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春秋類
易類
經解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術數類
兵家類
小說家類
道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經集部類
洞玄部
太清部
正一部
太平部
太玄部
清代道教文獻
川
之逊畔三老愿留何慊于胶东之劳来(焦延/寿)播之谣咏
著之史册昭昭可见班史岂故遗于此哉忠义不传而 纪信 之实未尝没汤周不列酷吏岂能逃深刻之失盖
汉之察吏者既惟切切于守相而固之传循吏不屑及
于令宰也宜矣至膺 (第 4b 页)
之逊畔三老愿留何慊于胶东之劳来(焦延/寿)播之谣咏
著之史册昭昭可见班史岂故遗于此哉忠义不传而 纪信 之实未尝没汤周不列酷吏岂能逃深刻之失盖
汉之察吏者既惟切切于守相而固之传循吏不屑及
于令宰也宜矣至膺 (第 4b 页)
东斋记事万岁之称不知起于何代商周以来不复可
考吕氏春秋宋康王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悉应
战国策冯驩烧债券民称万岁蔺相如奉璧入秦秦王
大喜皆呼称万岁韩非子巫觋之祝人曰使君千秋万
岁之声聒耳新序梁君出猎归入庙中呼万岁曰幸今
日也 纪信 乘黄屋载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呼万岁陆
贾奏新语左右皆称善呼万岁汉武帝登嵩呼万岁者 (第 3b 页)
考吕氏春秋宋康王饮酒室中有呼万岁者堂上悉应
战国策冯驩烧债券民称万岁蔺相如奉璧入秦秦王
大喜皆呼称万岁韩非子巫觋之祝人曰使君千秋万
岁之声聒耳新序梁君出猎归入庙中呼万岁曰幸今
日也 纪信 乘黄屋载左纛曰食尽汉王降楚呼万岁陆
贾奏新语左右皆称善呼万岁汉武帝登嵩呼万岁者 (第 3b 页)
疑义绩尝与元末诸老游故议论颇有依据
然随手缮录未加简汰又每纪梦幻诙谐之
事不能尽纯如称其远祖马牧君事金太祖
有 纪信 之节元修三史时史臣责赇于其祖
不肯遂不得书此事论史者俱未之及然当
时秉笔诸臣如欧阳玄 (第 1b 页)
然随手缮录未加简汰又每纪梦幻诙谐之
事不能尽纯如称其远祖马牧君事金太祖
有 纪信 之节元修三史时史臣责赇于其祖
不肯遂不得书此事论史者俱未之及然当
时秉笔诸臣如欧阳玄 (第 1b 页)
万岁
万岁之呼世以为起于汉武帝登嵩山从官奏人有呼
万岁者三自此遂以为祝君之礼然齐田单守即墨遣
使诈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则此礼非起于汉矣又
相如奉璧入秦秦人皆呼万岁 纪信 诈降楚皆呼万岁
之城东观
说难
韩非作说难浩博可爱而本传结之以一语曰余独悲
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 (第 4b 页)
万岁之呼世以为起于汉武帝登嵩山从官奏人有呼
万岁者三自此遂以为祝君之礼然齐田单守即墨遣
使诈约降于燕燕军皆呼万岁则此礼非起于汉矣又
相如奉璧入秦秦人皆呼万岁 纪信 诈降楚皆呼万岁
之城东观
说难
韩非作说难浩博可爱而本传结之以一语曰余独悲
韩子为说难而不能自脱 (第 4b 页)
对 薛 稷
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是群龙无首虚已明庭
之上鼷鼠全身深穴神丘之下故有劳于一馈不辍子
高之耕待以三旌无过屠羊之肆怀乎朽驭(一作懔/乎秋驾)既
识为君之难跼此春冰未见为臣之易然而梦弼降佐
风起云从其天祐之俊乂将至当今制贤以禄制爵以
庸设言不违式化厥训霸王骐骥翼天驷而齐衡社稷
元龟升帝宝而负兆犹是幽芳在采云逸来羁垂倒景
之悬光烛重泉之沉隐故远臣得离山草比献野芹瞻
望天台数迹对曰帝德广运六臣参其业天道大明五
帝陈其序犹黼黻之章五色鼎鼐之饪五味五灵之效
祯祥五音之和雅乐若乃同义变力古人中求则 纪信
诳项以免君王经刎颈以纾国九乡居府王脩从赴难 (第 2b 页)
对曰后克艰厥后臣克艰厥臣是群龙无首虚已明庭
之上鼷鼠全身深穴神丘之下故有劳于一馈不辍子
