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易類
四書類
詩類
詔令奏議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職官類
法制類
金石類
類書類
醫家類
藝術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禪宗部類
律部類
阿含部類
 帝方设制策延天下英隽有董仲舒应谶记而通春
 秋仲舒所业惟公羊传仲舒既殁则有刘向父子向
 受业谷梁歆业左氏左氏之道假歆而振自 斯学

 愈茂欲存左氏而废公谷则西汉鸿儒向焉欲存公 (第 1b 页)
  前读定兴志载忠节祠祀太常伯顺先生也再读徵
君昔年建祠小引云以静修养高尚志之心蹈椒山
杀身成仁之事两言可尽先生矣吾乡自文靖而后 斯学
中绝越二百有馀年先生生于江村德邻相距 (第 40a 页)
文忠无能为役而其心则固无以异也故因记辄
以致予惓惓之意侯名璘字华玉以风节闻于世
今守台州时望甚属之 斯学
之修也始终其事者
杨苇卲濂同知朱富训导范轼曾轮亦皆能体侯
之心例得并书 (第 46a 页)
  (就绪垂今二百载风凌雨震其间梁木未免颓毁/黝垩未免漫漶瓴甓未免缺落致过之者咨嗟惋)
  (惜深病其无有注意于此者焉正统三年春保定/李公敏以知府事来涖此邦政事之馀愀然曰 斯)
  (学
之倾圯非吾责耶惟役殷费广顾力微不能独/胜乃谋之于守禦千户倪诚等暨邦人之笃于斯)
  (文者咸唯唯以乐 (第 41a 页)
  (洛诸儒之迭起近代其声光气泽之遗尚足以沦/浃乡之后人因取以示法又为亲且切耳此实前)
  (人之建书院与今日巡抚提学洎郡守诸君子恊/成 斯学
之至意也自今凡教 (第 43a 页)
斯学
于斯者尚求) (第 43a 页)
   容观琴瑟笙簧非徒以美声律要以调习其性情
   消释其鄙戾使之居家处乡则有孝恭礼逊之行
   服官莅政则有公忠廉仁之节 斯学
校为育才之
   区人士有治平之任不然虽实枚其磨砻閟洫其
   宫宇亦何益乎若溺于文辞习于佻达此又人 (第 9b 页)
 东莞故郡也后为监郡监榜犹在及为县地轶赋夥
 长材秀民之战萟有司者倍他邑(王中行/迁学说)
 增城虽僻在岭表声名文物与中州等(揭奚 斯/学
记)
 香山士习亦能与他州相颉颃(吴澄/学记)
 广南富贵天下闻四时风景长如春(孙蕡广/州歌) (第 16a 页)
 以旧宇圮陋请于巡抚熊公翀命济南同知王从鼎
 俾为专祠肇工于弘治乙卯孟夏踰两月落成士民
 大悦以为盛举不可无记走谨书之俾生于 斯学

 斯者其未达如董子之志毋燕游废业其既达如董
 子之策毋曲学阿世以副我列圣主张斯道之盛心
 庶新祠 (第 15b 页)
  (不本诸性情而纳之皇极者矣贵贱以之位父子/以之亲兄弟以之友夫妇以之顺此皆不待学而)
  (后知直出于性理之常分耳况乎学 斯学
者宜如/何哉惟不独私乎其身而已为能弘而大之包乎)
  (四海而不外诩乎群侣而不遗使六沴弗得作诸/福莫 (第 5a 页)
  (饬学者意即以学宫喻夫子宫墙称高美然五伦/其栋楹也六经其门户也而其理具于吾心自有)
  (绳墨者在焉子亦见夫匠氏之营 斯学
者乎基址/奠矣群材具矣必端其意向注其神视直以绳经)
  (以墨而后门列户分栋隆楹峙数仞之墙指顾而/成 …… (第 62a 页)
  (而塞道真钩奇翼诡之士博声华兢世利蔑弃伦/纪纲常于不恤盖身游圣域贤关之内而不觉自)

