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五經總義類
小學類
易類
四書類
孝經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目錄類
別集類
正史類
時令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儒家類
類書類
雜家類
法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楚辭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毘曇部類
太玄部
續道藏
 (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及成公即位乃宦卿之适子而为之田

 (以为公族宦仕也为置 田邑
以为公族大夫)又宦其馀子(嫡子之/母弟)亦为馀子(亦/治)
 (馀子/之政)其庶子为公行(掌率公/戎 (第 21a 页)
 文家右社稷左宗庙何文家握地而王地道长久得
 事宗庙以有社稷故右之也质家左社稷右宗庙社
 皆有坛者饰也五经通义(御览五百三十二)
祭统
田邑

 月令所记非一王之制凡称古者无远近之限未知
 夏封诸侯何代之典秋祭 (第 20b 页)
田邑
夏乎殷乎而王据月
 令以非祭统郑宗祭统而疑月令无乃俱未通哉莫
 若通以三代说两氏而不俱一也束晰五经通 (第 21a 页)
固其子位凡公子皆出之无畜于国诅盟誓也/无公子故废公族之官至成公又不纳公子为公族乃)
(仕卿之嫡子为置 田邑
以为之馀子嫡子之母弟亦治/馀子之政其妾之子掌公之戎行凡三官皆卿之子公)
(族无与括盾异母弟君姬氏文公 (第 13b 页)
 诸侯皆受春秋之法而无词矣
三十有一年春取济西田

 周衰侯度不严封守不固 田邑
取夺一彼一此后世
 盖有不知其所由来者矣孟子曰鲁百里齐百里子
 产曰列国一同春秋之国岂复有百里一同之 (第 73b 页)
 (天子之郊诸侯皆有朝宿之邑焉此鲁朝宿之邑也/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
 (许田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榖梁(会者外为主及/者内为志假不)
 (言以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 (第 2b 页)
  (子谓高宣子曰子家其亡乎未丧土而怀怀必贪/贪则谋人谋人则众争之不亡何待夫乐土情也)
  (而不可以告人人固有施其 田邑
与人者郤至与/周争郊田王命单刘讼诸晋郤至曰温吾故也故)
  (不敢失单刘曰昔周克商使诸侯抚封苏忿生以 (第 8a 页)
 谥法云隐拂不成曰隐(吕祖谦春秋/集解引释例)
  书叛例第二十八(案此篇永乐/大典全阙)
 释例曰古之大夫或锡之 田邑
或分之都城故有千
 室之邑百乘之家君之禄义则进否则奉身以退若
 专禄以周旋虽无危国害主之实皆书曰叛叛 (第 8b 页)
 路风雨羔裘之诗是郑无人也
庚寅我入祊
 此见公贪土地而不顾义也入者义不可而强入之
 是以谨而日之也春秋外归 田邑
如齐人来归郓欢
 龟阴田未尝言入以其本我之邑归则有之矣此特
 书入者以其非我之有不当入也夫郑以非义归 (第 3a 页)
大雩十九    蒐狩大阅总九     还例溃例各四
放例三     获例六        宝器例四 田邑
例七    取例二十六      纳例五
鲁夫人如会归十三 归复归十九     杀逆二十五
讨弑君贼 (第 57b 页)
 肥故禾茂也挃挃众穫声栗栗颗粒圆也其秉之堆
 如墉之崇其穗相比如栉之密积禾于场之象也禾
 茂故穫多也百室众室也万尚烈曰方春在 田邑

 皆闭收穫事毕则百室皆开以所积者入之是也积
 多则室盈而妇子之入此室处者身安而心亦安矣
 宁我妇 (第 42b 页)
 (实兮从风雨而飞飏以为君独服此蕙兮羌无以异于众芳闵奇思之不通兮将去君而高翔心闵怜之)
 (惨悽兮愿一见而有明重无怨而生离兮中结轸而增伤)大招 田邑
千畛人阜昌只美冒众流德泽章 

