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詩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詔令類
詔令奏議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雜家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正一部
张水部雷琴记
琴者乐器之一也特琴德甚尊其器不尽列于乐官故
自三弦至九弦大乐虽备而师延拊一弦之琴京房制
十三弦琴以定七均则但藏内府而考击之数不及焉
幼时谒明代诸王于杭州见潞王北徙出 庄烈皇帝 所
赐琴付北使去其衣琴烂然有若雷锦潞王泣指曰是
雷琴故宫人以雷文刺衣而惜当时之未及启视之也
水部张君 (第 17b 页)
琴者乐器之一也特琴德甚尊其器不尽列于乐官故
自三弦至九弦大乐虽备而师延拊一弦之琴京房制
十三弦琴以定七均则但藏内府而考击之数不及焉
幼时谒明代诸王于杭州见潞王北徙出 庄烈皇帝 所
赐琴付北使去其衣琴烂然有若雷锦潞王泣指曰是
雷琴故宫人以雷文刺衣而惜当时之未及启视之也
水部张君 (第 17b 页)
士授南工部
主事改迁兵部职方司郎中方是时以气节见每立朝
刚果不阿不附其于大事喜负荷无瞻顾意已卯五月 烈皇帝 知其才召对观德殿询武库军器大司马口蹇
不能对公一一指陈上悦赐䌽缯二匹粽一盘公跪谢
食粽竟敇再赐再食之 (第 2b 页)
主事改迁兵部职方司郎中方是时以气节见每立朝
刚果不阿不附其于大事喜负荷无瞻顾意已卯五月 烈皇帝 知其才召对观德殿询武库军器大司马口蹇
不能对公一一指陈上悦赐䌽缯二匹粽一盘公跪谢
食粽竟敇再赐再食之 (第 2b 页)
禦攻取分标立营诸法详记之
为官兵灭贼地而事势已去且中外诸官其拘牵轇固
牢不可破公深痛无如何然既已疏入 庄烈皇帝 骤见
之大駴时漏已二下即命兵部堂上官次日于演象所
面询机宜公曰贼势燎原人心瓦解非望尘而奔即倒
戈以叛 (第 5a 页)
为官兵灭贼地而事势已去且中外诸官其拘牵轇固
牢不可破公深痛无如何然既已疏入 庄烈皇帝 骤见
之大駴时漏已二下即命兵部堂上官次日于演象所
面询机宜公曰贼势燎原人心瓦解非望尘而奔即倒
戈以叛 (第 5a 页)
(三十六年敕建为孝定皇太后/祝釐俗所称九莲菩萨者是)
庄烈悯皇帝(一首/) 帝讳由检光宗贞皇帝第五子天启七年以信
王入践位建元崇祯临御十七年寇陷京师殉
社稷 …… (第 20b 页)
(忠铸金印赍之易其官不为动贼党无敢入其/境者亦胜于丈夫矣思陵葬日 皇朝未收江)
(南福藩称制遥上帝谥曰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庙号 (第 21b 页)
思宗 后谥曰)
(孝节贞肃渊恭庄𣪣奉天靖圣烈皇后寻改帝/庙号曰𣪣宗唐藩称制复改威宗 皇朝顺治) …… (第 21b 页)
(初更谥帝曰钦天守道敏𣪣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后曰孝敬贞烈慈惠庄敏)
(承天配圣端皇后既而改称 庄烈悯皇帝 凡五/易而后定焉今神牌所书即顺治初定一十六)
(字第其下改书 (第 22a 页)
