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書類
編年類
地理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雜史類
史評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六年,随英亲王阿济格讨大同叛镇姜镶;城中贼出犯镶红旗营,车尔布率护军击败之。会贼党自阻马得胜二路分兵五千至北山偪我军,镶亦率众出城拒战;护军统领鳌拜破贼一营,车尔布偕副都统谭布合兵继进,贼出城者尽歼焉。两遇恩诏,晋三等伯。
十二年十二月,命同宁海大将军伊尔德率师征「海贼」于浙江。先是, 明鲁王朱以海 与伪侯阮进等据舟山;大兵逐之入海,擒阮进,取舟山。至是,阮进馀党伪伯阮思、伪总制陈六御等复据舟山。十 …… (第 150 页)
六年,与都统谭泰征江西叛镇金声桓,平之。进剿广东叛镇李成栋于信丰,拔其城;成栋夜遁,马蹶,溺水死。随分兵定抚州、建昌,破伪总兵杨奇盛兵二千馀:江西悉平。师旋,复奉命统领将士往剿保定土寇。叙功,晋一等子。八年八月,护军统领鳌拜讦伊尔德罪状,以上幸南苑时伊尔德擅令内直员役更番及私减守门护军额数,又嫉忌鳌拜等为上效力;鞫实,论死,藉其家。上贷之,命削世职,降一级留任,罚赎。十一月,擢本旗都统。明年,三遇恩诏,晋一等伯兼一云骑尉。随敬谨亲王尼堪征湖南,败绩。十一年,师旋;论罪,革职、籍没。
是时, 明鲁王朱以海 为郑成功所杀,其馀党窃据浙江舟山为寇;十二年,上命伊尔德为宁海大将军,统兵往剿。至则伪总兵王长树、毛 …… (第 156 页)
五纳哈赉,满洲正红旗人;姓佟佳。崇德五年,以护军参领从大兵围锦州,有功。顺治元年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流寇,追至望都。十一月,从豫亲王多铎至潼关;设伏,连破流寇。二年,随征江南;敌营于江宁桥,五纳哈赉入其垒,击走之。叙功,加骑都尉世职。六月,随多罗贝勒博洛征浙江,败敌于平湖。寻攻江阴城,中殁。
同时,阿布图以虚衔章京随大兵驻杭州。值明马士英拥残兵渡江,欲谒 鲁王朱以海, (第 176 页)
以海 诸臣拒之;乃投 (第 176 页)
以海 将方国安,联兵窥杭州,阿布图战殁。
大兵寻败国安军, (第 176 页)
以海 遁入海,士英亦被擒诛。 (第 176 页)
以海 后为郑成功所害,其馀党据浙江舟山。十二年,命宁海大将军伊尔德剿之。贼将陈六御于海岛望江口下列战舰以待 …… (第 176 页)
张愫,山东掖县贡生。顺治二年,任绍兴知府。时「海贼」郑成功倡乱,绍兴奸民潜应之,鼓众猝起。城陷,愫死之;执会稽县知县官抚涣,百计胁降。抚涣怒骂,自刭死;贼支解其尸,杀其家属九人。生员王业巩,闻寇,负父逃,贼杀其父;愤骂,断舌、劓耳鼻死。
四年, 明鲁王朱以海 将程煌聚众二千馀,据龙泉关;督标守备张文科击之,败遁。追至木衢岭,力战阵殁。旋陷泰顺,知县张联标死之 (第 177 页)
。
八年, 以海 与其英毅伯阮思、定西侯张名振等遁踞舟山,乘风潮,联越重洋犯汛;大兵分路荡剿,抵舟山克之。浙江提标千 …… (第 177 页)
,殒于阵。家丁从死者,吴正登、李友、郑福、王强、邓星、余德、朱文、王国用、卢光九人。
方是时, 明鲁王朱以海 亦遣将郑彩从海道窥福州,破连江、闽清诸邑;彩以兵连江之北山,断省城援路。署连江营参将桂显督孤军奋战 …… (第 181 页)
当是时,明唐王朱聿键虽削平,而山海多寇。永福县城再陷,知县翁曰宾甫受事,即殉难。其明年,星炳继之;城复破,被系绝食死。时下游山贼亦响应,际昌偕万鉴同守永春城,凡四阅月;城破,际昌赴水死,万鉴率诸生詈贼死。孚建骂贼死、国投井死:皆以官守就义。
时海上寇氛,南则郑成功陷海澄,北则 鲁王朱以海 陷福宁。成功初诱祖唐同入海,祖唐不从,成功絷归厦门;胁之降,祖唐厉声斥其背亲逆命,贼怒杀之。之秀守福 …… (第 183 页)
黎树声,浙江乌程人。顺治三年,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由浙征闽,树声以举人从军;屡著劳绩,奏授福州府推官。
四年,委署兴化府事。时 明鲁王朱以海 令其大学士朱继祚勾结诸寇连陷郡县,遂偪兴化城;树声偕劄委游击尚香策昼夜巡守,不居署者十馀月。守道彭遇 …… (第 183 页)
是年十一月,调闽浙总督。时「海贼」郑成功寇掠闽地,延平有将军寨者,地势巍峭,俯瞰诸邑,贼据其上,大兵屡攻不能破;锦命垒土高与寨等,乘以登陴,遂攻克之
。会福州大饥,郡县多陷于贼;锦遣兵次第收复,抚辑流徙,民赖以安。五年,「海贼」郑彩连千馀,入踞长乐、连江诸县;锦与靖南将军陈泰等分兵夹击,恢复二县。连军兴化,斩伪总兵顾世臣等十一人。六年正月,遣总兵官张应梦、马得功等复罗源、永春、德化、福安诸邑,平三百馀寨。以福清等二十县士民能效死守城,奏免本年丁徭,以示鼓励。七月,江西山贼突入延平,攻陷大田、尤溪;锦调兵会剿,复其地,擒斩伪新建王朱由模及其党朱由等。
七年,疏陈进剿舟山机宜曰:『舟山及各山负固者,皆以拥戴明 鲁王 为名。水贼登岸,则山贼为之接应;山贼初被剿,则入海以避兵锋:交通闽、粤,侵犯苏、松,为数省之大害。臣 …… (第 190 页)
先是,顺治二年,明唐王朱聿键据福建;明年,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往征,执聿键于汀州。进围福州城,有三等护卫色鲁者,越众先登,克之;色鲁殁于阵。聿键既死,郑芝龙降;芝龙子成功遁入海,纠数千人据南澳。时 明鲁王朱以海 从绍兴败遁入海、桂王朱由榔称号肇庆,成功遥奉由榔年号,屡劫缘海郡县。顺治五年,护军校席达从大兵往征; (第 196 页)
力战死。后 以海 为成功所杀,其馀党阮思等据浙江舟山;宁海大将军伊尔德进剿,护军参领博启从,克舟山。寻随安南将军达素攻 …… (第 196 页)
先生由武进县学生入国子监,中崇祯六年副榜贡生;遂久留京师。十六年,应诏上「备边五策」,不报。先生知时事不可为,乃归;携书三千卷,隐天台山中三年而明亡。唐王聿键入福州自立,而 鲁王以海 亦称监国于绍兴;姜垓荐先生知兵, (第 200 页)
鲁王 遣使聘先生。先生意以监国为不然,固辞不起。大清兵下浙,避走福州;福州破,走广州;广州复破,复至建宁之 (第 200 页)
