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前汉书卷八十五
  汉  兰  台  令  史班 固撰
  唐正议大夫行秘书少监琅邪县开国子颜师古注
 谷永 杜邺
傅第五十五
谷永字子云长安人也父吉为卫司马使送郅支单于
侍子(师古曰为使而送之/还本国也郅音质)为郅 …… (第 1a 页)
公志未专私好颇存尚爱群小不肯为耳对奏天子甚
感其言永于经书汎为疏达(师古曰汎普/也音敷剑反)与杜钦 杜邺
略等不能洽浃如刘向父子及扬雄也其于天官京氏
易最密故善言灾异前后所上四十馀事略相反覆专 …… (第 25b 页)
为大司农岁馀
永病三月有司奏请免故事公卿病辄赐告至永独即
时免数月卒于家本名并以尉氏樊并反更名永云 杜邺
(第 26a 页)
子夏
本魏郡繁阳人也祖父及父积功劳皆至
郡守武帝时徙茂陵邺少孤其母张敞女邺壮从敞子
吉学问得其家书以孝廉为 …… (第 26a 页)
为大司马卫将军除邺主簿以为腹心举侍御史哀帝
即位迁为凉州 刺史邺
居职宽舒少威严数年以病免
是时帝祖母定陶傅太后称皇太太后帝母丁姬称帝
太后而皇后即傅太后从弟子也傅氏 …… (第 28a 页)
位列卿
至大司空其正文字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杜公
赞曰孝成之世委政外家诸舅持权重于丁傅在孝哀
时故 杜邺
敢讥丁傅而钦永不敢言王氏其埶然也及
钦欲挹损凤权而邺附会音商永陈三七之戒斯为忠 …… (第 31b 页)
谓谅不足而谈有馀者(师古曰/谅信也)孔子称友多闻三人近
之矣(师古曰孔子云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赞/言 杜邺
杜钦谷永无直谅之德但多闻也)
 
 
 
  …… (第 32a 页)
 永以之况王凤也
急复益纳宜子妇人注如淳云云○刘奉世云云○胡

 三省曰此时凤盖已纳张美人于后宫故永为之言
 若王章指言凤过则在阳朔初也 杜邺
傅复有诏得举吏如五府○胡三省曰丞相御史
 及车骑左右将军也
扶阳侯韦育○按育韦玄成孙宽子
虽有文母之 (第 34a 页)
陵侯王氏亲属侯者凡十人上悔废平阿侯谭不辅政
而薨也乃复进成都侯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
举吏如将军 杜邺
说车骑将军音令亲附商语在邺傅 (第 14a 页)
不罹咎(师古曰/罹遭也)初成帝性宽
进入直言是以王音翟方进等绳法举过(师古曰论天/子之过失)
而刘向 杜邺
王章朱云之徒肆意犯上(师古曰/肆极也)故自帝
师安昌侯诸舅大将军兄弟及公卿大夫后宫外属史
许之家有贵 …… (第 7b 页)
(期于不朽亦犹兰蕙松柏各有本性馨烈材干并擅贞/芳此乃古昔贤人以为正道也论语称 子夏
曰君子之)
(道譬诸草木区以别矣故赋引之○宋祁/曰侯周诗曰侯文王孙子毛傅曰侯维也)观天罔之纮
覆兮实 …… (第 24a 页)
曰半步曰/跬音空橤反)述翟方进
傅第五十四
统微政缺灾眚屡发永陈厥咎戒在三七邺指丁傅略
窥占术述谷永 杜邺
傅第五十五
哀平之恤丁傅莽贤武嘉戚之乃丧厥身高乐废黜咸
列贞臣述何武王嘉师丹传第五十六 (第 62a 页)
 皇上远览独断本于至诚举念则上下千年行事则斟
    酌百代夫是故降非常之宠而众望协符施不
    报之恩而人心詟服美善咸集天下归诚焉
    邺
曰内恕之君乐继绝世欧阳修曰有旧有劳 (第 15a 页)
 冯逡(陇西/太守)      王尊(安定/太守)
 冯奉世(右将军击/陇西羌)   陈汤(西域副/校尉)
 萧由(安定/太守)       杜邺(凉州/刺史)
 谷永(北地/太守)      耿冲(汉阳/太守) (第 10a 页)
千馀字张敞 杜邺
讲学于前杨雄甄礼校理于后魏晋
以降代乏名儒穿凿多门形声转缪结造新字附会其
情古今讹舛稍益繁布书画无端 (第 7a 页)
 解题曰上悔废谭不辅政而薨乃复进商领城门兵

 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 杜邺
见车骑将军音前与平
 阿侯谭有隙即说音宜承顺圣意加异往峕每事凡
 议必与及之音由是与商亲密二人皆圣邺 (第 22a 页)
 田氏非正也至是则无复拒之者矣事见通鉴
董贤及光禄大夫息夫躬南阳太守孙宠以告东平王
封列侯(以百官表/通鉴修)恭皇园北门灾(本/纪)左迁执金吾母将

