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吕维祺

  贺逢圣(子觐明 光明附)

  孙传庭

  尤世威

  蔡懋德

  周遇吉

   史可法

  黄得功 (第 1b 页)
  镇守山西等处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周遇吉
锦州人初为京营参将出剿寇𢾗有功崇祯十七
年闯贼陷山西遇吉守宁武力战歼贼甚众城陷

巷战被执大骂不屈贼悬之高竿丛射杀之妻刘
氏率妇女射贼贼纵火焚之阖门尽死(见明史及辑览)

  周遇吉孤军乘城百战不屈骁勇盖代义烈冠
时今谥忠武

  督师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兵部尚书史可法
锦衣卫
籍祥符人崇祯中历安池道为安庆巡抚爱民敬
士屡却寇兵进南京兵部尚书誓师勤王迎立福
王出镇江北力 (第 5b 页)
图兴复


  大兵克扬州自刎不殊被执死之(见明史及辑览)

   史可法
节秉清刚心存干济危颠难救正直不
回今谥忠正

  左柱国镇守滁和等处总兵官靖国公黄得功开原
卫籍其先 (第 6a 页)
  兵部右侍郎沈犹龙松江华亭人崇祯时巡抚福建
讨贼有功福王召未起南京亡募兵守松江城城
破中矢死(见明史及辑览)

  援剿团练总兵官右军都督府左都督刘肇基辽东
籍赣榆人初剿流寇屡有功 史可法
檄防河赴援 (第 6b 页)
  扬州知府任民育济宁人扬州破绯衣端坐堂上见
杀阖门赴井死(见明史及辑览)

  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升任遵义知府何刚上海人在
扬州佐 史可法
拒守城破投井死(见明史及辑览)

  水师总兵官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翁之琪钱塘人 (第 5b 页)
  副总兵乙邦才青州(一作四川)人尝于六安率精骑二百
出入贼围不损一人大小十馀战皆有功从史可
法守扬州与

  大兵战败自刎死(见明史及辑览)

  副总兵马应魁贵池人善击贼每披白甲书尽忠报
国四字于背从 史可法
守扬州城破巷战死(见明史及
辑览)


  副总兵(一作参将)庄子固辽东人从军数有功兴屯徐州 (第 15a 页)
归德间闻扬州被围驰救城破欲拥 史可法
出城
格斗死(见明史及辑览)

  副总兵楼挺(一作参将)(一作江)应龙(一作总兵)李豫(一作遇) …… (第 15b 页)
 许谨 冯国用 陈光玉 李隆
徐纯仁 游击李大忠 孙开忠 都司姚怀龙
(一作隆)解学曾籍贯俱未详并从 史可法
守扬州城
破巷战死(见明史及辑览)

  扬州同知曲从直辽东人扬州破与其子守东门城 (第 15b 页)
  两淮都转盐运使杨振熙(一作时熙)临海人 监饷知县
吴道正馀姚人 江都县丞王志端(一作志瑞)孝丰人
副总兵汪思诚贵池人俱在杨州从 史可法


  城城破死之(见明史)

  杨州同知(一作监军道佥事)王缵爵鄞县人杨州破死之(见明
史)
…… (第 30a 页)
  户部主事吴嘉允华亭人奉使出都闻城破还谒方
孝孺祠自缢死(见明史)


  中书舍人龚廷祥无锡人南都破衣冠步至武定桥
投水死(见明史)

  钦天监博士陈于阶上海人以 史可法
荐为慱士南
都破冠带自缢死(见明史)

  青阳知县庞昌允西充人南都破走九华山谋举兵
事泄被执死(见 (第 32a 页)
  钦定四库全书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卷七

  通谥节悯诸臣中

  兵部尚书长兴伯吴易吴江人初为 史可法
监军徵
饷江南后募兵屯长白荡师败被获死父承绪投
水死妻沈氏及女亦殉(见明史及辑览)

  监纪推官江 (第 1a 页)
  进士郑元勋歙县人福王时高杰攻扬州元勋责以
大义城获全后为乱兵所杀(见明史及辑览)

  岁贡生卢渭长洲人入 史可法
幕府扬州破守钞关
投水死(见明史及辑览)

  生员归昭昆山人在 (第 16a 页)
史可法
幕府守扬州西门死之(见明史及辑览) (第 16a 页)
 其救荒之功也其事类此因记之
甘专擅总论曰士君子策名清时专为一身之计乎万
姓流离将毙若不奋身以救何贵乎有此权位也如以
死惧古诗云遍观四海人谁为不死客然则死忠死孝
死为万民正死之得其所者矣又何惧哉况天之赋性
相同惟帝王更多恻隐未有不以恤灾捍患之臣而为
不忠者也何必尽以珠玉之贵惜其身而不以爱身之