建阳。
是时,大清兵席捲浙、闽、粤三省,唐王与弟聿被执死, 鲁王 亦败走海外,湖广何腾蛟、江西杨廷麟等皆前破灭;而明遗臣民拥残旅倔彊走拒,遥奉永明王由榔。金坛人王祈聚 …… (第 200 页)
刘守贤,字硕彦;湖南新化人。少以辽东都司,隶洪承畴麾下;又随平贼将军左良玉。良玉死,守贤走浙江,依方国安。以援剿功,累官宁绍台温总兵官。
时北京、南都相继陷,守贤遂以所部从 监国鲁王 航海,栖皇于翁洲、南澳。顺治辛卯,大兵破舟山;乃散遣部曲,归奉母村居,衣道士服以终。
(──右「 (第 203 页)
十二年十二月,命同宁海大将军伊尔德率师征「海贼」于浙江。先是, 明鲁王朱以海 与伪侯阮进等据舟山;大兵逐之入海,擒阮进,取舟山。至是,阮进馀党伪伯阮思、伪总制陈六御等复据舟山。十 …… (第 150 页)
六年,与都统谭泰征江西叛镇金声桓,平之。进剿广东叛镇李成栋于信丰,拔其城;成栋夜遁,马蹶,溺水死。随分兵定抚州、建昌,破伪总兵杨奇盛兵二千馀:江西悉平。师旋,复奉命统领将士往剿保定土寇。叙功,晋一等子。八年八月,护军统领鳌拜讦伊尔德罪状,以上幸南苑时伊尔德擅令内直员役更番及私减守门护军额数,又嫉忌鳌拜等为上效力;鞫实,论死,藉其家。上贷之,命削世职,降一级留任,罚赎。十一月,擢本旗都统。明年,三遇恩诏,晋一等伯兼一云骑尉。随敬谨亲王尼堪征湖南,败绩。十一年,师旋;论罪,革职、籍没。
是时, 明鲁王朱以海 为郑成功所杀,其馀党窃据浙江舟山为寇;十二年,上命伊尔德为宁海大将军,统兵往剿。至则伪总兵王长树、毛 …… (第 156 页)
五纳哈赉,满洲正红旗人;姓佟佳。崇德五年,以护军参领从大兵围锦州,有功。顺治元年四月,从睿亲王多尔衮入山海关,败流寇,追至望都。十一月,从豫亲王多铎至潼关;设伏,连破流寇。二年,随征江南;敌营于江宁桥,五纳哈赉入其垒,击走之。叙功,加骑都尉世职。六月,随多罗贝勒博洛征浙江,败敌于平湖。寻攻江阴城,中殁。
同时,阿布图以虚衔章京随大兵驻杭州。值明马士英拥残兵渡江,欲谒 鲁王朱以海, (第 176 页)
以海 诸臣拒之;乃投 (第 176 页)
以海 将方国安,联兵窥杭州,阿布图战殁。
大兵寻败国安军, (第 176 页)
以海 遁入海,士英亦被擒诛。 (第 176 页)
以海 后为郑成功所害,其馀党据浙江舟山。十二年,命宁海大将军伊尔德剿之。贼将陈六御于海岛望江口下列战舰以待 …… (第 176 页)
张愫,山东掖县贡生。顺治二年,任绍兴知府。时「海贼」郑成功倡乱,绍兴奸民潜应之,鼓众猝起。城陷,愫死之;执会稽县知县官抚涣,百计胁降。抚涣怒骂,自刭死;贼支解其尸,杀其家属九人。生员王业巩,闻寇,负父逃,贼杀其父;愤骂,断舌、劓耳鼻死。
四年, 明鲁王朱以海 将程煌聚众二千馀,据龙泉关;督标守备张文科击之,败遁。追至木衢岭,力战阵殁。旋陷泰顺,知县张联标死之 (第 177 页)
。
八年, 以海 与其英毅伯阮思、定西侯张名振等遁踞舟山,乘风潮,联越重洋犯汛;大兵分路荡剿,抵舟山克之。浙江提标千 …… (第 177 页)
,殒于阵。家丁从死者,吴正登、李友、郑福、王强、邓星、余德、朱文、王国用、卢光九人。
方是时, 明鲁王朱以海 亦遣将郑彩从海道窥福州,破连江、闽清诸邑;彩以兵连江之北山,断省城援路。署连江营参将桂显督孤军奋战 …… (第 181 页)
当是时,明唐王朱聿键虽削平,而山海多寇。永福县城再陷,知县翁曰宾甫受事,即殉难。其明年,星炳继之;城复破,被系绝食死。时下游山贼亦响应,际昌偕万鉴同守永春城,凡四阅月;城破,际昌赴水死,万鉴率诸生詈贼死。孚建骂贼死、国投井死:皆以官守就义。
时海上寇氛,南则郑成功陷海澄,北则 鲁王朱以海 陷福宁。成功初诱祖唐同入海,祖唐不从,成功絷归厦门;胁之降,祖唐厉声斥其背亲逆命,贼怒杀之。之秀守福 …… (第 183 页)
黎树声,浙江乌程人。顺治三年,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由浙征闽,树声以举人从军;屡著劳绩,奏授福州府推官。
四年,委署兴化府事。时 明鲁王朱以海 令其大学士朱继祚勾结诸寇连陷郡县,遂偪兴化城;树声偕劄委游击尚香策昼夜巡守,不居署者十馀月。守道彭遇 …… (第 183 页)
是年十一月,调闽浙总督。时「海贼」郑成功寇掠闽地,延平有将军寨者,地势巍峭,俯瞰诸邑,贼据其上,大兵屡攻不能破;锦命垒土高与寨等,乘以登陴,遂攻克之
。会福州大饥,郡县多陷于贼;锦遣兵次第收复,抚辑流徙,民赖以安。五年,「海贼」郑彩连千馀,入踞长乐、连江诸县;锦与靖南将军陈泰等分兵夹击,恢复二县。连军兴化,斩伪总兵顾世臣等十一人。六年正月,遣总兵官张应梦、马得功等复罗源、永春、德化、福安诸邑,平三百馀寨。以福清等二十县士民能效死守城,奏免本年丁徭,以示鼓励。七月,江西山贼突入延平,攻陷大田、尤溪;锦调兵会剿,复其地,擒斩伪新建王朱由模及其党朱由等。
七年,疏陈进剿舟山机宜曰:『舟山及各山负固者,皆以拥戴明 鲁王 为名。水贼登岸,则山贼为之接应;山贼初被剿,则入海以避兵锋:交通闽、粤,侵犯苏、松,为数省之大害。臣 …… (第 190 页)
先是,顺治二年,明唐王朱聿键据福建;明年,征南大将军贝勒博洛往征,执聿键于汀州。进围福州城,有三等护卫色鲁者,越众先登,克之;色鲁殁于阵。聿键既死,郑芝龙降;芝龙子成功遁入海,纠数千人据南澳。时 明鲁王朱以海 从绍兴败遁入海、桂王朱由榔称号肇庆,成功遥奉由榔年号,屡劫缘海郡县。顺治五年,护军校席达从大兵往征; (第 196 页)
力战死。后 以海 为成功所杀,其馀党阮思等据浙江舟山;宁海大将军伊尔德进剿,护军参领博启从,克舟山。寻随安南将军达素攻 …… (第 196 页)
先生由武进县学生入国子监,中崇祯六年副榜贡生;遂久留京师。十六年,应诏上「备边五策」,不报。先生知时事不可为,乃归;携书三千卷,隐天台山中三年而明亡。唐王聿键入福州自立,而 鲁王以海 亦称监国于绍兴;姜垓荐先生知兵, (第 200 页)
鲁王 遣使聘先生。先生意以监国为不然,固辞不起。大清兵下浙,避走福州;福州破,走广州;广州复破,复至建宁之 (第 200 页)
建阳。
是时,大清兵席捲浙、闽、粤三省,唐王与弟聿被执死, 鲁王 亦败走海外,湖广何腾蛟、江西杨廷麟等皆前破灭;而明遗臣民拥残旅倔彊走拒,遥奉永明王由榔。金坛人王祈聚 …… (第 200 页)