只先威后文善美明只魂乎归徕赏罚当只(雄雄赫赫天德明只三公穆穆登降堂只 (第 20a 页)
曷为谓之许/田讳取周田也讳取周田则曷为谓之许田系之许也)
(曷为系之许近许也此邑也其称田何田多邑少称 田/邑
多田少称邑 榖梁传会者外为主焉尔假不言以)
(言以非假也非假而曰假讳易地也礼天子在上诸侯/不得以地 (第 2b 页)
胡氏传案左氏会于商任锢栾氏也)
(会于沙随复锢栾氏也古者大夫去国君不扫其社稷/不系累其子弟不牧其 田邑
使人导之出疆又先之于) …… (第 42a 页)
(公命与宁喜言曰苟反政由宁氏祭则寡人宁喜告蘧/伯玉 伯玉
曰瑗不得闻君之出敢闻其入遂行从近关)
(出告右宰榖右宰谷曰不可获罪于两君天下谁畜之/悼子曰吾受命于先 (第 54b 页)
 (哉)
以廛里任国中之地以场圃任园地(廛丞言反○廛之名有四其一廛里)

(者国中四民所居及远方百族所集王城内外之地也其二市廛者专指国之后市交易之肆也其三园廛者)
(国中隙地为场圃以树菜果樊之为园即园地之廛也其四夫一廛者凡民受百亩之田必有五亩之宅以居)
(之或在都邑中或兼公田之地也郑氏曰任者地之形实不方平如图受 田邑
者远近不得尽如制其所生育)
(赋贡取正于是耳)
以宅田士田贾田任近郊之地以官田牛田赏田牧田
任远郊之 (第 53b 页)
 (传谓之嘉栗重言栗栗有颗粒均匀之意迫如墉状/其高大分所积之一堆而言如栉状其比 合所积)
 (之众堆而言之万尚烈云方春在 田邑
室皆闭田事/既毕则邑中 室皆开以其所穫所积入之于室也)
 (郑云五谷毕入妇子则安无行馌之事豳风所谓 (第 44b 页)
冯衍遗 田邑
书曰外无桃莱之利李贤注云案谢息得桃邑莱山莱字似枣文又连桃后李者以桃枣易明桃
莱难悟辄改莱为枣衍集文作 (第 20a 页)
    百十一王师令必及鲁而后书
    百十二外师加鲁四境言某鄙直逼国都言伐我
    百十三外师来战
    百十四内伐国取 田邑
言伐言取不用师但言取
     有来归之者言入已灭之国言取不绝其
     祀不言灭
    百十五 (第 21a 页)
外取我 田邑
言取虽我归之亦言取讳易 (第 21a 页)
   六十八外臣以事来者言其事事不可书但言来
隐八年三月郑伯使宛来归祊

 以上郑使来归鲁地一凡来归 田邑
皆不月郑庄以
 其先祖助祭之赐邑易田结鲁为乱故月以异之
成八年春晋侯使韩穿来言汶阳之田归之于齐
 以 (第 46a 页)
 夷狄皆以应兵见之此不以鲁及三国战直言三国

 之君来战乃笔削之旨说在变文篇
  百十四内伐国取 田邑
言伐言取不用师但言取有
    来归之者言入已灭之国言取不绝其祀不
    言灭
隐十年六月壬戌公败 …… (第 20a 页)
 以上灭小国者一夷而县之故直曰灭先儒或谓内
 讳灭言取者误矣灭不书月者间伯主有事与莒灭
 鄫同不言师说在变文篇
   百十五外取我 田邑
言取虽我归之亦言取讳易田
    言假
宣元年六月齐人取济西田
昭二十五年十二月齐侯取郓 (第 24a 页)
哀八年夏齐人取欢及阐
 以上外取我 田邑
者三礼国亡大县 (第 24b 页)
邑公
卿大夫士
 皆厌冠哭于大庙三日君不举此取 (第 24b 页)
田邑
所以必书
 于策济西郓皆言取者一为鲁讳赂一见季孙据国
 叛君下言公至自齐居于郓则齐取郓以居公可见
  (第 24b 页)
凡内取 田邑
皆不月(八哀二取漷东田沂西田为三卿/并出月宣四伐莒取向为平莒月)
背盟取邑则月(昭元取郓叔孙豹/会虢 (第 2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