郡丹阳豫章庐陵然
深险之地犹未尽从而天下英豪布在州郡宾旅寄寓
之士以安危去就为意未有君臣之固张昭周瑜等谓
权可与共成大业故委心服事焉冬十月曹操闻策卒
欲因丧伐之以定吴会张纮谏操操乃表权为讨虏将

军领会稽太守袭封吴侯仍遣纮还吴佐权使内附权
委纮与张昭共掌机务使丞之郡行文书事待张昭以
师傅之礼而周瑜程普吕范等为将率招延俊秀聘求
名士鲁肃 诸葛瑾
等始为宾客分部诸将镇抚山越讨
不从命初策表用李术为庐江太守策亡攻杀扬州刺
史严象又不事权而多纳其叛亡 …… (第 2b 页)
  十九年夏五月权攻皖城闰月克之获庐江太守朱光
及参军董和男女数万口是岁昭烈取蜀

  二十年权以昭烈已得益州令 诸葛瑾
从求荆州诸郡
昭烈不许曰吾方图凉州凉州定乃尽以荆州相与尔

  权曰此假而不反而欲以虚辞引岁也遂置南 (第 7b 页)
三郡长
吏关羽尽逐之权大怒乃遣吕蒙督鲜于丹徐忠孙规
等兵二万取长沙零陵桂阳三郡使鲁肃以万人屯巴

丘以禦关羽权住陆口为诸军节度蒙到二郡皆服惟
零陵太守郝普未下会昭烈到公安使关羽将三万兵
至益阳权乃召蒙等使还助肃蒙使人诱普普降尽得
三郡将守因引军还与孙皎潘璋并鲁肃兵并进拒羽
于益阳未战会操入汉中昭烈惧失益州使使求和权
诸葛瑾
报命更寻盟好遂分荆州长沙江夏桂阳以
东属权南郡零陵武陵以西属昭烈昭烈归而操已还
权自反陆口遂攻合肥合 …… (第 8a 页)
出洞口曹仁出濡须曹真夏侯尚张合徐晃围南郡权
遣吕范等督五军以舟军拒休等 诸葛瑾
潘璋杨粲救
南郡朱桓以濡须督拒仁时扬越蛮夷多未平集内难未
弭故权卑辞上书求自改厉若罪在难除必不见置当 …… (第 17a 页)
  五年春令曰军兴日久民离农畔父子夫妇不能相恤
孤甚悯之今北虏缩窜方外无事其下州郡有以宽息
秋七月权闻曹丕卒遂伐其丧攻江夏不克而还遣

葛瑾
等围襄阳魏将司马懿击败之杀部将张霸分三
郡恶地十县置东安郡以全琮为太守平讨山越冬十
月陆逊陈便宜劝以 …… (第 20b 页)
中褚逢赍以就逊及 诸葛瑾
意所不安令损益之是岁
权于武昌新装大船名为长安试泛之钓台溯时风大
盛谷利令柂工取樊口权曰当张头取罗州 …… (第 22a 页)
  三年春正月诏曰兵久不辍民困于役岁或不登其宽
诸逋勿复督课汉丞相亮约同时大举伐魏夏五月权
遣陆逊 诸葛瑾
等屯江夏沔口孙韶张承等向广陵淮
阳权率大众围合肥新城时亮出武功权谓曹睿不能
远出而睿遣兵助司马懿拒亮 …… (第 27b 页)
  赤乌元年夏吕岱讨庐贼平之秋八月魏将司马懿克
襄平斩公孙渊武昌言麟见有司奏言麟者太平之应
宜改年号诏曰间者赤乌集于殿前朕所亲见若神灵
以为嘉祥者改年宜以赤乌为元群臣奏曰昔者武王
伐纣有赤乌之祥君臣观之遂有天下圣人书策载述
最详者以为近事既嘉亲见又明也于是改元步夫人
卒追赠皇后初权信任校事吕壹壹性苛惨用法深刻

太子登数谏权不纳大臣由是莫敢言后壹奸罪发露
伏诛权引咎责躬乃使中书郎袁礼告谢诸大将因问
时事所当损益礼还复有诏责数 诸葛瑾
步骘朱然吕
岱等曰袁礼还云 (第 29b 页)
子瑜
子山义封定公相见并以时
事当有所先后各自以不掌民事不肯便有所陈悉推
之伯言承明伯言承明见礼涕泣恳恻辞 …… (第 29b 页)
  四年夏四月遣卫将军全琮略淮南决芍陂烧安城邸

阁收其人民威北将军诸葛恪攻六安琮与魏将王凌
战于芍陂中郎将秦晃等千馀人战死车骑将军朱然
围樊大将军 诸葛瑾
攻柤中(原注襄阳记柤音如租税之租柤中在上黄界去襄
阳一百五十里魏时夷王梅敷兄弟三人部曲万馀家屯此分布
(第 32a 页)
在中庐宜城西山𨻳沔二谷中土地平敞宜
桑麻有水陆良田沔南之膏腴沃壤谓之柤中)
五月太子登卒魏太傅司马懿
救樊六月军还闰月 大将军诸葛瑾
卒陆逊城邾(谨案陆逊
上志有秋八月三字)


  五年春正月立子和为太子大赦改禾兴为嘉兴百官 …… (第 32a 页)
  二年春正月立故太子和为南阳王居长沙子奋为齐
王居武昌子休为琅邪王居虎林二月大赦改元神凤
内人弑潘后诸将吏数诣王表请福表亡去夏四月权
卒年七十一谥曰大皇帝秋七月葬蒋陵(原注传子曰孙策为人明
果独断勇盖天下以父坚战死少而合其兵将以报雠转斗千里尽有江南之地诛其名豪威行邻国及权继
其业有张子布以为腹心有陆逊
诸葛瑾
步骘以为股肱有吕范朱然以为爪牙分任受职乘间伺隙兵不妄 (第 37a 页)
皓即位尊和为昭献皇帝何姬为昭
献皇后称升平宫俄改谥和曰文皇帝后月馀进为皇
太后封弟洪永平侯蒋溧阳侯植 宣城侯
洪卒子邈嗣
侯为武陵监军为晋所杀植官至大司徒晋军至皓自
为书责已以与植吴末昏乱何氏骄僭子弟横放百姓 (第 7a 页)
之志存汉室则非也郝书取裴松之一
时之论窜入正史误矣)
长子承已自封侯小子休袭爵承字仲嗣
少以材学知名与 诸葛瑾
步骘严畯相友善权为骠骑
将军辟西曹掾出为长沙西部都尉讨平山寇得精兵
万五千人后为濡须都督奋威将军封都 …… (第 8b 页)
葛氏者元逊也勤于长进笃于物类
凡在庶几之流无不造门年六十七赤乌七年卒谥曰
定侯子震嗣初承丧妻昭欲为索 诸葛瑾
女承以相与
有好难之权闻而劝焉遂为婚(原注裴松之曰按承 (第 9a 页)
诸葛瑾
同以赤乌中卒 (第 9a 页)
嘉禾五年权北征使逊与 诸葛瑾
攻襄阳逊遣亲人韩
扁赍表奉报还遇敌于沔中钞逻得扁瑾闻之甚惧书
与逊云大驾已旋贼得韩扁具知吾阔狭且水乾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