道以爱民如以位言员半千不过县尉俨然有汲黯之
风洪皓止于录事力并纯仁之举曷常以尊卑为限也
至若邑宰韩韶之救活流民人称四长程颢之发夫防
决苗长千村非良牧而何太守独无善政欤陶回之发
粟擅美于晋时元忠之赈贷首称于后魏皆彰彰青
可法
而可嘉者也呜呼人当隋代尚有郡丞张须陀之
救援后世不能概见者何哉如宋之运使杨纮明之巡
抚王竑皆拔萃超群 (第 66a 页)
曹变蛟
击败宁塞遗贼于唐毛山(四战皆捷斩一/千四百馀级) 兵部尚书
梁廷栋革职 吴甡至延安以西安推官 史可法
行赈
救如诏书从事人便之 秦三年旱至是始雨 六月 (第 9a 页)
不能舍秦入豫命楚抚卢象
升总理直𨽻河南山东四川湖广等处军务用道臣于
豫则戴东旻于楚则苗胙土于江北则 史可法
为监军
其承天兵三千属巡按御史余应桂居守如秦寇尽入 …… (第 4a 页)
化耀州交境十四日官军乘夜渡泾河于王桥头被贼
小挫二十四日贼将高杰不得志于自成窃其妻邢氏
以降游击孙 可法
挟以破贼(在富平马家村乘/夜出奇杀贼二百)取立效
为信豫抚陈必谦于二十日始受事是日豫贼攻中牟
二十三 …… (第 5a 页)
集即溃为所
縳胁之共攻蕲黄黄梅之贼由宿松入潜太应抚张国
维檄许自强救皖操江王道直以水军为游逻安池道 史可法
入潜山之天堂寨穷搜捕豫贼扫地王等别自
霍山趋英山分掠潜山宿松太湖英霍舒城皆陷应抚
于皖属邑募土著二千 (第 8a 页)
而淮抚分标兵协守 史可法
郑二阳杜弘域许自强桂
本枝马爌各整所部军互策援江抚扼九江浙抚防独
松应抚分其兵守京口其处分非不严且密 (第 5b 页)
可谓之
急矣安池道 史可法
提兵营太湖城外以身当贼冲(九/年)
(十二月二十九日 (第 5b 页)
史可/法
抵太湖扎营城外)贼从间道突至石牌镇三十日
前锋哨大石矶距安庆二十里巡按张煊告急安庆为
应抚张国维分地 …… (第 5b 页)
兴国大冶山中亡命遏绝行旅临蓝之贼入湘乡
以窥衡州黄州贼攻蕲水甚急知县事龚鼎孳设守有
方略不能陷七月以 史可法
为安庐巡 (第 16a 页)
(可法
举原任/上海知县刘)
(暹为军/前赞画)割豫之光罗楚之黄梅广济𨽻之议者欲并辖 …… (第 16a 页)
数十万不可谓之无粮秦督抚威名夙著有方面之勋 史可法
崎岖危疆空弮冒刃余应桂捐金养士功在献
陵不可谓之无才嗣昌由边臣召见一月之间以知兵
领天下他大僚拱手充 (第 22b 页)

思易之矣嗣昌曰傅庭材可惜虽有罪宜激使自赎今
易傅庭难其人洪承畴于二十九日召见亦以傅庭请
帝默然  史可法
丁父忧戴东旻解任以淮阳道郑二
阳为皖抚监军道王鳌永为郧抚 户侍郎许世荩乏
兴与其属俱下吏械系之 河南 (第 21a 页)
过阵亡陈
新甲失职弃市才亦远出其下惟张国维冯元飙相继
受任(元飙初以侍郎署部事帝问谁可大司马元飙以 史可法
李邦华张国维三人对帝以邦华在戎政)
(为兵士所恨而南枢不可无 (第 33b 页)
可法
故用国/维国维到未两月而得罪即以元飙代之)国维再下狱
见释元飙被帝知遇最深因病独得放还(癸未年袁时 (第 33b 页)
定当良玉出所藏其子梦庚有吝色良玉曰尔以此为
若物耶向者吾散之乃所以为若也太息曰左氏不得
世有此军矣 大学士史可法
马士英定策奉福藩世子
立于南都奏以宁南伯左良玉靖南伯黄得功并进爵 (第 16b 页)
 福王附