刘守贤,字硕彦;湖南新化人。少以辽东都司,隶洪承畴麾下;又随平贼将军左良玉。良玉死,守贤走浙江,依方国安。以援剿功,累官宁绍台温总兵官。
时北京、南都相继陷,守贤遂以所部从 监国鲁王 航海,栖皇于翁洲、南澳。顺治辛卯,大兵破舟山;乃散遣部曲,归奉母村居,衣道士服以终。
(──右「 (第 203 页)
五年,命为定南将军,率左翼汉军随郑亲王征湖广。六年,进攻湘潭,明总督何腾蛟分兵三队出城拒敌;我军分击,大败之,克其城,生擒腾蛟。乘夜率兵追剿马进忠,平明薄其营,奋力冲击,遂克宝庆,并破南山坡九营;阵斩总兵马有志,胡进玉等,进忠仅以身免。又破贼渠袁宗第营于洪江。驻师沅州,伪总兵王永强来犯;之源败之于便水驿,斩伪副将三人、贼众七百馀级。累遇恩诏,晋世职至一等男又一云骑尉。
八年,同都统金砺驻防杭州。时伪大学士张肯堂、伪荡湖侯阮进、伪定西侯张名振等拥 明鲁王朱以海 踞舟山,之源与总督陈锦、总兵田雄会师进剿,由宁波之定关出海;阮进集战舰以拒我师,败之于横水洋,生擒进 (第 246 页)
。复分兵击剿,三战皆捷,遂至舟山之螺头门。肯堂集城中兵六千坚守十馀日,我兵用云梯破城,肯堂及伪尚书李向中、吴钟峦、伪侍郎朱永佑等纵火自焚死。名振拥 鲁王 遁三盘岛,之源遣总兵马进宝等率兵追克之,焚其积聚;复败之于沙埕,收各户口八千五百馀,悉令归农。因与 …… (第 246 页)
刘方至(吴梦鼎等)
刘方至,山东掖县人。顺治元年恩贡生;二年十一月,选浙江绍兴府推官。时 明鲁王朱以海 据绍兴,方至从总督张存仁于杭州佐调兵食。三年, (第 259 页)
鲁王 遁入海,方至始莅任。时山寇多遥奉 (第 259 页)
鲁王 封号,犯兰溪,署知县吴梦鼎死之──梦鼎,钱塘人。山寇攻泰顺,县人曾三凤率乡兵邀击,与弟三重、三益并为 (第 259 页)
所杀。惟绍兴以方至善守御,寇不敢猝发。五年,总督陈锦檄方至署上虞县。 鲁王 据舟山,分遣所署侍郎王翊、李长祥扰内地;方至闻警,即偕驻防千总孔大有御之西汇嘴,且请援师。锦方剿「海 (第 259 页)
寇」于福建,援未至;长祥 以海 舶乘潮入曹娥江,薄上虞。方至婴城守,而王翊自大岚山突破城,方至、大有俱战殁。锦疏言:『舟山馀孽连偪 …… (第 259 页)
城池者比』。诏赠方至按察司佥事,荫其子涵之国子监学录──涵之仕至绍兴府知府;大有恤银八十两。
自 鲁王 漂窜海外,浙东州、县多被扰。其所署侍郎张煌言久踞海岛;十四年,围台州,知县刘登龙、守备郑之文并以殉节 …… (第 259 页)
(──录自「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三百三十七(「忠义」七)。)
陈 慎(许立达等)
陈慎,直隶文安人。顺治十年,由贡生,授江南崇明知县。
时 明鲁王朱以海 据金门岛,遣其将张名振自海道窥崇明;慎练乡勇坚守。副将梁化凤自苏州来援,侦名振踞平洋沙,汊港多淖,不 (第 275 页)
利进攻;慎令民户输门扇一、草束一、夜填路。化凤出其不意击之,慎率乡勇为应,斩五百级,沈其船七;名振败走。化凤旋擢总兵,移镇崇明;偕慎筑文成坝,联合平洋沙,守始固。
十六年六月,「海寇」郑成功及 鲁王 旧臣张煌言连入犯,谋取崇明为巢穴;煌言曰:『崇明已设重兵,宜以偏师缀之;而径趋金陵』。成功遂突入海 …… (第 275 页)
伊勒图(巴拜等)
伊勒图,满洲正蓝旗人;姓纳喇。以世袭佐领,授护军参领。
先是,大兵克舟山, 明鲁王朱以海 遁海岛。大兵凯旋,徙舟山居民于内地,隳其城。未几, (第 276 页)
鲁王 故将陈六御、阮思复踞舟山,与郑成功通声援。顺治十三年,宁海大将军伊尔德剿之,伊勒图及护军校巴拜、沙克 (第 276 页)
八年,同都统金砺驻防杭州。时伪大学士张肯堂、伪荡湖侯阮进、伪定西侯张名振等拥 明鲁王朱以海 踞舟山,之源与总督陈锦、总兵田雄会师进剿,由宁波之定关出海;阮进集战舰以拒我师,败之于横水洋,生擒进 (第 246 页)
。复分兵击剿,三战皆捷,遂至舟山之螺头门。肯堂集城中兵六千坚守十馀日,我兵用云梯破城,肯堂及伪尚书李向中、吴钟峦、伪侍郎朱永佑等纵火自焚死。名振拥 鲁王 遁三盘岛,之源遣总兵马进宝等率兵追克之,焚其积聚;复败之于沙埕,收各户口八千五百馀,悉令归农。因与 …… (第 246 页)
刘方至(吴梦鼎等)
刘方至,山东掖县人。顺治元年恩贡生;二年十一月,选浙江绍兴府推官。时 明鲁王朱以海 据绍兴,方至从总督张存仁于杭州佐调兵食。三年, (第 259 页)
鲁王 遁入海,方至始莅任。时山寇多遥奉 (第 259 页)
鲁王 封号,犯兰溪,署知县吴梦鼎死之──梦鼎,钱塘人。山寇攻泰顺,县人曾三凤率乡兵邀击,与弟三重、三益并为 (第 259 页)
所杀。惟绍兴以方至善守御,寇不敢猝发。五年,总督陈锦檄方至署上虞县。 鲁王 据舟山,分遣所署侍郎王翊、李长祥扰内地;方至闻警,即偕驻防千总孔大有御之西汇嘴,且请援师。锦方剿「海 (第 259 页)
寇」于福建,援未至;长祥 以海 舶乘潮入曹娥江,薄上虞。方至婴城守,而王翊自大岚山突破城,方至、大有俱战殁。锦疏言:『舟山馀孽连偪 …… (第 259 页)
城池者比』。诏赠方至按察司佥事,荫其子涵之国子监学录──涵之仕至绍兴府知府;大有恤银八十两。
自 鲁王 漂窜海外,浙东州、县多被扰。其所署侍郎张煌言久踞海岛;十四年,围台州,知县刘登龙、守备郑之文并以殉节 …… (第 259 页)
(──录自「国朝耆献类徵初编」卷三百三十七(「忠义」七)。)
陈 慎(许立达等)
陈慎,直隶文安人。顺治十年,由贡生,授江南崇明知县。
时 明鲁王朱以海 据金门岛,遣其将张名振自海道窥崇明;慎练乡勇坚守。副将梁化凤自苏州来援,侦名振踞平洋沙,汊港多淖,不 (第 275 页)
利进攻;慎令民户输门扇一、草束一、夜填路。化凤出其不意击之,慎率乡勇为应,斩五百级,沈其船七;名振败走。化凤旋擢总兵,移镇崇明;偕慎筑文成坝,联合平洋沙,守始固。
十六年六月,「海寇」郑成功及 鲁王 旧臣张煌言连入犯,谋取崇明为巢穴;煌言曰:『崇明已设重兵,宜以偏师缀之;而径趋金陵』。成功遂突入海 …… (第 275 页)
伊勒图(巴拜等)
伊勒图,满洲正蓝旗人;姓纳喇。以世袭佐领,授护军参领。
先是,大兵克舟山, 明鲁王朱以海 遁海岛。大兵凯旋,徙舟山居民于内地,隳其城。未几, (第 276 页)
