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地理類
職官類
傳記類
編年類
詔令類
正史類
史鈔類
醫家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大集部類
洞真部
清代道教文獻
之。璘奏近年以来,天下儒学教官率多岁贡监生,其言语文章不足以为人师范,乞今后会试多取副榜举人选用,庶 教官得人,
而人才可成事,下礼部覆奏师儒之职贤才所系,宜如璘言。
成化 年,定在内缺官报部在外缺官申报抚按。按 ……入文华殿,肄业以宋濂为师,太宗永乐甲申,选进士杨相等就文渊阁读书,供赐甚盛,列圣相承,按为故事,前后 得人 为多,迩年来选留不能尽,公所教,或非其道树恩立党于国无益,诚如圣谕所云者,吏部访收信得其要,但翰林院 ……力不足官改调。按《大政纪》:嘉靖二十六年三月,立边方选用升迁,格谕吏部曰:近年西北边方多事,任用要在 得人, 尔部内须留心选用总督抚按官,不时刺举以凭黜陟,西南边方亦用此例,其别立选用升迁资格奏闻。嘉靖二十七年
成化 年,定在内缺官报部在外缺官申报抚按。按 ……入文华殿,肄业以宋濂为师,太宗永乐甲申,选进士杨相等就文渊阁读书,供赐甚盛,列圣相承,按为故事,前后 得人 为多,迩年来选留不能尽,公所教,或非其道树恩立党于国无益,诚如圣谕所云者,吏部访收信得其要,但翰林院 ……力不足官改调。按《大政纪》:嘉靖二十六年三月,立边方选用升迁,格谕吏部曰:近年西北边方多事,任用要在 得人, 尔部内须留心选用总督抚按官,不时刺举以凭黜陟,西南边方亦用此例,其别立选用升迁资格奏闻。嘉靖二十七年
荐举才能,各官内
特简补用,等因九卿议覆福建沿海十六州县,地方
最属紧要,该抚题请拣选好官,原为地 方得人 起见,伏乞
皇上速简卓异荐举贤员前往任事,于地方民生甚
有裨益,等因具奏奉
旨,好照此议补授,并
特简补用,等因九卿议覆福建沿海十六州县,地方
最属紧要,该抚题请拣选好官,原为地 方得人 起见,伏乞
皇上速简卓异荐举贤员前往任事,于地方民生甚
有裨益,等因具奏奉
旨,好照此议补授,并
比于大业之盛,度土地之广狭,料户口之众寡,算甲兵之多少,较仓廪之虚实,九鼎之譬鸿毛,未喻轻重,培塿之 方嵩
岱,曾何等级。论地险则辽隧未拟于长江,语人谋则勾丽不侔于陈国。高祖扫江南以清六合,炀帝事辽东而丧天下
比于大业之盛,度土地之广狭,料户口之众寡,算甲兵之多少,校仓廪之虚实,九鼎之譬鸿毛,未喻轻重,培塿之 方嵩
岱,曾何等级。论地险则辽隧未拟于长江,语人谋则勾丽不侔于陈国。高祖扫江南以清六合,炀帝事辽东而丧天下 ……防也。且前代并本朝天下凡有灾伤盗贼,即遣黜陟使或采访安抚等。使循行郡,国今之议者,必谓虚有。烦费若其 得人,
可以按察官吏,能否询访民间疾苦,俾之便宜从事,所济岂不大哉。所有本路转运使,亦未甚振职乞于别路,对换
。逼替不能架造而止。甫更二载。城复以雨隳。至数百丈而未已。郡守赵不邌。将受代。仅能补苴其南一面。郡守 方嵩
卿继之。增灶陶甓。任之冗兵。别给醪米。以劝其勤。周遭表里。稍还旧观。前此修城。甃其外以土实之。今先缩
君父,下可质天下士大夫,而后百僚则而象之。大臣法,小臣廉,纪纲振肃,职掌在是,而责成巡方其首务也。巡 方得人,
