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書類
詩類
地理類
政書類
編年類
職官類
別史類
詔令奏議類
傳記類
目錄類
時令類
史評類
雜史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農家類
儒家類
兵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史傳部類
續道藏
清代道教文獻
 明实录永乐二年六月嘉湖等郡水赈之十一月以
  嘉湖杭水蠲今年租十二月除嘉兴等府户绝田
  租税
 续文献通考永乐三年命户部尚书 夏原吉
都察院
  俞士吉左通政赵居任大理寺袁复等赈济苏松 (第 20b 页)
  董象恒(华亭人/进上)    黄鸣俊(莆田人/进士)
  张秉贞(桐城人进士已/上崇祯间任)
   因事钦差大臣
   夏原吉(字维哲湘阴/人治水江浙)
  刘观(雄县人/□木) (第 15a 页)
 黄鸣俊(莆田人/进士)
  张秉贞(桐城人进士已/上崇祯间任)
   因事钦差大臣
  夏原吉(字 维哲
湘阴/人治水江浙)  刘观(雄县人/□木) (第 15a 页)
  (南水鉴亭为祠/祀之榜曰忠节)

  夏原吉(吾学编字维哲湘阴人乡荐游太学授户部/主事建文即位升户部右侍郎进尚书永乐)
  (元年吴浙大水原吉行视言浙西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湖嘉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绵五)
  (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湖入三泖顷/浦港湮塞汇流涨溢伤害苗稼拯治之法宜浚吴)
  (松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并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禦暴流上)
  (从之役夫凡十馀万原吉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挥盖去曰众赤体暴日中吾何忍岁饥奏发粟)
  (三十万石赈济二年还朝复出治/水水泄农田大利进少保谥忠靖)
 虞谦(分省人物考字伯益金坛人洪武中由国子生/历任杭州知府建文中请限僧道田人无过五)
  (亩馀以 (第 31b 页)
  (南水鉴亭为祠/祀之榜曰忠节)

 夏原吉(吾学编字 维哲
湘阴人乡荐游太学授户部/主事建文即位升户部右侍郎进尚书永乐)
  (元年吴浙大水 (第 31b 页)
原吉
行视言浙西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常湖嘉三郡土田高多下少环以太湖绵五)
  (百里纳杭湖宣歙诸山水注淀山诸 …… (第 31b 页)
  (松诸浦港泄其壅淤以入于海并相度地势各置/石闸以时启闭每岁水涸时修圩岸以禦暴流上)
  (从之役夫凡十馀万 原吉
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挥盖去曰众赤体暴日中吾何忍岁饥奏发粟)
  (三十万石赈济二年还朝复出治/水水 (第 31b 页)
 俞士吉(名山藏字用贞象山人洪武举人授兖州府/学训导陈十事切中时政擢监察御史出巡)
  (畿甸及湖广政绩尤著永乐初升右佥都御史浙/西水灾命偕 夏原吉
往督农政奏捐粮六十万石)
  (复出粟赈民洪熙元年进詹事府詹/事宣宗即位改南刑部侍郎致仕) (第 23b 页)
言水政则曼视而哂耳是何异索夏冰而荣槁木也于
国家何赖哉明兴以来东南经理之臣 夏忠靖
周文襄
其最矣杨廷献之于盐城民犹赖焉至白苧海堰之费
其虚实于今何如也夫瀹源厮流深注时泄增埤益障
三者 (第 35b 页)
  南湖考          (明/)陈 善
馀杭居天目万山之下苕溪一带下贯杭嘉湖三府大
禹筑塘名西海险塘诸水并泻于溪不能骤泄以致漂
没居民汉熹平间县令陈浑开辟南湖一万三千七百
馀亩分杀水势渐泄归海原坐税粮派分各县办纳逮
唐宝历间县令归珧誓死筑塘大功克就及宋崇宁间
蔡京欲请佃业县令杨时奏阻之此三令皆有功于湖
绘祀血食名三贤祠国初永乐间军民计移籽粒为田

耕之不能蓄水以致决塘漂没民居事闻于朝命 尚书
夏原吉
通政赵居亲临勘明前项移粮并无升合在湖
一槩铲平成化间土豪徐果等围佔成田巡按吕钟问
罪解京田勒还官弘治 (第 39b 页)
 比河工海塘之险古堤旧渠如元和致和等塘民利
 往来田资灌溉至今受益吴本泽国三江震泽支流
 四溢如邱与权单谔郯亶赵霖 夏原吉
周忱等所论
 水利考据精核得失瞭然今效力承修人员相度形
 势谙练自逊前人倘有夹塘蓄水石梁泄河止宜加 (第 278a 页)
  新泾在福泉县横泺东古名新泾浦南通蒲汇塘
  北入松江其支渠甚多
  巨漕在奉贤县南桥塘北
  范家浜在上海县东即大黄浦明 尚书夏原吉