庄烈悯皇帝 云当李自成陷京/师思陵将殉社稷传旨后宫令自裁而宫监王)
(永寿从懿安皇后宫至白帝曰懿安皇后业自 …… (第 22a 页)
(藩遥上懿安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诏云既慷慨以捐躯亦从容以就)
(义而顺治实录于甲申五月大书葬 明崇祯帝/ 后及天启皇后张氏于昌平州陵国史存据可)
(以无疑其后有魏忠贤养女任氏进之德陵立/为贵妃寇乱后流 (第 22a 页)
庄烈悯皇帝(一首/) 帝讳由检光宗贞皇帝第五子天启七年以信
王入践位建元崇祯临御十七年寇陷京师殉
社稷 …… (第 20b 页)
(忠铸金印赍之易其官不为动贼党无敢入其/境者亦胜于丈夫矣思陵葬日 皇朝未收江)
(南福藩称制遥上帝谥曰 绍天绎道刚明恪俭/揆文奋武敦仁懋孝烈皇帝 庙号 (第 21b 页)
思宗 后谥曰)
(孝节贞肃渊恭庄𣪣奉天靖圣烈皇后寻改帝/庙号曰𣪣宗唐藩称制复改威宗 皇朝顺治) …… (第 21b 页)
(初更谥帝曰钦天守道敏𣪣敦俭弘文襄武体/仁致孝怀宗端皇帝后曰孝敬贞烈慈惠庄敏)
(承天配圣端皇后既而改称 庄烈悯皇帝 凡五/易而后定焉今神牌所书即顺治初定一十六)
(字第其下改书 (第 22a 页)
庄烈悯皇帝 云当李自成陷京/师思陵将殉社稷传旨后宫令自裁而宫监王)
(永寿从懿安皇后宫至白帝曰懿安皇后业自 …… (第 22a 页)
(藩遥上懿安后谥曰孝哀慈靖恭惠温贞偕天/协圣哲皇后诏云既慷慨以捐躯亦从容以就)
(义而顺治实录于甲申五月大书葬 明崇祯帝/ 后及天启皇后张氏于昌平州陵国史存据可)
(以无疑其后有魏忠贤养女任氏进之德陵立/为贵妃寇乱后流 (第 22a 页)
(议建文君谥曰嗣天章道诚懿渊恭觐文扬武/克仁笃孝让皇帝庙号惠宗马后曰孝悯温仁)
(贞哲睿肃 庄烈 襄天弼圣让皇后寻追赠死节/诸臣予谥赠太师者文学博士方孝儒魏国公)
(徐辉祖赠太保者兵部尚书铁铉 (第 16b 页)
(贞哲睿肃 庄烈 襄天弼圣让皇后寻追赠死节/诸臣予谥赠太师者文学博士方孝儒魏国公)
(徐辉祖赠太保者兵部尚书铁铉 (第 16b 页)
政应山杨公劾其二十四罪得严旨元声发愤与
同官陈道亨等公疏触珰怒道亨称疾去台臣以
他事劾元声削籍 思宗 御极复原官然元声已无
宦情筑室孤山岁寒岩以老感念东林死难诸友
勒名于石而为之记且作诗吊之有潜 (第 34b 页)
同官陈道亨等公疏触珰怒道亨称疾去台臣以
他事劾元声削籍 思宗 御极复原官然元声已无
宦情筑室孤山岁寒岩以老感念东林死难诸友
勒名于石而为之记且作诗吊之有潜 (第 34b 页)
文渊阁大学士钱公传
钱龙锡字稚文别字机山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五年
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授编修迁春坊谕德历詹事府
少詹事掌南院礼部侍郎魏忠贤乱政削夺去官 庄烈
悯皇帝
即位以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召既至进太子
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帝命定附逆诸臣案谓曰忠贤一
