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封徵仕郎翰林院检讨端阳孙公暨邹孺人合葬墓志铭
余所知先达如毗陵 尚书孙文介公 以理学为名臣伟业初以后进礼请
见会公病薨不果恨当吾世失之庶几得公之子弟及门与闻公之道者
传其绪言馀论 (第 4a 页)
则犹之乎见公也乃今操笔而铭我端阳先生端阳 文介
弟之子今检讨衣月馆丈之父也孙氏家世临濠明初有都督同知继达
者以赐第常州遂为其郡人称始祖五传而为山西行 (第 4a 页)
太仆卿銮与从叔
益同举正德辛巳进士太仆生洲洲生臬再世赠礼部尚书臬生 文介 讳 (第 4a 页)
慎行 为乙未进士第三人以礼尚书事光熹两朝争李可灼红丸案引春
秋断狱罹珰祸几不免端皇帝召至京将用以相遇疾薨其 …… (第 4a 页)
氏邹氏宪副用文章政
术显而端阳实为之婿以此游叔父外父间修学行号知名孙氏自太仆
以清白起家子孙产复中落 文介 笃友爱其刻廉类贫诸生端阳虽宦家
子邹孺人于归乃至不能谋一椽就 (第 4a 页)
文介 别业以居攻苦食淡耻以干谒
进年三十始补博士弟子员家贫乏绝间出未归邹孺人不肯从亲戚假 …… (第 4a 页)
贷炊烟中断者久之先生还喜而叹曰真吾妇也 文介 家居讲学先生蚤
有闻于止躬慎独之训其所辨曰义利所重曰尽伦 (第 4b 页)
文介 以尽伦为止至
善尝著困思抄一书其首章曰文王以仁孝敬慈信为能止故曰圣人人
伦之至伦尽则道尽斯以谓之实学 …… (第 4b 页)
诸
生论经义于传是书院先生拱而言曰学以明伦为本不则从事口耳与
高谈性命非俗学即伪学也坐者皆为耸听呜呼 文介 之争红丸也深有
感于两宫慈孝无间而在朝窥菀枯分水火以致不能调护起居可谓不
敬故援经义以垂戒人臣其说本 …… (第 4b 页)
生于三十年之后重为举扬大指良以见先臣居
官立朝为君父持论者在此其平日修身力行为子弟诵说者亦在此然
后 文介 一念笃诚不与党论异同者始明白于天下后之读三案者知国
是不知有家学非先生之言莫得而徵也可弗识欤先生少失 …… (第 4b 页)
通一经讲论逾夜分乃罢数奇不得志于有司衣月贵后犹两应省闱试
治经生言不少衰既 覃恩受貤封益小心谨畏取 文介公 之学躬行实 …… (第 4b 页)
崇堂构于舍后辟一圃颜其堂曰宁
远取语录大义题诸墙壁曰吾以观心养性焉善奕棋然亦非所好惟酷
嗜行楷书能得 文介 笔法尝少抄阴符道德经指其中曰此与中庸之论
未发者合有异泉瀵涌于圃中作亭其上题曰丹泉自为文记之笑曰人 …… (第 5a 页)
举襄事于龙荡之新阡而因吾友
邹吁士来请铭吁士宪副之孙孺人则其姑也故请之尤力余论次孙氏
因以追维畴昔当 文介公 之被召也余奉谒于彰仪门之邸舍既辞以疾
其殁也则从而哭之越十六年再至京师则知同官中有衣月为文介子
孙一 …… (第 5b 页)
余知其为亲故耳语之日余实
有老亲乃不得已于此君固宜其官者也且两尊人岁方壮即不得请庸
何忧衣月喟然曰先 文介 以尽伦之道教吾父吾父以之教诸子自式之
忝此官也戒以书曰若惟弗坠忠孝以从祖及外王父为之师吾父之所
期自 (第 5b 页)
余所知先达如毗陵 尚书孙文介公 以理学为名臣伟业初以后进礼请
见会公病薨不果恨当吾世失之庶几得公之子弟及门与闻公之道者
传其绪言馀论 (第 4a 页)
则犹之乎见公也乃今操笔而铭我端阳先生端阳 文介
弟之子今检讨衣月馆丈之父也孙氏家世临濠明初有都督同知继达
者以赐第常州遂为其郡人称始祖五传而为山西行 (第 4a 页)
太仆卿銮与从叔
