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小學類
禮類
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別史類
傳記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儒家類
別集類
總集類
禪宗部類
其不列于十二等之封者,谓之「閒散宗室」,则从略焉。作皇子世表。

肇祖系 充善
肇祖第一子。 妥罗 充善
第一子。无嗣。

妥义谟 充善
第二子。无嗣。

锡宝齐篇古 充善
第三子。 福满
即兴祖,锡宝齐篇
凡察掌建州左卫,与撒满哈失里并举职贡惟谨。而故建州左卫都督猛哥帖木儿死七姓野人之难,子阿古殉焉,诸子 董山
、绰颜依凡察以居。是年十一月,以 董山
为本卫指挥使。三年正月,凡察朝于明。是月壬子,英宗赐以敕曰:『往者猛哥帖木儿死七姓野人之难,失其印,宣德间,别铸印畀。』凡察、 董山
上言旧印故在,而凡察复请留新印。『一卫二印无故事。敕至尔等协同署事,遣使上旧印。』凡察、 董山
争卫印自此始。六月,李满住使所属指挥赵歹因哈上章,言:『自徙居猪婆江,屡为朝鲜侵掠。今复徙居龟突山东 ……满哈失里奏事,附李满住以达。

四年四月,李满住上言:『都督凡察、指挥童仓为朝鲜所诱,叛去。』童仓即 董山,
译音异也。英宗敕朝鲜国王李祹问状,祹疏自明非诱。英宗命凡察、童仓即居镜城,复敕祹抚谕之。五年四月,英 ……间,仍依李满住以居,发粟赈之;贳逃军马哈剌等,命还伍。复谕祹使归其种人留朝鲜境者。是时,凡察以都督、 董山
以指挥同领建州左卫,其徙居镜城复还。

六年正月戊午,进 董山
为都督佥事。二月,朝鲜国王李祹上言:『凡察旧居镜城阿木河,其兄猛哥帖木儿,臣祖授以万户,创公廨,与婢 ……庶小国边民获免寇盗。』英宗敕祹谨为备。会凡察上言不敢为非,敕辽东总兵曹义遣使谕之,并廉其情伪。凡察、 董山
争印数年而不决。

七年二月甲辰,英宗用总兵官曹义议,析置建州右卫,敕分领所属,守法安业,毋事争斗。 董山
、凡察及李满住各为所属,乞官皆许之,自是岁有千请久,次乞秩物,故乞袭职以为常。撒满哈失里朝于明。三月 ……佥都御史王翱勒兵为备。

九年正月,李满住等上言指挥郎克苦等还自朝鲜,乞赈,英宗命发粟赈之。十二月, 董山
、凡察朝于明。

十年正月,撒满哈失里朝于明。

十一年二月,以 董山
弟绰颜为副千户。

十二年正月,进李满住为都督同知。六月,李满住、 董山
、凡察等使为备。

十三年正月,复敕戒李满住等毋为北虏诱。十二月, 董山
、凡察朝于明。

十四年,凡察妻朵儿真索朝于明,进皇太后塔纳珠二颗,赉以纻丝表里。既而额森入寇建州,三卫亦屡犯边。景泰中,王翱巡抚远东,使招谕,复叩关。

天顺二年正月,李满住朝于明。二月,进 董山
右都督。时 董山
阴附朝鲜,朝鲜授以中枢密使。巡抚辽东都御史程信诇得其制书以闻,英宗使诘朝鲜 董山,
皆慑服,贡马谢。

五年十二月,朝鲜国王李瑈上言:『建州众夜至义州,江杀并江禾民,掠男妇牛马。』下兵部议,以为朝鲜尝诱杀毛怜卫都督郎卜儿哈致寇乃自取,置勿问。

八年春正月,英宗崩。

成化元年正月, 董山
朝于明,自陈防边有劳,乞进秩。宪宗不许,赐以采缎。十月,整饬边备。左都御史李秉上言:『建州、毛怜、海 ……月,秉上言:『毛怜诸卫犯边,官兵击破之。』十二月复入犯边,总兵武安侯郑宏战败。

