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別史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列傳類
金石類
雜家類
類書類
別集類
總集類
雜家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武臣报先帝者安在?祖制以票拟归阁臣,参驳归言官,不闻委勋臣以纠劾也。使勋臣得兼纠劾,文臣可胜逐哉!」 史可法
奏:「慎言疏荐无不当。诸臣痛哭喧呼,灭绝法纪,恐骄弁悍卒益轻朝廷。」御史王孙蕃言:「用人,吏部职掌。 ……,所练何兵?兵在何所?剿贼御边,效安在?奈何使众心瓦解,一至此极乎!」又言:「臣去冬抵宿迁,见督漕臣 史可法,
言山东米石二十两,而河南乃至百五十两,漕储多逋。朝议不收折色,需本色。今淮、凤间麦大熟,如收两地折色
典会总理卢象升追袭,复破之。急还兵遏贼众于凤阳,贼始退。十一年,贼复入江北,谋窜茶山。大典与安庆巡抚 史可法
提兵遏之,贼乃西遁。大典先坐失州县,贬秩视事。是年四月以平贼逾期,再贬三秩。寻叙援剿及转漕功,尽复其 ……广。大典遣将救援,屡有功,进左侍郎。明年六月命大典总督江北及河南、湖广军务,仍镇凤阳,专办流贼,而以 可法
代督漕运。贼帅袁时中众数万,横颍、亳间。大典率总兵刘良佐等击破之,叙赉有差。大典有保障功,然不能持廉 ……而遁。九月,贼复由宿松入潜山、太湖,他贼扫地王亦陷宿松等三县。国维乃募土著二千人戍之,而以兵事属监军 史可法。
明年正月,贼围江浦,遣守备蒋若来、陈于王战却之。十二月,贼分兵犯怀宁, 可法
及左良玉、马爌遏之。复犯江浦,副将程龙及若来、于王等拒守。诸城并全。又围望江,遣兵援之,亦解去。 ……定远,攻陷六合,知县郑同元溃走,贼遂攻天长。国维见贼势日炽,请于朝,割安庆、池州、太平,别设巡抚,以 可法
任之。安庆不隶江南巡抚,自此始也。议者欲并割江浦、六合,俾国维专护江南,不许。

国维为人宽厚,得士 ……破。继祚及参政汤芬、给事中林嵋、知县都廷谏并死之。

芬,字方侯,嘉善人。崇祯十六年进士。福王时,为 史可法
监纪推官。唐王以为御史。寻以监司分守兴泉道。城破,绯衣坐堂上,被杀。嵋,字小眉,继祚同邑人。由进士为
封,跋扈愈多。」王曰:「事已行,奈何?」继咸曰:「马士英引杰渡江,宜令往辑。」王曰:「彼不欲往,辅臣 史可法
愿往。」继咸曰:「陛下嗣位,固以恩泽收人心,尤宜以纪纲肃众志。乞振精神,申法纪。冬春间,淮上未必无事 ……异图,然所部多降将,非孝子顺孙。陛下初登大宝,人心危疑,意外不可不虑,臣当星驰回镇。」许之。因赴阁责 可法
不当封杰,士英嗛之。俄陈致治守邦大计,引宋高宗用黄潜善、汪伯彦事,语复侵士英。会湖广巡按御史黄澍劾奏 ……明年正月,继咸言:「元朔者,人臣拜手称觞之日,陛下尝胆卧薪之时。念大耻未雪,宜以周宣之未央问夜为 可法,
以晚近长夜之饮、角之戏为可戒。省土木之功,节浮淫之费。戒谕臣工,后私斗而急公仇。臣每叹三十年来,徒 ……人,以允彝为首。帝召见,大臣方岳贡等力称其贤,将特擢。会丁母忧,未及用。

北都变闻,允彝走谒尚书史 可法,
与谋兴复。闻福王立,乃还。其年五月擢吏部考功司主事。疏请终制,不赴。御史徐复阳希要人旨,劾允彝及其同 ……竟与同死。

