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書類
地理類
職官類
傳記類
政書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淨土宗部類
禪宗部類
瑜伽部類
史傳部類
律部類
密教部類
新編部類
事彙部類
敦煌寫本部類
華嚴部類
涅槃部類
法華部類
般若部類
經集部類
大集部類
洞真部
洞神部
正一部
續道藏
欠无馀转见漏逗直饶来不可抑去
无所追犹未是向上巴鼻末后牢关何也不起灭尽
定而现诸威仪不舍凡夫法而圆诸 圣行
如向这里
荐得便见天童先师苟或未然下座至真前拈香两
彩一赛上供竟指真云只这阐提老倒法门至恶遗
殃不肖 (第 0186a 页)

孝行正仗锡。行旋金沙行研天王行林妙高行恂南
广行制海岸行绍登岱行建南岳行环西园行月及
庵主一人雄 圣行
致居士一人。滇南施于身嘱偈祖
纲目万因圣剃度野夫元等。克守师志。果熟香飘。光
耀于师未有艾也。宰官弟 …… (第 0539c 页)
帜雪窦
行正仗锡行旋金沙行研天王行林妙高行恂南广
行制海岸行绍登岱行建南岳行环西园行月及庵
主一人雄 圣行
致至一时绅士之真心向道获受炉
锤者指不胜屈也。为之铭曰。

#+BEGIN_VERSE
「 承源临济 (第 0540c 页)
而非中观知道。
以三昧力故。光中见佛。无量国土。现为说法。尔时即
得顶三昧。證虚空平等地。总持法门。 圣行
满足。心心
行空。空空慧中道。无相照故。一切相灭。得金刚三昧
门。入一切行门。入虚空平等地。如佛华经 …… (第 0022c 页)
空平等欢喜地。得妙湛
总持法门也。总谓总一切法。持乃持无量义也。圣
行等者。言所以證此地者。一切如来 圣行
功德悉
皆圆满具足。一切住行向诸心心行。到此悉空。且
道因何而得 (第 0023b 页)
圣行
满。因何而得贤行空耶。以诸佛
空空复空空之大空慧中道智观无相慧照力故。
而得 (第 0023b 页)
圣行
满足。一切行相灭尽无馀。而得心心行
空也。得金刚等者。言以是行相障碍灭尽故。即得
金刚不坏三昧。正受 (第 0023b 页)
诸佛当知一句。标牒舍那。对千化佛答说十地名
德位也。从是一句。结前。入坚圣忍中等。起后。前三
贤修习 圣行。
功德圆足。得入正等地总持法门。自
此称圣。故云从是十金刚心。入坚圣忍中十地向
果。问。前三贤位名心。 …… (第 0783c 页)
而非中观知道。
以三昧力故。光中见佛。无量国土。现为说法。尔时即
得顶三昧。證虚空平等地。总持法门。 圣行
满足。心心
行空。空空慧中道。无相照故。一切相灭。得金刚三昧
门。入一切行门。入虚空平等地。如佛华经 …… (第 0808b 页)
者。谓总一切法。持无量
义。璎珞经云。地名持。即持一切百万阿僧祇功德
智慧故。所以證此地者。一切如来 圣行
功德。悉皆
圆满具足。以是 (第 0809b 页)
圣行
悉满足故。而心心行空也。言
心心行空者。即住行向之三十心。心心分别我法
二执之行。至此悉空。故云心心 …… (第 0809b 页)

皆无。故云无畏。一切论者。即是四明。五明。一切诸
论。一切行者。即十地。等。妙。诸大菩萨。一切之 圣行
也。我皆得入者。此句总结上文。如是种种法门。此
地菩萨。无不通达。故云我皆得入。】

「生出佛家。坐 …… (第 0810c 页)
方色色。分分了起。入受色报。而心心无缚。」

【此释住无间心之义。谓上繇得圣智。入圣位。證圣
理。成 圣行。
是故生出佛家。坐佛性地也。言生出佛
家者。谓在佛家而生出也。如摩耶夫人。凡有诸佛 (第 0810c 页)
凡戒。尽以心为体。心无尽故。
戒亦无尽。或言教为戒体。或云真谛为戒体。或言愿
为戒体。无别无作。大经 圣行
观析无常。阿闇世王观 …… (第 0145a 页)
可令具足。
又如刀析灰汁。脚足桥梁。若即心为戒。何假言无形
色无触对。故知别有无作能持戒心以为真戒。 圣行
与世王中。不道观析无作。直举色心者。是易观者耳。
亦不言无无作。小乘说四果。大乘开之是权法。胜说
凡 …… (第 0146a 页)
剑能令断物。灰汁繇之浣污。脚足赖以行趣。桥梁
可使济渡。世事亦资方便。戒体何独不然。安得无
无作也。 圣行
品阇王品所以不说观析无作者。是
举色心之易观者言耳。非谓无无作也。四果权法
者。言大乘开四果为权。跋 (第 0146b 页)
夫放光普照。次日问佛。佛
为说一切智利。及说偈劝发菩提心。次分别三
种菩提。次示四摄法。次示天行梵行 圣行。
次说
破魔众会陀罗尼。