竖何能为皆外廷力为 (第 19b 页)
钱龙锡字稚文别字机山松江华亭人万历三十五年
进士
少詹事掌南院礼部侍郎魏忠贤乱政削夺去官 庄烈
悯皇帝
太保文渊阁大学士帝命定附逆诸臣案谓曰忠贤一
竖何能为皆外廷力为 (第 19b 页)
国子监生钱君行状
国子生钱君既卒其子炌衰绖稽颡请予作状予与君
居同里君之舅谭给事瑄陆阁学葇子中表兄弟也炌
又从予游讲经学习闻君门世及君行已本末义无可
辞状曰君讳槱初字又鹤世居海盐半逻村本姓何氏
始祖某于洪武中坐事戍黔属其次子某于钱翁遂更
钱氏五世祖薇中嘉靖壬辰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星
变陈言请斥方士忤旨免归讲甘泉湛氏之学卒赠太
常卿高祖与映嘉靖甲子顺天举人曾祖周内阁办事
中书祖嘉徵以诸生入贡留京师值 庄烈悯皇帝 初践
位是时魏忠贤方怙势人莫敢言嘉徵首上疏劾忠贤
滔天十罪直声动一时久之除知松溪县事还卒于 (第 5b 页)
国子生钱君既卒其子炌衰绖稽颡请予作状予与君
居同里君之舅谭给事瑄陆阁学葇子中表兄弟也炌
又从予游讲经学习闻君门世及君行已本末义无可
辞状曰君讳槱初字又鹤世居海盐半逻村本姓何氏
始祖某于洪武中坐事戍黔属其次子某于钱翁遂更
钱氏五世祖薇中嘉靖壬辰进士官礼科给事中以星
变陈言请斥方士忤旨免归讲甘泉湛氏之学卒赠太
常卿高祖与映嘉靖甲子顺天举人曾祖周内阁办事
中书祖嘉徵以诸生入贡留京师值 庄烈悯皇帝 初践
位是时魏忠贤方怙势人莫敢言嘉徵首上疏劾忠贤
滔天十罪直声动一时久之除知松溪县事还卒于 (第 5b 页)
大讨贼志取北都也
天下丧乱将以启圣人谓予不信试观诸甲申残 明烈
帝 非荒君十七载何忧勤其奈生逢阳九辰五十揆席
多贼臣驯令米脂贼涂炭遍斯民赤者眉黄者巾遂污
神器遭鬼嗔
先 …… (第 4b 页)
飞渡江志定南国也
半壁堑江东虽小亦足王辛苦诸遗臣立君非孟浪晋
宋有前车负荷良所望
大朝隆继绝或亦邀保障天之弃明如啬夫重以彼昏
速沦丧虾蟆敕自结绮来蝗蝻狱自同文上三案纷如
六宫淫放贼不讨君谁葬耆老翩翩尽拂衣但闻南斗
亦北向戾园谳由佞相晋阳甲由悍将烈皇恭王旁午
来妖人百辈从天降(时有自称 庄烈帝 者亦有/自称福恭王者皆绝怪事)相传福
世子旧是黎邱鬼所诳匆匆冒龙种负乘应无状吾当
救此一方岂可姑容酿 …… (第 5b 页)
悯亡志厚德也(八章)
古今兴废何代蔑有天之所弃善者莫守成败论人雷
同百口明有烈帝手锄凶人励精明作薄视汉唐曰未
醇薄海望治胡竟不振上帝之眷方临东土大厦将危
绸缪莫补内奸外寇乃崩裂以仆至竟临难犹复堂堂
国君死社稷于古蔚有光贞臣十九攀髯旁皇
圣人曰噫兹家遘阳九于志则赍于义不疚莫为表之
何以示厥后爰加诔谥慰其瞑魂爰降
奎墨碑其寝园爰褒忠节庙祀国门南渡荒王虽遭天
绝亦有贤督相报国无阙廪其耄亲大义烈烈底须辨
亡定论嵯峨谁称废陵
天子所呵遗民感泣没世不磨 (明思宗 碑文出自/世祖御制力言其非亡)
(国之君又为葬熹宗张皇后并致祭焉既赐甲申诸忠/庙祀各给田七十亩于其家 (第 19b 页)
天下丧乱将以启圣人谓予不信试观诸甲申残 明烈
帝 非荒君十七载何忧勤其奈生逢阳九辰五十揆席
多贼臣驯令米脂贼涂炭遍斯民赤者眉黄者巾遂污
神器遭鬼嗔
先 …… (第 4b 页)
飞渡江志定南国也
半壁堑江东虽小亦足王辛苦诸遗臣立君非孟浪晋
宋有前车负荷良所望