则吏治清,民生遂。」帝曰:「卿力行以副朕望。」乃列建道揆、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六事 ……坏已极,当如何?」宗周曰:「武备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选将必先择贤督、抚,择贤督、抚必先吏、兵二部 得人。
宋臣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斯言,今日针砭也。论者但论才望,不问操守;未有操守不
为地 方得人,
总须本人中心勤恳任事;上司强勒之,无益也。上下一心,无非求地方安静起见。下固不能任属员之便,而致上司 …… (第 393 页)
漏卮之物,有去无来;漏网之人,有来无去。
破除情面,不容滥竽,正以核实为激劝之道。
捕务惟在 得人, 用人必先激劝。著有微劳,即登奏牍。即不必优奖,亦足观感奋兴;非敢滥乞恩施以见好也。
治水陆盗贼之 …… (第 398 页)
少一层经手,即少一分侵渔;不但征收为然。惟催科一事,必实任者方易整顿;然新政严明,又致久任生玩者较为得力。居一日官,尽一日心而已。(以上答彰邑唐升庵明府书)
联庄一事,祗在 得人, 尤宜识人;而莫要于善用人。去贪、去诈,顾用之何如耳。安得各庄皆好人?用之之法,惟在中无阻隔。一言以蔽 …… (第 401 页)
归化之番,即当年助灭逆匪之子孙;不招之使来,万一不为我用而为彼用,奈何?老成之见,未目睹情形,自以报罢为是。其实与开边迥不相同,似不至贻留后患。海外安危,祗在 得人 、不 (第 403 页)
得人, 无关于得地、不得地也。(与仲弟书)
西川亦旧游之地。啯匪为害,止在练团 (第 403 页)
得人 、格杀勿论。(答四川皂昆鹏总戎书)
听讼去民累,愈速愈好;缉捕去民害,以猛为仁,惩一儆百。不惜钱 (第 403 页)
,不惜力;无钱,亦惟有出力。尽一分心,民受一分益。待书役勿过严;读书人初作官,每犯此病。不可锐进,欲速急于见长,无过即是有功。穷苦乃我辈本分,受之惯矣;况起居一切,较之当秀才已高万倍。(致永福县令门人王子勤书)
言语不通,不能不藉文告。而以言教者讼,终亦无益。且蚩蚩者既塞于耳、又盲于目,须 得人 以达之,则在生员之操土音。(致四川县令门人张香海书)
不为州、县稍留有馀,读书寒士出身谨守清白箴 (第 403 页)
者,将为饿莩,尚能为循良乎?饿莩一身外无事;官吏之为饿莩,更难了矣!元气伤尽,加以硝黄;旧者死,新者亦不得生。官不足惜,如苍生何?(答山东沈台簪明府书)
无论丰歉,弹压抚绥,惟在县官 得人 、兵丁守法。(上廖仪卿师书)
士民大半自内地来,蛮者极蛮、而秀者极秀。茫茫巨壑,怪物出其中、宝贝 (第 404 页)
漏卮之物,有去无来;漏网之人,有来无去。
破除情面,不容滥竽,正以核实为激劝之道。
捕务惟在 得人, 用人必先激劝。著有微劳,即登奏牍。即不必优奖,亦足观感奋兴;非敢滥乞恩施以见好也。
治水陆盗贼之 …… (第 398 页)
少一层经手,即少一分侵渔;不但征收为然。惟催科一事,必实任者方易整顿;然新政严明,又致久任生玩者较为得力。居一日官,尽一日心而已。(以上答彰邑唐升庵明府书)
联庄一事,祗在 得人, 尤宜识人;而莫要于善用人。去贪、去诈,顾用之何如耳。安得各庄皆好人?用之之法,惟在中无阻隔。一言以蔽 …… (第 401 页)