一心奉请文殊师利问菩提经。及伽耶山顶经。佛说
象头精舍经。大乘伽耶山顶经( …… (第 0902c 页)
而卧。

现病品 迦叶菩萨劝佛起。光照一切。即说秘
密教。又说五人有病行处。谓四果辟支非如来也。 圣行
品 有五行。一 (第 0944c 页)
圣行。
二梵行。三天行。四婴
儿行。五病行。复有一行是如来行。所谓大乘大
涅槃经。次明 (第 0944c 页)
圣行。
护戒如护浮囊。不借魔王全
分半分四分之一手许乃至一丝。又言得四念
处。住堪忍地。观四圣谛。乃至住无畏 …… (第 0944c 页)
品。邪正品。四谛品。四倒品。如来性起品。文
字品。鸟喻品。月喻品。菩萨品。一切大众所问品。
现病品。 圣行
品。梵行品。婴儿行品。光明遍照高
贵德王品。师子吼品。迦叶品。憍陈如品。

一心奉请大般泥洹经(拜观 (第 0945c 页)
次第。从欲界地。未到地。初禅地。乃至非
非想处地。有十一种差别不同。有法无法。二道
为别是阿毗昙杂心 圣行。
若安乐行中深妙禅
定。即不如此。不依止欲界。不住色无色行。如是
禅定。是菩萨遍行。毕竟无心想故。名无 (第 0998a 页)
时。不起
妄念。于诸妄心。亦不息灭。住妄想境。不加了知。于无
了知。不辨真实。又贤首云。若起心作凡行 圣行。
非是
真行。不作一切行。行心无寄。是名大行。此门即以本
性自照名观(此门行者。一切时中。心无所寄。是 (第 0234a 页)
。正明悬示。
虽。未足之辞。谈。婉言详说也。未。不曾也。尽。圆极也。
意谓。上来虽然详谈层次浅深。凡 圣行
位。而真实
不曾历事造修。真登果地。故科云悬示者。此也。

二别示行门邪正预谈既修宜真修二。初示邪 (第 0408c 页)
到故曰周圆。据其亡相之德又称
妙真如性。如上所说常与无常在一心中。涅槃鸟
喻品明二鸟双游答迦叶云何共 圣行
娑罗迦邻
提之问正此义也。次云性真常等者。恐疑去来生
灭既皆自性便不须亡泯。当知诸法即性一切寂
灭。 (第 0654a 页)
事满足。梵行十功德亦尔。
初微终著,初自利,后利他。论心三业,并属一众
生也。观此经意,似是初行,如 「圣行
品」初发心, (第 0048a 页)
依名字直显心宗。

问所度之机无量能度
之法无边立五行门 (圣行
梵行婴儿行病行天行)张八教
(顿渐秘密不定藏通别圆)何乃以心标宗能治一切答
方便有多门则遐张八教之 (第 0054b 页)
劝修禅。慎无他志。由一切
含灵皆有初地味禅。要必系缘。无求不遂。乃从之旬
日。摄心果然得定。常依涅槃 圣行
四念处法。乃至眠
梦觉见。都无欲想。岁居五夏。又诣赵州漳洪山道明
禅师。受十六特胜法。节食鞭心。九旬 (第 0338b 页)
故菩萨不当住于调伏不调伏心
离此二法是菩萨行在于生死不为污行住
于涅槃不永灭度是菩萨行非凡夫行非贤 圣行
是菩萨行非垢行非净行是菩萨行虽
过魔行而现降伏众魔是菩萨行求一切智
无非时求是菩萨行虽观诸法不生而不 (第 0377a 页)
如幻相耶梵天言若人分别诸
法者汝当问之网明言汝今于何处行梵天
言一切凡夫行处吾于彼行善男子凡夫行
圣行
皆无二无差别善男子一切行非行
一切说非说一切道非道。