其时起兵旁掠郡县者有吴易,字日生,吴江人。生有膂力,跅弛不羁。崇祯末,成进士。福王时, 谒史可
法于扬州 。可
法异其才,题授职方主事,为己监军。明年,奉檄征饷江南,未还而扬州失,已而吴江亦失。易走太湖,与同邑举
从违遥制,一人任事,众口议之。如孙传庭守关中,识者俱谓不宜轻出,而已有以逗挠议之者矣。贼既渡河,臣语 史可法
、姜曰广急撤关、宁吴三桂兵,随枢辅迎击。先帝召对时,群臣亦曾及此,而已有以蹙地议之者矣。及贼势燎原, ……纳。明年,贼陷含山,犯无为,劾总督高斗光。又明年秋,贼陷庐州,临江欲渡,陈内外合防策。再劾斗光,请以 史可法
代,斗光遂获谴。时江北民避乱,尽走南京。兆恒虑贼谍阑入,处之城外,为严保伍,察非常,奸宄无所匿。
。八年春,贼百方力攻,知府吴太朴坚守不下。后屡犯,终不得志,至是以计得之。履祥、登贵惧罪,委之兴基。 总督史可法
察其冤以闻,乃治守令罪,而赠兴基河南佥事,楷光禄卿,元绶亦赠恤。

方贼攻舒城,县令适以忧去,里居编
:「吾家无功德,直以太后故,受此大恩,当尽忠报天子。」帝遣文炳视凤阳祖陵,密谕有大事上闻。文炳归,奏 史可法
、张国维忠正有方略,宜久任,必能灭贼,后两人果殉国难。文炳谨厚不妄交,独与宛平太学生申湛然、布衣黄尼
师庐、凤,独以为不可,密与操江诚意伯刘孔昭,总兵高杰、刘泽清、黄得功、刘良佐等结,而公致书于参赞机务 兵部尚书史可法,
言伦序亲贤,无如福王。 可法
意未决。及廷臣集议,吏科给事中李沾探士英指,面折大器。士英亦自庐、凤拥兵迎福王至江上,诸大臣乃不敢言。王之立,士英力也。

  当王监国时,廷推阁臣,刘孔昭攘臂欲得之, 可法
折以勋臣无入阁例。孔昭乃讼言:「我不可,士英何不可?」于是进士英东阁大学士兼兵部尚书、都察院右副都御史,与 可法
及户部尚书高弘图并命,士英仍督师凤阳。士英大愠,令高杰、刘泽清等疏趣 可法
督师淮、扬,而士英留辅政,仍掌兵部,权震中外。寻论定策功,加太子太师,荫锦衣卫指挥佥事。九月,叙江北 ……玉拥兵上流,跋扈有异志。而士英为人贪鄙无远略,复引用大铖,日事报复,招权罔利,以迄于亡。

  初, 可法
、弘图及姜曰广、张慎言等皆宿德在位,将以次引海内人望,而士英必欲起大铖。有诏广搜人材,独立逆案不可轻 ……周昵。京师陷,中贵人悉南奔,大铖因赞周遍结之,为群奄言东林当日所以危贵妃、福王者,俾备言于王,以潜倾 可法
等。群奄更极口称大铖才,士英亦言大铖从山中致书与定策谋,为白其附珰赞导无实迹。遂命大铖冠带陛见。大铖 ……大悲出语不类,为总督京营戎政赵之龙所捕。大铖欲假以诛东林及素所不合者,因造十八罗汉、五十三参之目,书 史可法
、高弘图、姜曰广等姓名,内大悲袖中,海内人望,无不备列。钱谦益先已上疏颂士英,且为大铖讼冤修好矣,大 ……赂,立跻大帅。都人为语曰:「职方贱如狗,都督满街走。」其刑赏倒乱如此。大清兵抵宿迁、邳州,未几引还。 史可法
以闻,士英大笑不止,坐客杨士聪问故。士英曰:「君以为诚有是事耶?」乃史公妙用也。岁将暮,防河将吏应叙功,耗费军资应稽算,此特为序功、稽算地耳。」侍讲卫胤文兼给事中,监高杰军。杰死,胤文窥士英指,论 可法
督师为赘。士英即擢胤文兵部右侍郎,总督杰营将士以分其权, 可法
益不得展布。

  先是,左良玉接监国诏书,不肯拜,袁继咸强之,乃开读如礼。而属承天守备何志孔、巡按
