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易類
四書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傳記類
目錄類
詔令奏議類
史評類
正史類
雜史類
史鈔類
金石類
藝術類
術數類
雜家類
類書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史傳部類
经营四方所至即家何必沪渎吴淞乎公谢曰先生
教甚善愿先生志之使四方观先生所称犹至海上也
蔷薇壁记 (孙慎行/ )
蔷薇无处不有乃于吾园烂开若锦屏玩之真所谓敝帚
千金者也然非花之谓也自海内高贤士所名松筠其干
兰茝 (第 12a 页)
教甚善愿先生志之使四方观先生所称犹至海上也
蔷薇壁记 (孙慎行/ )
蔷薇无处不有乃于吾园烂开若锦屏玩之真所谓敝帚
千金者也然非花之谓也自海内高贤士所名松筠其干
兰茝 (第 12a 页)
以来十六七年见几轮回矣可不惧乎公举进
士为 孙慎行 所举 (第 103a 页)
慎行 为礼部尚书劾故辅方
从哲进药药杀 先帝当诛公昌言于阁曰进
药不止一人实出 圣意当之曰弑非律令也
庸医 …… (第 103a 页)
当论如
律平人父母疾革误药而伤家人归怨长子之
失主张理也从哲宜削去 先朝所与恩荫以
当长子失主张之罚 慎行 恚以为反巳而从哲
亦憾二魏乱政贤者相继贬斥公抗疏自列曰
臣 (第 103a 页)
孙慎行 之所取士而高攀龙左光斗之所 (第 103a 页)
士为 孙慎行 所举 (第 103a 页)
慎行 为礼部尚书劾故辅方
从哲进药药杀 先帝当诛公昌言于阁曰进
药不止一人实出 圣意当之曰弑非律令也
庸医 …… (第 103a 页)
当论如
律平人父母疾革误药而伤家人归怨长子之
失主张理也从哲宜削去 先朝所与恩荫以
当长子失主张之罚 慎行 恚以为反巳而从哲
亦憾二魏乱政贤者相继贬斥公抗疏自列曰
臣 (第 103a 页)
孙慎行 之所取士而高攀龙左光斗之所 (第 103a 页)
乘蛮夷偏霸犹知
尊贤宝善炤矅史册况于全盛之朝 明圣之
主乎今之大臣如总宪邹元标冯从吾尚书王
纪盛以弘 孙慎行 侍郎曹于汴等忧国奉公白
首魁艾又有一斥不还之词林久锢不起之台
谏思皇多士国之宝臣臣不能挽回天听汲致 (第 4a 页)
尊贤宝善炤矅史册况于全盛之朝 明圣之
主乎今之大臣如总宪邹元标冯从吾尚书王
纪盛以弘 孙慎行 侍郎曹于汴等忧国奉公白
首魁艾又有一斥不还之词林久锢不起之台
谏思皇多士国之宝臣臣不能挽回天听汲致 (第 4a 页)
长寝忧心怆憛温公病革梦语
频繁陶公之殁岂无话言千里寓词挥泪如雨
何以报公一恸千古呜呼哀哉尚飨
祭 孙文介公 文
岁丙子之孟陬兮春气奋而青阳哀夫子之北
征兮载元气而上翔天门开而詄荡兮中宫霅
其景光排王户而撼金铺 (第 9a 页)
频繁陶公之殁岂无话言千里寓词挥泪如雨
何以报公一恸千古呜呼哀哉尚飨
祭 孙文介公 文
岁丙子之孟陬兮春气奋而青阳哀夫子之北
征兮载元气而上翔天门开而詄荡兮中宫霅
其景光排王户而撼金铺 (第 9a 页)
题同学会言
自梁溪有东林之会顾端文高忠宪以明善为
