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詩類
小學類
春秋類
別史類
編年類
政書類
故事類
別集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正史類
史評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釋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史傳部類
禪宗部類
華嚴部類
經集部類
寸。生铁固之。近有人试发一石。下有石灰乃
至柏团。便抽一团。长三丈。径四尺。现在。自
非轮 王表 塔神功所为。何能辨此基搆。终古
不见其俦也。今于上架塔二重。塔南大泉涌
沸鼓怒绝无水声。岂非神化所致 (第 0588a 页)
至柏团。便抽一团。长三丈。径四尺。现在。自
非轮 王表 塔神功所为。何能辨此基搆。终古
不见其俦也。今于上架塔二重。塔南大泉涌
沸鼓怒绝无水声。岂非神化所致 (第 0588a 页)
妄心知妄
思心不起有起实归惟识。识心达俗知何
不为。用此投轮应分业相。又有方等佛名
般舟诵咒。多以梦 王表 净。准此用显浇
淳。且梦惟冥妄想象尚取依凭。况在现
轮举掷其心可准。若夫惑业所起。梯构有 (第 0700a 页)
思心不起有起实归惟识。识心达俗知何
不为。用此投轮应分业相。又有方等佛名
般舟诵咒。多以梦 王表 净。准此用显浇
淳。且梦惟冥妄想象尚取依凭。况在现
轮举掷其心可准。若夫惑业所起。梯构有 (第 0700a 页)
也如来中居表众生大觉之心饮光胜尊在左表
自利之行庆喜在右表利他之行曼殊乘师子表大
智而降嗔也普贤骑象 王表 大行以制贪也他如剑
斧两神则表观空择法二智取义深远使人目击而
道存故历代袭之定为常法而此涅槃之像柰何 (第 0644c 页)
自利之行庆喜在右表利他之行曼殊乘师子表大
智而降嗔也普贤骑象 王表 大行以制贪也他如剑
斧两神则表观空择法二智取义深远使人目击而
道存故历代袭之定为常法而此涅槃之像柰何 (第 0644c 页)
长一尺五寸深五寸。生铁固之。近
有人试发一石。下有石灰乃至柏团。便抽出
一团长三丈径四尺见在。自非轮 王表 塔神
功所为。何能办此基搆。终古不见其俦也。今
于上架塔三重。塔南大泉涌沸。鼓怒绝无水
声。岂非神化 (第 0408c 页)
有人试发一石。下有石灰乃至柏团。便抽出
一团长三丈径四尺见在。自非轮 王表 塔神
功所为。何能办此基搆。终古不见其俦也。今
于上架塔三重。塔南大泉涌沸。鼓怒绝无水
声。岂非神化 (第 0408c 页)
十无尽宝庄严。十王供养恭敬。明十
智波罗蜜功德。不出生死之海。于生死大海
之中利乐众生。无染自在。以 王表 之。阿修罗
王云百万者。檀波罗蜜中行满也。手执持其
茎。明不离根本智处生死而不没。以阿修罗 (第 0772b 页)
王表 之。已下思之。表法如是。馀可准知。设有
其事亦为表法众也。莲华有佛。出现说普眼
经者。观达十二缘生根 (第 0772b 页)
智波罗蜜功德。不出生死之海。于生死大海
之中利乐众生。无染自在。以 王表 之。阿修罗
王云百万者。檀波罗蜜中行满也。手执持其
茎。明不离根本智处生死而不没。以阿修罗 (第 0772b 页)
王表 之。已下思之。表法如是。馀可准知。设有
其事亦为表法众也。莲华有佛。出现说普眼
经者。观达十二缘生根 (第 0772b 页)
战时
严备种种军仗之仪空中而列旧云响高又曰宄