  五月二日,我大清兵入京师,下令安辑百姓,为帝后发丧,议谥号,遣将偕三桂追自成。时福王已监国南京, 大学士史可法
督师讨贼。自成至定州,我兵追之,与战,斩谷可成,左光先伤足,贼负而逃。自成西走真定,益发众来攻,我兵 ……一龙、贺锦等合,烽火达淮、扬。南京兵部尚书范景文、操江都御史黄道直、总兵官杨御蕃分汛固守,安池道副使 史可法
亲率兵当贼冲。贼从间道犯安庆,连营百里,巡抚国维告警。诏左良玉、马爌、刘良佐合兵援之,遂大破贼。贼走
  六月,大学士温体仁引疾免。初,体仁以摘发钱谦益受主知,遂入相。时上英明,廷臣苞苴亡状,体仁以残刻辅之,圜扉之内累累趾相属。初藉周延儒入,旋以权相轧,周去而温独存。自佐政以来,边徼潢池之警,漫无经画;惟斤斤自守,不殖货贿,故上始终敬信之。
  七月,以 史可法
为右佥都御史,巡抚安、庐、池、太等处军务。时以寇患,故创设。
  八月,上登正阳门阅城。以薛国观为礼 …… (第 27 页)
  七月,召演祚及志完,面质于中左门。问志完兵淫掠,又金银数千两、鞍马百匹行贿京师状,演祚历历有指。因召问演祚云:『尔所言称功诵德、遍于班联者,谁也』?曰:『周延儒招权纳贿,如起废、清狱、蠲租,自以为功。考选科道,尽收门下。凡求总兵、巡抚,必先通贿幕客董廷献,然后得之』。上怒,即命逮廷献。又问志完:『鞍马何所馈』?志完谢无有;且曰:『是日臣在大王庄,副总兵贾芳名等御敌,乘大风却之』。上斥其妄。问御史吴履中:『尔在天津,察志完云何』?履中对如演祚言。寻诛志完。以 史可法
为南京兵部尚书。出千金资太医院疗疫。时京师自春徂秋,大疫,死亡略尽;又出金二万,下巡城御史收殡。上自 (第 47 页)
监国,此是正理』。于是暂称监国。不踰旬日,即朝贺称尊,改元弘光。以马士英为东阁大学士兼理戎政尚书事, 兵部尚书史可法
等升迁有差。起王铎、姜曰广与钱谦益等入内阁办事。祁彪佳以巡抚出守苏、松、常、镇。
  北京破,各镇统 (第 69 页)
兵官黄得功、刘良佐、高杰、刘泽清皆拥兵南下。高杰先至,欲寄家眷于扬州;百姓闭门抗拒,杀伤多人。朝命 史可法
以阁部至扬,分汛立营,安插四镇。事平之后,即以 (第 69 页)
可法
坐镇淮、扬,以为北门锁钥。
  马士英在朝,即剡荐阮大铖;有旨赐冠带,召对平台。诸朝臣交章劾之,留中 …… (第 69 页)
复命靖南伯黄得功移镇芜湖,截关死守以御左兵。此时清兵南下,淮、扬告急,马士英但以堵截芜关为第一急务; 史可法
羽檄星驰,置之不理。扬州一失,门户尽毁;南京一路,如入无人,马士英携家口辎重、歌儿舞女潜遁江南。弘光 …… (第 70 页)
  二年(戊子),皇子生。清金声桓反正于南昌;未几,李成栋亦反正于广州,诏封声桓豫国公、成栋惠国公。已,清陈友龙反正于靖州、郝尚久反正于潮州。成栋恭表迎驾;八月,上诣端州。成栋提兵踰岭攻赣州,不利;退走信丰,渡河沈水卒。中权杜永和总其军;追者至,与仗,大败。时死于乱军者,为兵部侍郎张调鼎、监军道姚生文等四人。诏封成栋养子元胤为南阳伯,扈驾;而使杜永和督守广州。
  三年(己丑),清使平南王尚 可法
、定南王耿仲明合攻东粤。冬十二月,清兵至南、韶,总兵罗成耀弃城走;清顺流而下,诸城不固。朝议:出师三 (第 77 页)