大朝隆继绝或亦邀保障天之弃明如啬夫重以彼昏
速沦丧虾蟆敕自结绮来蝗蝻狱自同文上三案纷如
六宫淫放贼不讨君谁葬耆老翩翩尽拂衣但闻南斗
亦北向戾园谳由佞相晋阳甲由悍将烈皇恭王旁午
来妖人百辈从天降(时有自称 庄烈帝 者亦有/自称福恭王者皆绝怪事)相传福
世子旧是黎邱鬼所诳匆匆冒龙种负乘应无状吾当
救此一方岂可姑容酿 …… (第 5b 页)
悯亡志厚德也(八章)
古今兴废何代蔑有天之所弃善者莫守成败论人雷
同百口明有烈帝手锄凶人励精明作薄视汉唐曰未
醇薄海望治胡竟不振上帝之眷方临东土大厦将危
绸缪莫补内奸外寇乃崩裂以仆至竟临难犹复堂堂
国君死社稷于古蔚有光贞臣十九攀髯旁皇
圣人曰噫兹家遘阳九于志则赍于义不疚莫为表之
何以示厥后爰加诔谥慰其瞑魂爰降
奎墨碑其寝园爰褒忠节庙祀国门南渡荒王虽遭天
绝亦有贤督相报国无阙廪其耄亲大义烈烈底须辨
亡定论嵯峨谁称废陵
天子所呵遗民感泣没世不磨 (明思宗 碑文出自/世祖御制力言其非亡)
(国之君又为葬熹宗张皇后并致祭焉既赐甲申诸忠/庙祀各给田七十亩于其家 (第 19b 页)
厚庵则不知而漫释之
(问)蒹葭之诗序曰刺襄公也朱子曰不知其何所指厚
斋则曰感霜露也近日李天生以为秦人 思宗 周在水
一方指洛京也竹垞称之谓前人所未发而先生曰亦
曾有道过者敢问所出
(答)天生秦人以是归美秦俗之 (第 7a 页)
(问)蒹葭之诗序曰刺襄公也朱子曰不知其何所指厚
斋则曰感霜露也近日李天生以为秦人 思宗 周在水
一方指洛京也竹垞称之谓前人所未发而先生曰亦
曾有道过者敢问所出
(答)天生秦人以是归美秦俗之 (第 7a 页)
崇明沈公神道碑铭
崇明沈编修文镐予同年友也以予曾观旧柱下之史
属纂其先司农公神道之文惟公精忠大节足与日月
争光而于吾乡尤有遗爱所不敢辞况编修为公群从
孙枝能以表章先烈是念尤可尚也按公讳廷扬字季
明一字五梅自少喜为有用之学不屑屑章句由苏州
府崇明县学诸生入太学崇祯九年丙子河道累决漕
运艰阻不以时至思陵患之公应诏上书言海运可复 思宗 召见公言元时百年俱海运从太仓刘家河放洋
计半月可抵天津虽风波之险不无损失先臣邱浚考
元史历年运到米数 (第 7b 页)
除所损失费尚省于内运臣生长
海上访问水手颇知其道但不若从淮上截漕竟出淮
河口入海放洋尤便臣以为可行因上海运书五卷 思
宗
下户部覆奏户部诸臣无知水道者奏言元时故尝
海运每岁风波飘荡累有沈溺则人米俱失国初轸念
民命故开浚会通 (第 7b 页)
河故道改从内运今一旦欲复海运
则必另造船只召募水手费用既多未易猝办一旦风
涛不测伤人失米谁任其咎 思宗 不以为然凡三覆议
而户部终莫敢任之者于是户部言臣等书生未谙海
道不敢妄议廷扬以为可行莫若竟委之督运令 (第 8a 页)
其自
雇舟楫召募役夫令漕抚量拨漕粮试行之果然有效
则海运可复也 思宗 以为然于是以公试户部主事一
切船只水手皆自行办理诏漕抚以漕米二万石予之 …… (第 8a 页)
理廷
扬饶于财恐自东省买米以充数耳不数日而漕抚所
奏公拨米开洋日期暨津抚所奏公登岸日期皆与公
所奏合 思宗 出以示群臣曰朕固知其无伪也于是定
议每岁春秋二运增米至二十万石春运以三月归以
四月秋运以九月归以十月 …… (第 8b 页)
子驷死则子孔以司徒当国矣
(问)宋儒以子程子为称本于公羊传亭林不以为非而
西河力诋之孰是