  明 兵部尚书史可法
等奉福王由崧监国于南京
   纲
续通鉴纲目于元顺帝至正十五年明太祖起兵之后
即书元以去其正统此大不 (第 22a 页)
可者至崇祯甲申以后本
朝已定鼎燕京而福王虽偏安江南亦即逾岁被执明
亡则甲申五月以后乙酉五月以前明之正统虽未亡
而明之偏安已不保故用元顺帝十五年以后之例书
明以别之然固不如续纲目之左袒也

  睿亲王遣人赍书致 史可法
(第 22b 页)
可法
旋遣人答书目
昨阅 (第 22b 页)
史可法
荅书曾书其后附录于此
幼年即羡闻我摄政睿亲王致书明臣 (第 22b 页)
史可法
事而未
见其文昨辑宗室王公功绩表传乃得读其文所谓揭
大义而示正理引春秋之法斥偏安之非旨正辞严心
实嘉 (第 22b 页)
之而所云 可法
遣人报书语多不屈固未尝载其
书语也夫 (第 22b 页)
可法
明臣也其不屈正也不载其语不有失
忠臣之心乎且其语不载则后世之人将不知其何所 (第 22b 页)
谓必有疑恶其语而去之者是大不可也因命儒臣物
色之书市及藏书家则亦不可得复命索之于内阁册
库乃始得焉卒读一再惜 可法
之孤忠叹福王之不惠
有如此臣而不能信用使权奸掣其肘而卒致沦亡也
夫福王即信用 (第 23a 页)
可法
其能守长江为南宋之偏安与否
犹未可知而况燕雀处堂无深谋远虑使兵顿饷竭忠
臣流涕顿足而叹无能为惟有一死 …… (第 23a 页)
而不得不强辞以辩亦仍明臣尊明之义耳余以为不
必讳亦不可讳故书其事如右而 可法
之书并命附录
于后夫 (第 23b 页)
可法
即拟之文天祥实无不可而明史本传乃
称其母梦文天祥而生则出于稗野之附会失之不经

 
 
评鉴阐要卷 (第 23b 页)
  等
特恩锡谥仰见

圣度如天轸恤遗忠实为亘古旷典第当时仅徵据传闻
  未暇遍为搜访故得邀表章者止有此数迨久而遗
  事渐彰复经论定今明史所载可按而知也至若
  可法
之支撑残局力矢孤忠终蹈一死以殉又如刘
  宗周黄道周等之立朝蹇谔抵触佥壬及遭际时艰
  临危授命均足 …… (第 5b 页)
  刚巡抚山西右副都御史蔡懋德谥忠恪镇守山
  西等处总兵官后军都督府左都督周遇吉谥忠
  武督师太傅建极殿大学士 兵部尚书史可法

  忠正左柱国镇守滁和等处总兵官靖国公黄得
  功谥忠桓都察院左都御史刘宗周谥忠介吏部 (第 8b 页)
 南都仍称崇祯十七年以明年乙酉为弘光元年(吴谱<折 t="33"/>北/都既陷福)
(王常洵已死流寇至是嗣福王由崧弃藩走淮南凤阳督马/士英物色得之要诸臣其往迎立四月抵仪真五月朔监国)
(十五日即皇帝位<折 t="33"/>明史 史可法
传十七年四月闯贼祀阙/誓师勤王北都既陷缟衣发丧会南都议立君尚书张慎言) (第 10a 页)
(及吕大器姜曰广等曰福王由崧神宗孙也伦序当立而有/七不可贪淫酗酒不孝虐下不读书干预有司也潞王常汸)
(神宗侄也贤明当立移牒 可法
(第 10b 页)
可法
亦以为然马士英潜与/阮大铖计议主立福王咨 (第 10b 页)
可法
(第 10b 页)
可法
以七不可告之而士英)
(已与总兵黄得功刘良佐刘泽清高杰发兵送福王至仪真/于是 (第 10b 页)
可法
等迎王/杨陆荣三藩纪事 (第 10b 页)
大学士史可法
开府)
(扬州乙酉正月二十五日大兵攻城/陷 (第 10b 页)
可法
自刎不死谕降不从杀之)
(车引墙东识小录云福王之立实定策于淮南是时马相/方为淮抚危迫之际得一天潢岂容 …… (第 10b 页)
 一首(徐遁庵案先生送韵谱小帖申凫盟涵光永年人太仆/公之长子今庶常随叔之兄也太仆公甲申殉国难)