鲁王 故将陈六御、阮思复踞舟山,与郑成功通声援。顺治十三年,宁海大将军伊尔德剿之,伊勒图及护军校巴拜、沙克 (第 276 页)
阿什图,镶黄旗汉军;姓周。顺治元年,任佐领。从大兵败流贼于黄河岸,又从征
江南、浙江,俱有功;又击败「海贼」郑芝龙于扬子江。及芝龙降,其子成功据福建海澄,阿什图从大兵进剿;成功率十万馀贼用挨牌夺红衣,阿什图奋击败之。叙功,授云骑尉。又败 明鲁王朱以海 将阮思等于舟山,授骑都尉。十八年,升杭州驻防参领。
康熙十三年,升杭州副都统。十四年,从征逆藩耿 …… (第 486 页)
、温二卫康熙九年以前荒逋银两及石门、平阳未完轻赍月粮等项。皆下户部议行。
十月,擢福建总督。承谟 以海 疆重任难副辞,上弗允;因疏请陛见。十二年七月,至京,召对;承谟旧疾未痊,上遣御医诊视,赐药饵。逾月, (第 488 页)
江南、浙江,俱有功;又击败「海贼」郑芝龙于扬子江。及芝龙降,其子成功据福建海澄,阿什图从大兵进剿;成功率十万馀贼用挨牌夺红衣,阿什图奋击败之。叙功,授云骑尉。又败 明鲁王朱以海 将阮思等于舟山,授骑都尉。十八年,升杭州驻防参领。
康熙十三年,升杭州副都统。十四年,从征逆藩耿 …… (第 486 页)
、温二卫康熙九年以前荒逋银两及石门、平阳未完轻赍月粮等项。皆下户部议行。
十月,擢福建总督。承谟 以海 疆重任难副辞,上弗允;因疏请陛见。十二年七月,至京,召对;承谟旧疾未痊,上遣御医诊视,赐药饵。逾月, (第 488 页)
鲁、唐二藩之割据及江南民兵之骚动 南京政府以五月颠覆,至六月,而 鲁王以海(明太祖十四世孙)
称监国于绍兴,据有浙东,以张国维、熊汝霖等督师钱塘江上,画江而守。至闰六月,而郑鸿逵复拥唐王聿键(太 (第 27 页)
祖九世孙)称帝于福州,据有福建及其西南诸省;郑芝龙兄弟辅之,握兵食权。而黄道周为大学士,议战守,恃仙霞岭为国防。
于是浙、闽对立。而江西士大夫自杨廷麟以下,设忠诚社于赣州,号召才智,远近毁家入社者几三万人。同时江南列城民兵四起,嘉定则侯峒曾、黄淳耀,江阴则陈明遇、阎应元,松江则沈犹龙,徽州则温璜,绩溪则金声,各集众自保,效死不去。其馀吴江、昆山、崇明、宜兴等响应者复十馀城,或通表唐王,受其封拜,或近受 监国鲁王 节制,浙、闽恃以阻大军之南下。然民兵皆起仓猝,未更训练,饷械又不足,率旬日即败,诸王谋者皆先后死;独 …… (第 28 页)
唐藩之扩张及闽、浙之冲突 唐王好学通典故,然以郑氏擅国,不能有所为。芝龙、鸿逵屡荐其私人为要官,唐王不从,以是怀怨望。及本朝遣使招抚福建,芝龙阴结使者通款;唐王数促之出师,辄以饷绌辞。道周知芝龙不足恃,乃踰岭徵兵从广信出衢州,所至号召诸将,安抚遗黎,归附者颇众。时何腾蛟总督湖广,次长沙,收抚流寇馀众
数十万,分为十三镇,布列湖南、北,与大军之屯武昌、荆州者相持。而杨廷麟守赣,募民兵三万、峒蛮四万,又檄调广东、云南兵数千,与南昌大军战屡捷,兼取吉安守之,军颇振。两人并翼戴唐王,受爵命。于是唐藩领土自福建、两广、云、贵以外,兼有湖南及江西、湖北之一部。乃颁诏浙东, 鲁王 下令将返台州,而熊汝霖出檄严拒,张国维亦驰疏唐王,言『监国当大势溃散之日,鸠集为劳。一旦退就藩服,人 (第 29 页)
无所依,闽中鞭长不及;猝然有变,唇亡齿寒,悔莫可追』!既而 鲁王 遣使通聘福建,唐王亦手书报之曰:『吾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戮力,共拜孝陵。吾有天下,终致于王』。浙东 (第 29 页)
所用职官,尽列朝籍,无分彼此;且发饷银十万两犒师。而马、阮复鼓 鲁王 部将方国安纵兵劫闽使,尽夺其饷,且檄数唐王罪。于是闽、浙冲突,而唇齿之势离矣。 …… (第 29 页)
鲁藩之平 博洛南征之师,亦以三月进次杭州。先是张国维率诸军连战于钱塘江上,皆有功,因欲乘间复浙西。熊汝霖议募民兵,由海宁、海盐直趋芜湖,以梗运道;连络吴中水师之潜据太湖者为犄角,以困杭州。而浙东诸饷尽为方国安军所擅,民兵无食,议卒不行。至是,大兵压钱塘江,国维督诸将连营拒战。四月,大兵隔江坏方国安营灶,国安即拥兵数万入绍兴,挟 鲁王 走台州,而诸将尚严守江上。会夏旱,江水暴落,褰裳可涉。六月,大军士马数万由上流浮济,连营駴溃,张国维 (第 30 页)
退守东阳。国安谋执 鲁王 以 (第 30 页)
鲁王 亟走得脱,航海至厦门。国维知事不可为,赴水死。金华、衢州相继下,浙东略定。 …… (第 30 页)
天津之和议 英军既陷定海,复欲求通商。七月,伯麦及领事义律以五艘赴天津,投书讲款。书为其巴力门(国会)致中国宰相者,所列条款凡六:(一)还偿货价,(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定海、上海为商埠,(三)两国交际用对等之礼,(四)赔偿军费,(五)不得以英船夹带鸦片,累及居留英商,(六)尽裁洋商(经手华商)浮费。直隶总
督琦善收书奏闻,时天津道陆建瀛议请以废止鸦片贸易之事为先决问题,苟英人承诺,则许以免税代第一款、以开放澳门代第二款、 以海 关监督与之平行代第三款,其馀令仍回广东,与则徐定议。而当事者方欲加罪则徐以谢英人,顾一切不决许,但覆 (第 80 页)
祖九世孙)称帝于福州,据有福建及其西南诸省;郑芝龙兄弟辅之,握兵食权。而黄道周为大学士,议战守,恃仙霞岭为国防。
于是浙、闽对立。而江西士大夫自杨廷麟以下,设忠诚社于赣州,号召才智,远近毁家入社者几三万人。同时江南列城民兵四起,嘉定则侯峒曾、黄淳耀,江阴则陈明遇、阎应元,松江则沈犹龙,徽州则温璜,绩溪则金声,各集众自保,效死不去。其馀吴江、昆山、崇明、宜兴等响应者复十馀城,或通表唐王,受其封拜,或近受 监国鲁王 节制,浙、闽恃以阻大军之南下。然民兵皆起仓猝,未更训练,饷械又不足,率旬日即败,诸王谋者皆先后死;独 …… (第 28 页)
唐藩之扩张及闽、浙之冲突 唐王好学通典故,然以郑氏擅国,不能有所为。芝龙、鸿逵屡荐其私人为要官,唐王不从,以是怀怨望。及本朝遣使招抚福建,芝龙阴结使者通款;唐王数促之出师,辄以饷绌辞。道周知芝龙不足恃,乃踰岭徵兵从广信出衢州,所至号召诸将,安抚遗黎,归附者颇众。时何腾蛟总督湖广,次长沙,收抚流寇馀众
