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春秋類
詩類
四書類
易類
書類
五經總義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政書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紀事本末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正史類
類書類
藝術類
術數類
天文算法類
農家類
儒家類
雜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洞神部
 周南一之一

  周国名在雍州岐山之阳太王始居之传至文王
  徙都于丰武王克商徙都于镐成王嗣立 周公相
  
之乃采文王之世风化所及之诗被之管弦以为
  乐歌谓之周南者言其化自周而南也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 (第 1b 页)
末金縢书之显晦也)音释传(见形/甸反)
  大诰(武王克殷以殷馀民封受子武庚命三叔监/殷武王崩成王立 周公相
之三叔流言公将)
  (不利于孺子周公避位居东后成王悟迎周公归/三叔惧遂与武庚叛成王命周公东征以讨之 (第 41b 页)
而后称文王礼家多以文为年九十六称王踰年而
崩知礼者如是欤惟大传谓追王文王昌此言可信

成王幼不能涖阼 周公相
践阼而治

正义引金縢郑注云武王崩时成王年十岁(郑用卫宏之说也王)
(肃则以家语之文武王崩成王年十三 (第 18a 页)
瞷亡馈豚孔子亦瞷亡往拜耳
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
诛纣句伐奄三年讨其君为一句君谓奄君也孙奭读三年为一句言 周公相
武王伐纣又伐奄始终三年也
七八月之间雨集沟浍皆盈
雨集句或读雨字句 (第 13b 页)
 也欲为官得人也文武皆克知而灼见之矣故克用

 三宅三俊上之敬事上帝而上帝歆享下之立民长
 伯而下民悦服此见夏后商 周相
授守一道也愚按
 立政一篇专重任人故大而常伯常任准人小而缀
 衣虎贲以至趣马小尹之类一一叙之至于庶狱 (第 41a 页)
子鱼曰:
「以先王观之,
则尚德也。
昔武王克商,
成王定之,
选建明德,
以蕃屏周。
周公相
王室,
以尹天下,
于周为睦。

(506 B.C.) (第 59a 页)
成王幼,
不能涖阼, 周公相,
践阼而治。
抗《世子法》于伯禽,
欲令成王之知父子、君臣、长幼之道也;
成王有过,
则挞伯禽,
(第 1a 页)
  滋益也文王九十七而崩言百年举成数也(礼记文王世子
文王九十七而终)
文王三分天下才有其二武王克商乃有
天下 周公相(去声)
成王制礼作乐然后教化大行(东阳许氏
曰武王周公继之然后大行此言周公制礼作乐之后虽殷之顽民莫不率化趋善
(第 4a 页)
  暴君谓夏太康孔甲履癸商武乙之类也宫室民居
也沛草木之所生也泽水所钟也自尧舜没至此治
乱非一及纣而又一大乱也(庆源辅氏曰此一乱气化人事相符者也自尧
舜没其间夏太康至商武乙等暴君不一难以类数至纣而大败极乱而无以复加矣故直推至纣时言
之想见夏桀之时亦未必有飞廉等恶人与夫虎豹犀象之害也○双峰饶氏曰暴行即上面坏宫室弃
田宅也暴行通上下而言必有邪说糊涂了个理义然后暴行始作)