宗力辟吴门无善无不善之宗旨皋比之席海
内望风奔赴忌者侧目遂合道学党锢而为一
禁迄于今未衰毗陵 孙文介公 生同时讲同学
而其意旨有异焉其论学以易为宗其论易以
艮背为宗端居索处穷理尽性不聚徒不设教
一二同人布 (第 15b 页)
席函丈覃思瞑目相与疏通證明
而巳梁溪之明善也有善则有不善太极降而
为阴阳五行吉凶悔吝生焉其犹有立极之思
乎毗陵之艮背也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
不见其人身且不获人且不见而何有于善恶
吉凶之纷纷艮 象无极也无极则无善无
不善不落阴阳五行矣微乎微乎两家之宗旨
异而同同而异其有可深长思者乎诸子生毗
陵之乡学 文介 之学又有张席之吴峦稚两公
导其先路离经辨志繇制科之业而视归乎圣
贤也不远矣于其以文来谒也书此以谂焉 (第 16a 页)
自梁溪有东林之会顾端文高忠宪以明善为
宗力辟吴门无善无不善之宗旨皋比之席海
内望风奔赴忌者侧目遂合道学党锢而为一
禁迄于今未衰毗陵 孙文介公 生同时讲同学
而其意旨有异焉其论学以易为宗其论易以
艮背为宗端居索处穷理尽性不聚徒不设教
一二同人布 (第 15b 页)
席函丈覃思瞑目相与疏通證明
而巳梁溪之明善也有善则有不善太极降而
为阴阳五行吉凶悔吝生焉其犹有立极之思
乎毗陵之艮背也曰艮其背不获其身行其庭
不见其人身且不获人且不见而何有于善恶
吉凶之纷纷艮 象无极也无极则无善无
不善不落阴阳五行矣微乎微乎两家之宗旨
异而同同而异其有可深长思者乎诸子生毗
陵之乡学 文介 之学又有张席之吴峦稚两公
导其先路离经辨志繇制科之业而视归乎圣
贤也不远矣于其以文来谒也书此以谂焉 (第 16a 页)
至于隐公以成其数者是皆小见破道邪说乱经学者
尤当以为戒也
书钱氏春秋论后
红丸之案 孙慎行 引春秋许世子事直攻方从哲名之
为弑魏大中继之而其辞加甚矣钱氏遵王为春秋论
自跋其后曰进药之狱余有猜焉 (第 11a 页)
尤当以为戒也
书钱氏春秋论后
红丸之案 孙慎行 引春秋许世子事直攻方从哲名之
为弑魏大中继之而其辞加甚矣钱氏遵王为春秋论
自跋其后曰进药之狱余有猜焉 (第 11a 页)
坊局历赞善洗马谕德庶子升
国子监祭酒繇少詹事转正掌翰林院事丁巳内计
群小大索党人谋尽逐词林名贤若武进 孙文介 高
阳孙文忠江阴缪文贞辈而谦益亦与焉公叹曰馆
阁眉目赖此数公吾敢爱一官不以殉众君子坚持
之皆得免浙人 (第 6b 页)
国子监祭酒繇少詹事转正掌翰林院事丁巳内计
群小大索党人谋尽逐词林名贤若武进 孙文介 高
阳孙文忠江阴缪文贞辈而谦益亦与焉公叹曰馆
阁眉目赖此数公吾敢爱一官不以殉众君子坚持
之皆得免浙人 (第 6b 页)
明礼部尚书仍兼通政使武进吴公事状
公讳钟峦字峻伯别字稚山学者称为霞舟先生南直
隶常州武进人也弱冠读王文成公传习录悦之继游
于释氏又习养生家言皆悦之已闻顾端文公讲学东
林书院执经从焉遂尽弃所学一意濂洛之旨又游高
忠宪公之门而所宗主者为 孙文介公 之困思钞是时
公年尚未三十已岳岳称人师门下江阴李忠毅公其 (第 1a 页)
公讳钟峦字峻伯别字稚山学者称为霞舟先生南直
隶常州武进人也弱冠读王文成公传习录悦之继游
于释氏又习养生家言皆悦之已闻顾端文公讲学东
