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目錄類
正史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交游皆一时名流。前后发十三解。竟不第。退居尚州之文简公墓下。无所寓其心焉。则起自有商。迄于 皇明。凡 明君哲
辟贤士壬人之表著简册者。并以四韵诗。各叙其事功心迹。间寓褒贬与夺。四千馀载之间。治乱兴亡邪正得失。一 (第 70H 页)
诗传之说。无乃得之耶。
 允大对。此诗之旨。若从毛说谓是哀公之时。则此乃刺其荒淫之作也。诗人何不直陈 明君哲
辟宵旰忧勤之事。而但说贤妃贞女夙夜警戒之道。自不免于逶迤迂回之归乎。若谓之刺后妃则犹可也。乃谓之刺哀 (第 273L 页)
 与留丞相书曰。比日朝士以不愿为忠臣之说。当上心。被亲擢者。恐其不得为兴邦之言也。臣浚钦谨按忠良。岂有二致哉。人臣但当敢言无讳。勇往直前。如是而幸遇明君则为良臣。不幸而遇昏君则为忠臣。随其所遇之时而已。不可有意于忠良之分也。当时魏徵之言。已不免识者之讥。而后之阿谀者。窃取其说。以中人主之所欲。故夫子深恶而痛斥之如此。此正 明君哲
辟之所当深察者也。
咎,夔,稷,契,龙逄,比干。易地则皆然。蔽一言。曰尽分。
  (第 111L 页)
补玩愒。苟度时日。茫然若堕深井之中。如是而能为国者。未之有也。夫读书讲学。所以凑泊此心。维持此心。故 明君哲
辟。莫不以勤御经筵为第一务。 殿下试观前史。曷尝有临御之初。终年不一开讲者乎。始也犹可诿以讲官缺员。 (第 131L 页)
党痼之世。未尝不由其君之假借。而后世议者。亦不咎其臣。而辄尤其君。诚以君纲解。然后臣乃肆为党论。未有 明君哲
辟在上。而恣其下之为党也。昔唐文宗忧党而不知去党。唐室寝以微弱。齐威王奋然烹阿大夫及党阿大夫者。齐以 (第 264H 页)
校灰烬。六籍荡残。圣贤塑像。腰膂断绝。其兴也。必有 明君哲
辅鸿儒志士。修明尊尚。以新一代之观瞻。自秦火以来。载籍所记。其盛衰兴废。指不胜屈。而世之污隆。人之贤 (第 276L 页)
中官之掌阍者。公上章言今以中官之不能拒为罪。则它日事有危急。臣僚求对。而为阉竖所阻。其弊何如哉。从古 明君哲
辟。立法垂后。惟患朝臣见制于内侍。未闻以内侍之风靡于朝臣为忧者也。公既秉铨。每守正不挠。与亚席多不合 (第 309H 页)
矣。臣曰公绰一家。世有名贤。良由子孙善守其家法故耳。不惟闾阎士夫家如此。一国自有一国制度。创业之初。 明君哲
辅。相与绸缪。创立规模。固非后世所可轻议也。但当恪谨遵奉。振其颓废而已。故继世之君。谓之守成。盖谓守 (第 59H 页)
。噫。佛宇梵宫。遍于天下。惰业之民。图避良役。髡首投迹。唱鼓邪说。蠹惑愚民。贻害于吾道者无穷。而自古 明君哲
王。犹未能尽撤去之。岂胜叹哉。向年东郊尼舍之启。 殿下经年靳允。以 殿下圣学。岂顾惜一 (第 185H 页)
尤简。臣僚之贤否。何以辨之。事务之便害。何以察之。汉之马后。一妇人耳。犹自谓吾未尝数与左右顾语。况以 明君哲
辟。而宁可谋及于亵近之贱乎。然则殿下之于庶政。其将诿之以群工之各供其职。而漫然不加之意耶。是国也。是 (第 152L 页)
欺。继自今勿复自欺焉。又言从古帝王家多猜疑。若有所猜憾。则嗣服后虽 明君哲
辟。鲜能容贷。惟 殿下自在潜邸。经历变故为如何。而一切置而不问。又从以登庸。此固盛德事。然因是而罪关 (第 490H 页)
属文之始。莫如咏物。咏物则有作文作句之法则而兼该识事迹之功效耳。无论诗文。每作一篇。必以三皇五帝以下 明君哲
后。相业将略。忠臣志士。名硕儒贤。王霸权谋。良弼循吏。战伐升平。沿革治乱。逮及国都城市。土地人物。山 (第 476L 页)
。何谓承平之太久。夫承平之久。国家之福也。亦国家之忧也。孟子曰。国家閒暇。盘乐怠傲。亡之道也。故古之 明君哲
辅。必兢兢于是。修明政刑。勤民诘戎。维日不足。尚何暇为党论哉。我朝 列圣继作。比隆前古。贤士大夫。号 (第 171H 页)
已。历选前古。只有汉文即位之初。蚤建太子。以基刘氏四百年巩固之业。书诸史策。观美后世。而自是以后。虽 明君哲
辟。识昧经远。志欠夬断。有若宋之仁宗高宗。世称贤明。而惟此一事。牵挛迟疑。不即早决。终赖名臣硕辅苦口 (第 170H 页)
悉减杀。不患于乏经用。当积衰之世。修 先王之法。此古昔 明君哲
辟中兴国家之道。人谁敢怨。亦谁敢非之哉。 祖宗良法之废坠者。不可枚数。试以数事言之。族亲卫则宗姓袒免 (第 266L 页)
衰如古礼。视事用布帽衣。一洗千古之谬。永为后世之法。此尤 王之高明果断。迥出三代者也。岂汉唐之间所称 明君哲
辟而可髣髴哉。宋儒程颐有言曰。夫子贤于尧舜者。语事功也。尧舜治天下。夫子又推其道。以垂万世。尧舜之道 (第 198H 页)
噫天人感应。捷于影响。千里之雨。由于六责。荧惑之退。因其一言。此理昭然。有不可诬。古之圣贤言之详矣。 明君哲
后验之多矣。人或归之气数之已定。而谓人力无可容者。其亦不思之甚也。自 上遇灾。戒惧靡敢或怠。至于昨日 (第 60L 页)
可不变通。当更张不可不更张也。盖自古国家。盛极中微。法久弊生。狃安因陋。日玩月谬。将无以为国。则必有 明君哲
辅。慨然兴作。唤醒昏惰。痛革宿弊。善继先王之遗志。焕新一代之规模。然后功光前烈。业垂后裔矣。 殿下视 (第 344L 页)
以奏矣。莫不井井然有条而不紊。凿凿然有界而靡差。则信乎王者之治。最先于乐。乐法之成。又在于律也。肆昔 明君哲
辟。𥇕(一作晢)其然也。布教流化而是乐焉为之绳尺 (第 483H 页)
除。未免善善而不能进。恶恶而不能退。则正所谓不怨暗君。怨明主者也。昏君庸辟。犹或省悟而有做治之道矣。 明君哲
辟。能知而不能行者。终不可与做尧舜之治矣。统而言之。无非知不到而理未明之致。其归于昏蔽而丧亡则同矣。 …… (第 137L 页)
说汉策贤良。 令曰桂坊陈义。谨行达曰汉之贤良科。最近于三代造士之遗意。汉武汉之中主。而尚能办此。其后 明君哲
辟。莫能绍袭。制述取士。隋炀帝之所创。而百世遵而不替。是诚慨然之事矣。 令曰贤良之取以科。名色亦不正 (第 142L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