隆沛郡都尉(以列/传修)谏大夫鲍宣上书论事语刻切帝优
容之(以列/传修)
汉孝哀皇帝元寿元年春正月辛丑朔傅晏为大司马
卫将军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是日日有食
之不尽如钩诏公卿大夫陈过失举贤良方正直言(以/本)
(纪百官表/五行志修)
 解题曰 杜邺
对曰今诸外家昆弟无贤不肖并侍帷
 幄布在列位或典兵卫或将军屯至乃并置大司马 (第 12a 页)
 敏于行也自夏侯胜谏昌邑微行所言终验汉廷始
 大重经术之士士亦好为穿穴经传以发明阴阳五
 行之说执古證今言足听闻如杜钦谷永 杜邺
诸章
 奏网罗疏通引伸触类尤可谓湛深经术晓畅时事
 者然推厥至隐率皆内挟党私外市忠直君子之所
 深恶 (第 35a 页)
及雍五畤陈宝祠在陈仓者天子复亲
郊礼如前又复长安雍及郡国祠著明者且半后成都
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辅政 杜邺
说商曰东邻杀牛
不如西邻之礿祭言奉天之道贵以诚质大得民心也
行秽祀丰犹不蒙佑德修荐薄吉必大来古者坛场 (第 6a 页)
  议曹史(大司马史高辟/) (衡为议曹史/)
  门下史(大司马车骑将军召扬雄以为门下史/)
  主簿(大司马商除 杜邺
主簿/)
   御史大夫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茂陵书御史大/夫秩中二千石)银印青绶掌副
丞相有两丞秩 (第 5a 页)
  安陵(袁盎/籍孺)   (冯唐/闵孺)
阳陵(周仁年/田延)     茂陵(张敞祖父/董仲舒)  (杜邺
祖父/郭解) (第 3a 页)
  城门兵
城门校尉掌京师城门屯兵有司马(百官表师古曰/八屯各有司马)
十二城门侯(百官表师古曰门各有侯萧/望之为小苑东门侯是也)
武帝征和二年以太子在外置屯兵长安诸城门(刘屈/氂传)
张安世为卫将军城门北军兵属焉(本/传)
孔光为太师领城门兵(孔光/传)
成都侯王商以特进领城门兵置幕府得举吏如将军
(元后/传)

红阳侯王立位特进领城门兵(元后/传)
平阿侯王谭位特进领城门兵 (杜邺
传又/元后传)
  司𨽻校尉
司𨽻校尉武帝征和四年初置持节从中都官徒千二
百人捕巫蛊督大奸猾后罢 (第 7a 页)
姓可哀上数遣使者处业振赡之(本纪沟/洫志)魏郡 杜邺

为郎素善车骑将军音见音前与平阿侯谭有隙即说
音曰邺闻人情恩深者其养谨爱至者其求详夫戚而
不见殊孰 …… (第 14b 页)
之籑而将相加驩所接虽在楹阶俎豆之间
其于为国折冲厌难岂不远哉音甚嘉其言由是与成
都侯商亲密二人皆重邺 (杜邺/
传)广德夷王云客薨亡后
(表/) …… (第 15a 页)
(食货/志)三月丁
酉以特进成都侯王商为大司马卫将军红阳侯王立
位特进领城门兵(百官表/元后传)商除 杜邺
为主簿以为腹心
举侍御史 (第 26a 页)
(杜邺/
传)荐渤海鲍宣为议郎(宣/传)王商白还王章
妻子故郡(王章/传)御史大夫王骏卒(考异曰按百官表翟/方 …… (第 26a 页)
天下赐云阳吏民爵女子百户牛酒鳏寡孤独高年
帛三月行幸河东祠后土赐吏民如云阳行所过无出
田租(本/纪) 杜邺
说大司马卫将军王商曰东邻杀牛不知
西邻之礿祭言奉天之道贵以诚质大得民心也行秽
祀丰犹不蒙祐德修荐薄吉 (第 37b 页)
书曰母告百姓佩
此书者不死不信我言视门枢下当有白发至秋止是
时帝祖母傅太后骄与(读曰/豫)政事故梁州 刺史杜邺

曰筹所以纪数民阴水类也水以东流为顺走而西行
反类逆上象数度放溢妄以相予违忤民心之应也西
王母妇人 (第 16b 页)
不知莫不毕给又闻腊日亦遗其在洛中
者钱各五千越骑校尉光腊用羊三百头米四百斛肉
五千斤臣愚以为不应经义 (杜邺
论/丁傅)
 
  (第 31a 页)
 薛宣(事成哀相赏罚明用法平烦多仁恕利爱/代张禹 然官属讥其 碎 能吏)
 朱博(刀笔吏晏所至操持逆折其下劾傅后求尊/号 傅 结之为宰相 彭宣 之自杀)
  杜邺(交驩王音王商时为商腹心邪/立丁傅于哀帝 论正心)
 郑崇(哀帝所云尚书履声者贵谏封傅太/后从弟商 又谏董贤 宠 死狱)
 董贤(二十二为三公崩 (第 33a 页)
 门枢白发(汉五行志下上哀帝建平四年京师郡国/民聚会里巷阡陌博具歌舞祠西王母又)
 (传书曰毋告百姓佩此书者不死不信视门枢下当/有白发 杜邺
曰外家丁傅并侍帷幄指象以觉圣朝)
 (一曰此异乃王/太后葬之应) (第 18b 页)
陛下内推至诚深思其变则
咎异何足消灭如不留神听于庶事奢侈纵欲虽无变
异社稷之忧也钦字子夏目偏盲与茂陵 杜邺
同姓字
俱好学以才能称故京师谓钦为盲子夏钦乃作小冠
以自别于是更谓钦为小冠子夏钦素依附王氏说凤
曰礼 (第 11a 页)
阳侯而谭见音越度与音有隙
不受城门职而薨上闵悔之乃令成都侯立作特进领
城门兵得举吏如大将军府郎中魏都 杜邺
说音曰恩 (第 13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