  丁卯冬,起原官。次年,升中允。己巳,东兵大入,上特简马世龙为武经略;世龙拥兵不战,曰广力言于朝,罢之。庚午,补讲官,于书义中谏上「勿任性,勿用左右小人」。其秋,主应天乡试,得士最盛。历南祭酒、少詹事、掌翰林院印教习馆员、南京吏部右侍郎,改北。丁丑,以事降职。壬午,补南尚宝卿,升詹事。先是,曰广在讲筵,见时事日非,进谏甚切;上尝谓阁臣曰:『姜曰广言词激切,大见不平。朕知其人,每优裕之』。
  甲申三月,先帝升遐,曰广与南京 兵部尚书史可法
立君未定,诸帅受太监卢九德指,奉福世子至江上。于是南京文武大臣,并集内官宅;韩赞周出簿,令各署名。曰 (第 106 页)
广言:『不可如此草草,贻羞史册;须来日为文祭告奉先殿,乃举行』。明日,至奉先殿,

诸勋臣语侵 史可法,
曰广厉声呵之;于是,内外皆侧目之矣。弘光立,以曰广为礼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曰广辞;改礼部左侍郎,入直 (第 107 页)
石匮书后集卷第二十四
    史可法
列传

   (第 229 页)
史可法,
字道邻;北锦衣籍,河南祥符人。崇祯戊辰进士,授西安府推官;升户部主事,以筹饷著声。升池太道,堵截流贼 (第 229 页)
有功。后巡抚都御史张国维奏添庐庆巡抚,即以 可法
为之;往来控扼,流贼不敢长驱。丁艰,归里。
  辛巳,起服。时淮抚朱大典以贪败,漕运粮船,沿途土贼燔 (第 229 页)
劫,拥不得行。思宗知其能,密敕 可法
巡抚淮、扬。 (第 229 页)
可法
入境,地方官无知者;徒步升座,一郡惊惶。治事旬馀,始见邸报;盖朝廷欲其剔弊釐奸,故出人不意若此。 (第 229 页)
可法
一反大典所为,自奉清苦,淮民庆更生; (第 229 页)
可法
发奸摘伏,人莫敢欺。貌寝陋,微服私行,物色不及。其催趱运艘,或渔艇、或客航偶尔过前,忽张黄盖,呼史都 (第 229 页)
爷至矣!分官督运者,非至丙夜不敢寝,故运事早济。 可法
凡奏牍文移,尽出己手,夜烧两烛达晓;午夜稍倦,以笔管拄眉心,一瞎即起。侍从之人,呵欠鼾齁; (第 229 页)
可法
教之曰:『汝第打叠精神,熬至四、五十夜,即长醒不睡矣』。故 (第 229 页)
可法
巡行州县,未尝带幕客、携寝具也。
  癸未,升南京兵部尚书,参赞机务。同詹事姜曰广疏请太子监国南都以 (第 229 页)
固国本、巩祖陵;留中不报。

  甲申三月,南北耗绝, 可法
首激义师勤王。及闻的报,乃与曰广等谓物望且及潞藩。适凤督马士英以福藩亲贵定策勋,进武英殿大学士兼兵部 (第 230 页)
尚书,加少保兼太子太保; 可法
乃作「出师檄」,布告天下,为先帝报仇,兴师北伐。时北来溃将高杰、刘良佐带兵南下,蹂躏淮安; (第 230 页)
可法
议以山东总兵刘泽清、凤庐总镇黄得功,分为四镇以守汛地;弘光可其奏。时高杰送家口寄扬州,百姓闭门拒之, (第 230 页)
日寻干戈; 可法
亲至杰营,晓谕百方,劝杰屯兵泗州。弘光即以 (第 230 页)
可法
坐镇扬州,弹压四镇,民赖以安。
  十一月,燕京改元,移史阁部尚书曰:『摄政王致书于史老先生:余向在 …… (第 230 页)
所笑!予尝有厚望焉。记有云:「惟善人能受尽言」。故布腹心,闻名教;江天在望,瞻跂为劳!书不尽意』。 可法
