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易類
春秋類
五經總義類
詩類
四書類
書類
小學類
樂類
孝經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目錄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詔令類
時令類
法制類
史評類
紀事本末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天文算法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事彙部類
史傳部類
 先王也○王者政教有小大诗人述之亦有小大故
 有小雅焉有大雅焉歌其大事制为大体述其小事
 制为小体诗体既异乐音亦殊有大雅小雅之声
 政
衰变雅作取大雅之音歌其政事之变者谓之变
 大雅取小雅之音歌其政事之变者谓之变小雅故
 变雅之美刺皆由 …… (第 12b 页)
 (之意以为己心所言者直是诸侯之政/行风化于一国故谓之风以其狭故也)

言天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 王政

所由废兴也政有大小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
 朱注形者体而象之之谓小雅皆 (第 54a 页)
王政
之小事大雅
 则言 (第 54a 页)
王政
之大体也(辅氏广曰正雅则可见 (第 54a 页)
王政/
之兴变雅则可见 (第 54a 页)
王政
之废)
 集说(孔氏颖达曰言天下之事亦谓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而咏歌 (第 54a 页)
王政
故作诗道)
 (说天下之事发见四方之风所言者乃是天子之政/施齐正于天下故谓之雅以其广故也○风雅之作) (第 54a 页)
 怨思作此诗也兴取之不二字如小星之例(辅氏广/曰此兴)
 (体之中又别是一例/不然则又似比体)
 集说(孔氏颖达曰役人所思当思其家但既怨 王政/
不均羡其在家处者虽托辞于处者愿早归而)
 (见之其实所思之甚在于父母妻子耳○黄氏震曰/古注云是子独处 …… (第 12b 页)
   离散矣伊尹曰匹夫匹妇不获自尽民主罔与

   成厥功故读诗者于一物失所而知 王政
之恶
   一女见弃而知人民之困周之政荒民散而将
   无以为国于此亦可见矣(辅氏广曰范氏之/说得读 (第 18b 页)
   之俗而无明王贤伯以讨其罪于是习以为常

   则虽以穆公之贤而不免论其事者亦徒闵三
   良之不幸而叹秦之衰至于 王政
不纲诸侯擅
   命杀人不忌至于如此则莫知其为非也呜呼
   俗之弊也久矣其后始皇之葬后宫皆令从死 (第 53b 页)
 附录(毛氏苌曰亨鱼烦则碎治民烦则散知亨鱼则/知治民矣○张子曰溉之釜鬵欲治民不烦也)
 (溉沃之使水多也水宽/则鱼不坏政亦务宽)
 总论(辅氏广曰 王政
不网周室陵迟诸侯放恣无复/知有尊王之义者而诗人顾瞻周道为之忧伤)
 (闻有归周之人则为之叹慕慰勉而不 (第 36a 页)
   (名一国进退既无所系因其上陈豳公故为豳/之变风○次之风后雅前者言周公德高于诸)