居者非此依唐朝礼法师等翻是第四恶趣摄如
经中十种阿修罗 王表 位进修中以明菩萨大悲
彻下如居大海而得其底身出大海明菩萨不没
恶道能离自憍慢故以真摄俗真俗圆融处苦海 …… (第 0090a 页)
而恒不没生死海中是故下文成就如来高出世
间阿修罗王又十住十行但明达智应真号之为
神十回向十地皆以十 王表 之明以惯习增长自
在故自馀广意至十回向品方明。】
「【经】复有不可思议数迦楼罗王所谓大速疾力迦楼 (第 0090c 页)
严备种种军仗之仪空中而列旧云响高又曰宄
居者非此依唐朝礼法师等翻是第四恶趣摄如
经中十种阿修罗 王表 位进修中以明菩萨大悲
彻下如居大海而得其底身出大海明菩萨不没
恶道能离自憍慢故以真摄俗真俗圆融处苦海 …… (第 0090a 页)
而恒不没生死海中是故下文成就如来高出世
间阿修罗王又十住十行但明达智应真号之为
神十回向十地皆以十 王表 之明以惯习增长自
在故自馀广意至十回向品方明。】
「【经】复有不可思议数迦楼罗王所谓大速疾力迦楼 (第 0090c 页)
钵底者明五蕴昧能现正慧故云三摩
钵底是正慧故为无五蕴正智慧现名为解脱禅
定都云大体三昧别举其行神仙山 王表 四地文
义如经乾陀罗山者乾者此云双也陀罗此云持
明此山夜叉及大神共持此山明五地得出世间
及世间二智慧 (第 0450c 页)
神通诸明总能博达持故马耳山 王表 六地位如经自具尼民陀山王此曰持边山
表远行地而能持一切众生诸边见行故乃至三
界六道总能持故斫迦罗山此 (第 0450c 页)
钵底是正慧故为无五蕴正智慧现名为解脱禅
定都云大体三昧别举其行神仙山 王表 四地文
义如经乾陀罗山者乾者此云双也陀罗此云持
明此山夜叉及大神共持此山明五地得出世间
及世间二智慧 (第 0450c 页)
神通诸明总能博达持故马耳山 王表 六地位如经自具尼民陀山王此曰持边山
表远行地而能持一切众生诸边见行故乃至三
界六道总能持故斫迦罗山此 (第 0450c 页)
财慧等
是如是准此例知以此此品非至差别智果满佛
位方明还是如来自说故所问之主还是如来心
智自在名之为 王表 心自在故方堪能问总是佛
自在之心故设教法则令学者仿之故说行以普
贤主之以行成忍即以王主之又此数法智满 …… (第 0491b 页)
意者明前品既是阿僧
祇此即合便有寿量二释说教之主者说此品教
主以心王菩萨说者明佛寿量以心王为体以心 王表 命自在故即明如来心王之命随根延促长
短任物自在而实如来无寿命者无长短者故三
随文释义者此之一品经明佛 (第 0496a 页)
是如是准此例知以此此品非至差别智果满佛
位方明还是如来自说故所问之主还是如来心
智自在名之为 王表 心自在故方堪能问总是佛
自在之心故设教法则令学者仿之故说行以普
贤主之以行成忍即以王主之又此数法智满 …… (第 0491b 页)
意者明前品既是阿僧
祇此即合便有寿量二释说教之主者说此品教
主以心王菩萨说者明佛寿量以心王为体以心 王表 命自在故即明如来心王之命随根延促长
短任物自在而实如来无寿命者无长短者故三
随文释义者此之一品经明佛 (第 0496a 页)
不住不出故言来往经行十王恭敬供养明摄
众生行遍故表十波罗蜜行智自在故如王空中
庄严约法空中起行报生龙 王表 智悲自在震雷
明法音普震激电智慧破惑紧那罗王奏众乐音
明以法音悦乐一切众生故摩睺罗伽是恭敬义
阿脩罗 (第 0624a 页)
众生行遍故表十波罗蜜行智自在故如王空中
庄严约法空中起行报生龙 王表 智悲自在震雷
明法音普震激电智慧破惑紧那罗王奏众乐音