  (窜于戎徼夷岛之外戾于夫子之指矣耿侯新 斯/学
也夫亦有厚望焉耳诸生处止其中而欲不愧)
   (第 62b 页)
(斯学
其说在圣训而其事在日用也毋迂视诚正/之说则绳墨端毋支离六经之门户则趋向审毋)
  (挠折五伦之栋楹则 (第 62b 页)
  篆书序(秦𨽻兴而篆书废汉四百年莫有能者观/于汉代碑刻可见矣三国六朝间亦无闻)
  (焉唐三百年李当涂一人而已自秦丞相逮于宋/初盖千年仅有徐骑省以能继当涂自许何 斯学)
  (
之寥寥也宋人能篆书者颇多于唐蜀魏文靖公/至今为人所称陈伯英魏公乡人也游艺之暇及)
  (此所书千字文 (第 38b 页)
背师不射为戮射为礼乎射两軥而还佗曰子为师我
则远矣乃反之丁授公辔而射之贯臂(左传之孟子作/庾公 斯学
射) (第 13b 页)
  也已余入蜀余师与赵孙二公皆捐馆舍乃合祀

  三公于大儒祠及余入黔别邹尔瞻江上尔瞻曰
  黔中孙淮海李同野马心庵皆致力 斯学
君此行
  惜不及见三君耳余平播后辑黔记乃合三公类
  传于理学已复为公请谥而得恭乃知正甫先生
   (第 50a 页)
  陈剩夫真晟
先生学方胡敬斋而涵养不逮气质用事晚年静坐一
机疑是进步惜未窥先生全书
  周小泉蕙
愚按非圣勿学惟圣 斯学
二语可谓直指心源(段容思/先生坚) (第 13a 页)
 布衣周小泉先生蕙
周蕙字廷芳号小泉山丹卫人徙居秦州年二十听讲
大学首章奋然感动始知读书问字为兰州戍卒闻段
容思讲学时往听之久之诸儒令坐听既而与之坐讲
容思曰非圣弗学先生曰惟圣 斯学
于是笃信力行以
程朱自任又受学于安邑李昶李昶者景泰丙子举人
授清水教谕文清之门人也恭顺侯吴瑾总兵于陜 (第 28a 页)
诘之曰今满眼是事则满眼是天
则可乎予未敢悉也又数岁壬戌予在楚先生则移书
示曰吾于执事博约之说洞然无疑 斯学
其有兴乎已
而再归再请质于先生先生曰所贵足目俱耳盖恐予
堕目长足短之弊也予既自蜀乞休三年复起督楚学 …… (第 24b 页)
学表表裨于世者不鲜屡当权奸亦惟知此学者能自
屹立今居然可数矣其间虽有静言庸违者此在孔门
程门亦有之于 斯学
何贬焉不谷辱公提携斯道如畴
昔小有过误相咎不言今关学术不小曷忍嘿嘿固知
希圣者舍已从人又安知不如往昔 (第 29a 页)
之邦行矣言不忠信行不笃敬虽州里行乎哉诚伪
虚实判若霄壤其理甚明内辨诸身心外證诸家国学
之终身不至不已 斯学
之道也
论学书中庸所谓戒慎不睹恐惧不闻只在性体上觉 (第 7a 页)
  是致戒慎维虔载稽古帝齐圣广渊恭安实备
   光被无边一得罄儒臣之奏
 九重示心印之全必功先乎谨独 斯学
足以达天虽
   钦明之帝德祗不越乎敬焉盖圣功实王道之
   本而作君裕作师之权由是臣邻忭舞士子腾 (第 24b 页)
 (太后建祈储道场于五台命清主之后居牢山与/黄冠相告坐戍雷阳神宗崩始放归卒于曹溪)
洪恩雪浪斋集二卷(字三怀上元/人居长干寺)
通岸栖云庵集(字觉道南海人/居光孝寺)
智观中峰草(字止先号蔚然江都僧□/浪弟子居吴兴双髻峰)
大壑吴咏(字玄律钱塘/净慈寺僧)
通润秋水庵集(字一雨吴/人居常熟)
惟则鸦臭吟(字天真湖州人/海盐海门寺僧)
道济剩语一卷(字法舟秀水人/芝溪东禅寺僧)

真蕴谷声集(万隆间秀水真如/寺傲冬溪门人) 斯学
幻华集二卷(字悦友 (第 36b 页)
庾山
海盐慈会寺僧姚士/磷为序又有昙华集钱懋谷为序刻)
一元山居百咏一卷(隆庆中/宁波僧)
智舷黄叶庵诗集 (第 36b 页)
君子信谓善于究心者矣来
游于斯者尚知力学求道笃志励行期不负圣明造就
作养之仁将必效用于时垂芳于后以为 斯学
之光则
二君子之用心亦必传诵于无穷矣是为记
   吴县脩学记(吴宽/)
苏多属县惟吴之建最古县皆有学 (第 24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