作书复之,书曰:『南中自接好音,谨随遣使讯吴大将军,未敢遽通左右;非委隆谊于草莽也,诚以「大夫无私交 …… (第 231 页)
报也。左右其明鉴之』!忠义之气满纸,见者称服。
  弘光即位之后,马士英、阮大铖共乱国政,时事日非。 可法
上疏,言『三月以来,陵庙荒芜,山河鼎沸!臣备员督师,而河上之防百未料理,复仇之师,不及于关、陕。讨贼 …… (第 234 页)
选将练兵一事,庶乎人心犹可救、天意犹可回耳』。疏入,不省。
  乙酉四月十一日,北兵从泗洲奄至维扬, 可法
据城死守。时左良玉兵东下,以「清君侧」为名。马士英调黄得功、刘良佐、黄蜚兵堵截,东南之精锐,已尽于此 (第 235 页)
。扬州告急,朝议撤铜陵、荻港之兵,并力以救扬州;马士英厉声曰:『公等犹从门户起见,尚以左逆为可恕耶』!遂下掌科胡适于狱,无敢言救扬州者矣。十五日,北兵薄城下,遣使招降; 可法
痛骂,投其使于邗沟。二十五日昧爽,清中西北城楼崩,守城兵溃下,争破门走。 (第 235 页)
可法
力当西门,闻城破,拔刀自刎,为陶旗鼓所持;道遇主事施凤仪,并趋钞关以筏渡河,北兵尚未入城也。申刻,北 (第 235 页)
兵屠旧城, 可法
尚以二百馀骑逸宝城寺,离城数里。清兵迹之,急决战,不胜,一时尽败没。 (第 235 页)
可法
所常坐白骡,悲鸣野走邵泊上得之,遂有言督师中死者;又有言督师过钞关,同铁棍刘走安庆者:未有确信。其 …… (第 235 页)
    ★石匮书曰: 史道邻
有救时之才,而无救时之量。锁钥江淮、咽喉南北,是岂一手一足之烈哉!上至军国大事、下至钱谷簿书,皆只手 (第 236 页)
    ★石匮书曰:凌駉乘高一呼,号召义旅,燕、齐五十馀城仍复为明;此时人心未死,望风响应,亦何异田单火牛一日下齐七十馀城耶!厥后弘光既立, 史可法
设四镇于淮安,迄无一人焉,计收山东、河北!使乘东骑未下之日,一旅北出与駉犄角;上扼沧、德,下蔽徐、兖 (第 282 页)
  侯峒曾,字豫瞻,别号广成;南直嘉定人。峒曾有孪生弟岷曾及弟岐曾同学,八、九岁俱有文名,江南称「三凤」。岷曾夭。峒曾为人严整,清介绝俗。万历戊午,举乡试第三。天启乙丑成进士,授南部主事。丁卯,忤珰削籍。思庙登极,以清望补南吏部,出为江西提学副使。历嘉湖道,升顺天府丞;辞以养亲,未赴。
  甲申国变,南 大司马史可法
檄助义,峒曾倾家行;中道盗劫,堕水几死。弘光再造,以原官转左通政使,病辞。叹曰:『覆巢之后,复为处堂 (第 287 页)
  壬午九月,特命起河南道,掌大计;拜命即行,以小舟直抵淮上。闻边信紧急,南北道梗,四方辑瑞行者皆不敢渡河;彪佳曰:『君父有难,即无召,当赴难;况受命掌计耶!吾行决矣』!遂向淮抚 史可法
借材官六人,再募武健六人,彪佳亦戎服介马,赍乾粮,且探且行──时闰十一月十三日也。宵行夜宿,两日一餐 …… (第 308 页)
  比至留都,遂闻北变;望阙号恸,几不欲生。五月朔, 史可法
、马士英迎立福王,诸臣议援宋高故事,先立为兵马大元帅;彪佳曰:『不若称监国为正,有本朝故典可据』。诸 (第 309 页)
臣方上「监国」宝。忽闻有即正大位之议,彪佳力言不可;议遂寝。三吴变作,廷推彪佳往安抚;初八日,领敕即行。抵京口,斩抢犯三人,乱风稍辑。时监国已正大位,升彪佳大理寺寺丞,即转苏松督抚。六月,莅任甫八日, 史可法
