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職官類
傳記類
別史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類書類
藝術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曲類
詩文評類
事彙部類
正一部
嘉靖某年桐乡令曾士彦广西人聪敏过人长于剖判
惜不能自爱累赃四五万金赖佥宪王公访覈抚台赵
公拿问发回原籍定戍衙门倚官诸役大加惩创一时
称快焉去后不三十年吾里侍御钱公梦得巡按其地
询土人曾己物故无地卓锥矣不知四五万金安顿何
处先是曾听讯于郡伫雪中有被害人毒之深呼曾曰
儿子汝亦有今日乎将雪一团从颈渗其衣内为民父
母受辱至此孟子所谓今而后得反之也贻玷衣冠极
矣 (李乐 见闻杂记)
桐邑幕
余入桐邑偶邑幕到任有一二甲科仕宦以金花二币 (第 33a 页)
惜不能自爱累赃四五万金赖佥宪王公访覈抚台赵
公拿问发回原籍定戍衙门倚官诸役大加惩创一时
称快焉去后不三十年吾里侍御钱公梦得巡按其地
询土人曾己物故无地卓锥矣不知四五万金安顿何
处先是曾听讯于郡伫雪中有被害人毒之深呼曾曰
儿子汝亦有今日乎将雪一团从颈渗其衣内为民父
母受辱至此孟子所谓今而后得反之也贻玷衣冠极
矣 (李乐 见闻杂记)
桐邑幕
余入桐邑偶邑幕到任有一二甲科仕宦以金花二币 (第 33a 页)
择逊
于乎自夫父有杀其子者则父子争国世可有也况兄
弟乎由是兄弟有逊国者逊为吉而争为凶自夫子有
弑其父者则父子逊死世可有也况兄弟乎由是兄弟
有争死者争为吉而逊为凶是故逊君子吉德也在小
人为凶争小人凶德也在君子为吉古台陈廷干问逊
赍之义予作择逊以贻之
审力 临川乐 鸣殷出知宣城县行与罗子别罗子揖而谓之
曰昔秦武王将修宗庙之荐为鼎者三上千钧中百钧
下十钧进群臣谋之曰 (第 21a 页)
于乎自夫父有杀其子者则父子争国世可有也况兄
弟乎由是兄弟有逊国者逊为吉而争为凶自夫子有
弑其父者则父子逊死世可有也况兄弟乎由是兄弟
有争死者争为吉而逊为凶是故逊君子吉德也在小
人为凶争小人凶德也在君子为吉古台陈廷干问逊
赍之义予作择逊以贻之
审力 临川乐 鸣殷出知宣城县行与罗子别罗子揖而谓之
曰昔秦武王将修宗庙之荐为鼎者三上千钧中百钧
下十钧进群臣谋之曰 (第 21a 页)
辈原任广东按察司副使郑汝璧鹄立不群之
气鹏抟独运之才壮年遂尔沉沦公论共为惋惜原任
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李乐 琐闼正言謇谔之风裁犹
在城闉绝迹孝廉之气节更高原任江西布政使司右
参议王锡命旷世高标真可廉顽立懦待时 (第 54a 页)
气鹏抟独运之才壮年遂尔沉沦公论共为惋惜原任
江西布政使司右参议 李乐 琐闼正言謇谔之风裁犹
在城闉绝迹孝廉之气节更高原任江西布政使司右
参议王锡命旷世高标真可廉顽立懦待时 (第 54a 页)
之曰步蟾树表于其南扁之曰
泮宫以某月某甲子俶工而以某月某甲子告成其费
皆出于俸馀罚赎之积而有司不与焉 邑令临川 吴君
宗明教谕莆田方君子大谓侯之功不可无以贻永久
于是走书币徵文以刻诸石惟先王之制至嬴秦荡灭
尽矣辟 (第 43b 页)
泮宫以某月某甲子俶工而以某月某甲子告成其费