数十万,分为十三镇,布列湖南、北,与大军之屯武昌、荆州者相持。而杨廷麟守赣,募民兵三万、峒蛮四万,又檄调广东、云南兵数千,与南昌大军战屡捷,兼取吉安守之,军颇振。两人并翼戴唐王,受爵命。于是唐藩领土自福建、两广、云、贵以外,兼有湖南及江西、湖北之一部。乃颁诏浙东, 鲁王 下令将返台州,而熊汝霖出檄严拒,张国维亦驰疏唐王,言『监国当大势溃散之日,鸠集为劳。一旦退就藩服,人 (第 29 页)
无所依,闽中鞭长不及;猝然有变,唇亡齿寒,悔莫可追』!既而 鲁王 遣使通聘福建,唐王亦手书报之曰:『吾无子,王为皇太侄,同心戮力,共拜孝陵。吾有天下,终致于王』。浙东 (第 29 页)
所用职官,尽列朝籍,无分彼此;且发饷银十万两犒师。而马、阮复鼓 鲁王 部将方国安纵兵劫闽使,尽夺其饷,且檄数唐王罪。于是闽、浙冲突,而唇齿之势离矣。 …… (第 29 页)
鲁藩之平 博洛南征之师,亦以三月进次杭州。先是张国维率诸军连战于钱塘江上,皆有功,因欲乘间复浙西。熊汝霖议募民兵,由海宁、海盐直趋芜湖,以梗运道;连络吴中水师之潜据太湖者为犄角,以困杭州。而浙东诸饷尽为方国安军所擅,民兵无食,议卒不行。至是,大兵压钱塘江,国维督诸将连营拒战。四月,大兵隔江坏方国安营灶,国安即拥兵数万入绍兴,挟 鲁王 走台州,而诸将尚严守江上。会夏旱,江水暴落,褰裳可涉。六月,大军士马数万由上流浮济,连营駴溃,张国维 (第 30 页)
退守东阳。国安谋执 鲁王 以 (第 30 页)
鲁王 亟走得脱,航海至厦门。国维知事不可为,赴水死。金华、衢州相继下,浙东略定。 …… (第 30 页)
天津之和议 英军既陷定海,复欲求通商。七月,伯麦及领事义律以五艘赴天津,投书讲款。书为其巴力门(国会)致中国宰相者,所列条款凡六:(一)还偿货价,(二)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定海、上海为商埠,(三)两国交际用对等之礼,(四)赔偿军费,(五)不得以英船夹带鸦片,累及居留英商,(六)尽裁洋商(经手华商)浮费。直隶总
督琦善收书奏闻,时天津道陆建瀛议请以废止鸦片贸易之事为先决问题,苟英人承诺,则许以免税代第一款、以开放澳门代第二款、 以海 关监督与之平行代第三款,其馀令仍回广东,与则徐定议。而当事者方欲加罪则徐以谢英人,顾一切不决许,但覆 (第 80 页)
顺治元年,从征流贼李自成,破贼将唐通于一片石。既入关,破自成兵,追败之望都;超授三等公。从豫亲王多铎帅师下河南,先自孟津济,抚定濒河十五堡;睢州总兵许定国等皆望风降。进薄潼关,贼将刘宗敏沿山列阵以拒;图赖以骑兵百四十人进战,尽殪之。连败贼将刘方亮等,遂破潼关,平陕西。移兵下江南,攻克扬州,执明阁部史可法斩之;追福王朱由崧于芜湖,击败其将黄得功兵,得功中流矢死。师旋,进爵一等公。
三年,任都统;从贝勒博洛征浙、闽,进兵杭州。时 明鲁王朱以海 据绍兴,其总兵方国安等营钱塘江东岸;江广十馀里,图赖率将士从上流策马渡,纵击。国安军尽溃,拥 (第 18 页)
鲁王 遁走台州。图赖进拔金华、衢州诸城,击败明阁部黄鸣骏于仙霞关。攻克浦城,追明唐王朱聿键于汀州,斩聿键, …… (第 18 页)
甲申,江南奄党纠刘宗周并及宗羲,大清兵至,得免;宗周死节。宗羲随孙嘉绩、熊汝霖诸军于江上,授职方;寻以荐,改监察御史。江上溃,入四明山,复入剡中。己丑,赴海上,明 鲁王 以为左佥都御史;从亡有年。
及海氛澌灭,乃奉母返里门,毕力于著述(「鲒埼亭集」);缊被士炉,帷镫 …… (第 36 页)
先生姓恽氏,讳日初,字仲升,号逊庵,又号黍庵;世为武进人。邑诸生,中崇祯癸酉副榜。祖绍芳,嘉靖丁未进士,历官福建参议;以文学著名。子弟濡染家学,多风流儒雅;至先生,进而益上。幼孤,淬厉益甚。游庠后,与苏州杨廷枢、钱禧等共结文社。文法秦、汉,制艺亦力追王、唐,不逐时好。尤喜读宋儒书,时商所学于同里张清惠公玮;清惠系前辈,为孙文介高弟,以「畏友」目先生,不敢以达尊自处:人两贤之。客游京师,适清惠为副宪,而总宪则山阴刘念台也;清惠促其执贽,先生从之。念台告以「慎独」,由是体验一切。先生自命有经世才,虽困顿诸生,尝以天下为己任。会边事孔亟,应诏上「守御十策」,不报;遂浩然而归。以家事属长子桢,携书三千卷,竟出避地天台山中;桓、格二子随侍。
两京继陷, 鲁王 监国绍兴,吏部侍郎姜垓荐其『忠孝夙成,尤娴韬略。急宜破格擢 (第 53 页)
用,以图恢复』。 鲁王 遣使敦聘,固辞不出。寻避地福州;福州破,旋走广州。广州复破,乃遁为僧,法名明昙,遂流寓福之建阳;聊以 …… (第 54 页)
先生由武进县学生入国子监,中崇祯六年副榜贡生,遂久留京师。十六年,应诏上「备边五策」,不报。先生知时事不可为,乃归;携书三千卷,隐天台山中三年而两京亡。唐王聿键入福州自立,而 鲁王以海 亦称监国于绍兴;吏部侍郎姜垓荐先生知兵, (第 57 页)
鲁王 遣使聘先生,先生意以监国为不然,固辞不起。
大清兵下浙,避走福州;福州破,走广州。广州复破,为浮 (第 57 页)
图,名明昙;已复至建宁之建阳。是时大兵席卷浙、闽、粤三省,唐王与弟聿被执死, 鲁王 亦败走海外,湖广何腾蛟、江西杨廷麟等皆前破灭,而明遗臣民拥残旅、倔彊走拒,遥奉永明王由榔。金坛人王祈 …… (第 57 页)
马步贼七千。又闻贼据宝庆,留怀顺王耿仲明为后应,臣引兵趋宝庆,围其城克之,斩伪 鲁王 朱鼎兆、世子朱乾生,擒伪总兵黄晋、李茂功、吴兴、伪监司刘佐、伪副参游守四十馀员、马步贼三万二千。又闻 (第 88 页)
三年,任都统;从贝勒博洛征浙、闽,进兵杭州。时 明鲁王朱以海 据绍兴,其总兵方国安等营钱塘江东岸;江广十馀里,图赖率将士从上流策马渡,纵击。国安军尽溃,拥 (第 18 页)
鲁王 遁走台州。图赖进拔金华、衢州诸城,击败明阁部黄鸣骏于仙霞关。攻克浦城,追明唐王朱聿键于汀州,斩聿键, …… (第 18 页)
甲申,江南奄党纠刘宗周并及宗羲,大清兵至,得免;宗周死节。宗羲随孙嘉绩、熊汝霖诸军于江上,授职方;寻以荐,改监察御史。江上溃,入四明山,复入剡中。己丑,赴海上,明 鲁王 以为左佥都御史;从亡有年。
及海氛澌灭,乃奉母返里门,毕力于著述(「鲒埼亭集」);缊被士炉,帷镫 …… (第 36 页)
先生姓恽氏,讳日初,字仲升,号逊庵,又号黍庵;世为武进人。邑诸生,中崇祯癸酉副榜。祖绍芳,嘉靖丁未进士,历官福建参议;以文学著名。子弟濡染家学,多风流儒雅;至先生,进而益上。幼孤,淬厉益甚。游庠后,与苏州杨廷枢、钱禧等共结文社。文法秦、汉,制艺亦力追王、唐,不逐时好。尤喜读宋儒书,时商所学于同里张清惠公玮;清惠系前辈,为孙文介高弟,以「畏友」目先生,不敢以达尊自处:人两贤之。客游京师,适清惠为副宪,而总宪则山阴刘念台也;清惠促其执贽,先生从之。念台告以「慎独」,由是体验一切。先生自命有经世才,虽困顿诸生,尝以天下为己任。会边事孔亟,应诏上「守御十策」,不报;遂浩然而归。以家事属长子桢,携书三千卷,竟出避地天台山中;桓、格二子随侍。