归化之番,即当年助灭逆匪之子孙;不招之使来,万一不为我用而为彼用,奈何?老成之见,未目睹情形,自以报罢为是。其实与开边迥不相同,似不至贻留后患。海外安危,祗在 得人 、不 (第 403 页)
得人, 无关于得地、不得地也。(与仲弟书)
西川亦旧游之地。啯匪为害,止在练团 (第 403 页)
得人 、格杀勿论。(答四川皂昆鹏总戎书)
听讼去民累,愈速愈好;缉捕去民害,以猛为仁,惩一儆百。不惜钱 (第 403 页)
,不惜力;无钱,亦惟有出力。尽一分心,民受一分益。待书役勿过严;读书人初作官,每犯此病。不可锐进,欲速急于见长,无过即是有功。穷苦乃我辈本分,受之惯矣;况起居一切,较之当秀才已高万倍。(致永福县令门人王子勤书)
言语不通,不能不藉文告。而以言教者讼,终亦无益。且蚩蚩者既塞于耳、又盲于目,须 得人 以达之,则在生员之操土音。(致四川县令门人张香海书)
不为州、县稍留有馀,读书寒士出身谨守清白箴 (第 403 页)
者,将为饿莩,尚能为循良乎?饿莩一身外无事;官吏之为饿莩,更难了矣!元气伤尽,加以硝黄;旧者死,新者亦不得生。官不足惜,如苍生何?(答山东沈台簪明府书)
无论丰歉,弹压抚绥,惟在县官 得人 、兵丁守法。(上廖仪卿师书)
士民大半自内地来,蛮者极蛮、而秀者极秀。茫茫巨壑,怪物出其中、宝贝 (第 404 页)
据布、按二司:『会看得台湾地方远处海外,凡文职员缺,例应将内地品级相当官员选择贤能者,详请题补.兹台厦道王效宗题参员缺,原应遵循定例,于现任道员内拣选具详.惟是地当险远,人乏兼才;内地各道,类皆循谨安静.虽于现任之职守无忝,然求其文武兼资、措施各当,使兵民咸畏威怀德而无虞陨越者,实难其选.是以前奉遴员保详之檄,两司亦既其难其慎,筹之再三;始将泉州府知府高拱乾详请保题升补,盖从地 方得人
起见也.兹奉题准部覆:仍令照例将品级相当现任官员内拣选.窃念人地必当合宜,材质各须器使.闽省道员无几 …… (第 242 页)
,而于现任各道又未敢轻举;展转图维,颇难定论.伏见我皇上万几之下,于繁重地方员缺,每每特简才能,以收 得人 之效.今台湾为边海要地,台厦道一官膺文武之寄,安戢兵民、抚绥地方,责任綦重;当亦久在圣明睿鉴中矣.合 (第 242 页)
,而于现任各道又未敢轻举;展转图维,颇难定论.伏见我皇上万几之下,于繁重地方员缺,每每特简才能,以收 得人 之效.今台湾为边海要地,台厦道一官膺文武之寄,安戢兵民、抚绥地方,责任綦重;当亦久在圣明睿鉴中矣.合 (第 242 页)
据布、按二司:『会看得台湾地方远处海外,凡文职员缺,例应将内地品级相当官
员选择贤能者,详请题补.兹台厦道王效宗题参员缺,原应遵循定例,于现任道员内拣选具详.惟是地当险远,人乏兼才;内地各道,类皆循谨安静.虽于现任之职守无忝,然求其文武兼资、措施各当,使兵民咸畏威怀德而无虞陨越者,实难其选.是以前奉遴员保详之檄,两司亦既其难其慎,筹之再三;始将泉州府知府高拱乾详请保题升补,盖从地 方得人 起见也.兹奉题准部覆:仍令照例将品级相当现任官员内拣选.窃念人地必当合宜,材质各须器使.闽省道员无几 …… (第 303 页)