三年正月,秉上言: 『董山
归所掠边人,请赎俘。』宪宗敕奖 董山,
因戒责建州、毛怜诸卫,旋使锦衣卫署都督佥事武忠,将命抚谕。是月,海西建州诸卫复入鸦鹃关,都指挥邓佐御诸双岭,中伏死,副总兵施英不能救。三月,复入连山关,掠开原、抚顺,窥铁岭、宁远、广宁。及忠至, 董山
等受抚。四月,偕李古纳哈等朝于明,宪宗使集阙下,宣诏赦其罪, 董山
等顿首听命。五月己丑,复以左都御史李秉提督军务,武靖伯赵辅佩靖虏将军印,充总兵官,发兵讨建州,而 董山
等留京师,会赐宴,其从者语嫚,夺庖人铜牌,事闻,有诏切责;既而,予马值、赉采币如故事。 董山
、李古纳哈乞蟒衣、玉带、金顶帽、银酒器,宪宗命增赐衣、帽,人一具。 董山
又言指挥可昆等五人有劳,乞赐,宪宗命赐衣,人一袭。 董山
等辞归,鸿胪寺通事署丞王忠奏: 『董山
等骂坐不敬,贪求无厌,扬言归且复叛,请遣官防送。』宪宗命礼部遣行人护行,复赐敕戒谕。 董山
等既行,宪宗复用礼部主事高冈议,命赵辅絷 董山
塞上。辅留 董山
等广宁,令遣使戒所属毋更盗边。七月庚申,辅召 董山
等听宣敕,未毕, 董山
等为嫚语,袖出刃刺,译者吏士格斗,杀 董山
等二十六人。宪宗命发兵益秉、辅东征,敕安抚毛怜、海西诸卫,示专讨建州。九月,分道出师:左军渡浑河,越 ……献俘。

自阿哈出始领建州卫,传其子释加奴及孙李满住。析左卫猛哥贴木儿领之,死而弟凡察代。既复传其子 董山;
析右卫移凡察领之,其入边为乱, 董山
为之渠。明既杀 董山,
朝鲜亦破李满住,其子古纳哈同死,他子都喜亦的哈后,不著。凡察正统后不复见,当已前死。其子不花秃不与 董山
之乱,独全。他子阿哈答尝朝于明,争赐币不及例。

五年六月,建州左卫都指挥佟那和劄等上章,为 董山
子脱罗等、李古纳哈子完者秃乞官。兵部请进止,宗命授脱罗都指挥同知、完者秃都指挥佥事。自是,凡从 董山
为乱者,其子姓降一等,仍袭职。

六年正月,建州三卫头人沙加保等三百馀人朝于明,宪宗敕示威德,俾复奉 ……自李满住死,复传其孙完者秃。阿哈出之后,可纪者四世,其别子猛哥不花领毛怜卫,传子撒满答失里,后不著。 董山
死,传其子脱罗及孙脱原保。猛哥帖木儿之后,可纪者三世。其弟凡察传子不花秃,后不著,迨嘉靖季年,王杲强 ……可以臆断也。隆庆、万历间,建州诸部长未有名近兴祖讳者。太祖兵起,明人所论述但及景、显二祖,亦未有谓为 董山
裔者。信以传信,疑以传疑,今取太祖未起兵前建州三卫事可考见者著于篇,以阿哈出、王杲为之纲,而其子弟及
伐察哈尔,次博罗额尔吉,招流亡,皆与劳萨偕。上令哈尔佔具粮糗储乌兰哈达,而以甲喇额真颜布禄、牛录额真 董山
司转运,愆期,粮糗不时至,吏议当死。上命覆皆言法不当宥,图鲁什言:「曩者上申谕'临阵而退当斩',然亦尝恩宥;今罪颜布?谳,禄、 董山
而贷其死,实惟上恩。」上从之。