明以法音悦乐一切众生故摩睺罗伽是恭敬义
阿脩罗 (第 0624a 页)
我所于宝座上
为我说法表悲与智会明此位以悲成无功之智
门第十位中王女慈行童女明以智成悲自在门
师子幢 王表 是十住位中无功用智自在女表无
染之慈也至第十灌顶住智悲满故第十地是蕴
积大悲成行门以九个女天一个如来 (第 0636b 页)
为我说法表悲与智会明此位以悲成无功之智
门第十位中王女慈行童女明以智成悲自在门
师子幢 王表 是十住位中无功用智自在女表无
染之慈也至第十灌顶住智悲满故第十地是蕴
积大悲成行门以九个女天一个如来 (第 0636b 页)
耶十四推德
升进阿那罗王者此云无厌足也如十住第七住
慈悲位以休舍优婆夷表之此十行第七慈悲行
以无厌足 王表 之以明治恶人之行自化作恶自
苦治之令实众生厌世修德成菩提道第七回向
以观世音主之第七远行地中以夜天名 (第 0658b 页)
升进阿那罗王者此云无厌足也如十住第七住
慈悲位以休舍优婆夷表之此十行第七慈悲行
以无厌足 王表 之以明治恶人之行自化作恶自
苦治之令实众生厌世修德成菩提道第七回向
以观世音主之第七远行地中以夜天名 (第 0658b 页)
来迎者善财于此地出世智悲二行
相及与位合故明升进智悲会此位也即以瞿波
女为智悲圆满之主故以王种中生者 王表 智女
表悲一万主宫殿神是明主伴万行圆满义巳下
叹善财志德如文自明善财升法堂者入位也入
普现法界光明讲 …… (第 0747a 页)
诸位进修八正道为体至此十地八正之行胜
前行故财主王巳下婇女王子大臣总明五位六
位中智慧慈悲法悦万行也 王表 智婇女表慈悲
法悦王子及臣表行能破惑度众生故五配五位
六配六位通十信总在十地因果通收无前后二
际故馀 (第 0748b 页)
相及与位合故明升进智悲会此位也即以瞿波
女为智悲圆满之主故以王种中生者 王表 智女
表悲一万主宫殿神是明主伴万行圆满义巳下
叹善财志德如文自明善财升法堂者入位也入
普现法界光明讲 …… (第 0747a 页)
诸位进修八正道为体至此十地八正之行胜
前行故财主王巳下婇女王子大臣总明五位六
位中智慧慈悲法悦万行也 王表 智婇女表慈悲
法悦王子及臣表行能破惑度众生故五配五位
六配六位通十信总在十地因果通收无前后二
际故馀 (第 0748b 页)
悲无二体也。此十行位。第七第八。以明
净城妙光无厌足王大光王。和会大悲体。以
明随位胜劣。即以仙人与 王表 之。所行随位
力用不同。诸位仿此知之。位位皆然。道无二
体。但明位位殊胜。如十回向第七第八。以观
音 (第 1034c 页)
净城妙光无厌足王大光王。和会大悲体。以
明随位胜劣。即以仙人与 王表 之。所行随位
力用不同。诸位仿此知之。位位皆然。道无二
体。但明位位殊胜。如十回向第七第八。以观
音 (第 1034c 页)
。常居生死海。守
护一切众生。而无舍离。以为宫殿。而能餐啖
一切众生无明贪瞋痴爱热恼血肉故。以罗
刹 王表 之。取此居大海中。力用残害速疾为
像也。散众华于善财上者。以大慈悲是行故。
是故散华也。劝叹善财。令 (第 1047b 页)
护一切众生。而无舍离。以为宫殿。而能餐啖
一切众生无明贪瞋痴爱热恼血肉故。以罗
刹 王表 之。取此居大海中。力用残害速疾为
像也。散众华于善财上者。以大慈悲是行故。
是故散华也。劝叹善财。令 (第 1047b 页)
青色宝也。表是由根本智。报生檀波罗蜜行
所起。自馀以次九波罗蜜行配之。百万阿修
罗王。执持莲华茎者。 王表 菩萨所行万行。不
离根本普光明智而得。处生死不没自在故。
