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類
書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時令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察院具奏报可明旦上素冠麻绖出视朝文臣惟学士
武臣惟英国公如上所服馀文武群臣皆从义所定朝
毕上召蹇义 夏原吉 杨士奇等谕曰吕震昨奏易服皆
与汝等议之前奏时我已疑其非但听臣下易之梓宫
在殡吾岂忍易后闻士奇有言始知 (第 3a 页)
武臣惟英国公如上所服馀文武群臣皆从义所定朝
毕上召蹇义 夏原吉 杨士奇等谕曰吕震昨奏易服皆
与汝等议之前奏时我已疑其非但听臣下易之梓宫
在殡吾岂忍易后闻士奇有言始知 (第 3a 页)
命掌冠礼官
成化十四年三月甲子皇太子行冠礼诏以少傅兼太
子太师英国公张懋持节兼掌冠礼礼部尚书邹干赞
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安宣敕戒于
文华殿行礼
皇太孙冠礼
永乐九年皇太孙冠时命定国公徐景昌持节掌冠户
部尚书 夏原吉 赞之礼部尚书吕震宣敕戒
亲王冠礼
景泰四年沂王濙王冠诏免告庙以大学士陈循兵部
尚书于谦持节掌冠 (第 1b 页)
成化十四年三月甲子皇太子行冠礼诏以少傅兼太
子太师英国公张懋持节兼掌冠礼礼部尚书邹干赞
冠太子少保户部尚书兼翰林院学士万安宣敕戒于
文华殿行礼
皇太孙冠礼
永乐九年皇太孙冠时命定国公徐景昌持节掌冠户
部尚书 夏原吉 赞之礼部尚书吕震宣敕戒
亲王冠礼
景泰四年沂王濙王冠诏免告庙以大学士陈循兵部
尚书于谦持节掌冠 (第 1b 页)
敕湔除
成化元年敕礼部三法司曰新正在迩万物咸亨在京
文武群臣除赃罪外自天顺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
前所犯罪名纪录在官者悉与湔除俾图自新仍命有
司行文于天下诸司
纂修备考
纂修官例
修实录官
太祖实录永乐初命曹国公李景隆监修户部尚书 夏
原吉 学士解缙礼部尚书李至刚总裁再命 (第 4b 页)
原吉 及太
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学士胡广杨荣总裁太宗仁宗实录
英国公张辅少师蹇 (第 4b 页)
少保夏原吉 监修少傅杨士奇 …… (第 4b 页)
纂修官
又按国朝修实录例以内阁大臣总裁而元勋上公
一人监修独高庙实录初以曹国公李景隆监修户
部尚书 夏原吉 副之后睿宗实录复用礼部尚书席
公书吏部尚书廖公纪盖特典也 (第 8a 页)
又按勋臣三世各再监修国史者英国公张辅子懋
曾孙溶文臣再监修国史者 夏原吉 再总裁国史者
三杨刘健张居正
纂修事例
遣官诣郡县求志
永乐十六年六月乙酉诏纂修天下郡县 (第 8b 页)
志书命行在
户部尚书 夏原吉 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
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金幼孜总之仍命礼部 …… (第 8b 页)
圣旨是钦此
会议应与官
正统十年五月礼部言天下诸司官吏军民建言例会
廷臣议行窃见宣德中尚书蹇义 夏原吉 已解职务特
诏与议正统初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轮番会议今士 (第 17a 页)
成化元年敕礼部三法司曰新正在迩万物咸亨在京
文武群臣除赃罪外自天顺八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以
前所犯罪名纪录在官者悉与湔除俾图自新仍命有
司行文于天下诸司
纂修备考
纂修官例
修实录官
太祖实录永乐初命曹国公李景隆监修户部尚书 夏
原吉 学士解缙礼部尚书李至刚总裁再命 (第 4b 页)