   周公相
武王诛纣伐奄三年讨其君驱飞廉于海隅而 (第 0661b 页)
行合成一道月有一道离为九行左交右疾倍半相违
其一终之理日数宜同冲之通同与会 周相
觉九千四
十其阴阳七十九周有奇迟疾不及一匝此则当缩反
盈应损更益冲之曰此议虽游漫无据然言迹可检按
(第 37b 页)
步月离惟用本轮次轮盖因朔
望之行有迟疾故知其有本轮而两弦之行不同于朔
望故知其有次轮其法次轮与本轮两 周相
切太阴行
于次轮之上朔望时太阴正当两周相切之点故云朔
望时太阴循本轮周行而两弦时太阴则从两周相切
之 …… (第 21a 页)
 之法则其差之最大者即至四十秒虽于数不为疏
 而于法则犹未密故又立用两三角形之法先以半
 径为一边两心差为一边太阴平引与半 周相
(不/及)
 (半周者与半周相减/过半周者减半周)为所夹之角求得对两心差之
 小角与前所夹之角相加 (第 47b 页)
  求均数(平行与实行/之盈蹜差)以二千万为一边倍两心差
  三三八○○○为一边引数为所夹之角(六宫内/引数即)
  (为所夹之角六宫外引数与/全 周相
减馀为所夹之角)用切线分外角法求
  得对倍两心差之角倍之为撱圆界角又以撱圆
  小半径九九九八五七 …… (第 11b 页)
  求最高实均以最高本轮半径五五○五○五为
  一边最高均轮半径一一七三一五为一边日距
  月最高之倍度与半 周相
减馀为所夹之角(日距/月最)
  (高倍度不及半周者与半/周相减过半周者减半周)用切线分外角法求得 …… (第 18b 页)
  (不及减者加/十二宫减之)
  求初均以半径一千万为一边本时两心差为一
  边(即本天心/距地数)太阴引数与半 周相
减馀为所夹之
  角(引数不及半周者与半周/相减过半周者则减半周)用切线分外角法求
  得对两心差之 …… (第 19b 页)
  求正交实均以正交本轮半径五十七分半为一
  边正交均轮半径一分半为一边日距正交之倍
  度为所夹之外角(日距正交倍度过半周/者与半 周相
减用其馀)用切线 …… (第 22b 页)
  交(不及减者加/十二宫减之)
  求交角减分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日距正交倍
  度之正矢为二率(凡日距正交倍度过半周者则/与全 周相
减馀为距交倍度凡)
  (距交倍度不及九十度则用正矢以馀弦与半径/相减过九十度则用大矢以馀弦与半径相 …… (第 23b 页)
  求黄道纬度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黄白大距之
  正弦为二率月距正交之正弦为三率(月距正交/过一象限)
  (者与半 周相
减过半周者减半/周过三象限者与全周相减)求得四率为距纬
  之正弦得黄道纬度月距正交初宫至五宫为北 (第 24b 页)
  角形法以次轮心距地心线为一边(即求初均数时/所得次轮心距)
  (地心/之边)次轮半径为一边星距日度为所夹之外角
  (过半周者与全 周相
减用其馀)求得地心对次轮半径之角为次
  均数星距日初宫至五宫为加六宫至十一宫为
  减随求星距地心 …… (第 8b 页)
  求本天高卑差以火星本轮全径命为二千万为

  一率本天高卑大差二十五万八千五百为二率火
  星均轮心距最卑之正矢为三率(引数与半 周相/
减即均轮心距)
  (最卑之度其距最卑过九十度则/为大矢以半径与馀弦相加即得)求得四率即本
  天高 …… (第 15b 页)
  求太阳高卑差以太阳本轮半径命为二千万为
  一率太阳高卑大差二十三万五千为二率本日
  太阳引数之正矢为三率(引数过半周者与/全 周相
减用其馀)求得
  四率即太阳高卑差 (第 15b 页)
  十分中几分之比而得食分为太阳视径十分中
  之几分也或食甚视纬大于并径则两周不相切
  为不食食甚视纬仅与并径等则两 周相
切而不
  相掩亦为不食或太阴正当黄道而无食甚视纬 …… (第 19b 页)
  差必以太阳视经度当最近太阳之点为食甚其