(彦案孙承泽畿辅通志涵光博学能文尤长于诗弱冠名噪/三辅甲申闻父殉难痛不欲生遂绝意仕进日事诗文晚年)
(名益重<折 t="33"/>彦又案带经堂诗话广平申端悯公子三人涵光/高尚其志著书纂言以学行闻天下人称聪山先生/渔洋)
(诗话申凫盟涵光称诗广平开河朔诗派其友鸡泽殷伯岩/岳永年张覆舆盖曲周刘津逮逢顺邯郸赵秋水湛皆逸民)
(也)詶史庶常可程一首(吴谱<折 t="33"/>可程河南祥符人崇祯癸/未进士阁部 可法
同祖弟时寓绛)
(州京师陷时可程降贼贼破南归 (第 38b 页)
可法
请置之理福王以 (第 38b 页)
可/法
故令养母可程遂居南京流寓宜兴阅四十年而卒/潘)
(道耕案史可程字赤豹号蘧庵忠贞公同祖弟父仁斋刺沁/州 (第 38b 页)
(众争迎降之溤南向叩头草遗表劝帝收人心培/气节遂自缢死/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赐)
(谥烈/悯) 史可法(大兴人母尹氏梦文天祥入其舍而/生少以孝闻举崇祯元年进士授西)
(安推官迁户部郎中督太仓及辽饷所至砥节奉/公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又改副使分巡安庆)
(禦贼有功擢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时流寇充斥可法持身廉接士信杂处行伍间与)
(下同劳苦故能得死力连败贼于英山六合以丁/艰去十四年起兵部侍郎总督漕运旋拜南京兵)
(部尚书参赞机务闻北都陷大恸头触柱流血誓/死报国福王时拜东阁大学士为马士英所挤自)
(请督师淮扬/大兵定扬州死之/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赐谥忠正)
金铉(大兴/人崇)
(祯初成进士官工部主事中官张彝宪总部务檄/诸曹郎以属礼见铉疏争之彝宪愠甚乃摭事劾 (第 53a 页)
节奉/公迁右参议分守池州太平又改副使分巡安庆)
(禦贼有功擢佥都御史巡抚安庆庐州太平池州/时流寇充斥 可法
持身廉接士信杂处行伍间与)
(下同劳苦故能得死力连败贼于英山六合以丁/艰去十四年起兵部侍郎总督漕运旋 (第 53a 页)
   明(辽东人累官副总兵崇祯八年从祖宽南伐屡/败贼众明年追破之于滁州加都督佥事擢山)
(西总兵官被劾罢复官十六年/大兵攻宁远辅/明力战殁于阵赠右都督赐祭葬列坛前屯祀之)
(本朝乾隆四十一/年/赐谥烈悯)祖宽(辽东人少从军有功累/官宁远参将勇敢善战)
(部卒多塞外降人所向克捷崇祯五年叛将李九/成围莱州诏发关外兵讨之宽为前锋率五百骑)
(遇贼兵于沙河宽殊死战贼退走解莱州围进都/督佥事八年为总兵官讨流贼挫张献忠于焦村)
(复遇汝州贼击败之伏尸二十馀里李自成围滁/州宽率军至大败之十二年被逮弃市宽敢战有)

(功称良将性刚使气不为文吏所喜/卒致大辟莫为论救人颇谓失刑云)刘肇基(辽东/人崇)
(祯末加都督同知提督南京大教场及 史可法
督/师淮扬屡加左都督太子太保及/大兵南下自)
(白洋河入援抵扬州分守北门城破率所部巷战/死之/本朝乾 …… (第 20a 页)
燕京附近各)
(城俱纳款畿辅肃清乃定议迎/世祖章皇/帝都燕京时明南京诸臣拥立福王朱由崧称帝)
(号其 大学士史可法
督师扬州多尔衮致书招之 (第 25a 页)
可法
遣人报书多尔衮得书知不能屈遂定议下) …… (第 25a 页)
平定关中绥抚事/宜付英亲王阿济格等/命多铎率大军由)
(河南趋淮扬讨江南四月渡淮趋扬州招谕守扬/阁部 史可法
等降不从攻克其城 (第 27a 页)
可法
等斩之)
(五月南京平擒福王于芜湖捷闻/皇帝嘉悦遣侍臣赴军中劳之七月/世祖章/诏以)
(贝勒勒克德浑 (第 27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