像阿修罗处大海而不没。百万龙王。雨以香
水 …… (第 1024b 页)
。故胸前卐字中。出
无数百千亿阿修罗身者。胸前卐是万字。以
明菩萨于生死中。行万行而不没。以阿修罗 王表 之。以阿修罗王在大海中。足至海底。水
至半身。背上出二乘众无数百千亿声闻独觉
者。以二乘背生死。背智 (第 1027c 页)
所起。自馀以次九波罗蜜行配之。百万阿修
罗王。执持莲华茎者。 王表 菩萨所行万行。不
离根本普光明智而得。处生死不没自在故。
像阿修罗处大海而不没。百万龙王。雨以香
水 …… (第 1024b 页)
。故胸前卐字中。出
无数百千亿阿修罗身者。胸前卐是万字。以
明菩萨于生死中。行万行而不没。以阿修罗 王表 之。以阿修罗王在大海中。足至海底。水
至半身。背上出二乘众无数百千亿声闻独觉
者。以二乘背生死。背智 (第 1027c 页)
能现正
慧故。云三摩钵底。是正慧故。为五蕴昧正智
慧现名为解脱禅定。都云大体三昧。别举其
行。神仙山 王表 四地。文义如经。乾陀罗山者。
乾者此云双也。陀罗此云持。明此山夜叉及
大神共持。此山明五地得出世间及 (第 0920a 页)
世间二
智慧神通诸明总能博达持故。马耳山 王表
六地位。如经自具。尼民陀罗山王。名曰持边
山。表远行地而能持一切众生诸边见行故。
乃至三界六道总能持 (第 0920a 页)
慧故。云三摩钵底。是正慧故。为五蕴昧正智
慧现名为解脱禅定。都云大体三昧。别举其
行。神仙山 王表 四地。文义如经。乾陀罗山者。
乾者此云双也。陀罗此云持。明此山夜叉及
大神共持。此山明五地得出世间及 (第 0920a 页)
世间二
智慧神通诸明总能博达持故。马耳山 王表
六地位。如经自具。尼民陀罗山王。名曰持边
山。表远行地而能持一切众生诸边见行故。
乃至三界六道总能持 (第 0920a 页)
备种种军仗之仪遍空而列。旧云
响高。又曰穴居者非。此依唐朝礼法师等翻
是第四恶趣摄。如经中十种阿脩罗 王表 位
进修中。以明菩萨大悲彻下如大海而得其
底。身出大海。明菩萨不没恶道能离自憍慢
故。以真摄俗。真俗 (第 0790c 页)
响高。又曰穴居者非。此依唐朝礼法师等翻
是第四恶趣摄。如经中十种阿脩罗 王表 位
进修中。以明菩萨大悲彻下如大海而得其
底。身出大海。明菩萨不没恶道能离自憍慢
故。以真摄俗。真俗 (第 0790c 页)
德升进。阿那罗王者。此云无厌足
也。如十住第七住慈悲位。以休舍优婆夷表
之。此十行第七慈悲行以无厌足 王表 之。以
明治恶人之行。自化作恶自苦治之。令实众
生厌世修德成菩提道。第七回向以观世音
主之。第七远行 (第 0972a 页)
也。如十住第七住慈悲位。以休舍优婆夷表
之。此十行第七慈悲行以无厌足 王表 之。以
明治恶人之行。自化作恶自苦治之。令实众
生厌世修德成菩提道。第七回向以观世音
主之。第七远行 (第 0972a 页)
修八正道为体。至此十地八正之行胜前行
故。财主王已下。婇女王子大臣。总明五位
中智慧慈悲法悦万行也。 王表 智。婇女表慈
悲法悦王子及臣。表行能破惑度众生故。五
配五位六配六位通十信。总在十地因果。通
收无前 (第 1000b 页)
故。财主王已下。婇女王子大臣。总明五位
中智慧慈悲法悦万行也。 王表 智。婇女表慈
悲法悦王子及臣。表行能破惑度众生故。五
配五位六配六位通十信。总在十地因果。通
收无前 (第 1000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