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經集部類
洞玄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何不以 纪信
诳之则罪不在妇又在生耳犹幸第二图
其姻戚有购得之者而姬临卒时以花钿数事赠老媪
之小女衬以二纸偶为好事 (第 22a 页)
 明文海卷一百四十六   馀姚黄宗羲编
  诸体文六
  五死篇(阙名/)
人有五死唯是程婴公孙杵臼之死 纪信
栾布之死聂
政之死屈平之死乃为天下第一等好死其次临阵而
死其次不屈而死临阵而死勇也未免有不量敌之进 (第 1a 页)
   述行赋(冇序/)
延熹二年秋霖雨逾月是时梁冀新诛而徐璜左悹五
侯擅贵于其处又起显明苑于城西人徒冻饿不得其

命者甚众白马令李云以直言死鸿胪陈君以救云抵
罪璜以余能鼓琴自朝廷敕陈留郡守遣余到偃师病
不前得归心愤此事遂托所过述而成赋
余有行于京洛兮遘淫雨之经时涂迍邅其蹇连兮潦
污滞而为灾马桀蹈而不进兮心郁悒而愤思聊弘虑
以存古兮宣幽情而属词久余宿于大梁兮诮无忌之
称神哀晋鄙之无辜兮忿朱亥之篡军历中牟之旧城
兮憎佛肸之不臣问宁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无闻经

圃田而瞰北境兮晤卫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叹兮
愠叔氏之启商过汉祖之所隘兮吊 纪信
于荥阳降虎
牢之曲阴兮路丘墟以盘萦勤诸侯之远戍兮侈申子
之美城稔涛涂之复恶兮陷夫人以大名登长坂以凌 (第 9a 页)
   节游赋
览宫宇之显丽实大人之攸居建三台于前处飘飞陛

以凌虚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于城隅亢高轩以迥眺
缘云霓而结疏仰西岳之崧岑临漳滏之清渠观靡靡
而无终何渺渺而难殊亮灵后之所处非吾人之所庐
于是仲春之月百卉丛生萋萋蔼蔼翠叶朱茎竹林青
葱珍果含荣凯风发而时鸟欢微波动而水虫鸣感气
运之和顺乐时泽之有成遂乃浮素盖御骅骝命友生
携同俦诵风人之所叹遂驾言而出游步北园而驰骛
庶翱翔以解忧望洪池之滉瀁遂降集乎轻舟浮沈蚁

于金罍行觞爵于好仇丝竹发而响厉悲风激于中流
且容与以尽观聊永日而忘愁嗟羲和之奋迅怨曜灵
之无光念人生之不永若春日之微霜谅遗名之可
天命之无常愈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罢曲宴
而旋服遂言归乎旧房
   临观赋
登高墉兮望四泽临长流兮送 (第 16b 页)
   汉高祖功臣颂
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太子少
傅留文成侯韩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王淮
阴韩信梁王昌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赵景王大梁张耳

韩王韩信燕王丰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王沛刘贾太
傅安国懿侯王陵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相国舞阳侯
沛樊哙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太仆汝阴文侯沛
夏侯婴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代丞相阳陵景侯魏
傅宽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大行广野君高阳郦食
其中郎建信侯齐刘敬大中大夫楚陆贾太子太傅稷
嗣君薛叔孙通魏无知护军中尉随何新成三老董公
辕生 将军纪信
御史大夫沛周苛平国君侯公右三十 (第 63a 页)
 兮憎佛肸之不臣问宁越之裔胄兮藐髣髴而无闻经
 圃田而瞰北境兮晤卫康之封疆迄管邑而增感叹兮
 愠叔氏之启商过汉祖之所隘兮吊 纪信
于荥阳降虎 (第 1b 页)
  节游赋          (魏/)曹 植
览宫宇之显丽寔大人之攸居建三台于前处飘飞陛
以陵虚连云阁以远径营观榭于城隅亢高轩以迥眺
绿云霓而结疏仰西岳之崧岑临漳滏之清渠观靡靡
而无终何眇眇而难殊亮灵后之所处非吾人之所庐
于是仲春之月百卉丛生萋萋蔼蔼翠叶朱茎竹林菁