原吉 及太
子少师姚广孝监修学士胡广杨荣总裁太宗仁宗实录
英国公张辅少师蹇 (第 4b 页)
少保夏原吉 监修少傅杨士奇 …… (第 4b 页)
纂修官
又按国朝修实录例以内阁大臣总裁而元勋上公
一人监修独高庙实录初以曹国公李景隆监修户
部尚书 夏原吉 副之后睿宗实录复用礼部尚书席
公书吏部尚书廖公纪盖特典也 (第 8a 页)
又按勋臣三世各再监修国史者英国公张辅子懋
曾孙溶文臣再监修国史者 夏原吉 再总裁国史者
三杨刘健张居正
纂修事例
遣官诣郡县求志
永乐十六年六月乙酉诏纂修天下郡县 (第 8b 页)
志书命行在
户部尚书 夏原吉 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庶子杨荣
翰林院学士兼右春坊右谕德金幼孜总之仍命礼部 …… (第 8b 页)
圣旨是钦此
会议应与官
正统十年五月礼部言天下诸司官吏军民建言例会
廷臣议行窃见宣德中尚书蹇义 夏原吉 已解职务特
诏与议正统初学士杨士奇杨荣杨溥轮番会议今士 (第 17a 页)
推广宗室初制
宣德元年定宗室将军中尉郡王县主郡君县君乡君
仪宾品级冠服仪式先上谓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曰
皇明祖训凡郡王次子及孙称镇国辅国奉国将军中
尉皆定与禄米未有品秩其女及孙之婿皆称仪宾亦
未定品秩今支庶日繁宜有定分其冠服仪从可准禄
米为差尔与诸尚书学士定议以闻至是濙与尚书蹇
义 夏原吉 大学士杨士奇杨濙等会议太宗文皇帝时
靖江王众子当授辅国将军准其禄米定为从二品今
仿此例镇国将军岁禄米 (第 20a 页)
宣德元年定宗室将军中尉郡王县主郡君县君乡君
仪宾品级冠服仪式先上谓行在礼部尚书胡濙等曰
皇明祖训凡郡王次子及孙称镇国辅国奉国将军中
尉皆定与禄米未有品秩其女及孙之婿皆称仪宾亦
未定品秩今支庶日繁宜有定分其冠服仪从可准禄
米为差尔与诸尚书学士定议以闻至是濙与尚书蹇
义 夏原吉 大学士杨士奇杨濙等会议太宗文皇帝时
靖江王众子当授辅国将军准其禄米定为从二品今
仿此例镇国将军岁禄米 (第 20a 页)
宣德年行
洪熙元年六月上至自南京先是仁宗皇帝上宾遗诏
上早正大位宫中以上至良乡宫中始出遗诏文武百
官常服于午门外立班四拜听宣读举哀四拜太监杨
瑛户部尚书 夏原吉 礼部尚书吕震捧遗诏往芦沟桥
迎上上至桥遗诏恸哭左右扶诣幕次听宣遗诏哭尽
哀易素服行文武百官素服迎于都 (第 8a 页)
洪熙元年六月上至自南京先是仁宗皇帝上宾遗诏
上早正大位宫中以上至良乡宫中始出遗诏文武百
官常服于午门外立班四拜听宣读举哀四拜太监杨
瑛户部尚书 夏原吉 礼部尚书吕震捧遗诏往芦沟桥
迎上上至桥遗诏恸哭左右扶诣幕次听宣遗诏哭尽
哀易素服行文武百官素服迎于都 (第 8a 页)
优赐丁忧大臣
洪武中上以布政使魏鉴臧哲徐中智府李亨居官勤
慎即丧所赐鉴哲米六十石钞二十五锭中亨米五十
石钞二十锭谕以服满来朝分理庶务仁庙赐 夏尚书
原吉 米十石钞万贯胡椒百斤宪庙赐刘阁学吉䌽币
四表里银五十两米十石钞十块羊四羫酒十瓶
优赐勋卫大臣
洪 (第 4b 页)
洪武中上以布政使魏鉴臧哲徐中智府李亨居官勤
慎即丧所赐鉴哲米六十石钞二十五锭中亨米五十
石钞二十锭谕以服满来朝分理庶务仁庙赐 夏尚书
原吉 米十石钞万贯胡椒百斤宪庙赐刘阁学吉䌽币
四表里银五十两米十石钞十块羊四羫酒十瓶
优赐勋卫大臣
洪 (第 4b 页)
外官主祭之异
洪武十五年正月礼部言天下布政使司府州县凡祭
祀社稷山川命文官主祭武官不与岷州等卫军民指
挥使司既职兼军民其社稷山川之祭则宜从本司主
之制曰可
赵王居丧之祭
永乐七年八月命群臣议赵王祭国社国稷山川等神
行在礼部尚书赵羾户部尚书 夏原吉 翰林学士兼左
春坊大学士胡广等言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宗庙社
稷谓不以卑废尊也今赵王居仁孝皇后丧已踰大祥 (第 1b 页)