林书院执经从焉遂尽弃所学一意濂洛之旨又游高
忠宪公之门而所宗主者为 孙文介公 之困思钞是时
公年尚未三十已岳岳称人师门下江阴李忠毅公其 (第 1a 页)
言协谋龟食墨后五千年视铭石
封徵仕郎翰林院简讨端阳孙公暨邹孺人合葬
墓志铭
余所知先达如毗陵 尚书孙文介公 以理学为名臣伟
业初以后进礼请见会公病薨不果恨当吾世失之庶
几得公之子弟及门与闻公之道者传其绪言馀论 (第 18b 页)
则
犹之乎见公也乃今操笔而铭我端阳先生端阳 文介
弟之子今简讨衣月馆丈之父也孙氏家世临濠明初
有都督同知继达者以赐第常州遂为其郡人称始祖
五传而为山西 (第 18b 页)
行太仆卿銮与从叔益同举正德辛巳
进士太仆生洲洲生臬再世赠礼部尚书臬生 文介 讳 (第 19a 页)
慎行 为乙未进士第三人以礼尚书事光熹两朝争李
可灼红丸案引春秋断狱罹珰祸几不免端皇帝召至
京将用以相遇疾薨 …… (第 19a 页)
氏邹氏宪副用文章政术显而端阳实为
之婿以此游叔父外父间修学行号知名孙氏自太仆
以清白起家子孙产复中落 文介 笃友爱其刻廉类贫
诸生端阳虽宦家子邹孺人于归乃至不能谋一椽就 (第 19b 页)
文介 别业以居攻苦食淡耻以干谒进年三十始补博
士弟子员家贫乏绝间出未归邹孺人不肯从亲戚假 …… (第 19b 页)
贷炊烟中断者久之先生还喜而叹曰真吾妇也 文介
家居讲学先生蚤有闻于止躬慎独之训其所辨曰义
利所重曰尽伦 (第 20a 页)
文介 以尽伦为止至善尝著困思抄一
书其首章曰文王以仁孝敬慈信为能止故曰圣人人
伦之至伦尽则道尽斯以谓之实学 …… (第 20a 页)
诸生论经义于传是书院先生拱而言
曰学以明伦为本不则从事口耳与高谈性命非俗学
即伪学也坐者皆为耸听呜呼 文介 之争红丸也深有 …… (第 20a 页)
生于三十年之后重为举扬大指良以见先臣居
官立朝为君父持论者在此其平日修身力行为子弟
诵说者亦在此然后 文介 一念笃诚不与党论异同者
始明白于天下后之读三案者知国是不知有家学非
先生之言莫得而徵也可弗识欤先生少 …… (第 20b 页)
通一经讲论逾夜分乃罢数奇不得
志于有司衣月贵后犹两应省闱试治经生言不少衰
既
覃恩受貤封益小心谨畏取 文介公 之学躬行实践之
于义利之辨守之甚严一意绝交游造请台使者行式
庐礼谢弗见抚伯兄两孙如己出教养之俾皆有成 …… (第 21a 页)
崇堂构于舍后辟一圃
颜其堂曰宁远取语录大义题诸墙壁曰吾以观心养
性焉善奕棋然亦非所好惟酷嗜行楷书能得 文介 笔
法尝少抄阴符道德经指其中曰此与中庸之论未发
者合有异泉瀵涌于圃中作亭其上题曰丹泉自为文
记之笑曰 …… (第 21b 页)
举襄事于龙荡之新阡而因吾友邹吁
士来请铭吁士宪副之孙孺人则其姑也故请之尤力
余论次孙氏因以追维畴昔当 文介公 之被召也余奉
谒于彰义门之邸舍既辞以疾其没也则从而哭之越
十六年再至京师则知同官中有衣月为文介子孙一 …… (第 23a 页)
余知其为亲故耳
语之曰余实有老亲乃不得已于此君固宜其官者也
且两尊人岁方壮即不得请庸何忧衣月喟然曰先 文
介
以尽伦之道教吾父吾父以之教诸子自式之忝此
官也戒以书曰若惟弗坠忠孝以从祖及外王父为之
师吾父之所期自 (第 23a 页)