(答)是在 明庄烈帝 已尝诘之谓以子程子为尊称何以 (第 15a 页)
崇明沈编修文镐予同年友也以予曾观旧柱下之史
属纂其先司农公神道之文惟公精忠大节足与日月
争光而于吾乡尤有遗爱所不敢辞况编修为公群从
孙枝能以表章先烈是念尤可尚也按公讳廷扬字季
明一字五梅自少喜为有用之学不屑屑章句由苏州
府崇明县学诸生入太学崇祯九年丙子河道累决漕
运艰阻不以时至思陵患之公应诏上书言海运可复 思宗 召见公言元时百年俱海运从太仓刘家河放洋
计半月可抵天津虽风波之险不无损失先臣邱浚考
元史历年运到米数 (第 7b 页)
除所损失费尚省于内运臣生长
海上访问水手颇知其道但不若从淮上截漕竟出淮
河口入海放洋尤便臣以为可行因上海运书五卷 思
宗
海运每岁风波飘荡累有沈溺则人米俱失国初轸念
民命故开浚会通 (第 7b 页)
河故道改从内运今一旦欲复海运
则必另造船只召募水手费用既多未易猝办一旦风
涛不测伤人失米谁任其咎 思宗 不以为然凡三覆议
而户部终莫敢任之者于是户部言臣等书生未谙海
道不敢妄议廷扬以为可行莫若竟委之督运令 (第 8a 页)
其自
雇舟楫召募役夫令漕抚量拨漕粮试行之果然有效
则海运可复也 思宗 以为然于是以公试户部主事一
切船只水手皆自行办理诏漕抚以漕米二万石予之 …… (第 8a 页)
理廷
扬饶于财恐自东省买米以充数耳不数日而漕抚所
奏公拨米开洋日期暨津抚所奏公登岸日期皆与公
所奏合 思宗 出以示群臣曰朕固知其无伪也于是定
议每岁春秋二运增米至二十万石春运以三月归以
四月秋运以九月归以十月 …… (第 8b 页)
子驷死则子孔以司徒当国矣
(问)宋儒以子程子为称本于公羊传亭林不以为非而
西河力诋之孰是
(答)是在 明庄烈帝 已尝诘之谓以子程子为尊称何以 (第 15a 页)
六十有二李公讳棡字宗海一字韦庵鄞人前兵部
尚书谥忠毅橒之从弟也崇正丁丑进士释褐知广东
潮阳县有惠政时 思宗 课吏急特旨颁下四条曰脩城
隍具器械广积储练士卒公课以最暇日重修韩吏部
文丞相诸祠更筑亭于东山以为觞咏 …… (第 3b 页)
明故太仆寺少卿眉仙冯公神道阙铭
公讳元飂字沛祖别号眉仙浙之宁波府慈溪县人也
太常卿若愚子工部司务季兆孙封布政使燮曾孙太
常子三长元飏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次元飙兵部尚
书而公最少冯氏于慈溪代为冠冕家而津抚兄弟尤
以盛名见重于世时有大小冯君之目浙东自沈朱二
阁臣而后声息不与东林相接至大小冯君出而操东
林之柄士子欲自附于清流但得大小冯君一言则虽
以硕儒如蕺山漳浦亦无异论公于其时步趋二兄之
侧所闻所见莫非奇节伟行而公不甚自暴白也崇祯
壬午以顺天贡士待试春闱时寇祸亟 思宗 倚任尚书
与户部倪公调兵调食委以心膂而猜疑未化谓尚书
在中枢其兄又为畿甸开府未必能尽洁身苞苴之外
思 (第 19a 页)
尚书谥忠毅橒之从弟也崇正丁丑进士释褐知广东
潮阳县有惠政时 思宗 课吏急特旨颁下四条曰脩城
隍具器械广积储练士卒公课以最暇日重修韩吏部
文丞相诸祠更筑亭于东山以为觞咏 …… (第 3b 页)
明故太仆寺少卿眉仙冯公神道阙铭
公讳元飂字沛祖别号眉仙浙之宁波府慈溪县人也
太常卿若愚子工部司务季兆孙封布政使燮曾孙太
常子三长元飏右佥都御史巡抚天津次元飙兵部尚
书而公最少冯氏于慈溪代为冠冕家而津抚兄弟尤