葱珍果含荣凯风发而时鸟欢微波动而水虫鸣感气
运之和顺乐时泽之有成遂乃浮素盖御骅骝命友生
携同俦诵风人之所叹遂驾言而出游步北园而驰骛
庶翱翔以写忧望洪池之滉漾遂降集乎轻舟浮沈蚁
于金罍行觞爵于好仇丝竹发而响厉悲风激于中流
且容与以尽观聊永日而忘愁嗟义和之奋策怨曜灵
之无光念人生之不永若春日之微霜谅遗名之可
天命之无常逾志荡以淫游非经国之大纲罢曲宴 (第 26b 页)
  高帝
高帝之斩丁公以为后世为人臣怀二心者戒也人许
之能惩一而戒百此言非也帝之取天下孰非用间纳
叛以有之而其在麾下自丰沛初起之士外孰非诸敌
国之臣妾而独丁公称区区二心也且帝之窘果丁公
生之不宜悖德也其以为人臣戒者亦非帝初意也帝
方灭楚以号令诸雄王威天下而丁公首著其阨故丑

之既僇而为此名以掩也吾何以知其然于 纪信
得之
帝之诸功臣孰有大于 (第 7a 页)
纪信
者毋论忠也而帝卒不录
何也即无后侯之可也即不侯祠之可也而不然者旌
信而成其成皋之降也非史几乎泯矣故其 (第 7a 页)
谓忠
司马续汉书极称杨仁忠勇能持戟以严卫宫门第文
子与仁未尝死也
若夫齐逄丑父以貌类顷公而代公死汉之 纪信
假汉
王之车以代汉王此皆身代君死者其亦忠矣然犹曰
此必君佞幸与齐孟阳代诸儿同故左氏与汉史俱未
称之 (第 10a 页)
 之误宜亟正之
癸卯秋七月丁亥与友谅师遇于康郎山戊子
焚寇舟二十馀艘彼军杀溺者甚众我指挥韩

成元帅宋贵李兆先等皆死
 高阳侯韩成之死于鄱阳也定远黄金著开
 国功臣录以为成当 太祖危急时服御袍
对敌自沉史家竞传之比于 纪信
之诳楚而
 实录纪此战则云彼军杀溺者甚众我指挥
 元帅宋贵陈兆先等亦战死国史故多讳辞
 然以成之忠烈 …… (第 10a 页)
 绝而死然则成等致命之时定边之势巳𤏖
 御舟之厄巳脱矣宁有代死诳汉之事耶且
 康山之役与荥阳不同羽围荥阳久汉军乏
 食汉祖计无所出故 纪信
画诳楚之策遂得
 以乘閒遁去康山之战两军相持雌雄未决
 卒然有冕服代死之事耳目瞀乱军心尽解
 我将何 (第 10b 页)
    首阳山碑(皮日休/)
   忠烈四
    有夏大夫关公碑阴文(附谓/张)
    殷少师比干碑(李翰/)
     纪信
(卢藏用/) …… (第 1b 页)
志丕烈词曰
糜躯非仁蹈难非智死于其死然后为义忠无二体烈
有馀气正直聪明至今犹视咨尔来代为臣不易
   纪信
碑          卢藏用
有汉忠烈姓纪名信官族代载史失其书昔秦始皇弃
六代之业穷天下之力以纵其心 …… (第 13a 页)
  周苛碑          李 观

昔天丧水德未有受命者而刘项之战方苦残毒轧于
生民御史大夫周苛世籍于沛始汉祖起而随焉时汉
祖以新阨睢水之围而遽保荥阳楚人四面攻之内无
完备忧难持久用 将军纪信
计而汉祖免命用苛守后
事以禦外敌敌知其危并力荡摇哀哀遗军创痛如积
虽授之以利兵束之以坚甲而莫能起非爱 (第 16a 页)
于四方始退与汉祖东西而王天下是知量不足谋
不长矣然虽兵众于汉战捷于汉其后则有灵壁之败
太公虏荥阳之围 纪信
焚广武之守伤其胸长陵之役
挠其师与汉祖龙虎相逐干戈合离五年之后胜败乃
知是知兵之不可穷物之不可终天地 (第 4b 页)
   驺忌子以鼓琴见齐威王(以下三篇皆战/国文国策不载)
驺忌子以鼓琴见威王威王说而舍之右室须臾王鼓
琴驺忌子推户入曰善哉鼓琴王勃然不说去琴按剑
曰夫子见容未察何以知其善也驺忌子曰夫大弦浊
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也(大弦者君也宽/和而温小弦者)