洪武十五年正月礼部言天下布政使司府州县凡祭
祀社稷山川命文官主祭武官不与岷州等卫军民指
挥使司既职兼军民其社稷山川之祭则宜从本司主
之制曰可
赵王居丧之祭
永乐七年八月命群臣议赵王祭国社国稷山川等神
行在礼部尚书赵羾户部尚书 夏原吉 翰林学士兼左
春坊大学士胡广等言丧三年不祭惟祭天地宗庙社
稷谓不以卑废尊也今赵王居仁孝皇后丧已踰大祥 (第 1b 页)
封适子瞻坦为汉世子馀子
咸推封子瞻圻常憾高煦杀其母子父交恶诏罪圻遣守
皇陵上大渐仁宗时为太子居守南京 尚书夏原吉 等恐
乐安伺变迎太子至良乡始发丧高煦闻之益大恨 (第 88b 页)
原吉
宣德兑平陈利国安民四事觇上意上曰乐安其革心乎
驰书报可寻献上元灯请驼马𫀆服上勉与之八月遽发
兵反长 …… (第 88b 页)
言状王复遣百户
陈刚奏言仁宗朝不当违祖制予文臣诰敕封赠今上不
当修理南巡席殿且斥二三大臣奸邪乱政首指 夏原吉
索诛之上览奏曰汉王欲以此为兵名 (第 89a 页)
原吉 免冠谢臣
无状激变亲籓罪死上曰无为尔辅臣杨荣首劝亲 (第 89a 页)
原
吉
亦曰往者阳武侯薛禄被他命出色变鼠泣宿将畏高
煦故威不足恃英国辅曰汉王鸷而寡谋假臣精兵二万
立俘阙下何 …… (第 89a 页)
索乐安奸谋敕平江伯陈瑄守淮安指挥芮
勋守居庸勿令贼南北逸是月发京师英国公张辅少师
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 夏原吉太子少傅 杨荣太子少傅
吴中尚书胡溁张本通政司顾佐从以阳武侯为先锋而
襄郑二王居守尽弛军旗刑徒从征是时高煦方约 …… (第 89b 页)
益厚上从高煦还尚书陈山迎上至
献邑密请上曰赵与汉昵久请便移师彰德即否恐他日
复劳圣虑时阁臣杨荣与蹇义 夏原吉 三人并是山画请
先敕诘王六师随其后上意已无赵属学士杨士奇草敕
士奇停笔不可曰敕旨何词荣曰即今逆党籍籍 (第 92b 页)
咸推封子瞻圻常憾高煦杀其母子父交恶诏罪圻遣守
皇陵上大渐仁宗时为太子居守南京 尚书夏原吉 等恐
乐安伺变迎太子至良乡始发丧高煦闻之益大恨 (第 88b 页)
原吉
宣德兑平陈利国安民四事觇上意上曰乐安其革心乎
驰书报可寻献上元灯请驼马𫀆服上勉与之八月遽发
兵反长 …… (第 88b 页)
言状王复遣百户
陈刚奏言仁宗朝不当违祖制予文臣诰敕封赠今上不
当修理南巡席殿且斥二三大臣奸邪乱政首指 夏原吉
索诛之上览奏曰汉王欲以此为兵名 (第 89a 页)
原吉 免冠谢臣
无状激变亲籓罪死上曰无为尔辅臣杨荣首劝亲 (第 89a 页)
原
吉
煦故威不足恃英国辅曰汉王鸷而寡谋假臣精兵二万
立俘阙下何 …… (第 89a 页)
索乐安奸谋敕平江伯陈瑄守淮安指挥芮
勋守居庸勿令贼南北逸是月发京师英国公张辅少师
蹇义少傅杨士奇少保 夏原吉太子少傅 杨荣太子少傅
吴中尚书胡溁张本通政司顾佐从以阳武侯为先锋而
襄郑二王居守尽弛军旗刑徒从征是时高煦方约 …… (第 89b 页)
益厚上从高煦还尚书陈山迎上至
献邑密请上曰赵与汉昵久请便移师彰德即否恐他日
复劳圣虑时阁臣杨荣与蹇义 夏原吉 三人并是山画请
先敕诘王六师随其后上意已无赵属学士杨士奇草敕
士奇停笔不可曰敕旨何词荣曰即今逆党籍籍 (第 92b 页)
钱逵字伯行父良佐以文学名逵攻文甚苦方其命思循壁行
哦或触而踣方默坐沉思客入不起年四十馀犹无意出
也元至正间分行省于苏始就辟迁淮南脩法令举文书
能无失秩洪武初徵诣太常时方脩正礼乐诸文学多胶所
闻议不合者皆放归逵既归终以前元官坐逮死
梁时吴人学为文最苦其父初以博淂妻生时逾岁又博而
负人携之去时少则随母长乃走会稽山中读书洪武中
以善书选隶王府亦预撰列有集名噫饮会有搂澄者自
鄞来徙与时同受书沙中翁又授易鲁人霸客都尉胡欢所
后 夏原吉 荐澄能治水不就
张淮吴县人受学为博士弟子己弃去更其名去他师然涉 (第 5a 页)
哦或触而踣方默坐沉思客入不起年四十馀犹无意出
也元至正间分行省于苏始就辟迁淮南脩法令举文书
能无失秩洪武初徵诣太常时方脩正礼乐诸文学多胶所