皆出于俸馀罚赎之积而有司不与焉 邑令临川 吴君
宗明教谕莆田方君子大谓侯之功不可无以贻永久
于是走书币徵文以刻诸石惟先王之制至嬴秦荡灭
尽矣辟 (第 43b 页)
赵母朱太孺人七十寿序
予友赵君谷林与其仲弟意林学宿而行醇试于有司
辄报罢顾其名愈振浙河以西偻指人士者必以二林
为称首岁在癸丑 朝廷开词学之科吾师 临川李先
生 负海内重望不轻奖许独以二林名亟入剡牍既引
试中书长者抹去之如李义山答陶进士书中事于是
二林思贤母朱太 (第 9b 页)
予友赵君谷林与其仲弟意林学宿而行醇试于有司
辄报罢顾其名愈振浙河以西偻指人士者必以二林
为称首岁在癸丑 朝廷开词学之科吾师 临川李先
生 负海内重望不轻奖许独以二林名亟入剡牍既引
试中书长者抹去之如李义山答陶进士书中事于是
二林思贤母朱太 (第 9b 页)
讳德彰为崇德州都目民德之为建惠政碑既老
退居华亭叔高甫之考也叔高甫讳镐蚤通经史敬言
行事父母孝兄锡为 临川知县 卒于官躬往归其丧及
其孤澄而教育澄底于成立后为浮梁知县有称此其
行之著于家也恒举所有振匮乏恤灾患助婚 (第 6b 页)
退居华亭叔高甫之考也叔高甫讳镐蚤通经史敬言
行事父母孝兄锡为 临川知县 卒于官躬往归其丧及
其孤澄而教育澄底于成立后为浮梁知县有称此其
行之著于家也恒举所有振匮乏恤灾患助婚 (第 6b 页)
绣衣金甲玉斧森列次存
上元唐矩 中元李拒 下元徐康叉
上元唐宏 中元葛雍 下元周武
又徐 李乐 又李黄王
将军从己三部出列在左右金甲仗剑次存
五方太清仙兵骑吏五万人各服方色衣从
已五脏中出阵列四向 (第 002b 页)
上元唐矩 中元李拒 下元徐康叉
上元唐宏 中元葛雍 下元周武
又徐 李乐 又李黄王
将军从己三部出列在左右金甲仗剑次存
五方太清仙兵骑吏五万人各服方色衣从
已五脏中出阵列四向 (第 002b 页)
教残经(敦煌莫高窟藏本今归京师图书馆 佚籍丛残十五)
(残写经一卷前半已缺佚后半完好然无后题吾友 临川李
君證刚翊灼以其中专阐明明暗之旨證以景教三威蒙度
赞有合处遂定为景教经典然考大祅摩尼与景教颇类似
未易 (第 1281a 页)
(残写经一卷前半已缺佚后半完好然无后题吾友 临川李
君證刚翊灼以其中专阐明明暗之旨證以景教三威蒙度
赞有合处遂定为景教经典然考大祅摩尼与景教颇类似
未易 (第 1281a 页)
等(十二月)
亻、自知罪重,将遂唐突,为吏民害。可复待韩融还,乃议进退。(同上)
诏 李乐(十二月)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孔子慎冯河之危,岂所谓安居之道乎?(同上)
诏敕曹操领兖州牧(建安
亻、自知罪重,将遂唐突,为吏民害。可复待韩融还,乃议进退。(同上)
诏 李乐(十二月)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孔子慎冯河之危,岂所谓安居之道乎?(同上)
诏敕曹操领兖州牧(建安
春芳女 郑荣女
崔世禄妻郑氏 朱色正妻陈氏
余妇刘氏 孟子学妻张氏
李乐 妻杨氏 涂士明妻杨氏
张鸑妻杨氏 权信妻胡氏
田萃妻余氏 康钺妻林氏
……其腹,胎出而死。
孟子学妻张氏
按《南阳府志》:张氏,诸生孟子学妻,夫亡,氏年十八,绝食三日缢死。 李乐 妻杨氏