  开
  马家浜在上海县南通都台等浦西入吴淞江东
  北至界浜与嘉定分界有宝镇堡在焉
  张堰 (第 46a 页)
   此以上皆引诸河水而入于娄江以达海者也
   其通吴淞江而达娄江者
  夏驾浦在昆山县东南二十里志云新洋江南口
  即夏驾浦 明夏原吉
以松江自夏驾而东沙涨猝 (第 33a 页)
 明洪武七年常熟县开奚浦
  九年开至和塘堰坝
  二十八年凿太平河
  永乐元年苏松水患命工部尚书 夏原吉
偕通政
  赵居任大理寺少卿袁复给事中姚善凿吴淞江
  浦疏昆山下界浦掣吴淞江水北达娄江又挑嘉
   …… (第 17b 页)
  海又浚常熟白茆塘福山塘耿泾导昆承阳城诸湖
  水入扬子江浚上海范家浜接黄浦引湖泖水入
  海(附/) 夏原吉
治水奏(浙西诸郡苏松最居下流太湖/绵亘数百里受纳杭湖宣歙溪)
  (涧之水散注淀山等湖以入三泖顷为浦 …… (第 18a 页)
  (浦以达湖泖之水此即禹贡三江入海之迹每岁/水涸时修筑围岸以禦暴流则事功可成于民为)
  (便/)
  二年户部尚书 夏原吉
导娄江浚千墩浦至和塘
  四年浚常熟福山塘三十六里
  十三年昆山县重浚太平河
  宣德七年苏州知府 …… (第 18b 页)
  于太湖又设导河夫于沿江(附/)徐贯治水奏(窃惟/东南)
  (地势低下水患自古有之永乐初元水复涨溢太/宗文皇帝命户部尚书 夏原吉
大加疏治方得止) …… (第 23a 页)
  (厥功以其年十月有事于白茆是港也在常熟东/南输昆承湖阳城湖而注之海往时水由是行其)
  (阔六十丈长亘九十里通潮往来□泄湖泖张士/诚设爬沙之夫岁加疏浚以为常永乐中 尚书夏)

  (原吉
治水时相度地势于湖水交会之冲虑水独/从七浦入海因作斜堰障之分其流注于白茆欲)
  (俾地方各沾其利天 …… (第 24b 页)
  (海者为吴淞江一自吴县鲇鱼口北入运河经郡/城娄门注流上下雉渎抵昆山至和塘东合新洋)
  (江由太仓归刘家港入海者为娄江即今刘河也/迨吴淞入海之处沙壅菱丛昔 夏忠靖公
引黄渡)
  (以西之水北入刘河是今日刘河之一线为淞娄/二江之尾闾合苏松诸郡之民命攸关者矣浚之)
  (第 37b 页)
  (各于浦口置立板闸潮来则扄之以禦泥沙岁旱/亦扄之以备灌溉又于闸外或设开江之卒或设)
  (撩浅之夫皆所以决壅塞而防汎溢也永乐间 尚/书夏原吉
区画经度如开刘家白茆二港甚合古)
  (人之法弘治七年工部侍郎徐贯奉命断理其事/有通判姚文灏辅之一时 (第 15a 页)
  患工部遣官修筑南抵嘉定县界北跨刘家河长
  一千八百一十丈高一丈基广三丈面广二丈
  永乐元年四月户部尚书 夏原吉
浚刘家港入海
  二年冬户部尚书 (第 35a 页)
夏原吉
复浚夏界顾浦引吴淞
  江水贯吴塘繇娄江入海白茅入江
  十三年冬浚太平河东至半泾阔十丈深一丈七 …… (第 35a 页)
  (利拯邻邦之溺成全吴之安非偶然而已也呜呼/民命至重帝德好生虽时有升降俗有因革而吏)
  (能养人谓之胜任野多旷土是为溺职亘古迄今/未之或改当夫有明之盛也 夏忠靖
周文襄诸公)
  (络绎道途问民疾苦疏涤三江百川归壑及其衰/也朝廷以水利为閒官有司以治农为迂务灾祲) (第 48a 页)
  (嗷嗷待哺命在旦夕司民牧者更不必拘泥待报/之常期即宜发粟救济年终汇报以朝廷所蓄活)
  (朝廷赤子谁曰不可宋李允元通判宁州会岁饥/发仓粟数万赈之民得不流徙国朝 夏原吉
奉命)
  (往抚三吴饥民奏发仓粟三十馀万石民赖以济/夏寅以吴中饥投书抚台发廪二十万斛籴十万) (第 36a 页)
  安兼督漕运漕政益修漕渠在江淮间者瑄功为
  大瑄久祠清江浦漕渠旁往往有瑄祠(郑晓名/臣传)
   夏原吉
(第 31b 页)
维哲
湘阴人户部尚书永乐元年吴浙
  大水 (第 31b 页)
原吉
行视水言嘉定刘家港即古娄江径通
  大海常熟白茆港径入大江皆广川浚流宜疏吴
  淞江南北两岸安定等浦 …… (第 31b 页)
  白茆二港使直注海人范家浜至南仓浦口可径
  达海宜浚令深阔上接大黄浦以达泖湖之水各
  置石闸以时启闭常修圩岸以禦暴流从之 原吉
  
