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神部
   存

 黄虞稷曰志长字平仲昆山人其书删节注疏之繁
 而附以后儒之论以备圣经羽翼
 叶培恕序略曰 周公相
孺子王爰辑周礼蔚然备一
 代之观所以显文谟承武烈者在于是盖用人理财
 之权宫府教养礼乐兵农生杀之柄如 (第 7b 页)
 则可以一贯矣
贡氏(汝成/)三礼纂注
  四十九卷
   存
 汝成自序周礼注曰周礼者周公所创一代治天下
 之典也成王幼冲 周公相
之兼三王监二代纲之以 (第 6b 页)

溢而不受洚洞无涯民瘼特甚弘治正德间盖尝筑建
长堤排塞决口水悍土卤随即溃败为今之计惟有疏
浚而已臣 周相
原隰备访佥议敷陈疏浚六事一浚本
河以开其源盖今所称九河悉自西山而来南与滹沱
合则侵真定诸郡北与白沟合 (第 5b 页)
  窦一桂(山西武乡/人进士)  谢 淮(北直任丘/人进士)
  蒋宗鲁(贵州普安/人进士)  毛 恺(浙江江山/人进士)
  李 豸(山西阳城/人进士)   周 相(浙江鄞县/人进士)
  康 朗(福建惠安/人进士)  王崇古(山西蒲州/人进士)
  朱大器(江西南城/人进士)  陈 …… (第 26b 页)
  朱 槩(科贯见/左参政)   张邦教(山西蒲州/人进士)
  傅 钥(科贯见/巡抚)   李宗枢(科贯见巡抚/汝南守道)
  雒 昂(科贯见/巡抚)    周 相(科贯见/右布政)

(第 39a 页)
 闵楷(北直任/丘人)蔡天祐(又按察副使/河南睢州人)张继孟(浙江仁和/人以上俱)
 (弘治间/左参议) 周相(浙江鄞/县人)
李允升(北直涿/州人)赵德祐(北直卢/龙人以) (第 96b 页)
  缪宗周(临安/进士)     高 翀(安陆/进士)
  翁 溥(诸暨/进士)     傅 熙(沔阳/进士)
  马九德(德州/进士)      周 相(鄞县/进士)
  谟 恺(无锡/进士)     张九叙(石州/进士)
  陈 豪(长乐/进士)     林功懋( (第 38b 页)
  杜赫
杜赫周人赫欲重楚景翠于周谓周君曰君之国小尽
君之重宝珠玉以事诸侯不可不察也譬之如张罗者
张之于无鸟之所则终日无所得矣张于多鸟处则又
骇鸟矣必张于有鸟无鸟之际然后能多得鸟矣今君将

施于大人大人轻君施于小人小人无可以求又费财
焉君必施于今之穷士不必且为大人者故能得欲矣
(周策八鲍彪注齐策楚策皆有杜赫当齐威王周显王时/去此 十年疑杜赫名误 按楚策杜赫曰楚杜赫盖)
(别是楚人而/同名氏者)
  吕仓 工师藉
吕仓工师藉者皆 周相
也事周文君(鲍彪注惠公后别/有此君或惠公别)
(称淮南子亦/有周昭文君)工师藉免吕仓为相吕仓见客于周 (第 12a 页)
  祝佗
祝佗字子鱼卫大祝也灵公二十九年(定四/年)周刘文公
合诸侯于召陵将会子行敬子(卫大夫/名未详)言于公曰会同
难啧有烦言莫之治也其使祝佗从公曰善乃使佗佗
辞曰臣展四体以率旧职犹惧不给而烦刑书若又共
二徼大罪也且夫祝社稷之常𨽻也社稷不动祝不出

竟官之制也君以军行祓社衅鼓祝奉以从于是乎出
竟若嘉好之事君行师从卿行旅从臣无事焉公曰行
也及皋鼬将长蔡于卫公使佗私于周苌弘曰闻诸道
路不知信否若闻蔡将先卫信乎苌弘曰信蔡叔康叔
之兄也先卫不亦可乎佗曰以先王观之则尚德也昔
武王克商成王定之选建明德以藩屏周故 周公相

室以尹天下于周为睦分鲁公以大路大旗夏后氏之
璜封父之繁弱(封父古诸侯/繁弱弓名)殷氏六族条氏徐氏 (第 22a 页)
  (嘉/靖)赵 㻚(慈溪人/举人)   陈 文(籍贯见前思/州府推官)

   邹显明(澄江人/监生)   贺 绅(衡阳人/监生)
   劳 周相(德化人/监生)
   顾文郁(昆山人/监生)
   谭 经(安化人/监生)   陈大昌(新昌人/监生)
   陈佩 (第 81a 页)
  (卒寝其变岁饥请赈不待报而𤼵或难之/曰民旦夕急宁我无官不忍民无食也)

