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地理類
目錄類
傳記類
類書類
儒家類
法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瑜伽部類
論集部類
禪宗部類
經集部類
密教部類
律部類
事彙部類
般若部類
法華部類
洞神部
福。后一为智。进禅
通二。又约通相论。六种皆通二利。若别相论。六度
与三十七品菩提分法。自利行摄。布 施爱
语利行 …… (第 0793b 页)
尘成故。水风
二仙外道。以风水以因。世界水成故。风轮持故。事
火外道以火为因。火成熟故。此菩萨复以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教化众生。故不厌生死。不趣涅槃。便
断一障二愚也。】

「六粗相现行障(至)未能多时住无相 (第 0813b 页)
皆是此中所修胜行。」

【二利行也。通相皆通。若别相者。六度菩提分不共
相好。皆名自利。四种摄事。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四
无量心。慈悲憙舍。皆利他行。此等诸法。皆是此位。
所修胜行也。】

「此位二障虽未伏 (第 0023a 页)
水为给使
外缘熏习或如岩头雪峰云岩道吾以为知友外
缘熏习或如提婆达多与释迦世尊世为冤家外
缘熏习或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外缘熏习其中或
顺或逆无量行缘总以大悲之力使一切有情增
长善根得利益故然此无量行缘或如文殊 (第 0386a 页)
能洞开见地,使文章
事业,一以贯之也哉。

(示王心葵)法华一经,殷勤称叹方便。须知有世閒方便,布 施爱
语,孝悌忠信等是也。有出世閒方便,苦空无常,
无我不净,数息因缘,远离知足等法门是也。有出世
上上方 (第 0276b 页)
于道德。住
持无道德。则丛林废矣。」

【或庵与简堂书。见王法人当知丛林根本说。空无
作无相之道。布 施爱
语利同之德。乃丛林之根本。
英人哲士。又乃道德之根本。主法人若厌弃。英哲
之士。则是忘失三脱四摄之德 (第 0610b 页)
如是三事。是名净业。或
说四行。而生净土。如维摩经云。行四无量心是菩萨净
土或四摄法是菩萨净土。谓布 施爱
语。利益同事。解脱
所摄。众生来生其国。或说五行而生净土。如净土论云。
一者礼拜。二者赞叹。三者作愿 (第 0105a 页)
相。如观世音随类应身。逆顺者。或为亲友以引之。
或为怨家以怖之。同事者。四摄之一。意该馀三。谓
施爱
语利行。清净愿力。非希望报恩。亦非爱见
同体大悲。清净大愿性本具之。非别新得。
二结
酬。】

「若 (第 0556c 页)
四摄门

诸佛子等。如上已发菩提心。具菩萨戒已。然
应修四摄法及十重戒。不应亏犯。其四摄者。
所谓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为欲调伏无始悭
贪。及饶益众生故应行布施。为欲调伏瞋
恚憍慢烦恼。及利益众生故应行爱语。 (第 0943c 页)
。九失涅槃方便孤
独无救。广说如彼解云。菩萨能救如是九种
无救有情故。言方便救护。四摄方便者。谓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如瑜伽菩萨地说。

经。而自恣意至波罗夷 释曰。第四结罪名。
问曰菩萨一念有漏戒有几许福 (第 0744c 页)
。即钩索锁铃之四摄也。钩召也。索。
引也。锁。留也。铃。适悦也。此名四转轮印。若表法而
论之。即有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之四摄法也。经云。
先以欲钩牵。后令入佛智。如婆须密女。执手抱身
心月净。吻唇唼舌戒珠圆。 (第 0285a 页)
旨既善恶无际凡圣皆圆何乃润受有差
苦乐不等答万事由人自造唯心一理无亏善恶
伹自念生果报岂从他得是以西 施爱
江嫫母嫌
镜实为痴也故知此心是凡圣之宅根境之源只
为凡夫执作赖耶成生死苦恼之因圣者达为藏 (第 0421a 页)
不分别。二自
利利他无上菩提。菩萨大慈修助道法。从从
极喜地乃至法云。次第修行證菩萨。已仍修
六度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四摄之法福智具足
成不思议无上上智。获十力四无所畏具足
成就。證于佛地利乐众生。尽生死际不 (第 1184a 页)
「 前世积功德
 长夜来善本
 布施得真正
 故今致奉敬
 尊本无数劫
 惠 施爱
男女
 以斯施果报
 雨天诸华香
 割身肉称之
 用哀悯鸟故
 由此布施果
 饿鬼蒙食浆
 尊本无数 (第 0520a 页)


六通
(神境 天耳 他心 宿命 天眼 漏尽)

四无量
(慈 悲 喜 舍)

四摄法
(布 施 爱
语 利行 同事)

四无畏
(正等觉无畏 漏尽无畏 障法无畏 尽苦道无畏)

四无碍解
(义无碍 (第 0049b 页)
便智。念念修习。无量胜行。故
云方便。此初地二利之德。良以此地。实智断證。方
便起行愿故。四摄。即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以广大
清净心。安住四法。普益众生。亦初地利他行也。四
无量心。即慈悲喜舍。以此四法。一一 (第 0223a 页)
下等。
△二信忍位。】

「复次信忍菩萨。谓欢喜地。离垢地。发光地。能断三障
色烦恼缚。行四摄法。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修四无量。
慈无量心。悲无量心。喜无量心。舍无量心。具四弘愿。
断诸缠盖。常化众生。修 (第 0243b 页)
。发其净愿。若净愿自在。则
随愿往生矣。何待新业乎。
△三修檀利生。】

「念念常行。檀波罗蜜多。布 施爱
语。利行同事。广大清
净。善能安住。饶益众生。」

【檀度有三。谓财法无畏。此地行檀者。以檀为众行 (第 0286a 页)
知。是名觉力。何等为精进力。谓四正断。何
等为无罪力。谓无罪身口意(云云)。何等为摄力。谓四
摄事惠 施爱
语行利同利。

○大经意在第十三卷。


地持说。地持经第七卷。次法方便处净心品中。

○华
严十 (第 0595a 页)
菩萨教化众生不
杂爱见。以无爱故化生不厌。为无见故所以
不倦也。于四摄法顿行者。于众生界未发心
者行 施爱
语摄令发心。已发心者行利他行
摄化令起行。已修行者行同事摄令得解脱。
菩萨录心修行四摄故云顺行。护法 (第 0410b 页)
萨成下
明因得果。爱怜名慈。恻怆曰悲。庆悦名喜。亡
怀称舍。心无存著故曰亡怀。利他行中四摄
举因。布 施爱
语利益同事是其四也。义如别
别章。此应具论。今且释名。布施如上。因其
布施录物。初从道名布施摄。此与 (第 0363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