布衣徒步日夜经画盛暑挥盖去曰众皆赤体暴
  日中吾何忍岁饥奏发粟三十万石赈济二年还
  朝复出治水水 (第 32a 页)
  俞贞木字有立长洲人名儒琰孙洪武初以荐知
  乐昌县改都昌以礼化民清节尤著门人吴县袁
  政字文理永乐中由荐授湘阴典史有政绩 夏原
  吉
荐其才迁知遂安县
  吕昭字克明昆山人洪武中以荐授徐州训导改 (第 18b 页)
  西按察副使积岁疑狱一言而决
  叶宗行华亭人读书尚气节永乐中东吴大水宗
  行上书请浚范家浜引黄浦水归于海帝善其言
  命从 夏尚书原吉
治之水患果 (第 8a 页)
原吉
荐其才擢
  知钱塘县役均讼简决狱如神按察使周新风采 …… (第 8a 页)
  严峻尤重之尝伺宗行出潜窥其舍惟笠泽银鱼
  乾一裹新叹息而去时呼为钱塘一叶清同邑张
  昕字宾旸亦佐 原吉
治水议与宗行合以荐授户
  部郎又里人周显有干略当事浚吴淞故道倚其
  才以成大役
  黄翰字汝申华 (第 8b 页)
  按广东抚黎人之叛迁刑科给事中有声谏垣
  李衡字秉钧当涂人永乐甲申进士迁庶吉士改
  户部员外郎以廉慎为 尚书夏原吉
所倚任迁湖
  广参政抚绥有方蛮獠帖服以 (第 5b 页)
原吉
荐擢兵部侍
  郎衡品粹才优长于治剧所著有澹轩集
  彭礼字时序当涂人永乐甲申进士选庶吉士改 (第 5b 页)
  周矩一作矩字仲方洪武进士为翰林侍从事必师古
出为中牟令有异政迁台州同知谪于戎伍庐陵李
昌祺自陈有志经学愿得矩为师起为庐陵司训

原吉
荐同治水苏松砖石不给矩命拆塔为之中有
碑云此塔逢周破以经义治水有声(林志)

  刘伯完字观静吉水人 …… (第 24a 页)
  江盈科曰仁庙为皇长子南京监国最久高煦百
计中伤之文皇殊无怜爱意一日宫中出虎顾诸
彪图命缙题其上缙题云虎为百兽君谁敢触其

怒惟有父子情一步一回顾上览诗恻然动念即
日命 夏原吉
迎皇长子于南京始见欢洽噫高煦
以功结于上上意业已有属此殆难以口舌争者
而缙以题虎一诗激发成庙之真心于 …… (第 32a 页)
  周忱字恂如吉水人永乐进士选庶吉士成祖择其中

二十八人令进学文渊阁应二十八宿忱自陈年少
乞预帝嘉其有志许之时人谓挨宿寻擢刑部主事
进员外郎忱有经世才浮沈郎署二十载人无知者
夏原吉
奇之宣德初有荐为郡守者 (第 47a 页)
原吉
曰此常
调也安足尽周君帝以天下财赋多不理而苏州一
郡积逋至八百万石思得才臣往釐之乃用大学士
杨荣荐超 (第 47a 页)
 封或支官料或采山场或农隙鸠工或随时集事
  或遣大臣董成终明世水政屡修
成祖永乐元年四月命户部尚书 夏原吉
治苏松嘉湖
水患
 原吉上奏浙西诸郡苏州松江最居下流嘉湖常三
 郡土田下者少高者多环以太湖绵亘五百馀 …… (第 32b 页)
  患焉
七年七月命工部侍郎徐贯经理苏杭水利
 明年四月告成贯上言东南财赋所出而水患为多
 永乐初命 夏原吉
浚治以吴淞江滟沙浮荡未克施
 工逮今九十馀年港浦愈塞臣督官行视浚吴江长
 桥导太湖散入淀山阳城昆承等 (第 45a 页)
 如额者十之四五至仁宗洪熙元年六月(宣宗已/即位)

 同总兵郑亨上去年屯田子粒数因谕 尚书夏原吉
 
曰边军屯田可省转输之劳宜遣人覈实所积果多
 如例赏之
三年二月令太仆寺给山东屯牛
 至二十二年欲广辽 …… (第 11b 页)
 尽滇蜀极于交趾中原则大河南北在在兴屯矣
二十二年十一月(时仁宗/已即位)禁所司擅役屯田军士
 谕户部尚书 夏原吉
曰先帝立屯种用心甚至迨后
 所司多征徭之既违农时遂鲜收□以致储蓄不充
 未免转运其令天下卫所自今有擅 (第 12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