,而于现任各道又未敢轻举;展转图维,颇难定论.伏见我皇上万几之下,于繁重地方员缺,每每特简才能,以收 得人 之效.今台湾为边海要地,台厦道一官膺文武之寄,安戢兵民、抚绥地方,责任綦重;当亦久在圣明睿鉴中矣.合 (第 303 页)
员选择贤能者,详请题补.兹台厦道王效宗题参员缺,原应遵循定例,于现任道员内拣选具详.惟是地当险远,人乏兼才;内地各道,类皆循谨安静.虽于现任之职守无忝,然求其文武兼资、措施各当,使兵民咸畏威怀德而无虞陨越者,实难其选.是以前奉遴员保详之檄,两司亦既其难其慎,筹之再三;始将泉州府知府高拱乾详请保题升补,盖从地 方得人 起见也.兹奉题准部覆:仍令照例将品级相当现任官员内拣选.窃念人地必当合宜,材质各须器使.闽省道员无几 …… (第 303 页)
,而于现任各道又未敢轻举;展转图维,颇难定论.伏见我皇上万几之下,于繁重地方员缺,每每特简才能,以收 得人 之效.今台湾为边海要地,台厦道一官膺文武之寄,安戢兵民、抚绥地方,责任綦重;当亦久在圣明睿鉴中矣.合 (第 303 页)
系曾膺卓荐;以之调补福州府知府,洵堪胜任。合无仰恳圣恩,俯准以汀州府知府延楷调补福州府知府,俾省会地 方得人
而理。如蒙俞允,该员由现任知府初次调繁,衔缺相当;惟系大计卓异之员,应俟准到部覆,给咨赴部引见,仍免 (第 719 页)
五十年十一月,授福建巡抚。五十二年正月,疏言:『福州府属之闽县、福清、长乐、连江、罗源、兴化府属之莆田、泉州府属之晋江、惠安、同安、南安、漳州府属之龙溪、漳浦、海澄、诏安、福宁州与所属之宁德共十六州县,皆濒海要地;必得谙练庶务、素著才能者治之,而后人地相宜。嗣后遇缺,请于直隶各省卓异官内特简调授;三年俸满升用』。疏下吏部议。御史璩廷祜疏:『五方风土不齐,秦、晋、燕、赵之治,未必可治闽、粤;骤易其处,官与民不相习,安能遽展其力。迨稍稍谙练,已届三年;又升迁他往,于地方无益。且悬缺久待,事多贻误。满保所奏,未可为例;不如就本省择员调补』。疏下吏部议:满保所指十六州县,非海滨烟瘴地方,应循例归部选。上谕大学士等曰:『督、抚为地 方得人
起见,恳切陈奏,理所应然。御史言其未可为例,似皆由卓异官不愿往海滨苦地,属其于未经部覆之先条奏;自然 (第 669 页)
十四年九月,吏部缺左侍郎,廷推不称旨;帝临朝而叹,谓「大臣刘宗周清正敢言,可用也」!遂以命之。再辞不得,乃趋朝。道中进三劄,一曰明圣学以端治本、二曰躬圣学以建治要、三曰重圣学以需治化,凡数千言;帝优旨报之。明年八月,未至,擢左都御史,力辞;有诏敦趋。踰月,入见文华殿,帝问『都察院职掌安在』?对曰:『在正己以正百寮;必存诸中者,上可对君父、下可质天下士大夫,而后百寮则而象之,大臣法、小臣廉,纪纲振肃,职掌在是。而责成巡方,其首务也;巡 方得人,
则吏治清、民生遂』。帝曰:『卿力行,以副朕望』!乃列建道揆、贞法守、崇国体、清伏奸、惩官邪、饬吏治六 …… (第 388 页)
坏已极;当如何』?宗周曰:『武备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选将必先择贤督、抚,择贤督、抚必先吏、兵二部 得人。 宋臣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斯言,今日针砭也。论者但论才望,不问操守;未有操守不 (第 389 页)