八年二月,略锦州。五月,擢噶布什贤噶喇依昂邦,进三等副将。六月,复
百,会总兵罗孝连剿之。十月,至安顺,仲苗蔓延镇、永二州,负险累年。其老巢曰养马塞、乌束陇、蜜蜂屯、猛 董山,
孝连直捣乌束陇,国澍调团练分塞要隘,断贼援。养马塞贼惧,缚酋献地降,国澍乘胜攻蜜蜂屯。十一月,破水西
登永乐壬辰进士,官至广信教授。
林遵性
按《闽画记》:林遵性,名泉,长乐人,举永乐甲午,乡荐隐居屿南 董山
之下,善墨竹。
黄蒙
按《画史会要》:黄蒙,字养正,瑞安人,永乐中授中书舍人,山水得黄子久笔意。
张枃
按《宋史·张浚传》:浚子枃,字定叟,以父恩授承奉郎,历广西经略司机宜、通判严州,有能称。召对,差知袁州,戢豪彊,弭盗贼。改知衢州,迁湖北提举常平。改陕西,督理荒政,以直徽猷阁,知临安府。乞罢,移知镇江。召为户部侍郎。高宗崩,以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府, 董山
陵事。召还,为吏部侍郎。绍熙元年,为刑部侍郎,进焕章阁学士、知襄阳府。宁宗嗣位,改知建康府。升龙图阁
,发泉州。风急涛涌,舟掀簸,士卒皆数日不能食。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董西 董山
、牛崎屿,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荅、勾阑等山,驻兵伐木,造小舟以入。时瓜哇与邻国葛郎搆怨,瓜哇主哈
,移知镇江。寻改明州,辞,仍知镇江。召为户部侍郎,面对言事,迕时相意。高宗崩,以集英殿修撰知绍兴府, 董山
陵事。召还,为吏部侍郎。光宗即位,权刑部侍郎,复兼知临安府。绍熙元年,为刑部侍郎,仍为府尹。内侍毛伯
,发泉州。风急涛涌,舟掀簸,士卒皆数日不能食。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董西 董山
、牛崎屿,入混沌大洋橄榄屿,假里马答、勾栏等山,驻兵伐木,造小舟以入。时瓜哇与邻国葛郎搆怨,瓜哇主哈
十里。
十里河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
鱼宗堡官庄一处,离城六十里。
光山屯官庄二处,离城七十五里。 董山
堡官庄四处,离城八十里。
杨家湾官庄一处,离城八十里。
古城子官庄二处,离城九十里。
长滩里官庄一处
子山 在县东北三十里。桂子山 在县四十里。
吴沛山 在县三十里。
尖山 在县五十里。
董山
 在县三十五里。
西阳山 在县二十五里。
东龙山 在县西北四十五里,绵亘入来安界。乌石山 上有乌石寺
良,俱入祀,今未修。
泰山庙 在冶山,明嘉靖二十年道人汪潮建,僧性铠重修。
将军庙 在县西北四十里黄 董山
上。
后土庙 在县西北五十里竹镇市,宋建炎四年僧岳钦立,颓毁。明嘉靖二十一年道士刘景旸重建。
天妃庙
一丈,篆文周绕其上,今多漫灭不可读,相传皓疑山有王气埋金,函玉璧银龙铜马之属于碣下,以镇之。俗又呼为 董山,
以董朝所封故也。
善权山 与国山相属,其背有善权洞,前有善权寺。
横山 一名大芦山,在县西南四十里,
烛灌油可燃照夜。
公山 在青印溪南。其麓即郑氏故宅,今为南溪书院。文公产于,此后人以山似二字,乃名。 董山
 上有石室,广丈馀,相传为董真人炼丹之所。上七山俱县北。
仙灵山 唐末有王道人者结庐炼丹其上,后不知
木兰寺 在祥云山,明景泰中建。
灵泉寺 在石门山,明弘治中建。
罗峰寺 在来山铺罗峰山,明嘉靖中建。 董山
寺 在南山,僧慧通募建。
西林寺 在县北龙蟠山。
岳台寺 在净苑山近官塘。
华严寺 在三峰山。
云坪
在目。马鞍岭 在废石康县东一里长沙村后。黄姜岭 在县东六十里。汉董贤父恭徙合浦,卒葬于岭下。今人多呼 董公山。
九头岭 在县南十里。有天妃祠。
登高岭 在县南。九日,士民登眺于此。
抱子岭 在县东二十里。
仙人
川考
        《通志》
锦屏山 在城南一里,青翠如屏。
邦泰山 在城东北,土官世居其麓。
董山 
在城西北,昔为彝寨,后立卫城今裁。鹤笼山 在城北三十里,一峰突兀,顶圆如盘。蒙乐山 在城西北九十里, ……为桥相传汉明帝时,造永乐间重修。
景东府公署考
        《通志》
掌印同知署 在卫城南门外景 董山
之右,明洪武二十一年建。因兵毁,同知倪巽生修建。

皇清康熙二年,同知薛荩五年,同知郭世荣相继重
炊也,从火,单声,《春秋传》曰:燀之以薪; 充善
切。
  景东府元至顺二年二月置。洪武十五年闰二月因之。三月降为州,属楚雄府。十七年正月仍升为府。西有 景董
山,洪武中筑景东卫城于其上,又筑小城于山颠,谓之月城。北有蒙落山,一名无量山。西南有澜沧江,源出金齿
五千人发泉州,风急,舟掀簸,士卒皆数日不能食。过七洲洋、万里石塘,历交趾、占城界,明年正月,至东董西 董山
、牛崎屿,入混沌大洋橄揽屿,假里马答、勾阑等山,伐木造小舟以入。时爪哇与领国葛郎构怨,爪哇酋哈只葛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