益同举正德辛巳进士太仆生洲洲生臬再世赠礼部尚书臬生 文介 讳 (第 4a 页)
慎行 为乙未进士第三人以礼尚书事光熹两朝争李可灼红丸案引春
秋断狱罹珰祸几不免端皇帝召至京将用以相遇疾薨其 …… (第 4a 页)
氏邹氏宪副用文章政
术显而端阳实为之婿以此游叔父外父间修学行号知名孙氏自太仆
以清白起家子孙产复中落 文介 笃友爱其刻廉类贫诸生端阳虽宦家
子邹孺人于归乃至不能谋一椽就 (第 4a 页)
文介 别业以居攻苦食淡耻以干谒
进年三十始补博士弟子员家贫乏绝间出未归邹孺人不肯从亲戚假 …… (第 4a 页)
贷炊烟中断者久之先生还喜而叹曰真吾妇也 文介 家居讲学先生蚤
有闻于止躬慎独之训其所辨曰义利所重曰尽伦 (第 4b 页)
文介 以尽伦为止至
善尝著困思抄一书其首章曰文王以仁孝敬慈信为能止故曰圣人人
伦之至伦尽则道尽斯以谓之实学 …… (第 4b 页)
诸
生论经义于传是书院先生拱而言曰学以明伦为本不则从事口耳与
高谈性命非俗学即伪学也坐者皆为耸听呜呼 文介 之争红丸也深有
感于两宫慈孝无间而在朝窥菀枯分水火以致不能调护起居可谓不
敬故援经义以垂戒人臣其说本 …… (第 4b 页)
生于三十年之后重为举扬大指良以见先臣居
官立朝为君父持论者在此其平日修身力行为子弟诵说者亦在此然
后 文介 一念笃诚不与党论异同者始明白于天下后之读三案者知国
是不知有家学非先生之言莫得而徵也可弗识欤先生少失 …… (第 4b 页)
通一经讲论逾夜分乃罢数奇不得志于有司衣月贵后犹两应省闱试
治经生言不少衰既 覃恩受貤封益小心谨畏取 文介公 之学躬行实 …… (第 4b 页)
崇堂构于舍后辟一圃颜其堂曰宁
远取语录大义题诸墙壁曰吾以观心养性焉善奕棋然亦非所好惟酷
嗜行楷书能得 文介 笔法尝少抄阴符道德经指其中曰此与中庸之论
未发者合有异泉瀵涌于圃中作亭其上题曰丹泉自为文记之笑曰人 …… (第 5a 页)
举襄事于龙荡之新阡而因吾友
邹吁士来请铭吁士宪副之孙孺人则其姑也故请之尤力余论次孙氏
因以追维畴昔当 文介公 之被召也余奉谒于彰仪门之邸舍既辞以疾
其殁也则从而哭之越十六年再至京师则知同官中有衣月为文介子
孙一 …… (第 5b 页)
余知其为亲故耳语之日余实
有老亲乃不得已于此君固宜其官者也且两尊人岁方壮即不得请庸
何忧衣月喟然曰先 文介 以尽伦之道教吾父吾父以之教诸子自式之
忝此官也戒以书曰若惟弗坠忠孝以从祖及外王父为之师吾父之所
期自 (第 5b 页)
也花墅自延三而下单传凡五世至巽溪始举丈夫子
四遂成四大分巽溪之子南泉尤杰出其子姓繁衍文
学代兴郡人 孙文介公 表其墓至今读其文知盛氏之
发祥有自而南泉之孙铁岩光明磊落劲直不阿偕族
兄绍先族侄采儒创兴祠宇缀辑谱系 (第 6b 页)
四遂成四大分巽溪之子南泉尤杰出其子姓繁衍文
学代兴郡人 孙文介公 表其墓至今读其文知盛氏之
发祥有自而南泉之孙铁岩光明磊落劲直不阿偕族
兄绍先族侄采儒创兴祠宇缀辑谱系 (第 6b 页)
惟狂简乃能卓然有立所由与浮沈当世者
异矣
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加赠光禄大
夫太子太保谥 文介淇澳 孙公墓表
今上御极之八年念前此置相不得其人无由建太平
之业也始大破资格进群臣于廷亲试才品拔其尤 (第 7a 页)
异矣
资政大夫礼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加赠光禄大