坏已极;当如何』?宗周曰:『武备必先练兵,练兵必先选将,选将必先择贤督、抚,择贤督、抚必先吏、兵二部 得人。 宋臣曰:「文官不爱钱、武官不惜死,则天下太平」;斯言,今日针砭也。论者但论才望,不问操守;未有操守不 (第 389 页)
以责其效。教官之职固微末。而所关甚大。彼童蒙之流。虽似眇小。他日卿相。皆由此出。不可不预存养正之工。 教官得人
而后。卿士子弟方可趋向。铨官入对时。申饬以学行之人。使之各别择选恐宜。 殿下实兼君师之义。故有此仰达 (第 186H 页)
生接见。欲以规外之事。鼓舞振作也。以衮服御思政殿。儒生李世铭,朴光佐,金景鸾等次第入讲。韩忠曰。近来 师长得人。
故多士兴起。趋向大变矣。柳崇祖为 中庙朝师儒。辛未三月。 上视学谒先圣。御明伦堂。横经问难。 命诸臣 (第 467L 页)
明宗大王挽词
日角真天表。聪明自弄璋。乾坤钟秀气。云汉焕文章。五让龙飞代。重华舜协唐。沧溟澄霁浪。黄道赫垂光。每切无虞戒。恒忧罔念狂。景贤搜涧谷。思孝谨烝尝。道可通三极。天胡閟百祥。 紫宸绵丧患。玄命困悲伤。黎首 方嵩 祝。云骖已帝乡。哀声掀鲽域。惨色接扶桑。琴殿衣裳在。乔山草树荒。攀髯更无路。临穴愧三良。
次松都大平 (第 20L 页)
日角真天表。聪明自弄璋。乾坤钟秀气。云汉焕文章。五让龙飞代。重华舜协唐。沧溟澄霁浪。黄道赫垂光。每切无虞戒。恒忧罔念狂。景贤搜涧谷。思孝谨烝尝。道可通三极。天胡閟百祥。 紫宸绵丧患。玄命困悲伤。黎首 方嵩 祝。云骖已帝乡。哀声掀鲽域。惨色接扶桑。琴殿衣裳在。乔山草树荒。攀髯更无路。临穴愧三良。
次松都大平 (第 20L 页)
籍家也。只有书册衣裳而已。闻者悲焉。 世宗号为英主。而用舍颠倒一至于此。君子小人之难辨也有如是夫。 方嵩
之挟势也。曾与李本往贺 穆宗诞日于王府。嵩终日默不言。本举止骄傲。俱缺恭敬之礼。 穆宗极㘅之。语人 (第 411H 页)
生接见。欲以规外之事。鼓舞振作也。以衮服 御思政殿。儒生李世铭,朴光佐,金景鸾等次第入讲。韩忠曰近来 师长得人。
故多士兴起。趋向大变矣。柳崇祖为 中庙朝师儒。辛未三月。 上视学谒先圣。仍 御明伦堂。横经问难。分 (第 77H 页)
久矣。此弊不去。虽舜禹在上。周召为辅。国之亡。可计日而待矣。如欲去此弊。若此之外。实无良策。惟愿 圣 明得人
以任其事。勿为浮议所挠。智以虑之。明以辨之。勇以断之。仁以行之。精神所注。意气所向。孰不感激任怨而当 (第 169L 页)
天人一也以下。与上文语势。似不甚连续。(李泰久)
上下虽似隔断。而自是一意。盖上段不必远求云者。即下段天人说之所由起也。大凡学者喜高远之病。必推至于天然后方肯用心。而至于人分上合做底道理则不屑用意也。故明道劝人不必求之于高远。只当 明得人 理。而明人理之道。又甚约。不过一个敬而已。天人一也以下则又以明天未始不为人。人未始不为天之义。而末又 (第 432H 页)
上下虽似隔断。而自是一意。盖上段不必远求云者。即下段天人说之所由起也。大凡学者喜高远之病。必推至于天然后方肯用心。而至于人分上合做底道理则不屑用意也。故明道劝人不必求之于高远。只当 明得人 理。而明人理之道。又甚约。不过一个敬而已。天人一也以下则又以明天未始不为人。人未始不为天之义。而末又 (第 432H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