闻议不合者皆放归逵既归终以前元官坐逮死
梁时吴人学为文最苦其父初以博淂妻生时逾岁又博而
负人携之去时少则随母长乃走会稽山中读书洪武中
以善书选隶王府亦预撰列有集名噫饮会有搂澄者自
鄞来徙与时同受书沙中翁又授易鲁人霸客都尉胡欢所
后 夏原吉 荐澄能治水不就
张淮吴县人受学为博士弟子己弃去更其名去他师然涉 (第 5a 页)
家徙妻子辽东初上尝书廷臣十人名命缙疏其品行缙
具实封以对曰蹇义天资厚重中无定见 夏原吉(有德有) 量不远小人刘俊虽有才干不知顾义郑赐可谓君子颇
短于才李至刚诞而附势虽才不端黄福秉心易直确有
执守陈 …… (第 3b 页)
而指攻己者为轻薄锢其终身则物论久己不平之矣
夏原吉
(第 8a 页)
夏原吉 字维诘湖广湘阴人洪武中乡荐游太学选入禁
庑书诰敕特授户部主事尚书郁新知其才数与语事而
刘郎中者故忌 (第 8a 页)
原吉 会劾诸司怠事上己宥之新以 (第 8a 页)
原吉
言请勿宥上怒新问谁教汝新免冠谢称堂后书算生教
臣臣死罪刘郎中必以 (第 8a 页)
原吉 承之上曰闻 (第 8a 页)
原吉 能佐尚书
顾若必𣣔死 (第 8a 页)
原吉 乎刘郎中与书算生皆弃市建文初升
户部右侍郎出巡抚福建未几移蕲州金川不守降燕转左
逾月进尚书晨夜悴事经 (第 8a 页)
度无乏永乐元年吴浙大水出
治河农田大利七年从上北巡上征阿鲁台辅太孙留守 原吉 每旦入朝独从扆前参决机务朝退郎中御史环请
口应手判声色不动上都北京三殿灾 (第 8b 页)
原吉 请蠲逋负恤
流移以回天意时言者多以迁都不便主事萧仪言尤峻
上怒杀仪跪言官典诸大臣午门难迁都利害 (第 8b 页)
原吉 独自
引罪上而宥之西域法王来朝上𣣔郊 (第 8b 页)
原吉 争不可上
乃止上见法王便殿命 (第 8b 页)
原吉 下拜 (第 8b 页)
原吉 不肯拜曰臣一屈
膝辱天子大臣死不奉诏上笑曰卿𣣔效昌黎愈乎过侍
郎杨勉之远矣十九年上议征卤 (第 8b 页)
原吉 力諌有云圣躬少
安尚须调护勿烦大师上怒系内官监寻以尚书吕震谗
必杀 (第 8b 页)
原吉 皇太孙力营救获免上竟北征阿鲁台及兀良 …… (第 8b 页)
哈明年又征阿鲁台又明年北征还至榆木川上不豫顾
尤右曰乃知 原吉 爱我讣至太子走系所呼 (第 9a 页)
原吉 泣且问
国 (第 9a 页)
原吉 曰幸少苏民困复原吉户部尚书初 (第 9a 页)
原吉 在系
不奔内艰矜是乞终制上不许曰国有大丧正须共济卿
无母朕有父乎令有司为 (第 9a 页)
原吉 治母丧及皇太子立兼太
子少傅寻进少保仍兼太子少保尚书如故支三俸是时㕥
孤卿而兼宫秩独 (第 9a 页)
原吉 一人侍讲李时勉言事颇激上怒
曰时勉朝辱朕必杀之 (第 9a 页)
原吉 日时勉小臣岂能上损圣德
即𣣔罪之下法司议上怒少解宣德六年汉王高煦反以
诛 (第 9a 页)
原吉 为兵名杨士奇首劝上亲征得原吉言益决从征 …… (第 9a 页)
高煦还赐阍者三人复从巡边上取 原吉 橐中糗尝之笑
曰卿甘粗粝如是对曰臣得养足矣顾行间将士尚或馁
者上还京俾与蹇义皆辍部务论道左右五年春䘚 (第 9b 页)
赠太
师谥 忠靖 朝议㕥为宜赠伯爵杨士奇持不可是时蹇夏
齐名义简重善谋 (第 9b 页)
原吉 弘𥙿善断一时公卿雅量推为第
一吕震尝上前指 (第 9b 页)
原吉 柔奸及震为子求官 (第 9b 页)
原吉 称震有
守城功足录陈暄初归诚燕请 (第 9b 页)
原吉 (第 9b 页)
原吉 顾荐瑄才总
漕运尝午夜阅牍拍案而叹笔不遽下者再其妻问之 (第 9b 页)
原
吉 曰此岁终大辟奏也吾笔一下死生决矣周忱为长史
或荐为郡 (第 9b 页)
原吉 言此不足展其才忱得升侍郎巡抚尝 …… (第 9b 页)
有从隶汗所服织金赐衣惧𣣔逃 原吉 曰汗可浣也又吏
坏其所宝石亲名慰之曰物必有坏母惧在吏部吏捧精
微文书风汗墨 (第 10a 页)
原吉 不责吏诣上前引罪上命易之与同
列夜饮归过禁门或𣣔竟趋过 (第 10a 页)
原吉 曰君子不以冥冥惰
行其敬慎如此子宣尚宝司丞正统中言兵事试不杲历