高之耕待以三旌无过屠羊之肆怀乎朽驭(一作懔/乎秋驾)既
识为君之难跼此春冰未见为臣之易然而梦弼降佐
风起云从其天祐之俊乂将至当今制贤以禄制爵以
庸设言不违式化厥训霸王骐骥翼天驷而齐衡社稷
元龟升帝宝而负兆犹是幽芳在采云逸来羁垂倒景
之悬光烛重泉之沉隐故远臣得离山草比献野芹瞻
望天台数迹对曰帝德广运六臣参其业天道大明五
帝陈其序犹黼黻之章五色鼎鼐之饪五味五灵之效
祯祥五音之和雅乐若乃同义变力古人中求则 纪信
诳项以免君王经刎颈以纾国九乡居府王脩从赴难 (第 2b 页)
对
危事不齿善败岂亡苟能爱而尽忠何伤诈以兼智惟
甲迹同丑父貌类顷公立于戎马之前应识被庐之术
进则思赏退则图全拥铎拱稽初言以律靡旗乱辙俄
见覆军方知处死之难期于陨命之礼梅林止渴盖是
从权竹简议刑将何劝善免于军难亦曰师贞殊不知
索彼车中范睢以远降之城下 纪信 空存宜表洋洋之
人以旌赳赳之列有司见劾无罪可书
旋凯献俘判 (第 9a 页)
危事不齿善败岂亡苟能爱而尽忠何伤诈以兼智惟
甲迹同丑父貌类顷公立于戎马之前应识被庐之术
进则思赏退则图全拥铎拱稽初言以律靡旗乱辙俄
见覆军方知处死之难期于陨命之礼梅林止渴盖是
从权竹简议刑将何劝善免于军难亦曰师贞殊不知
索彼车中范睢以远降之城下 纪信 空存宜表洋洋之
人以旌赳赳之列有司见劾无罪可书
旋凯献俘判 (第 9a 页)
三良论 李德裕
秦穆之杀三良诗人刺之矣春秋讥之矣今不复议唯
三良许之以死而前代无议何也且臣道莫显于咎繇
孝友莫盛于周公咎繇尚不殉于舜禹二后周公尚不
殉于文武二王三良讵可许之死乎如三良者所谓殉
荣乐也非所谓殉仁义也可与梁丘㨿安陵君同讥矣
焉得谓之百夫特哉昔荀息许晋献一(集作/以)言继之以
死君子犹叹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岂得以生同荣乐死
共埃尘以为忠也(集作/乎)晏平仲言君为社稷死则死之
斯言得之矣自周汉迄于巨唐杀身成仁代有髦杰莫
不显一身之义烈未有系一国之存亡唯 纪信 乘黄屋
以诳(蜀作/诈)楚赴丹焰而存汉数千年间一人而已汉祚
四百由(集作/犹)此而兴余谓汉祖封建纪氏 (第 2a 页)
秦穆之杀三良诗人刺之矣春秋讥之矣今不复议唯
三良许之以死而前代无议何也且臣道莫显于咎繇
孝友莫盛于周公咎繇尚不殉于舜禹二后周公尚不
殉于文武二王三良讵可许之死乎如三良者所谓殉
荣乐也非所谓殉仁义也可与梁丘㨿安陵君同讥矣
焉得谓之百夫特哉昔荀息许晋献一(集作/以)言继之以
死君子犹叹斯言之玷不可为也岂得以生同荣乐死
共埃尘以为忠也(集作/乎)晏平仲言君为社稷死则死之
斯言得之矣自周汉迄于巨唐杀身成仁代有髦杰莫
不显一身之义烈未有系一国之存亡唯 纪信 乘黄屋
以诳(蜀作/诈)楚赴丹焰而存汉数千年间一人而已汉祚
四百由(集作/犹)此而兴余谓汉祖封建纪氏 (第 2a 页)
汉高祖功臣颂(陆机/)
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太子少
傅留文成侯韩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王淮
阴韩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赵景王大梁张
耳韩王韩信燕王丰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王沛刘贾
太傅安国懿侯王陵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相国舞阳
侯沛樊哙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太仆汝阴文侯
沛夏侯婴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代丞相阳陵景候
魏傅宽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大行广野君高阳郦
食其中郎建信侯齐刘敬太中大夫楚陆贾太子太傅
稷嗣君薛叔孙通魏无知护军中尉随何新城三老董
