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四書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史鈔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洞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十八卷〈叶盛〉,赵鼎祚《脉望》一卷,吴伯通《石谷遗言》一卷,《异物汇苑》五卷〈闵文振〉,《本语》六卷 〈高拱〉

《说文五采合》曰:杂,从衣从集,佳聚木上,亦其义也。人情美绣而恶杂,顾绘事必兼五色,采色具而绣成 ……《夏国枢要》二卷〈孙巽〉,《南北筹边》十八卷〈曾三英〉,《清边备要》五十二卷〈曾致尧〉,《边略》五卷 〈高拱〉

右边策

兵之兴也,或谓权舆于涿鹿,然紫太二垣,将卫环跱,将军羽林,棓枪旗弧,骑官陈车,鈇钺积卒
琐闼集》一卷,《蔡幼学内制集》三卷,《外制集》八卷〈宋兵部尚书〉,《皇明外制集》八卷,《纶扉集》一卷 〈高拱〉
,又《外制集》二卷,《銮坡制草》五卷〈黄洪宪〉。
王者,渊默黼扆而风行四表,其唯制诏乎。故授官选贤, ……〈虞臣〉,《史馆献纳》一卷〈吕楠〉,《方时鸣奏议》〈阙〉卷,又《南省奏稿》一卷,《掌铨题稿》三十四卷 〈高拱〉
,又《南宫奏牍》四卷,又《纶扉外稿》二卷,又《献忱集》五卷,《奏对稿》十卷〈张居正〉,《李宫保奏议》
孟圭疣赘录》十一卷,《入蜀稿》二卷,《张天民云航集》一卷,《朱瑛西崖集》八卷,《吕本期斋集》十六卷, 《高拱
玉堂公草》十二卷,又《政府书答》四卷,《赵贞吉文肃集》二十三卷,《李春芳贻安堂集》十卷,《高鹤可也居
志》五卷〈注〉吕楠
《春秋纪愚》十卷〈注〉金贤
《春秋志疑》三十卷〈注〉胡宁
《春秋正音》一卷〈注〉 高拱
右论说

《左传条例》九卷〈注〉汉郑众
《春秋释例》十五卷〈注〉杜预
《春秋条例》十一卷〈注〉晋刘寔
,嘉靖二十九年,上所改《大学经传定本》于朝。
穆宗隆庆三年,殷士儋请进讲《大学衍义》。
按《明外史 高拱
传》:殷士儋嘉靖年进士。隆庆三年,进太子太保。时寒暑皆罢讲,士儋请如故事,四时毋辍,并进讲《祖训》及
卷〈未见〉
陆元辅曰:武陵人。嘉靖壬辰进士。

孟淮《大学愚见》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祥符人。 高拱《
大学直讲》一卷〈存〉
吴桂芳《大学记》一卷〈未见〉
黄虞稷曰:新建人。甲辰进士。

李先芳《大学古本
靖癸未进士,历官福建按察司佥事。

杨爵《中庸解》一卷〈未见〉
谢东山《中庸集说启蒙》一卷〈未见〉 高拱《
中庸直解》一卷〈存〉
万思存《中庸述微》一卷〈未见〉
南昌人,字益甫,嘉靖丁未进士,万历初官南京太常
二十二卷〈注〉程复心
四书事文引證 卷〈注〉河南何文渊
四书因问六卷〈注〉吕楠
四书问辨录五卷〈注〉 高拱
四书人物考八卷〈注〉薛应旂
东山经籍考四书
沈贯瑶四书要义一卷
见宋史艺文志凡七篇
张九成四书解六十 ……本传楠字仲木,号泾野学者,称泾野先生,所著有四书因问。
王圻曰:高陵礼部侍郎。
焦竑经籍志六卷 高拱
四书问辨录十卷
见焦竑经籍志