两京继陷, 鲁王 监国绍兴,吏部侍郎姜垓荐其『忠孝夙成,尤娴韬略。急宜破格擢 (第 53 页)
用,以图恢复』。 鲁王 遣使敦聘,固辞不出。寻避地福州;福州破,旋走广州。广州复破,乃遁为僧,法名明昙,遂流寓福之建阳;聊以 …… (第 54 页)
先生由武进县学生入国子监,中崇祯六年副榜贡生,遂久留京师。十六年,应诏上「备边五策」,不报。先生知时事不可为,乃归;携书三千卷,隐天台山中三年而两京亡。唐王聿键入福州自立,而 鲁王以海 亦称监国于绍兴;吏部侍郎姜垓荐先生知兵, (第 57 页)
鲁王 遣使聘先生,先生意以监国为不然,固辞不起。
大清兵下浙,避走福州;福州破,走广州。广州复破,为浮 (第 57 页)
图,名明昙;已复至建宁之建阳。是时大兵席卷浙、闽、粤三省,唐王与弟聿被执死, 鲁王 亦败走海外,湖广何腾蛟、江西杨廷麟等皆前破灭,而明遗臣民拥残旅、倔彊走拒,遥奉永明王由榔。金坛人王祈 …… (第 57 页)
马步贼七千。又闻贼据宝庆,留怀顺王耿仲明为后应,臣引兵趋宝庆,围其城克之,斩伪 鲁王 朱鼎兆、世子朱乾生,擒伪总兵黄晋、李茂功、吴兴、伪监司刘佐、伪副参游守四十馀员、马步贼三万二千。又闻 (第 88 页)
监国鲁王入闽始末记
清顺治二年(乙酉。明弘光元年。是岁南都亡,唐王立于福州,称隆武元年。鲁王监国绍兴,以明年称监国鲁元年)
六月壬辰,明鄞县在籍前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起兵宁波,遣迎 鲁王以海 于台州。 (第 13 页)
闰六月戊申,明 鲁王 监国于绍兴,以田仰为东阁大学士。
清顺治三年(丙戌。明隆武二年。是岁福京亡, (第 14 页)
鲁王 在绍兴,称监国元年。桂王立于肇庆,以明年称永历元年)
正月己酉朔,王在绍兴。
六月丙子,清兵 …… (第 14 页)
十月丁酉,明永胜伯郑彩以其军扈王发舟山,入闽。
十一月丙寅,明永胜伯郑彩奉王次中左所。
清顺治四年(丁亥。明永历元年。 鲁王 在长垣,称监国二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三年)
正月癸卯朔,王在长垣,以熊汝霖为东阁大学士,加张煌言 …… (第 14 页)
平夷伯周鹤芝取福清海口镇东二城,以参谋林籥舞、总兵赵牧守之。
六月,王驻琅江(即琅岛。按连江县志,明季唐藩既覆, 鲁王 以舟往来海岛上,常驻闽安、琅崎间,号召各属,次长垣事失载)。
庚午,王又攻漳州,不克。
七月 …… (第 15 页)
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吏部员外郎林起兵复福清,败绩,死之。
王颁监国三年(戊子)大统历于海上。
清顺治五年(戊子。明永历二年。 鲁王 在闽安镇,称监国三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四年) …… (第 15 页)
自监国入闽,先后克复建宁、邵武、兴化三府、福宁一州及漳浦、海澄、连江、长乐等二十七县,温、台响应,军声颇振。至是大清召两广、江、浙之兵三路进讨,所得府县破失殆尽,仅存宁德、福安两邑而已。
清顺治六年(己丑。明永历三年。 鲁王 次沙埕,称监国四年)
正月庚申朔,王次福宁之沙埕。
三月,清兵破宁德。
四月,清兵破福安 …… (第 16 页)
七月壬戌,王复入浙,次健跳所,建国公郑彩弃王去。
十月乙巳,王驻舟山。
清顺治七年(庚寅。明永历四年。 鲁王 在舟山,称监国五年) (第 16 页)
正月乙卯朔,王在舟山。
清顺治八年(辛卯。明永历五年。 鲁王 在舟山,称监国六年)
九月丙子,清兵陷舟山,元妃张氏、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 (第 17 页)
中、吏部侍郎朱永祐等皆死之。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于海(按张妃之死,小腆纪年重见于丙戌三年,误。考张妃传,当以是年为合)。
清顺治九年(壬辰。明永历六年。 鲁王 次厦门,称监国七年)
九月,定西侯张名振、大学士沈宸荃、兵部侍郎张煌言等奉王再内闽,次中左所。 (第 17 页)
清顺治十年(癸巳。明永历七年。是岁三月, 鲁王 去监国号)
三月,王徙居金门,自去监国号。
清顺治十一年(甲午。明永历八年)
王徙居南澳。 …… (第 17 页)
十一月二十三日辛卯,王薨于金门。
监国鲁王 事略(附)
王讳 (第 17 页)
以海, 字巨川,高帝十世孙,鲁肃王寿镛之第五子也。兄以派以长子袭封。崇祯六年七 (第 17 页)
月,封王为镇国将军。十五年,清兵破兖州,以派自缢。王年幼,诡称 鲁王 牧儿。见清兵入王邸,眦目流泪,怪而察之,知为王,刃之三,皆不中。骇曰:『汝有大福,我不骇汝』。因得脱 (第 18 页)
。十七年春二月甲戌,嗣 鲁王 位。北都陷,诸藩皆南下。弘光命移驻台州。既而杭州降,馀姚、会稽、鄞县之兵错起,奉表请王监国。同时以兵 …… (第 18 页)
世子朱桓降,盖国变后不能依世系之二十字矣)。
长垣考(附)
余辑海滨大事五,其一 监国鲁王 入闽始末记。初,钱肃乐以在籍部郎起兵,迎王监国于绍兴 …… (第 18 页)
尝读张元妃传,有云,蛟关之掠,长垣之困,琅崎之溃,健跳之围;盖长垣之困,谓会城败绩也;琅崎之溃,指漳州失利也。夫琅崎为闽江下游巨岛,今固屹然海上也,独长垣者遍检图志不可得。按连江志载新安里有乡曰大桃源、小桃源,注云,俗呼大小长门。余维闽音轻僄转,或讹桃源为长垣,又转为长门,盖源、垣、门叠韵也。似此讹转,实为数见,何独于长垣而疑之?况考是时监国往返长门、琅崎间,逮声势既振,乃进驻闽安,于事理亦不为悖。可决昔之长垣,即今之长门也。嗟嗟!海上天子,舟中国公,落日狂涛,冠裳相对,蛎滩鲸背间别一天地,臣主播迁,式微载赋。虽清元学者见闻亲切,纪述足传,而海曲山陬文献无徵,归于泯没者,殆复良多。岂不悲哉!