封徵仕郎翰林院简讨端阳孙公暨邹孺人合葬
墓志铭
余所知先达如毗陵 尚书孙文介公 以理学为名臣伟
业初以后进礼请见会公病薨不果恨当吾世失之庶
几得公之子弟及门与闻公之道者传其绪言馀论 (第 18b 页)
则
犹之乎见公也乃今操笔而铭我端阳先生端阳 文介
有都督同知继达者以赐第常州遂为其郡人称始祖
五传而为山西 (第 18b 页)
行太仆卿銮与从叔益同举正德辛巳
进士太仆生洲洲生臬再世赠礼部尚书臬生 文介 讳 (第 19a 页)
慎行 为乙未进士第三人以礼尚书事光熹两朝争李
可灼红丸案引春秋断狱罹珰祸几不免端皇帝召至
京将用以相遇疾薨 …… (第 19a 页)
氏邹氏宪副用文章政术显而端阳实为
之婿以此游叔父外父间修学行号知名孙氏自太仆
以清白起家子孙产复中落 文介 笃友爱其刻廉类贫
诸生端阳虽宦家子邹孺人于归乃至不能谋一椽就 (第 19b 页)
文介 别业以居攻苦食淡耻以干谒进年三十始补博
士弟子员家贫乏绝间出未归邹孺人不肯从亲戚假 …… (第 19b 页)
贷炊烟中断者久之先生还喜而叹曰真吾妇也 文介
家居讲学先生蚤有闻于止躬慎独之训其所辨曰义
利所重曰尽伦 (第 20a 页)
文介 以尽伦为止至善尝著困思抄一
书其首章曰文王以仁孝敬慈信为能止故曰圣人人
伦之至伦尽则道尽斯以谓之实学 …… (第 20a 页)
诸生论经义于传是书院先生拱而言
曰学以明伦为本不则从事口耳与高谈性命非俗学
即伪学也坐者皆为耸听呜呼 文介 之争红丸也深有 …… (第 20a 页)
生于三十年之后重为举扬大指良以见先臣居
官立朝为君父持论者在此其平日修身力行为子弟
诵说者亦在此然后 文介 一念笃诚不与党论异同者
始明白于天下后之读三案者知国是不知有家学非
先生之言莫得而徵也可弗识欤先生少 …… (第 20b 页)
通一经讲论逾夜分乃罢数奇不得
志于有司衣月贵后犹两应省闱试治经生言不少衰
既
覃恩受貤封益小心谨畏取 文介公 之学躬行实践之
于义利之辨守之甚严一意绝交游造请台使者行式
庐礼谢弗见抚伯兄两孙如己出教养之俾皆有成 …… (第 21a 页)
崇堂构于舍后辟一圃
颜其堂曰宁远取语录大义题诸墙壁曰吾以观心养
性焉善奕棋然亦非所好惟酷嗜行楷书能得 文介 笔
法尝少抄阴符道德经指其中曰此与中庸之论未发
者合有异泉瀵涌于圃中作亭其上题曰丹泉自为文
记之笑曰 …… (第 21b 页)
举襄事于龙荡之新阡而因吾友邹吁
士来请铭吁士宪副之孙孺人则其姑也故请之尤力
余论次孙氏因以追维畴昔当 文介公 之被召也余奉
谒于彰义门之邸舍既辞以疾其没也则从而哭之越
十六年再至京师则知同官中有衣月为文介子孙一 …… (第 23a 页)
余知其为亲故耳
语之曰余实有老亲乃不得已于此君固宜其官者也
且两尊人岁方壮即不得请庸何忧衣月喟然曰先 文
介
官也戒以书曰若惟弗坠忠孝以从祖及外王父为之
师吾父之所期自 (第 23a 页)
之言若何为是若何为非若何为似
正而实邪若何为似是而实非皆了然于圣心而后为
明明德而后为明明后也如近日 礼部尚书孙慎行 论
旧辅臣方从哲一疏关系甚大堤防甚远从哲之罪非
止红丸其最大者乃在交结郑国泰国泰父子所以谋
先帝者不 (第 22b 页)