何英四书释要 卷
王圻曰:鄱阳人。

杜伟四书笔记 卷
本传伟所著有
注一卷〈未见〉
应廷育中庸本义一卷〈未见〉
杨爵中庸解一卷〈未见〉
谢东山中庸集说启蒙一卷〈未见〉 高拱
中庸直讲一卷〈存〉
万思谦中庸述微一卷〈未见〉
许孚远中庸述一卷〈未见〉
杨时乔中庸古今四体文一卷〈 ……大学二卷〈存〉
王畿古本大学附录三卷〈未见〉
蒋信古本大学义一卷〈未见〉
孟淮大学愚见一卷〈未见〉 高拱
大学直讲一卷〈存〉
吴桂芳大学记一卷〈未见〉
李先芳大学古本一卷〈未见〉
万思谦大学述古一卷〈未见〉
然,适遇诸侯之皆少,数岁之后,陛下且见之矣。夫秦日夜苦心劳力以除六国之祸,今陛下力制天下,颐指如意, 高拱
以成六国之祸,难以言智。苟身亡事,畜乱宿祸,孰视而不定,万年之后,传之老母弱子,将使不宁,不可谓仁。
击断,直行己意。大吏多恶之,论调顺德府通判,专辖马政。所条马政事宜咸切利弊。隆庆四年,以进表入都执政 高拱
、赵贞吉雅知有光,用为南京太仆寺丞,留掌内阁制敕房,有光素厌吏事,至是得为文学官供事阁下,欲以其间,
许孚远
按《明外史·儒林许孚远传》:孚远,字孟中,德清人,受学同郡唐枢。嘉靖四十一年成进士,授南京工部主事,就改吏部。已,调北部。尚书杨博恶孚远讲学,会大计京朝官,黜浙人几半,博乡山西无一焉。孚远有后言,博不悦,孚远遂移疾去。隆庆初, 高拱
荐起考功主事,出为广东佥事,招大盗李茂、许俊美,擒倭党七十馀辈以降,录功,赉银币。旋移福建。神宗立,
,则三祖臣魏之义未尽。义未尽,故假涂以运高略;道不正,故君臣之节有殊。然则弘道不以辅魏而无逆取之嫌, 高拱
不劳汗马而有静乱之功者,盖勋足以王四海,义可以登天位,虽我德惭于有周,而彼道异于殷商故也。今子不疑共
〈注〉李默。
《大狱录》二卷。〈注〉张孚敬。
《庚申纪事》一卷。〈注〉杨希淳。
《边略》五卷。〈注〉 高拱。
《三封北国始末》一卷。〈注〉邓林乔。
《云中降寇传》一卷。〈注〉刘绍恤。
《上谷议略》一卷。〈注〉方逢时。
《安庆兵变》一卷。〈注〉查志隆。
《病榻遗言》一卷。〈注〉 高拱。
《平曾一本叙》一卷。〈注〉林廷机。《征南纪略》一卷。〈注〉王尚文。
《西南三征记》一卷。〈注〉郭子 ……议修《神庙实录》,御史《郭增光疏》云:请就往日辅臣,中功罪较,然在人耳目者,略陈大概为授简,佐一得焉 高拱,
以裕邸之旧,初授托孤之明,命崎岖于云间,江陵两才相阨,卒能总持铨衡懋,建功业,所称经济之名流,非乎?
无罪也,且轻其事,而列王大臣、贯高事为辞。此其说又不可解也。王大臣之徒手而闯至乾清宫门也,冯保怨旧辅 高拱,
置刃其袖,挟使供之,非实事也。张差之梃,谁授之而谁使之乎。贯高身无完肤,而辞不及张敖,故汉高得释敖不
景命不融,高祖始登大位。于时大冢宰晋公宇文护太祖之犹子也,负图作宰,亲受顾命,国柄朝权顿去王室。高祖 高拱
深视弥历岁年,谈议儒元无所关预祭,则寡人晋公之不忌也。但自下裁物,其主不堪累,世权强一朝折首其于党与
朱熹《文公题跋》三卷按:明毛晋跋:先生为绝学梯航,斯文菽粟,即童蒙皆能道之故,先哲尚论者,辄作道巍德尊等语,至若癖耽山水跌宕,诗文一往情深,几为理学所掩,惟寿昌
吴氏一赞颇具只眼,赞云先生每观一水一石一草一木,稍清阴处,竟日目不瞬,饮酒不过两三行,又移一处,大醉则趺坐, 高拱
经史子集之馀,虽记录杂说,举辄成诵,微醺则吟哦古文,气调清壮。某所闻见,则先生每爱读屈原《离骚》,孔
,魏了翁 《脉望》八卷,赵台鼎 《贤奕编》四卷,刘元卿 《煮泉小品》一卷,田艺蘅 《伏戎纪事》一卷, 高拱 《
丹青志》一卷,王稚登 《画说》一卷,莫是龙 《柳氏旧闻》一卷,李德裕 《溪山馀话》一卷,陆深
《耄馀
不须如此,信与不信才有形迹便不是。
《姑苏笔记》:东坡言梅二丈长身,秀眉大耳、红颊、饮酒过百盏辄正坐 高拱,
此其醉也,然不可谓之能饮盖,谓圣俞刚正不为酒所动矣。冯当世好佛,知太原以书寄王平甫曰:并门歌舞妙丽,
。朕亲奏谢于太极殿,溶等其分告朝天。六宫庙遂建谢瑞典于紫皇殿,命大学士徐阶、严讷、李春芳、尚书郭朴、 高拱
伯方承裕为上香使,督祝官道,仍分诣各宫庙行礼。十一月举一阳大典于万岁山坛。十二月修忏禳大典于洪应雷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