  劳 周相(德化人监生嘉靖十六年任推官先德教/而后刑罚夷民有弗率委曲开谕使知向)
  (化鲜罹/文网者)
  唐宗正(靖州人举人隆庆五年推官刚果明决摘/𤼵如神尝奉檄度田躬行阡陌中按亩定)
  (则不假手 (第 29a 页)
徒并其法而废之以塞已之责与因噎废
食诚无以异又其后规规于馀盐之增价遂以为得策
而飞挽之法竟不可复近日 御史周相
闻人诠尝以为
言臣深善其议复为皇上陈之已荷圣明依拟行矣臣
复何说窃惟储蓄之广其法有三盐利一也屯田二也 (第 66a 页)
  题盐法议(梁材/)
案查先为乞集群议大脩盐政以实边储事该四川道
监察御史 周相
题称洪武年间每引输粟二斗五升官
征薄而商利厚盐价平而边用足自兹以后岁定七十
二万引七分常股挨次照支三 (第 17a 页)
  奏为兴水利以救民患事(汪鋐/)
臣照得各处地方水旱相仍五谷不登人民饥窘而陜
西一省连年亢旱尤为狼狈兼以祖宗所立盐法废革

不行惟徇馀盐之弊政尽坏飞挽之良规以致各边粮
草缺乏人马俱困抚臣往往请给内帑至廑圣虑屡遣
大臣或督理赈济或经画边储臣仰见皇上轸念元元
之心保固疆圉之计固无所不用其极矣但天下之事
图之必于其要而治之贵得其本遵复祖宗盐法之旧
使天下商人争先踊跃趋赴各边上纳粮草不呼而集
不挽而积此济边之至要也兴修水利使大小溪河川
涧之水或潴而止或引而分皆可以为田畴灌溉之益

此足民之大本也臣见近时 监察御史周相
闻人诠各
极言祖宗盐法之利不可不兴最为详悉臣不敢赘言
外谨以水利一事详为皇上陈之在昔成周盛时田以
(第 27a 页)
  冬至为历元大锡锡名虽殊立成罔异与授时都
  无增损良以才非守敬革故滋难也自时厥后建
  议改正则有俞正已郑善夫周濂 周相
诸人耑官
  修治则有童轩乐頀华湘诸人著书考定则有郑
  世子载堉副使邢云路诸人志切持筹事同筑室 (第 28a 页)
 (南赣巡抚汪鋐奏所部有甘露降为帝仁孝之感帝/喜遂告郊庙是年春灵宝人言黄河清者五十里遣)
 (太常往祭告 御史周相
疏谏帝震/怒下之狱于是告祥瑞者踵至矣)质实(灵宝唐县明/属陕州今因)
 (之灵宝黄河自陕西华阴界潼关 (第 37b 页)
折而东流径河南/陜州阌乡县北又东径灵宝县北又东径陜州城西)
 (北三里又东入河南府渑池县界/汪鋐字宣之婺源人 周相
鄞人)
六月颁明伦大典于天下削前华盖殿大学士杨廷和
等籍
 (初大礼集议成张璁请汇为全书桂萼请备书大 (第 37b 页)
 与澹旧在馆中相厚善尝旅过澹澹曰近日之事可
 谓犯不韪光祖曰周丞相岂无可论第光祖有短见
 近岁一宰相去位所引之士斥逐殆尽班列为之一
 空 周相
之门多佳士安得如许人代之望公加意此
 澹曰冯传之乃澹所敬但今日之举盖有所谓陈益
 之 (第 22a 页)
周相
门下士澹旧与之同在两举不欲明言姑以
 此警之耳光祖曰光祖所言泛论列耳非止传之一
 人也传之时为宗正丞 (第 22a 页)
 
格物通(二函册/二十)
  明湛若水著一百卷前若水自序次进书表次谢
  恩进书疏疏后载明世宗谕旨次若水纂要录一
  卷后 明周相
吕楠二序高简跋 …… (第 13a 页)
  祭酒南京吏礼兵三部尚书吕楠字仲木高陵人
  正德戊辰进士第一累官南京礼部侍郎赠尚书
  谥文简见明史儒林傅 周相
吴江人高简绵州人
  俱嘉靖己丑进士见太学题名碑相作序时官四
  川道监察御史
  明内府藏本有广运 (第 14a 页)
累至高官以重贡道鲁煌则宜就近推补白羊口守备
慎固边关者也臣又查得永安营标下存操把总千户 周相
才长抚驭事善调停管军能勤于训练分数独明
修城则务为高坚保障攸恃在长峪被诬当时之公论
共惜以去后见慕今 (第 37a 页)
  秋七月除江南路提点刑狱公事待㳄辞不允

  (按本傅周必大相除某提点江西刑狱年谱云周必大相议除转运副使皆以为 周相
之功也续集与黄
直卿书云江西除命缘上封事云云上感其言故有是命诸公初欲与郡上命与此    拆大抵此
(第 10a 页)
尽出上命或者以为不当力辞其说亦是则与本传年谱皆不合行状叙再除江西于 周相
颇有遗议
或本此也据年表丁未二月周必大为右丞相施师点知枢密院事八月留正参知政事戊申正月施师
点罢黄洽 (第 10a 页)
 竟成化十二年知府祝瀚继成其绩北起龙兴观南
 至南浦桥
周公堤 在府城北德胜门外嘉靖四十二年巡抚都
  御史周相
因江水冲没民居括所属锾金伐石砌□
 民德之立亭于北关上名曰周公亭
南塘堤 在郡城西南斗门外汉太守张躬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