南京太常寺少卿仍掌尚宝司事及卒草君德 (第 10a 页)
疏遣子崇
文上之曰臣病旦夕死不言言无日矣
论曰 原吉 诚𥙿有执持而才足办大绅所云有德有量
者是也相传潮州慈感寺侧有潮音桥桥下巨蚌常浮
水面忠靖治水宿 …… (第 10a 页)
杨荣
杨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燕
王入国首迎戴受知改脩撰简入内阁宁夏被围上召荣
议援师荣曰宁夏城坚人习战度十日无继报敌退矣己
果然上笑曰卿荣能料敌如是皇太子立历庶子从征夲
雅失里侍皇太孙学太孙深爱重之荣熟于边事奉命两
至甘肃经略降卤还奏皆称旨十三年从征瓦刺兼掌尚
宝司事上雅𣣔皇太孙习武事令抚军留荣与胡广金幼
孜即军中为太孙讲说经史升翰林学士时廷臣多挟恩
宠纵不检荣指府部院十弊密奏上恐诸大臣丛怨荣留
荣章不下令荣意授御史邓真以入诏诸司悛改进文渊
阁大学士仍兼翰林学士三殿灾奉天门东偏切近密阁
荣奋身冒入麾士舁御书图籍及制敕文书至东华门沙
次上弭灾十事荣虽处诸忌然乐振同列李时勉方宾及 夏原吉 䓁有罪皆以荣言获解二十年阿鲁台寇兴和从
征至杀胡原明年掌西征军务从至宣府又明年从征至
开平荣言军士劳 …… (第 11b 页)
与蹇夏西杨同辅政而军旅事一以咨荣宣德元年汉王
高煦反荣首劝上亲征上难之荣曰陛下不见李景隆事
乎上顾 原吉 (第 12a 页)
原吉 白荣言是上意决从械高煦归三年凡
良哈犯塞从征至宽河加少傅是时西北多事运筹猝应
内阁顾独推荣士奇䓁诸不 …… (第 12a 页)
蹇义
蹇义字宜之四川巴人也初名镕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
书舍人奏事称旨上丹书义字易其名命满九载用之建
文中以太祖意超升吏部右侍郎义居位岁馀无能有所
短长博士王绅贻书责之燕王入国义典侍郎 夏原吉 并
迎戴改左再阅月进尚书是时上方勇除建文诸新例义
曰监成宪者岂无因革反乱政者自有经权为陈数事夲
末上 …… (第 25a 页)
悉条奏行之
二十年坐纵有罪下锦衣卫颂系逾旬乃释仁宗嗣位进
义少保兼尚书支二俸一岁中历升少傅少师赐义及 原
吉 䓁五人诰词上亲增二语以勉之上即世二陵实录皆
义监脩宣德元年扈上出定乐安归以年高不烦部务朝
夕侍左右顾 (第 25b 页)
问时非内阁而以师保预阁务唯义与 原吉
二人及裕陵即位斋宿淂疾上令太监范弘就卧问所欲 (第 25b 页)
具实封以对曰蹇义天资厚重中无定见 夏原吉(有德有) 量不远小人刘俊虽有才干不知顾义郑赐可谓君子颇
短于才李至刚诞而附势虽才不端黄福秉心易直确有
执守陈 …… (第 3b 页)
而指攻己者为轻薄锢其终身则物论久己不平之矣
夏原吉
(第 8a 页)
夏原吉 字维诘湖广湘阴人洪武中乡荐游太学选入禁
庑书诰敕特授户部主事尚书郁新知其才数与语事而
刘郎中者故忌 (第 8a 页)
原吉 会劾诸司怠事上己宥之新以 (第 8a 页)
原吉
言请勿宥上怒新问谁教汝新免冠谢称堂后书算生教
臣臣死罪刘郎中必以 (第 8a 页)
原吉 承之上曰闻 (第 8a 页)
原吉 能佐尚书
顾若必𣣔死 (第 8a 页)
原吉 乎刘郎中与书算生皆弃市建文初升
户部右侍郎出巡抚福建未几移蕲州金川不守降燕转左
逾月进尚书晨夜悴事经 (第 8a 页)
度无乏永乐元年吴浙大水出
治河农田大利七年从上北巡上征阿鲁台辅太孙留守 原吉 每旦入朝独从扆前参决机务朝退郎中御史环请
口应手判声色不动上都北京三殿灾 (第 8b 页)
原吉 请蠲逋负恤
流移以回天意时言者多以迁都不便主事萧仪言尤峻
上怒杀仪跪言官典诸大臣午门难迁都利害 (第 8b 页)
原吉 独自
引罪上而宥之西域法王来朝上𣣔郊 (第 8b 页)
原吉 争不可上
乃止上见法王便殿命 (第 8b 页)
原吉 下拜 (第 8b 页)
原吉 不肯拜曰臣一屈
膝辱天子大臣死不奉诏上笑曰卿𣣔效昌黎愈乎过侍
郎杨勉之远矣十九年上议征卤 (第 8b 页)
原吉 力諌有云圣躬少
安尚须调护勿烦大师上怒系内官监寻以尚书吕震谗