(臣也清廉而不乱凡弦以缓急为清浊琴紧/其弦则清缦其弦则浊清浊者言琴之声也)攫之深(以/爪)
(持也○攫/已足反)醳之愉者(醳音释愉/一作舒)政令也钧谐以鸣大小
相益回邪而不相害者四时也吾是以知其善也王曰
善语音驺忌子曰何独语音夫治国家而弭人民皆在
其中王又勃然不说曰若夫语五音之 纪信
未有如夫
子者也若夫治国家而弭人民又何为乎丝桐之间驺
忌子曰夫大弦浊以春温者君也小弦廉折以清者相
(第 9b 页)
(易牙杀其子以食桓公管仲曰其/子之不爱又何爱于君果乱齐国)易牙是也弃己之
命安君之身 纪信
是也 (第 11a 页)
(纪信
代/沛公死)挟国谋事以报私雠袁
盎是也(袁盎怨晁错七国反谮/之于景帝遂斩错东市)孑身而持节孤直而自 (第 11a 页)
   论
按韵书论者议也梁昭明文选所载论有二体一曰史
论乃史臣于传末作论议以断其人之善恶若司马迁
之论项籍商鞅是也二曰论则学士大夫议论古今时
世人物或评经史之言正其讹谬如贾生之论秦过江

统之议徙戎柳子厚之论守道守官是也唐宋取士用
以出题然求其辞精义粹卓然名世者亦惟韩欧为然
刘协云圣哲彝训曰经述经叙理曰论故凡陈政则与
传注参体辩史则与赞评齐行铨文则与序引共 纪信

   说 解
按说者释也述也解释义理而以己意述之也说之名
起自吾夫子之说卦厥后汉许慎著说文盖亦祖 (第 19b 页)
之维
   汉纪信
(有序/)
予读太史公书至 (第 2b 页)
纪信
以身代死之事作而言曰信之
忠诚一至是乎且信倔起之徒也当其事汉项羽围荥
阳汉危甚 (第 2b 页)
王时欲存有降而已降则汉事去信遂自为
王降羽王因得脱羽烧杀信吾意是时汉事未定如信
者不过苟相依乘以饕富贵而忠诚若此何可得哉汉
王既定天下尝斩丁公以劝忠矣而于信独无赠典及

太史公纪载刺客如荆轲聂政为之列传说客如苏秦
张仪为之列传刑名如韩非申不害货殖如卓王孙陶
朱猗顿为之列传至于杀身成仁如 纪信
者乃独不为
之列传遂使信之大忠不白于天下后世而临危顾身
者踵相接也爰叙而铭之铭曰
黄金可销白石可磨将 (第 3a 页)
敬,
太中大夫楚陆贾,
太子太傅稷嗣君薛叔孙通、
魏无知,
护军中尉随何,
新成三老董公、
辕生, 将军纪信,
御史大夫沛周苛,
平国君侯公,
右三十一人,
与定天下安社稷者也。
颂曰: …… (第 8a 页)


纪信
诳项,
轺轩是乘。
摄齐赴节,
用死孰惩。
身与烟消,
名与风兴。
周苛慷慨,
心若怀冰。
刑可以暴 (第 33a 页)
奏牍本乎公正非拘儒曲士引据高远不达权宜者比
其行善可 纪信
矣江淮省臣贪虐不法公以其罪上语
泄驰贿中外柄臣党恶诛锄忠良传檄加覈公虑身辱
徒损台威中道以殒时论冤之 (第 10b 页)
  得民心
上以诚爱下下以忠报上有感必应理固宜然然考之
往昔有不可以常情论者禹抑洪水以救天下其功大
矣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其泽深矣然一传而太康才
畋于洛万姓遽仇而去之吁可怪也汉高帝起布衣天
下之士云合景从其困荥阳也 纪信
至捐生以赴急人
心之归可见矣及天下已定而相聚沙中有谋反者此
又何邪窃尝思之民之戴君本于天命初无不顺之 (第 13b 页)
是尚与上通又上方下)
(方见翼奉传孟康注上方谓北与东下方谓南与西此/赋用上方盖本董贤传也 汉高帝纪 纪信
乘黄屋左)
(纛注天子车以黄缯为盖里纛毛羽幢也在乘舆车衡/左方上注之 舞赋铺首炳以焜煌相如封禅文炳 (第 49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