网明言汝说一
切凡夫行处吾于彼行者则有行相梵 (第 0413a 页)
诸佛本愿无边性海三摩地者令自身他身
得入无上正等地悉使成就诸佛 圣行
如来
法身菩提法藏云何修习得入此观菩萨用
自心智眼内观澄寂智眼照见五蕴性空智
眼寂静寂智同体观见意净 …… (第 0524a 页)
萨启白世尊一切如来无
尽不坏金刚福田圣性圣慧自在神通如幻
三昧若欲修持先当修入十种殊特甚深难
胜诸佛 圣行
一者修行达悟菩提心證虚空
无意识想自性清净如如真静自性本空体
性寂静如幻三昧二者修持得入法位圣性
圣 …… (第 0526b 页)
智海佛
性如幻三昧三者如说修行入于圣性金刚
三摩地不住佛法亦不住菩提不證道果亦
不见于罪行八邪道入佛 圣行
性同一体法
身圣性如幻三昧四者修习不舍三业證三
脱门入于世谛行菩萨道从是三昧起声闻
心入声香界不著三 …… (第 0526b 页)
接引众生能行非相得达菩提入于佛道是
圣行
如幻三昧六者修行无相入十二缘
證圣心量不习二谛缘觉断妄住烦恼性不
入有障盛行有为不著法相现辟支身作世 …… (第 0527a 页)
死海不犯八难住于三界不为系缚如是住
者当證无见于五欲法实无所犯不著世谛
是则名为如幻三昧殊特难胜真实 圣行

尽福田若有一切菩萨次第修行如幻三昧
者先当證悟诸佛三密 (第 0527b 页)
圣行
无量圣性金刚
圣力三摩地然后得證如幻三昧迅疾玄悟
入一切诸佛金刚圣性实际三摩地观云何
习学当了一切三 (第 0527b 页)
之世法欲灭
时于我法中出家决定说五阴者贪著五阴
者不听受人一杯之水所以者何是人于我
法中违逆我法背舍 圣行
持世是故诸菩萨
摩诃萨于后恶世应如是发大誓愿于我如
是甚深经典当共护持亦断众生五阴见故
而为说法持世 (第 0543b 页)
十五     机五

* 大般涅槃经之三

尔时佛告迦叶菩萨善男子菩萨摩诃萨应
于是大涅槃经专心思惟 圣行
梵行常当修
习复有如来行所谓大乘大涅槃经迦叶云
何菩萨摩诃萨所修 (第 0631a 页)
圣行
菩萨摩诃萨若从
声闻若从如来得闻如是大涅槃经闻已生
信信已应作如是思惟诸佛世尊有无上道
有大正法大众 …… (第 0631a 页)
坐于道场菩提树下虽有天魔不能令其退
于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亦复不为死魔所
散善男子是名菩萨摩诃萨修习 圣行
善男
子云何名为 (第 0633a 页)
圣行
(第 0633a 页)
圣行
者佛及菩萨之所行
故故名 (第 0633a 页)
圣行
以何等故名佛菩萨为圣人也
如是等人有圣法故常观诸法性空寂故以
是义故故名圣人有圣戒故复名圣人有圣
定 …… (第 0633a 页)
多闻智慧舍离故故名圣人有七圣觉故故
名圣人以是义故复名 圣行。
复次迦叶又
(第 0633b 页)
圣行
所谓四圣谛苦集灭道是名四圣谛
迦叶苦者逼迫相集者能生长相灭者寂灭
相道者大乘相复次善男子苦者现相集者 …… (第 0633b 页)
来演法亦复如是能令一切诸烦恼贼皆
悉寂静。

尔时世尊告迦叶菩萨善男子是
名菩萨住于大乘大涅槃经所行 圣行
是诸
世尊安住于此大般涅槃而作如是开示分
别演说其义以是义故名曰 (第 0643a 页)
圣行
声闻缘觉
及诸菩萨如是闻巳则能奉行故名 (第 0643a 页)
圣行

男子是菩萨摩诃萨得是行巳则得住于无
所畏地若有菩萨得住如是无所畏地则不
复畏贪恚愚痴生老病死亦复 …… (第 0643a 页)
无量无边恒河沙等诸菩萨上善男子是名
菩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修于 圣行。
善男子云何菩萨摩诃萨梵行善男子菩萨
摩诃萨住于大乘大般涅槃住七善法得具
梵行何等为七一者知法二者 (第 0649a 页)
。本虽烦
恼。读持是经。共诸佛如来。同有涅槃。

虚空藏菩萨白佛言。世尊。如佛所说。本是凡
行。今是 圣行。
本是烦恼。读持是经。共诸佛如
来。同有涅槃。破戒五逆。诽谤正法。读持是经。
断除烦恼。同得涅槃。此义 (第 1346a 页)
释尊说法开五乘故二诸佛利生多五行故如涅槃
经约教病行小也现诸障相故婴行始也示修善相
圣行
终也佛之所行故梵行顿也修十一空故天
行圆也第一义天故三世出世教并用五故世教如
五常出世如五戒又父子有 (第 0657c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