夫太子太保谥 文介淇澳 孙公墓表
今上御极之八年念前此置相不得其人无由建太平
之业也始大破资格进群臣于廷亲试才品拔其尤 (第 7a 页)
中涓而重数月以来一斥熊德阳江秉谦一斥侯震旸
一斥王纪满朝荐一去邹元标冯从吾一逐文震孟郑
鄤近且欲厄 孙慎行 盛以宏而弃之摘瓜抱蔓正人重
足举朝各爱惜一死无敢明言犯其锋者而忠贤且横
行愈甚奸谋愈深臣若尚顾微躯不 (第 3a 页)
一斥王纪满朝荐一去邹元标冯从吾一逐文震孟郑
鄤近且欲厄 孙慎行 盛以宏而弃之摘瓜抱蔓正人重
足举朝各爱惜一死无敢明言犯其锋者而忠贤且横
行愈甚奸谋愈深臣若尚顾微躯不 (第 3a 页)
明经吴君约庵合葬墓志铭
君吴姓讳钜字任斯江南清河县人祖黄明万历年乡
贡士泾县训导以经义造就生徒多所成就学者称为
心融先生卒年九十有五少承先训学务有本言动必
以礼毗陵 孙文介公慎行 深所器重延致家与之讲论
易理成心易解一编父讳某早殁训导公在堂侍养备
至间从容请质经义得其欢心竭力为两 (第 58a 页)
君吴姓讳钜字任斯江南清河县人祖黄明万历年乡
贡士泾县训导以经义造就生徒多所成就学者称为
心融先生卒年九十有五少承先训学务有本言动必
以礼毗陵 孙文介公慎行 深所器重延致家与之讲论
易理成心易解一编父讳某早殁训导公在堂侍养备
至间从容请质经义得其欢心竭力为两 (第 58a 页)
孙氏先茔连理木记
嘉庆四年太岁己未仲春月晦星衍归自金陵展墓乡郡至毗
陵西郊夹港口谒十一世祖明赠汉中府知府讳(俨)公墓披荆
周览得异木焉生当神道团团如盖两树并立上枝连理急告
族人曰此图籍所称木连理也时始异之野人聚观以为嘉瑞
府君者明故行山西太仆乡讳(銮)之父礼部尚书文介公讳 (慎)
(行) 之曾祖也或曰府君之后对策及第者二人入词馆者四人
成进士任庶司者代有数人皆清白报 国无田宅赡子孙然
历 (第 12a 页)
嘉庆四年太岁己未仲春月晦星衍归自金陵展墓乡郡至毗
陵西郊夹港口谒十一世祖明赠汉中府知府讳(俨)公墓披荆
周览得异木焉生当神道团团如盖两树并立上枝连理急告
族人曰此图籍所称木连理也时始异之野人聚观以为嘉瑞
府君者明故行山西太仆乡讳(銮)之父礼部尚书文介公讳 (慎)
(行) 之曾祖也或曰府君之后对策及第者二人入词馆者四人
成进士任庶司者代有数人皆清白报 国无田宅赡子孙然
历 (第 12a 页)
妻许恭人墓表
公讳枝生字一凤氏曰孙先世定远人明初有讳兴
祖者以佐命功封燕山侯侯之从子讳继达以行省
都镇抚守禦常州赐田宅是为武进孙氏凡二侯三
指挥使登庶司者百人 尚书慎行 尤以清望著其传
世与明相始终公曾祖艅封翰林院检讨祖自仪桂 (第 22b 页)
公讳枝生字一凤氏曰孙先世定远人明初有讳兴
祖者以佐命功封燕山侯侯之从子讳继达以行省
都镇抚守禦常州赐田宅是为武进孙氏凡二侯三
指挥使登庶司者百人 尚书慎行 尤以清望著其传
世与明相始终公曾祖艅封翰林院检讨祖自仪桂 (第 22b 页)
曰。霜者。乾之命。坚冰者。阴功成也。京氏曰。阴
虽柔顺。气则坚刚。为无邪气也。阴中有阳。气积万
象。 孙闻斯 曰。隤霜不杀菽。冬无冰。春秋皆为记异。
然时霜而霜。时冰而冰。正令正道。以坚冰为至。而
至之自初也。 (第 0401b 页)
虽柔顺。气则坚刚。为无邪气也。阴中有阳。气积万
象。 孙闻斯 曰。隤霜不杀菽。冬无冰。春秋皆为记异。
然时霜而霜。时冰而冰。正令正道。以坚冰为至。而
至之自初也。 (第 040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