按《南阳府志》:杨氏, 李乐 妻,正德六年,流贼寇裕,杨随夫扶姑逃至潘河,贼掠之,杨坐地不从,贼杀其子,杨大骂,贼复杀其姑,与夫氏
崔世禄妻郑氏 朱色正妻陈氏
余妇刘氏 孟子学妻张氏
李乐 妻杨氏 涂士明妻杨氏
张鸑妻杨氏 权信妻胡氏
田萃妻余氏 康钺妻林氏
……其腹,胎出而死。
孟子学妻张氏
按《南阳府志》:张氏,诸生孟子学妻,夫亡,氏年十八,绝食三日缢死。 李乐 妻杨氏
按《南阳府志》:杨氏, 李乐 妻,正德六年,流贼寇裕,杨随夫扶姑逃至潘河,贼掠之,杨坐地不从,贼杀其子,杨大骂,贼复杀其姑,与夫氏
胡氏 江秉德妻黄氏
魏宠妻何氏 吴麟瑞妻李氏
谢尚显妻李氏 李乐 妻曾氏
胡氏二烈〈齐氏附〉 吴 ……之,驱逼而前,李抱一子至乱石岭,遇邻人盛鸾遂以子付之,行里许,经一石池,妇姑相携而堕,贼并刺杀之。 李乐 妻曾氏
按《建昌府志》:曾氏, 李乐 妻,南丰人,年二十三,偕乐避贼五都铺岭山,贼势逼,曾语乐曰:君先扶姑舅走。俄而贼至,执之行,曾大骂弗
魏宠妻何氏 吴麟瑞妻李氏
谢尚显妻李氏 李乐 妻曾氏
胡氏二烈〈齐氏附〉 吴 ……之,驱逼而前,李抱一子至乱石岭,遇邻人盛鸾遂以子付之,行里许,经一石池,妇姑相携而堕,贼并刺杀之。 李乐 妻曾氏
按《建昌府志》:曾氏, 李乐 妻,南丰人,年二十三,偕乐避贼五都铺岭山,贼势逼,曾语乐曰:君先扶姑舅走。俄而贼至,执之行,曾大骂弗
氏
郑坚妻王护 严姜
张兆亨妻林氏 陈友妻廖氏
游晏妻郑氏 李乐 只妻谢二娘
曹元瑜妻范氏 曹暲妻廖氏
邓成藩妻苏氏 罗一鹤妻阴氏
雷月孙 ……死可亟嫁。氏泣曰:妾为游家妇,当作游家鬼。岂有生同衾而死不同穴者耶。遂更衣严妆自缢夫前。有司旌表。 李乐 只妻谢二娘
按《海澄县志》:谢二娘,庠生 李乐 只妻,石塘谢瑛瑶女。既归乐,只常夜绩佐读,夫病祷以身代,夫亡谢年二十三,不食几死。期年归,与父母诀曰
郑坚妻王护 严姜
张兆亨妻林氏 陈友妻廖氏
游晏妻郑氏 李乐 只妻谢二娘
曹元瑜妻范氏 曹暲妻廖氏
邓成藩妻苏氏 罗一鹤妻阴氏
雷月孙 ……死可亟嫁。氏泣曰:妾为游家妇,当作游家鬼。岂有生同衾而死不同穴者耶。遂更衣严妆自缢夫前。有司旌表。 李乐 只妻谢二娘
按《海澄县志》:谢二娘,庠生 李乐 只妻,石塘谢瑛瑶女。既归乐,只常夜绩佐读,夫病祷以身代,夫亡谢年二十三,不食几死。期年归,与父母诀曰
景才妻王氏
朱廷试妻吕氏 郭锡妻张氏
马国良妻吕氏 张永祚妻景氏
李彦和 妻杨氏 王大妻卢氏
李开妻靖氏 张鹏妻李氏
王学楼妻何氏 任进德妻 ……事闻旌表。
张永祚妻景氏
按《安邑县志》:景氏,张永祚妻,年十六归祚甫,三月夫亡,守节六十一年终。 李彦和 妻杨氏
按《乡宁县志》:杨氏, 李彦和 妻,年少夫亡,守节不二。
王大妻卢氏
按《乡宁县志》:卢氏,王大妻,夫亡,守节终身。
李开妻靖氏
按
朱廷试妻吕氏 郭锡妻张氏
马国良妻吕氏 张永祚妻景氏
李彦和 妻杨氏 王大妻卢氏
李开妻靖氏 张鹏妻李氏
王学楼妻何氏 任进德妻 ……事闻旌表。
张永祚妻景氏
按《安邑县志》:景氏,张永祚妻,年十六归祚甫,三月夫亡,守节六十一年终。 李彦和 妻杨氏
按《乡宁县志》:杨氏, 李彦和 妻,年少夫亡,守节不二。
王大妻卢氏
按《乡宁县志》:卢氏,王大妻,夫亡,守节终身。
李开妻靖氏
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