以盛名见重于世时有大小冯君之目浙东自沈朱二
阁臣而后声息不与东林相接至大小冯君出而操东
林之柄士子欲自附于清流但得大小冯君一言则虽
以硕儒如蕺山漳浦亦无异论公于其时步趋二兄之
侧所闻所见莫非奇节伟行而公不甚自暴白也崇祯
壬午以顺天贡士待试春闱时寇祸亟 思宗 倚任尚书
与户部倪公调兵调食委以心膂而猜疑未化谓尚书
在中枢其兄又为畿甸开府未必能尽洁身苞苴之外
思 (第 19a 页)
今谥恭洁陈公神道碑
世祖章皇帝追恤甲申十九忠臣吾鄞陈公其一也公
之恤典在胜国巳有之后复邀 新朝之恩命而埏
道之文未具盖公无后凡再继而再绝以故迟之至今
乾隆改元诸陈请予为之予考□□所作公传□□略
而家传又失之诬乃徵之高都御史所作志铭并林都
御史之集别为一通以卑之按公讳良谟原名天工字
士亮一字宾日宋文介公禾之后崇祯辛未进士释褐
云南大理府推官滇中道远而土瘠筮仕者多畏之及
公谒选而铨司廑有大理一缺或曰盍少待之公曰择
地而仕非贞臣也慨然请行至则以法清浪穹民屯积
逋之困蠲祲岁粮东晋湖为赵州七村所仰给而汉邑
亦资其启闭常两争之公立斗门二闸于湖蓄泄以均因豁
湖中新增夏税练兵禦寇六载以考最召对时 思宗 方
讲敬天之学谕一切章奏笺表不得亵用天字乃御笔
为之更名擢四川道御史巡按川中公为人木讷不妄 …… (第 1b 页)
家来求铭亟喜
而为之其诔曰
其事不成其死无名其志可矜其目未瞑其铭足徵其
人如生
明施公子墓碣铭 思宗 以文武大臣多不足用思得勋臣戚臣与同休戚
尝曰此究属吾家世臣也甲申之变戚臣尚有刘新乐
张惠安巩都尉而勋 (第 8b 页)
世祖章皇帝追恤甲申十九忠臣吾鄞陈公其一也公
之恤典在胜国巳有之后复邀 新朝之恩命而埏
道之文未具盖公无后凡再继而再绝以故迟之至今
乾隆改元诸陈请予为之予考□□所作公传□□略
而家传又失之诬乃徵之高都御史所作志铭并林都
御史之集别为一通以卑之按公讳良谟原名天工字
士亮一字宾日宋文介公禾之后崇祯辛未进士释褐
云南大理府推官滇中道远而土瘠筮仕者多畏之及
公谒选而铨司廑有大理一缺或曰盍少待之公曰择
地而仕非贞臣也慨然请行至则以法清浪穹民屯积
逋之困蠲祲岁粮东晋湖为赵州七村所仰给而汉邑
亦资其启闭常两争之公立斗门二闸于湖蓄泄以均因豁
湖中新增夏税练兵禦寇六载以考最召对时 思宗 方
讲敬天之学谕一切章奏笺表不得亵用天字乃御笔
为之更名擢四川道御史巡按川中公为人木讷不妄 …… (第 1b 页)
家来求铭亟喜
而为之其诔曰
其事不成其死无名其志可矜其目未瞑其铭足徵其
人如生
明施公子墓碣铭 思宗 以文武大臣多不足用思得勋臣戚臣与同休戚
尝曰此究属吾家世臣也甲申之变戚臣尚有刘新乐
张惠安巩都尉而勋 (第 8b 页)
慨独承曰心腹肾肠肝
胆吾同谋也及问帛书所载杨王屠董诸人皆言其不
预知府再拷之检讨大呼曰太祖高皇帝造谋 烈皇帝
主兵安皇帝司饷其馀甲申乙酉殉节诸忠范公景文
史公可法而下皆同谋也知府三拷之终不屈而是日
也谢昌元亦为 (第 4b 页)
胆吾同谋也及问帛书所载杨王屠董诸人皆言其不
预知府再拷之检讨大呼曰太祖高皇帝造谋 烈皇帝
主兵安皇帝司饷其馀甲申乙酉殉节诸忠范公景文
史公可法而下皆同谋也知府三拷之终不屈而是日
也谢昌元亦为 (第 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