必杀 (第 8b 页)
原吉 皇太孙力营救获免上竟北征阿鲁台及兀良 …… (第 8b 页)
哈明年又征阿鲁台又明年北征还至榆木川上不豫顾
尤右曰乃知 原吉 爱我讣至太子走系所呼 (第 9a 页)
原吉 泣且问
国 (第 9a 页)
原吉 曰幸少苏民困复原吉户部尚书初 (第 9a 页)
原吉 在系
不奔内艰矜是乞终制上不许曰国有大丧正须共济卿
无母朕有父乎令有司为 (第 9a 页)
原吉 治母丧及皇太子立兼太
子少傅寻进少保仍兼太子少保尚书如故支三俸是时㕥
孤卿而兼宫秩独 (第 9a 页)
原吉 一人侍讲李时勉言事颇激上怒
曰时勉朝辱朕必杀之 (第 9a 页)
原吉 日时勉小臣岂能上损圣德
即𣣔罪之下法司议上怒少解宣德六年汉王高煦反以
诛 (第 9a 页)
原吉 为兵名杨士奇首劝上亲征得原吉言益决从征 …… (第 9a 页)
高煦还赐阍者三人复从巡边上取 原吉 橐中糗尝之笑
曰卿甘粗粝如是对曰臣得养足矣顾行间将士尚或馁
者上还京俾与蹇义皆辍部务论道左右五年春䘚 (第 9b 页)
赠太
师谥 忠靖 朝议㕥为宜赠伯爵杨士奇持不可是时蹇夏
齐名义简重善谋 (第 9b 页)
原吉 弘𥙿善断一时公卿雅量推为第
一吕震尝上前指 (第 9b 页)
原吉 柔奸及震为子求官 (第 9b 页)
原吉 称震有
守城功足录陈暄初归诚燕请 (第 9b 页)
原吉 (第 9b 页)
原吉 顾荐瑄才总
漕运尝午夜阅牍拍案而叹笔不遽下者再其妻问之 (第 9b 页)
原
吉 曰此岁终大辟奏也吾笔一下死生决矣周忱为长史
或荐为郡 (第 9b 页)
原吉 言此不足展其才忱得升侍郎巡抚尝 …… (第 9b 页)
有从隶汗所服织金赐衣惧𣣔逃 原吉 曰汗可浣也又吏
坏其所宝石亲名慰之曰物必有坏母惧在吏部吏捧精
微文书风汗墨 (第 10a 页)
原吉 不责吏诣上前引罪上命易之与同
列夜饮归过禁门或𣣔竟趋过 (第 10a 页)
原吉 曰君子不以冥冥惰
行其敬慎如此子宣尚宝司丞正统中言兵事试不杲历
南京太常寺少卿仍掌尚宝司事及卒草君德 (第 10a 页)
疏遣子崇
文上之曰臣病旦夕死不言言无日矣
论曰 原吉 诚𥙿有执持而才足办大绅所云有德有量
者是也相传潮州慈感寺侧有潮音桥桥下巨蚌常浮
水面忠靖治水宿 …… (第 10a 页)
杨荣
杨荣字勉仁福建建安人建文二年进士授翰林编修燕
王入国首迎戴受知改脩撰简入内阁宁夏被围上召荣
议援师荣曰宁夏城坚人习战度十日无继报敌退矣己
果然上笑曰卿荣能料敌如是皇太子立历庶子从征夲
雅失里侍皇太孙学太孙深爱重之荣熟于边事奉命两
至甘肃经略降卤还奏皆称旨十三年从征瓦刺兼掌尚
宝司事上雅𣣔皇太孙习武事令抚军留荣与胡广金幼
孜即军中为太孙讲说经史升翰林学士时廷臣多挟恩
宠纵不检荣指府部院十弊密奏上恐诸大臣丛怨荣留
荣章不下令荣意授御史邓真以入诏诸司悛改进文渊
阁大学士仍兼翰林学士三殿灾奉天门东偏切近密阁
荣奋身冒入麾士舁御书图籍及制敕文书至东华门沙
次上弭灾十事荣虽处诸忌然乐振同列李时勉方宾及 夏原吉 䓁有罪皆以荣言获解二十年阿鲁台寇兴和从
征至杀胡原明年掌西征军务从至宣府又明年从征至
开平荣言军士劳 …… (第 11b 页)
与蹇夏西杨同辅政而军旅事一以咨荣宣德元年汉王
高煦反荣首劝上亲征上难之荣曰陛下不见李景隆事
乎上顾 原吉 (第 12a 页)
原吉 白荣言是上意决从械高煦归三年凡
良哈犯塞从征至宽河加少傅是时西北多事运筹猝应
内阁顾独推荣士奇䓁诸不 …… (第 12a 页)
蹇义
蹇义字宜之四川巴人也初名镕洪武十八年进士授中
书舍人奏事称旨上丹书义字易其名命满九载用之建
文中以太祖意超升吏部右侍郎义居位岁馀无能有所
短长博士王绅贻书责之燕王入国义典侍郎 夏原吉 并
迎戴改左再阅月进尚书是时上方勇除建文诸新例义
曰监成宪者岂无因革反乱政者自有经权为陈数事夲
末上 …… (第 25a 页)
悉条奏行之
二十年坐纵有罪下锦衣卫颂系逾旬乃释仁宗嗣位进
义少保兼尚书支二俸一岁中历升少傅少师赐义及 原