有骑兵数千住京口,土人防之过严,蓄怒已久;适浙将恃勇相激,遂愤斗。浙将战死,兵溃;骑兵乘势焚掠,润城 (第 309 页)
  黄得功,顺天人,号黄闯子,军中呼为虎将。崇祯壬午,为总兵,出守凤阳。逆贼张献忠设伏擒桐城守将廖应登,以重兵围桐城半月;得功提兵往救,兵至即遁,皖抚犒之。驻师练潭,与安庐道张公亮饮酣;时得功年踰六十,披甲跃马,提刀以示勇悍,由小坡下策马,行三五里至其营,帐高丈馀,得功纵马飞腾,如履平地,观者吐舌。后追贼将刘逵,逵已越涧走;涧阔数丈,得功鞭马一跃而过,撞涧边礐石,臂折,用左手擒逵。先帝赐之医药,录其功,封靖南伯。
  甲申北变后,带兵南下。弘光以 史可法
言,收为四镇,封靖南侯,辖滁、和,驻庐州,庐、巢、无为十一州县隶之,经理光、固一带。左良玉兵下芜湖, …… (第 321 页)
临清地近,可虞也』。阁揭上,封泽清为东平伯,诏与吴三桂入卫京师;召之,不至。三月国变,泽清溃至淮安。 史可法
请设四镇,遂晋泽清东平侯,辖淮、海,驻淮北,海、邳、沛、贡一十州县隶之,经略山东。泽清造第于淮安,规 …… (第 324 页)
  高杰,陕西人。有骁勇名,称翻山鹞;与闯贼同夥。闯贼掠得邢氏,以其貌美嬖之,属杰护内营;杰与邢氏通,挈之来归。陕督洪承畴受其降,拨付贺人龙麾下;人龙抚御有恩,能得其用。及孙传庭继任,杀人龙,以杰为总兵,与白广恩为前锋。二将各不相下,遂溃。潼关不守,杰由山西、河北率兵南下,大肆劫掠。抵扬州,扬人罢市,登陴死守;杰攻之,多杀掠。淮抚黄家瑞、守道马鸣騄集众议事,江都进士郑元勋与杰善,为言当事,请放高兵入城;众哗甚,指元勋为高党,谓不杀元勋,城不可守,遂段斩之城楼。杰恨,攻益力; 史可法
曲解之。久之,移镇瓜洲,始罢兵;隶杰 (第 324 页)
可法
标下,为前锋总兵官。会镇江守将于永绶与浙兵斗杀,浙守备李大开中矢死之,边兵焚民居数十里;边兵有云:『 (第 324 页)
四镇以杀抢封伯,吾辈何惮不为』!闻命,赴 史可法
军前核治。高杰 …… (第 324 页)
上游、若何而防海道?岂止瓜、仪、浦、采为江南门户已乎?伏乞和盘打算,定断速行!中兴大业,庶有可观』。 史可法
分派汛地,乃封杰为兴平伯,充总兵官,辖徐、泗,驻泗水;徐、泗、宿、亳、丰、砀十四州县隶之,经理开、归 (第 325 页)
一带。杰发总兵李朝云赴泗州,又发参将蒋应雄、许占魁、郭茂荣、李玉赴徐州防守。甲申十月,阁部 史可法
统兵抵白洋河;十一月,清兵入宿迁, (第 325 页)
可法
救之,随拔营去,遂檄高杰抵徐州。先是,河南巡按陈潜夫探得清朝于十月发兵,一往山西、一往徐州、一往河南 …… (第 325 页)
河,伪投杰降。杰诱斩之,收其众;加杰太子太傅。清兵至夏镇,别由济宁南下,又从雒阳渡河攻海州、围邳州; 史可法
、刘泽清等各告急,不应。十二月,都督陈洪范南还,称清兵万分紧急,旦夕南下;马士英恶之曰:『有四镇在, (第 326 页)
何虑焉』!杰至汛地,冒雪防河。都督李际遇降清,河、洛单薄; 史可法
议出兵北上为先帝报仇,杰请先往。乙酉正月,统兵而北。杰兵多闯贼旧部,残杀一过,血流数里;至是号令肃然 …… (第 326 页)
还;定国奔清。加监军卫胤文兵部侍郎,总督杰军。杰妻邢氏,率子高元爵请恤;弘光命所部将士仍听邢氏统辖。 史可法