公辕生 将军纪信 御史大夫沛周苛平国君侯公右三 (第 7a 页)
相国酂文终侯沛萧何相国平阳懿侯沛曹参太子少
傅留文成侯韩张良丞相曲逆献侯阳武陈平楚王淮
阴韩信梁王昌邑彭越淮南王六黥布赵景王大梁张
耳韩王韩信燕王丰卢绾长沙文王吴芮荆王沛刘贾
太傅安国懿侯王陵左丞相绛武侯沛周勃相国舞阳
侯沛樊哙右丞相曲周景侯高阳郦商太仆汝阴文侯
沛夏侯婴丞相颍阴懿侯睢阳灌婴代丞相阳陵景候
魏傅宽车骑将军信武肃侯靳歙大行广野君高阳郦
食其中郎建信侯齐刘敬太中大夫楚陆贾太子太傅
稷嗣君薛叔孙通魏无知护军中尉随何新城三老董
公辕生 将军纪信 御史大夫沛周苛平国君侯公右三 (第 7a 页)
为我献之张良曰谨诺当是时项
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
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 纪信 等四人持剑
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 …… (第 14a 页)
增与汉有私稍夺
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
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汉将 纪
信 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 …… (第 20b 页)
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
击之 纪信 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
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
见 (第 21a 页)
纪信 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 (第 21a 页)
纪信
汉王 使御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守荥阳周苛枞公谋
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乃共杀魏豹楚下荥阳城生得
周苛项王谓周苛曰 (第 21a 页)
王军在鸿门下沛公军在霸上相去四十里沛公则置
车骑脱身独骑与樊哙夏侯婴靳彊 纪信 等四人持剑
盾步走从郦山下道芷阳间行沛公谓张良曰从此道 …… (第 14a 页)
增与汉有私稍夺
之权范增大怒曰天下事大定矣君王自为之愿赐骸
骨归卒伍项王许之行未至彭城疽发背而死汉将 纪
信 说汉王曰事已急矣请为王诳楚为王王可以间出 …… (第 20b 页)
于是汉王夜出女子荥阳东门被甲二千人楚兵四面
击之 纪信 乘黄屋车傅左纛曰城中食尽汉王降楚军
皆呼万岁汉王亦与数十骑从城西门出走成皋项王
见 (第 21a 页)
纪信 问汉王安在信曰汉王已出矣项王烧杀 (第 21a 页)
纪信
汉王 使御史大夫周苛枞公魏豹守荥阳周苛枞公谋
曰反国之王难与守城乃共杀魏豹楚下荥阳城生得
周苛项王谓周苛曰 (第 21a 页)
遂下荥阳及其见疑乃怒
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汉军绝食乃夜
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 将军纪信
乃乘王驾诈为汉王诳楚楚皆呼万岁之城东观以故
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
公守荥阳诸将 (第 16a 页)
辞老愿赐骸骨归卒伍未至彭城而死汉军绝食乃夜
出女子东门二千馀人被甲楚因四面击之 将军纪信
汉王得与数十骑出西门遁令御史大夫周苛魏豹枞
公守荥阳诸将 (第 1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