   (侯事同于 王政
处诸国之后不与诸国为伦次/之小雅之前言其近堪为雅使周公专有此善)
   (也○范氏祖禹曰豳风居于风雅 (第 2b 页)
  (厉宣幽王变雅也小大之体时俱有作故采者并/存以示二体本自大小异区非徒以意中分也○)
  (苏氏轼曰小雅者言 王政
之小而兼陈乎其盛衰/之际者也季札观周乐歌小雅曰其周之衰乎文)
  (中子曰小雅乌乎衰其周之盛乎札之所 (第 3a 页)
 究穷讹化畜养也○家父自言作为此诵(何氏楷曰/周礼注云)
 (背文曰讽以声节之曰诵/作诵谓作此可诵之辞也)以穷究 王政
昏乱之所由
 冀其改心易虑以畜养万邦也陈氏曰尹氏厉威使 …… (第 33a 页)
 集说(孔氏颖达曰上章教王求贤而王不能用故此/章言贤者不得其所莫知所逃已为之忧而心)
 (中惨惨然言 王政
㬥虐贤人困厄已所以忧也○严/氏粲曰鱼相忘于江湖者也今在于池沼非其所乐)
 (矣喻君子立于衰乱之朝亦非 (第 43b 页)
 伤于财谭大夫作此以告病(郑氏康成曰谭国在东/故其大夫尤苦征役之)
 (事也○杜氏预曰谭国在济南平陵县○孔氏颖达/曰谭大夫虽自为已怨而 王政
大经偏东非谭独然)
 (故言东/以广之)言有饛簋飧则有救棘七周道如砥则其直
 如矢是以君子履之而小人 (第 45b 页)
乎情民之性也止乎礼义先
王之泽也○是以一国之事系一人之本谓之风言天
下之事形四方之风谓之雅雅者正也言 王政
之所由
废兴也政有小大故有小雅焉有大雅焉颂者美盛德 …… (第 3b 页)
  曰佩玉晏鸣关雎叹之说者以为古者后夫人鸡

  鸣佩玉去君所周康后不然故诗人叹而伤之此
  鲁诗说也与毛异矣(欧阳氏修曰齐鲁韩三家皆/以为康 王政
衰之诗前汉杜)
  (钦传曰佩玉晏鸣关雎叹之瓒曰此鲁诗也后汉/明帝诏曰昔应门失守关雎刺世注薛君韩诗章 (第 8a 页)
 小雅尽废则四夷交侵中国微矣(孔氏颖达曰此二/十二篇小雅之正)

  (经王者行之所以养中国而威四夷今尽废事不/行则 王政
衰坏中国不守四夷来侵中夏微弱矣)
  (为废小雅故也厉王废之而微弱宣王能禦之而/复兴故传而详之而因明 …… (第 13b 页)
  (诗为刺宣王首篇乃爪牙之士怨司马军政之不/修致我于忧恤夫以宿卫之士而从征役使不得)
  (养其父母岂非 王政
之阙欤二相/即周公召公谓之共和者是也)
 ○白驹大夫刺宣王也(郑氏康成曰刺其不能留贤/也○严氏粲曰当 …… (第 17a 页)
 ○采绿刺怨旷也幽王之时多怨旷者也(孔氏颖达/曰谓妇人)
  (见夫行役过时不来怨已空旷而无偶也妇人之/怨旷非 王政
而录之于雅者以怨旷者为行役过) (第 33a 页)
  (时是 王政
之失故录之以刺王也经上二章言其/忧思下二章恨本不从君子皆是怨旷之事欲从)
  (外则非礼故刺之○李氏 (第 33b 页)
 (哉小补之者谓扶衰救弊逐些补缉如补鉴家事相似若是更革则须彻底重新铸造一番非止补苴罅)
 (漏而已汤武顺天应人便是如此孟子所说 王政
其效之速如此想见做出来好看只是大粗些又少些)
 (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底意思或曰不知他如何做曰须是从五亩 (第 13b 页)
 此言因天时而平其政也同角正皆谓平之也丈尺
 曰度斗斛曰量三十斤曰钧称上曰衡百二十斤曰
 石甬斛也权称锤也槩平斗斛者日夜分而天道平
 于上故 王政
取法焉于度量钧衡石则同之斗甬则
 角之权槩则正之盖钧石出于衡斗甬出于量而权
 者衡之用槩者量之用也 (第 16a 页)
 必当其位而无或滥予焉案三王之官有司马而大