吉 䓁五人诰词上亲增二语以勉之上即世二陵实录皆
义监脩宣德元年扈上出定乐安归以年高不烦部务朝
夕侍左右顾 (第 25b 页)
问时非内阁而以师保预阁务唯义与 原吉
二人及裕陵即位斋宿淂疾上令太监范弘就卧问所欲 (第 25b 页)
无他异从征北卤所言
皆验仁宗为太子时忠彻为太常寺丞言太子薄福及即
位怒𣣔诛之忠彻恳使者稍缓二十日时 夏原吉 为力諌
系至临清遇遗诏免宣庙中语上七日之内宗室有谋上
者果报汉王反其他游公卿间占论往往不可殚述珙有 (第 15b 页)
皆验仁宗为太子时忠彻为太常寺丞言太子薄福及即
位怒𣣔诛之忠彻恳使者稍缓二十日时 夏原吉 为力諌
系至临清遇遗诏免宣庙中语上七日之内宗室有谋上
者果报汉王反其他游公卿间占论往往不可殚述珙有 (第 15b 页)
无履者示无礼也时玉所持椰瓢杯铁冠曰手执椰瓢
作盏尊前不钟道人意微警之时玉心眷朝廷甚无后顾
遂亦不疑 夏原吉 永乐中以尚书与某给事奉诏治水一日同宿天
宁寺给事起如厕行疾夏谑之曰披衣靸履而行给事给
事给事应声弃甲 (第 185a 页)
作盏尊前不钟道人意微警之时玉心眷朝廷甚无后顾
遂亦不疑 夏原吉 永乐中以尚书与某给事奉诏治水一日同宿天
宁寺给事起如厕行疾夏谑之曰披衣靸履而行给事给
事给事应声弃甲 (第 185a 页)
南直𨽻
镇江焦光祠(祀汉隐/士焦光)
常州泰伯祠(洪武初有御制祭/文又苏州亦有庙)
常州吴季子庙(洪武初赐/额曰嘉贤)
常州陈司徒庙(祀隋臣/陈果仁)
江阴陈烈士庙(烈士宋/人名忠)
苏州吴公祠(祀孔门弟/子言偃)
苏州泰伯庙
苏州伍子胥庙(今称吴大夫伍公之/神又杭州亦有庙)
苏州范文正公祠(祀宋参知政事范仲淹/又陜西庆阳亦有祠)
苏州韩蕲王庙(祀宋韩/世忠)
苏州魏了翁祠(祀宋参知政/事魏文靖公)
苏州顾侍郎祠(祀顾/野王)
苏州两尚书庙(祀国朝 夏忠靖公/原吉 周文襄公忱)
吴江二高祠(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
松江三陆庙(祀孙吴陆丞相逊以其子大/司马杭及从 (第 8b 页)
镇江焦光祠(祀汉隐/士焦光)
常州泰伯祠(洪武初有御制祭/文又苏州亦有庙)
常州吴季子庙(洪武初赐/额曰嘉贤)
常州陈司徒庙(祀隋臣/陈果仁)
江阴陈烈士庙(烈士宋/人名忠)
苏州吴公祠(祀孔门弟/子言偃)
苏州泰伯庙
苏州伍子胥庙(今称吴大夫伍公之/神又杭州亦有庙)
苏州范文正公祠(祀宋参知政事范仲淹/又陜西庆阳亦有祠)
苏州韩蕲王庙(祀宋韩/世忠)
苏州魏了翁祠(祀宋参知政/事魏文靖公)
苏州顾侍郎祠(祀顾/野王)
苏州两尚书庙(祀国朝 夏忠靖公/原吉 周文襄公忱)
吴江二高祠(祀越范蠡晋张/翰唐陆龟蒙)
松江三陆庙(祀孙吴陆丞相逊以其子大/司马杭及从 (第 8b 页)
备赉予永乐初命解缙等七人入掌密勿凡行移
称翰林院内阁官传旨条旨则与尚书蹇义 夏原
吉 同事而学士王景辈不与焉缙等迁至大学士
惟胡俨寻擢祭酒庚寅二月俨兼侍讲再入阁有
诗云承乏词林愧 …… (第 23a 页)
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
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
虽吏部蹇义 户部夏原吉 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
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
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 …… (第 26a 页)
永乐洪熙二朝每召内阁造膝密议人不得与闻
虽倚毗之意甚专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
人也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兼詹