  实经度与视经度既不同而实行与视行又不同
  故先以实朔交周求得食甚交 周相
减为交周升
  度差以月实行比例得时分加减实朔用时为食
  甚用时次以食甚用时求得东西差仍以月实行 …… (第 20b 页)
  白经与高弧合无交角即知太阳正当白平象限
  上若两角相加适足九十度则白道在天顶与高
  弧合若两角相加过九十度则与半 周相
减用其
  馀即知白平象限在天顶北也是法也不用求黄
  道高弧交角而径求白经高弧交角入算甚简而
   …… (第 31a 页)
  三率求得四率为赤经高弧交角之正切线得用
  时赤经高弧交角若距极分边转大于太阳距北
  极则所得为外角与半 周相
减馀为赤经高弧交
  角午前为东午后为西
  求用时太阳距天顶以用时赤经高弧交角之正 …… (第 49a 页)
  而减尽无馀则太阳正当白平象限白经与高弧
  合无交角若相加适足九十度则白道在天顶与
  高弧合若相加过九十度与半 周相
减用其馀则
  白平象限在天顶北
  求用时高下差以半径一千万为一率地平高下
  差化秒为二率用时太 …… (第 50a 页)
  求初亏并径高弧交角置初亏并径白经交角加
  减初亏真时白经高弧交角得初亏并径高弧交
  角初亏在限东者纬南则加与半 周相
减纬北则
  减初亏在限西者纬北则加与半周相减纬南则 …… (第 76b 页)
  求复圆并径高弧交角置复圆并径白经交角加
  减复圆真时白经高弧交角得复圆并径高弧交
  角复圆在限东者纬北则加与半 周相
减纬南则
  减复圆在限西者纬南则加与半周相减纬北则 (第 77a 页)
  与食分之比也
  定五限时刻以距纬半径自行求
  月食五限一曰食甚乃月入影最深之限也一曰
  初亏月将入影两 周相
切也一曰食既月全入影
  其光尽掩也是二者在食甚前一曰生光月将出
  影其光初吐也一曰复圆月全出影两 …… (第 2b 页)
  减初亏复圆赤经高弧交角得初亏复圆黄道高

  弧交角太阴在夏至前六宫影在午西则减亦为
  限西影在午东则加加过九十度与半 周相
减亦
  为限东若相加不及九十度则不与半周相减变
  为限西太阴在夏至后六宫影在午东则减亦为
  限 (第 22b 页)
  屠大山(鄞人兵部/右侍郎)   丰坊(鄞人礼/部主事)
  陆铨(鄞人广/东布政)     张时彻(鄞人兵/部尚书)
  屠倬(鄞人/副使)       周相(鄞人副/都御史)
  周原(鄞人/知县)      戴鲸(鄞人/参议)
  李循义(鄞人衡/州知府)    董汉策( (第 10a 页)
  沈熺(乌程人丙/戌进士)    朱怀干(归安人壬/辰进士)

  李惟孝(鄞人/通判)     钱术(海盐人癸/未进士)
   周相(鄞人癸/未进士)
     夏惟垣(仁和人/儒士)
  包梧(鄞人苏/州通判)     金榜(秀水人庆/都知县)
   (第 40a 页)
    梁贞吉(仁和人江/宁千总)
  杨湛(仁和人扬/州卫千总)    蒋昆(仁和/人)
  蒋 周相(仁和/人)
     王起祥(仁和/人)
  谢志迁(于潜人壬辰/进士)  盛日(于潜人苏/州卫守备)
  方鼎 (第 13b 页)
 杨苗(嘉靖宁波府志字德成鄞人成化间诏民输粟/助边一时未有应者苗独出粟二千五百石躬)
  (输之边特赐玺/书立义门旌之)
  周相(两浙名贤录字良佐奉化人尝游学外藩夜有/女奔之拒不纳诘旦即辞去赴省试有友疫于)
  (舟同行皆弃去相独留谨视之及不起出已资备/棺衾亲为之含敛焉后以贡司教茶陵诸生贫乏)
  (者辄以俸馀济之束脩之馈不问也敝居不蔽风/雨薄田不赡餐粥而周死恤贫开义塾以教族子)

(第 16a 页)
  纫缝之劳终身不废子妇化服皆循其法公辅后

  以文学吏事显为时名臣
  沈括母许氏吴郡人太子洗马许仲容女乌江主
  簿洞妹适钱塘沈 周相
其夫历官有声及春秋高
  于内外戚属为高曾行而慈幼字微愈久弥笃二
  子括扶括以文学贵显名重当世扶入 (第 6a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