 尉则系秦官此曰大尉非古也
是月也继长增高毋有坏堕毋起土功毋发大众毋伐
大树
 此言 王政
所以仁草木重农蚕之事也继长增高谓
 草木蕃庑也孟夏生物畅茂至此而长而高则阳气
 上达矣必劝培育以继续 (第 4b 页)
 元堂大庙北堂之当大室者
饬死事
 此亦言谨终之令也死事如丧大记云复而后行死
 事也孟冬既饬丧纪矣至是而又饬之以 王政
所重
 在乎养生丧死无憾也 (第 9b 页)
  明堂在国南郊取南面答阳之义尸子云神农曰天
  府黄帝曰合宫则自古有之方氏悫曰孔子言宗祀
  文王于明堂孟子言行 王政
而此言朝诸侯君臣上
  下尊卑前后各有所位故曰明堂位也案此篇为美
  周公而作故备序鲁用四代之礼乐盖 (第 1a 页)
 庐而已郑氏注曰于隐者为庐不欲人属目盖庐于

 东南角既葬犹然
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
家事君既葬 王政
入于国既卒哭而服王事大夫士既
葬公政入于家既卒哭弁绖带金革之事无辟也
 此言丧礼有经权之异也王事天子 …… (第 10a 页)
 事而不言国事大夫士可言国之公事而不言家事

 此礼之经也若君于葬后有 王政
入于其国既卒哭
 而即出服王事大夫士于葬后有公政入于其家既
 卒哭而变丧服为弁绖带即于金革之事无辟此 (第 10b 页)
 行罚也
故曰禘尝之义大矣治国之本也不可不知也明其义

者君也能其事者臣也不明其义君人不全不能其事
为臣不全夫义者所以济志也诸德之𤼵也是故其德
盛者其志厚其志厚者其义章其义章者其祭也敬祭
敬则竟内之子孙莫敢不敬矣是故君子之祭也必身
亲涖之有故则使人可也虽使人也君不失其义者君
明其义故也其德薄者其志轻疑于其义而求祭使之
必敬也弗可得已祭而不敬何以为民父母矣
 此申言禘尝之义大也 王政
之因乎禘尝如此故曰 (第 23b 页)
 集说曰从政谓给公家之力役也 方氏曰将徙欲
 去者来徙己来者夫人莫衰于老莫苦于疾莫忧于
 丧莫劳于徙此 王政
之所宜恤者故皆不使之从政
 焉 熊氏曰将徙者旧业未去始来者生业未定此
 三月与期之别
少而无父者谓之 (第 60b 页)
 葬其实葬竟亦然也

既葬与人立君言王事不言国事大夫士言公事不言
家事君既葬 王政
入于国既卒哭而服王事大夫士既
葬公政入于家既卒哭弁绖带金革之事无辟也
 集说曰不言国事家事礼之经也既 (第 30b 页)
 无望其加多于邻国矣盖治国贵乎足民移粟移民
 皆非足民之计王之尽心亦犹五十步之走耳欲民
 之多于邻国不其难哉苟求其多惟力行 王政
而已
 矣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
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 (第 8b 页)
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

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
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
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数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
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七十
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此二节书言治国当以王道为急也孟子又曰治国
 以 王政
为本而 (第 9a 页)
王政
以养民为先养民之物惟食与
 用而已如农时者五谷所自出也苟不夺其时耕耘
 得以尽力则谷不可胜食也洿池者 …… (第 9a 页)
 惠岂可即以为尽心耶
狗彘食人食而不知检涂有饿莩而不知发人死则曰

非我也岁也是何异于刺人而杀之曰非我也兵也王
无罪岁斯天下之民至焉
 此一节书言弊政害民欲其力行 王政
以得民也孟
 子又曰王不尽心于王道而徒移民移粟遂咎夫民
 之不加多亦未思平日之所为何如耳盖王不 (第 11a 页)

 政
则民已无常产乃反畜养狗彘使食人之食而不
 爱惜检制之是视民轻于物有以致民之死也迨既
 死而涂有饿莩又 …… (第 11a 页)
 力行王道而无归罪于岁则天下之民方且来归之
 不遑岂但加多而已哉夫尧水汤旱天灾流行古圣
 王未尝无之但平日力行 王政
有备无患耳若彼权
 移小惠不过驩虞之术而况弗能遍耶此王霸之所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