鲁王 葬处考异(附)
(第 19 页)
鲁王 以有明宗室于南都崩溃之后,间联颠沛,漂泊海上数十年,唯郑氏是依。然世传王在金门自削监国号,日益穷蹙, (第 19 页)
成功礼意寖衰,王不能平,将移居南澳。成功衔之,使人要于道而沈诸海。三藩纪事载之。考圣武记、台海纪事、鲁春秋,南疆绎史、鲒埼亭集各书,皆云殂于台湾,而海滨纪录、鹭岛道人梦庵海上见闻录、续闽书各编,并云王葬金门。续闽书为林霍子濩撰。霍,同安榄里人,自少遁鹭岛,称遗民。其书载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薨,生万历
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于金门,王所尝游地。金门卢若腾牧洲,子濩师也,尝从王于岛上,所撰岛噫集,有壬寅仲夏作泰山高寿 鲁王 诗,王之生辰与续闽书合。惟阮文锡夕阳寮存槁云,王薨于金门,岁在庚子;无名氏台湾外史亦云,王以庚子十一 …… (第 20 页)
八月,朱成功夺郑联、郑彩军,据厦门、浯州两岛,分其军为五,镇守各地,自为中军。
清顺治十年(癸巳。明永历七年。是岁三月, 鲁王 去监国号)
三月,攻福清镇东海口、长乐松下、大祉、小祉等处,焚劫乡社,并攻海坛。
八月,陷连 …… (第 21 页)
邵阳魏源(默深)撰
顺治三年夏,贝勒博洛军定浙东。盟 监国鲁王 航海,其石浦守将张名振以舟师从。是秋大军定福建,灭唐王,降郑芝龙,贝勒大军凯旋,留兵分守要害,以张存 (第 37 页)
仁总督闽浙,佟国鼎巡抚福建。而芝龙子成功及其兄子郑彩、郑联并拥众海上,是为浙、闽沿海二寇之始。
鲁王 之航海也,先至舟山,其守将黄斌卿不纳。舟山一曰翁洲,在宁波海中,亘百馀里,越王勾践欲徙夫差于甬东,即 …… (第 37 页)
是年,我松江提督吴兆胜谋叛,与明故官陈子龙潜招浙东海师内犯。张名振、沈廷扬赴之,遇崇明,尽丧其军。廷扬投海死。兆胜、子龙事泄被诛。名振遁还,乃与阮骏合军,以五年夏由南田陷健跳所,迎 鲁王 复入浙。时郑彩已弃王去。名振、阮骏合拒大兵,解健跳之围。九月,复合王朝先兵攻斩黄斌卿于舟山,奉 (第 38 页)
鲁王 居之,令阮骏、王朝先分屯桐樵、南田为犄角。而郑彩军金门,郑联军厦门,亦于七年尽为成功所夺。成功遣使朝 …… (第 38 页)
名扬等率兵勇数千,背城力战。九月掘攻,陷之,屠其城。
初,名振恃海岛之险,谓大兵必不能渡,先期奉 鲁王 捣吴淞,以缀我兵,惟留兵六千,使阮骏守舟山。及闻警回救,则城已破,乃奉 (第 39 页)
鲁王 赴厦门,去监国号,为寓公。陈锦奏设陆兵千、水师二千于舟山。而成功在闽,复乘王师攻舟山之隙,大举寇沿海 (第 39 页)
清顺治二年(乙酉。明弘光元年。是岁南都亡,唐王立于福州,称隆武元年。鲁王监国绍兴,以明年称监国鲁元年)
六月壬辰,明鄞县在籍前刑部员外郎钱肃乐起兵宁波,遣迎 鲁王以海 于台州。 (第 13 页)
闰六月戊申,明 鲁王 监国于绍兴,以田仰为东阁大学士。
清顺治三年(丙戌。明隆武二年。是岁福京亡, (第 14 页)
鲁王 在绍兴,称监国元年。桂王立于肇庆,以明年称永历元年)
正月己酉朔,王在绍兴。
六月丙子,清兵 …… (第 14 页)
十月丁酉,明永胜伯郑彩以其军扈王发舟山,入闽。
十一月丙寅,明永胜伯郑彩奉王次中左所。
清顺治四年(丁亥。明永历元年。 鲁王 在长垣,称监国二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三年)
正月癸卯朔,王在长垣,以熊汝霖为东阁大学士,加张煌言 …… (第 14 页)
平夷伯周鹤芝取福清海口镇东二城,以参谋林籥舞、总兵赵牧守之。
六月,王驻琅江(即琅岛。按连江县志,明季唐藩既覆, 鲁王 以舟往来海岛上,常驻闽安、琅崎间,号召各属,次长垣事失载)。
庚午,王又攻漳州,不克。
七月 …… (第 15 页)
兵部右侍郎林汝翥、吏部员外郎林起兵复福清,败绩,死之。
王颁监国三年(戊子)大统历于海上。
清顺治五年(戊子。明永历二年。 鲁王 在闽安镇,称监国三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四年) …… (第 15 页)
自监国入闽,先后克复建宁、邵武、兴化三府、福宁一州及漳浦、海澄、连江、长乐等二十七县,温、台响应,军声颇振。至是大清召两广、江、浙之兵三路进讨,所得府县破失殆尽,仅存宁德、福安两邑而已。
清顺治六年(己丑。明永历三年。 鲁王 次沙埕,称监国四年)
正月庚申朔,王次福宁之沙埕。
三月,清兵破宁德。
四月,清兵破福安 …… (第 16 页)
七月壬戌,王复入浙,次健跳所,建国公郑彩弃王去。
十月乙巳,王驻舟山。
清顺治七年(庚寅。明永历四年。 鲁王 在舟山,称监国五年) (第 16 页)
正月乙卯朔,王在舟山。
清顺治八年(辛卯。明永历五年。 鲁王 在舟山,称监国六年)
九月丙子,清兵陷舟山,元妃张氏、大学士张肯堂、礼部尚书吴钟峦、兵部尚书李向 (第 17 页)
中、吏部侍郎朱永祐等皆死之。定西侯张名振奉王航于海(按张妃之死,小腆纪年重见于丙戌三年,误。考张妃传,当以是年为合)。
清顺治九年(壬辰。明永历六年。 鲁王 次厦门,称监国七年)
九月,定西侯张名振、大学士沈宸荃、兵部侍郎张煌言等奉王再内闽,次中左所。 (第 17 页)
清顺治十年(癸巳。明永历七年。是岁三月, 鲁王 去监国号)
三月,王徙居金门,自去监国号。
清顺治十一年(甲午。明永历八年)
王徙居南澳。 …… (第 17 页)
十一月二十三日辛卯,王薨于金门。
监国鲁王 事略(附)
王讳 (第 17 页)
以海, 字巨川,高帝十世孙,鲁肃王寿镛之第五子也。兄以派以长子袭封。崇祯六年七 (第 17 页)
月,封王为镇国将军。十五年,清兵破兖州,以派自缢。王年幼,诡称 鲁王 牧儿。见清兵入王邸,眦目流泪,怪而察之,知为王,刃之三,皆不中。骇曰:『汝有大福,我不骇汝』。因得脱 (第 18 页)
。十七年春二月甲戌,嗣 鲁王 位。北都陷,诸藩皆南下。弘光命移驻台州。既而杭州降,馀姚、会稽、鄞县之兵错起,奉表请王监国。同时以兵 …… (第 18 页)
世子朱桓降,盖国变后不能依世系之二十字矣)。
长垣考(附)
余辑海滨大事五,其一 监国鲁王 入闽始末记。初,钱肃乐以在籍部郎起兵,迎王监国于绍兴 …… (第 18 页)
尝读张元妃传,有云,蛟关之掠,长垣之困,琅崎之溃,健跳之围;盖长垣之困,谓会城败绩也;琅崎之溃,指漳州失利也。夫琅崎为闽江下游巨岛,今固屹然海上也,独长垣者遍检图志不可得。按连江志载新安里有乡曰大桃源、小桃源,注云,俗呼大小长门。余维闽音轻僄转,或讹桃源为长垣,又转为长门,盖源、垣、门叠韵也。似此讹转,实为数见,何独于长垣而疑之?况考是时监国往返长门、琅崎间,逮声势既振,乃进驻闽安,于事理亦不为悖。可决昔之长垣,即今之长门也。嗟嗟!海上天子,舟中国公,落日狂涛,冠裳相对,蛎滩鲸背间别一天地,臣主播迁,式微载赋。虽清元学者见闻亲切,纪述足传,而海曲山陬文献无徵,归于泯没者,殆复良多。岂不悲哉!