事蹇义 夏原吉 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
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及遇大事犹
命大臣面议议既定传旨处分 (第 28b 页)
称翰林院内阁官传旨条旨则与尚书蹇义 夏原
吉 同事而学士王景辈不与焉缙等迁至大学士
惟胡俨寻擢祭酒庚寅二月俨兼侍讲再入阁有
诗云承乏词林愧 …… (第 23a 页)
朝大学士以太子经师恩累加至三孤望益尊而
宣宗内柄无大小悉下大学士杨士奇等参可否
虽吏部蹇义 户部夏原吉 时召见得预各部事然
希阔不敌士奇等亲自是内阁权日重即有一二
吏兵之长与执持是非辄以败至世宗中 …… (第 26a 页)
永乐洪熙二朝每召内阁造膝密议人不得与闻
虽倚毗之意甚专然批答出自御笔未尝委之他
人也至宣德时始令内阁杨士奇辈及尚书兼詹
事蹇义 夏原吉 于中外章奏许用小票墨书贴各
疏面以进谓之条旨中易红书批出及遇大事犹
命大臣面议议既定传旨处分 (第 28b 页)
铨衡重地其礼数殊异无与并者永乐初选翰林
官入直内阁其后大学士杨士奇等加至三孤兼
尚书衔然品叙列尚书蹇义 夏原吉 下景泰中左
都御史王文升吏部尚书兼学士入内阁其班位
犹以原衔为序次自弘治六年二月内宴大学士 (第 36b 页)
官入直内阁其后大学士杨士奇等加至三孤兼
尚书衔然品叙列尚书蹇义 夏原吉 下景泰中左
都御史王文升吏部尚书兼学士入内阁其班位
犹以原衔为序次自弘治六年二月内宴大学士 (第 36b 页)
之忠实不欺李文正之不为伤
人害物张忠定之不饬玩好傅献简之遇人以诚范忠
文之不设城府公盖兼有之矣
夏原吉 传录(王鏊/)
三十一年升户部右侍郎太宗入转户部左侍郎旋进 …… (第 4a 页)
怨乎公曰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何敢怨上意颇解犹系
之驾至榆木川不豫顾左右曰 夏原吉 爱我八月讣至
仁宗时为皇太子亲临系所公趋出皇太子立中庭泣
曰杨荣报父皇已宾天公伏地哭不能起上命起曰卿 …… (第 7b 页)
人绕城上詈公罪人既得大被恩赏赐
公阍者三人掖公朝参出公固辞曰旧制非勋臣不敢
用上曰卿辅导忠勤非勋而何 (夏忠靖/公 遗事)
赵府之变一(杨士奇/)
公字廷器始代父长五十夫选𨽻赵简王护卫永乐癸
卯五月太宗皇帝微不 …… (第 16a 页)
赵府之变二(杨士奇/)
宣德元年高煦反车驾亲征罪人既得师还六部遣尚
书陈山迎驾山见上言宜乘胜移师向彰德袭执赵王
则朝廷永安上召杨荣以山言谕之荣对曰山言国之
大计遂召蹇义 夏原吉 谕之两人不敢异议荣言请先
遣𠡠赵王诘其与高煦连谋之罪而六师掩至可擒也
从之荣遂传上旨令士奇草𠡠士 (第 17b 页)
人害物张忠定之不饬玩好傅献简之遇人以诚范忠
文之不设城府公盖兼有之矣
夏原吉 传录(王鏊/)
三十一年升户部右侍郎太宗入转户部左侍郎旋进 …… (第 4a 页)
怨乎公曰风雨霜露无非教也何敢怨上意颇解犹系
之驾至榆木川不豫顾左右曰 夏原吉 爱我八月讣至
仁宗时为皇太子亲临系所公趋出皇太子立中庭泣
曰杨荣报父皇已宾天公伏地哭不能起上命起曰卿 …… (第 7b 页)
人绕城上詈公罪人既得大被恩赏赐
公阍者三人掖公朝参出公固辞曰旧制非勋臣不敢
用上曰卿辅导忠勤非勋而何 (夏忠靖/公 遗事)
赵府之变一(杨士奇/)
公字廷器始代父长五十夫选𨽻赵简王护卫永乐癸
卯五月太宗皇帝微不 …… (第 16a 页)
赵府之变二(杨士奇/)
宣德元年高煦反车驾亲征罪人既得师还六部遣尚
书陈山迎驾山见上言宜乘胜移师向彰德袭执赵王
则朝廷永安上召杨荣以山言谕之荣对曰山言国之
大计遂召蹇义 夏原吉 谕之两人不敢异议荣言请先
遣𠡠赵王诘其与高煦连谋之罪而六师掩至可擒也
从之荣遂传上旨令士奇草𠡠士 (第 17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