正而实邪若何为似是而实非皆了然于圣心而后为
明明德而后为明明后也如近日 礼部尚书孙慎行 论
旧辅臣方从哲一疏关系甚大堤防甚远从哲之罪非
止红丸其最大者乃在交结郑国泰国泰父子所以谋
先帝者不 (第 22b 页)
荅陈似木三
此无别法即如门下所谓知而不能者习之而已人安
得遽能以习而能论语开卷示一学字即示一习字又
示一时字学而习习而时自凡人作圣贤不过三字立
下见效者也即如忿欲习于惩窒惩窒过二三次便省
力便有味岂患不能耶
与 孙淇澳 宗伯
世事甚危党人之危不足言也年来履虎尾反觉有用
力处现前于穆之真绝无声臭安得有富贵贫贱夷狄 (第 140b 页)
此无别法即如门下所谓知而不能者习之而已人安
得遽能以习而能论语开卷示一学字即示一习字又
示一时字学而习习而时自凡人作圣贤不过三字立
下见效者也即如忿欲习于惩窒惩窒过二三次便省
力便有味岂患不能耶
与 孙淇澳 宗伯
世事甚危党人之危不足言也年来履虎尾反觉有用
力处现前于穆之真绝无声臭安得有富贵贫贱夷狄 (第 140b 页)
孙忠悯公祠记
明北平都督副使燕山忠悯侯孙公讳兴祖始以雄杰
之材从高祖于淮上渡江开国数立战功终奋伐元遗
蘖深入失授身没沙漠其忠烈之迹具载明史本传忠
悯兄子讳继达始同以族从淮上积战功为濠梁卫指
挥使忠悯侯定远人也及指挥使守常州与张士诚拒
战最久从徐达平士诚复有功高祖乃赐之田宅于常
州武进指挥子孙遂为武进人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
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
竟陷陈死惠帝追封广威侯广威有从父兄恭亦早从
太祖取沂州密州益都及克元都屡有功官至前军都
督佥事授骠骑将军孙氏一门在洪武建文时功业著
闻凡四人而死事者二焉忠悯之子恪亦继为良将爵
至通侯矣而不幸与蓝玉之祸故孙氏之居定远者衰
而武进独盛明 礼部尚书文介公慎行 则濠梁指挥之
八世孙而广威之弟后也今兖沂曹观察星衍 (第 18b 页)
文介
兄七世孙也观察以谓孙氏建功肇始于忠悯而无专
祠非所以表忠义以光后嗣乃于江宁城中买地建为
祀所以奉忠悯 (第 18b 页)
明北平都督副使燕山忠悯侯孙公讳兴祖始以雄杰
之材从高祖于淮上渡江开国数立战功终奋伐元遗
蘖深入失授身没沙漠其忠烈之迹具载明史本传忠
悯兄子讳继达始同以族从淮上积战功为濠梁卫指
挥使忠悯侯定远人也及指挥使守常州与张士诚拒
战最久从徐达平士诚复有功高祖乃赐之田宅于常
州武进指挥子孙遂为武进人指挥之子泰当建文时
为北平都指挥使燕师起与战于怀来中矢裹血力战
竟陷陈死惠帝追封广威侯广威有从父兄恭亦早从
太祖取沂州密州益都及克元都屡有功官至前军都
督佥事授骠骑将军孙氏一门在洪武建文时功业著
闻凡四人而死事者二焉忠悯之子恪亦继为良将爵
至通侯矣而不幸与蓝玉之祸故孙氏之居定远者衰
而武进独盛明 礼部尚书文介公慎行 则濠梁指挥之
八世孙而广威之弟后也今兖沂曹观察星衍 (第 18b 页)
文介
祠非所以表忠义以光后嗣乃于江宁城中买地建为
祀所以奉忠悯 (第 18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