鲁王 葬处考异(附)
(第 19 页)
鲁王 以有明宗室于南都崩溃之后,间联颠沛,漂泊海上数十年,唯郑氏是依。然世传王在金门自削监国号,日益穷蹙, (第 19 页)
成功礼意寖衰,王不能平,将移居南澳。成功衔之,使人要于道而沈诸海。三藩纪事载之。考圣武记、台海纪事、鲁春秋,南疆绎史、鲒埼亭集各书,皆云殂于台湾,而海滨纪录、鹭岛道人梦庵海上见闻录、续闽书各编,并云王葬金门。续闽书为林霍子濩撰。霍,同安榄里人,自少遁鹭岛,称遗民。其书载王素有哮疾,壬寅十一月十三日中痰薨,生万历
戊午五月十五日,年四十有五,葬于金门,王所尝游地。金门卢若腾牧洲,子濩师也,尝从王于岛上,所撰岛噫集,有壬寅仲夏作泰山高寿 鲁王 诗,王之生辰与续闽书合。惟阮文锡夕阳寮存槁云,王薨于金门,岁在庚子;无名氏台湾外史亦云,王以庚子十一 …… (第 20 页)
八月,朱成功夺郑联、郑彩军,据厦门、浯州两岛,分其军为五,镇守各地,自为中军。
清顺治十年(癸巳。明永历七年。是岁三月, 鲁王 去监国号)
三月,攻福清镇东海口、长乐松下、大祉、小祉等处,焚劫乡社,并攻海坛。
八月,陷连 …… (第 21 页)
邵阳魏源(默深)撰
顺治三年夏,贝勒博洛军定浙东。盟 监国鲁王 航海,其石浦守将张名振以舟师从。是秋大军定福建,灭唐王,降郑芝龙,贝勒大军凯旋,留兵分守要害,以张存 (第 37 页)
仁总督闽浙,佟国鼎巡抚福建。而芝龙子成功及其兄子郑彩、郑联并拥众海上,是为浙、闽沿海二寇之始。
鲁王 之航海也,先至舟山,其守将黄斌卿不纳。舟山一曰翁洲,在宁波海中,亘百馀里,越王勾践欲徙夫差于甬东,即 …… (第 37 页)
是年,我松江提督吴兆胜谋叛,与明故官陈子龙潜招浙东海师内犯。张名振、沈廷扬赴之,遇崇明,尽丧其军。廷扬投海死。兆胜、子龙事泄被诛。名振遁还,乃与阮骏合军,以五年夏由南田陷健跳所,迎 鲁王 复入浙。时郑彩已弃王去。名振、阮骏合拒大兵,解健跳之围。九月,复合王朝先兵攻斩黄斌卿于舟山,奉 (第 38 页)
鲁王 居之,令阮骏、王朝先分屯桐樵、南田为犄角。而郑彩军金门,郑联军厦门,亦于七年尽为成功所夺。成功遣使朝 …… (第 38 页)
名扬等率兵勇数千,背城力战。九月掘攻,陷之,屠其城。
初,名振恃海岛之险,谓大兵必不能渡,先期奉 鲁王 捣吴淞,以缀我兵,惟留兵六千,使阮骏守舟山。及闻警回救,则城已破,乃奉 (第 39 页)
鲁王 赴厦门,去监国号,为寓公。陈锦奏设陆兵千、水师二千于舟山。而成功在闽,复乘王师攻舟山之隙,大举寇沿海 (第 39 页)
、又曰赧皇帝弘光元年、福京思文皇帝──亦称绍
宗端皇帝隆武元年 )
鲁王朱以海 绍兴 监国 顺治二年六月
唐王朱聿键(坐死者王七、世子一)
福州 隆武 顺 …… (第 2 页)
二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三年)
麟伯王朱□□ 江西泸溪 顺治四年八月
霭伯王朱□□
氓王朱埏峻 黎平 顺治四年十二月
荣王朱由桢 辰州 顺治四年十月
瑞昌王朱统 安东 顺治四年十一月
义王朱常铦乃 宝庆 顺治四年十一月
鲁王朱鼎兆 宝庆 顺治四年十二月
(世子一人)
宜春王朱谊衍 汀州山砦 顺治五年正月 …… (第 5 页)
福建大田 顺治七年正月
石城王朱谊 福建大田 顺治七年二月
新建王朱由模 福建 顺治七年二月
□□王朱由柍
赵王朱由棱 惠州 顺治七年二月
(郡王十三人)
宜川王朱敬 紫阳 顺治七年二月平
蜀王朱常浓 金华 在灭潞后(明永历七年。是岁三 月, 鲁王去监国号)
宗藩类表之五 …… (第 6 页)
康熙元年(明永历十六年至二十二年,台湾郑氏犹称永历正朔)
光泽王朱俨铁 桂林 康熙元年八月
东安王朱盛蒗 川东 康熙二年十二月
思宗三子朱慈满(署广德元年) 京城 康熙十二年(明永历二十八年)
思宗长子朱慈灿 永州、宝庆 康熙十八年
舒城王朱著
乐安王朱俊
监国 鲁王世子朱桓
宁靖王朱术桂 泸溪王朱慈旷 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明永历三十七年)
巴 (第 7 页)
宗端皇帝隆武元年 )
鲁王朱以海 绍兴 监国 顺治二年六月
唐王朱聿键(坐死者王七、世子一)
福州 隆武 顺 …… (第 2 页)
二年、海上朱成功称隆武三年)
麟伯王朱□□ 江西泸溪 顺治四年八月
霭伯王朱□□
氓王朱埏峻 黎平 顺治四年十二月
荣王朱由桢 辰州 顺治四年十月
瑞昌王朱统 安东 顺治四年十一月
义王朱常铦乃 宝庆 顺治四年十一月
鲁王朱鼎兆 宝庆 顺治四年十二月
(世子一人)
宜春王朱谊衍 汀州山砦 顺治五年正月 …… (第 5 页)
福建大田 顺治七年正月
石城王朱谊 福建大田 顺治七年二月
新建王朱由模 福建 顺治七年二月
□□王朱由柍
赵王朱由棱 惠州 顺治七年二月
(郡王十三人)
宜川王朱敬 紫阳 顺治七年二月平
蜀王朱常浓 金华 在灭潞后(明永历七年。是岁三 月, 鲁王去监国号)
宗藩类表之五 …… (第 6 页)
康熙元年(明永历十六年至二十二年,台湾郑氏犹称永历正朔)
光泽王朱俨铁 桂林 康熙元年八月
东安王朱盛蒗 川东 康熙二年十二月
思宗三子朱慈满(署广德元年) 京城 康熙十二年(明永历二十八年)
思宗长子朱慈灿 永州、宝庆 康熙十八年
舒城王朱著
乐安王朱俊
监国 鲁王世子朱桓
宁靖王朱术桂 泸溪王朱慈旷 台湾 康熙二十二年(明永历三十七年)
巴 (第 7 页)
进式耟兵部右侍郎。协理戎政。式耟不入朝。退居广东。
会稽诸生郑遵谦。杀清使。与张国维,方逢年等。迎立 鲁王以海 于台州。在籍大学士朱大典。亦上表劝进。即移驻绍兴。
湖东分巡道王养正。与布政使夏万亨,建昌知府王域。 (第 381H 页)
会稽诸生郑遵谦。杀清使。与张国维,方逢年等。迎立 鲁王以海 于台州。在籍大学士朱大典。亦上表劝进。即移驻绍兴。
湖东分巡道王养正。与布政使夏万亨,建昌知府王域。 (第 381H 页)
明末唐王聿键。 试思聿键先以起兵勤王,被锢凤阳,福王赦出后,监国于闽中,何曾有骨肉相争之事 ?虽同时 鲁王以海
亦僭立于绍兴,然方与聿键相约固守,未尝相攻也。惟聿键败死后 ,其弟聿镆遁广东自立,与桂王逼处,稍有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