请以杰部将李本身为提督,弘光以『兴平有子,朕岂以兵马汛地遽授他人』;不允。黄得功复来与杰争扬州;弘光 (第 327 页)
谕:『大臣当先国事而后私憾。得功若向扬州,致高营兵将弃汛东顾、投卤渡河,罪将谁任』?命 可法
镇抚之;得功回汛。加李本身太子太保、左都督,提督本镇,赴归德;中权总兵杨承祖赴夏邑,副将刘应虎赴虞城 …… (第 327 页)
  刘良佐,陕西人。骁勇善战,好骑一花马,遂号曰花马刘。北变后,兵溃南下;弘光以 史可法
言,封为广昌伯,辖凤、寿,驻临淮,寿、颍等九州县隶之,经理陈、杞一带。清至,先降;良佐坐帐中躬先剃发 (第 328 页)
  先是, 史可法
有「立福藩五不可」之说,马上英持是书制 (第 331 页)
可法;
又欲大掖阮大铖、封高杰,而姜曰广与 (第 331 页)
可法
皆不可,继咸争之力。时二镇高、黄互鬨,忻城伯赵之龙云:『此宜马贵阳一往』。上曰:『果然』。士英不肯, (第 331 页)
可法
乃自请出督。继咸劝上亲征,且密言宁南侯良玉骄蹇状;上无如何,以继咸为总督江、楚、应、皖等处兵部右侍郎 (第 331 页)
  崇祯甲戌,升都察院右佥都御史,巡抚应天。国维甫受事,流贼犯安庆,参将唐某受贼绐,败绩,全军覆没;报至,国维方壮年,一夜须鬓为之顿白。国维亲督兵至安庆,见司道 史可法,
与语,奇其才;具疏请安庆添设一巡抚,即以 (第 339 页)
可法
任之。国维知人、善任使,抚吴八年,贼不敢犯境。
  庚辰,升工部右侍郎,总督河道;吴人生祠之虎丘山。 …… (第 339 页)
  国维行十日,而遂有三月十九之变。国维星夜抵浙,料理勤王。五月,得精兵三千,至镇江欲渡,正值弘光登极南都;国维念新君践祚,必为先帝发丧、起兵北伐,乃至留都,欲与 史可法
合兵以出。朝见弘光,遂以国维为兵部尚书,加太子太保、协理戎政。国维见马士英,议多不合;因循半年,遂以 (第 340 页)
岁督师孙传廷坐镇关中,识者俱以不宜轻出,出则兵露运绝,立见败折;然已有逗挠议之者矣。贼既渡河,臣即与 阁臣史可法
、姜曰广等云:宜亟撤关、宁吴三桂,俾内屯迎击,以固三辅。先帝召对,亦曾及此;然已有蹙地议之者矣。乃贼 (第 368 页)
  乙酉四月初四日,左良玉提兵向阙清除君侧,传檄讨之;飞骑上疏云云。士英胆怯,调黄得功、刘良佐离汛,遣刘孔昭、阮大铖、方国安、朱大典同御之;升大典兵部尚书,国安挂征南将军印。刘泽清亦托勤王,率兵大掠南行,扬、泗、徐、邳势同鼎沸。 史可法
连疏告警,弘光曰:『上游急则赴上游、北兵急则赴北兵,自是长策』。 (第 390 页)
可法
曰:『上游不过欲除君侧之奸,原不敢与君父为难。若北兵一至,宗社可虞!不知辅臣何意朦蔽至此』!乃移书士 …… (第 390 页)
瞋目大呼:『有异议者,当斩』!弘光嘿然,诸臣咸为咋舌。希哲退曰:『贾似道弃淮、扬矣』!北兵攻扬州急, 史可法
血奏请救,不报;扬州破, (第 391 页)
可法
死之。弘光闻报,召群臣议迁都;钱谦益言「不可」。马士英请调黔兵入卫,办走贵阳;工科吴希哲力谏,乃止。 …… (第 391 页)
史可法
血书请救,置若罔闻。如卢杞之坚拒怀光,恐其面驾。然卢杞止失军心,而士英竟覆社稷;较之卢杞,其败坏尤烈 (第 393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