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小學類
詩類
易類
四書類
五經總義類
詔令奏議類
別史類
地理類
故事類
編年類
史評類
目錄類
正史類
政書類
傳記類
史鈔類
載記類
類書類
藝術類
儒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当之按后汉鲁恭谏北伐曰今边境无事外夷重译

 至矣易曰有孚盈缶终来有他言甘雨满我之缶诚
 来有他而吉也以他为外国同此义
汉郊祀志 杜邺
说王商曰东邻杀牛不如西邻之礿祭
 谓礿祭是礿煮新菜以祭如蘋藻之类则礿与瀹同
 矣礼春祭曰礿汉郊祀志皆 (第 6b 页)
其反)(汉书地理志龟兹音丘慈)(汉书武纪废期有月期音期自
往年二月至今十四月期有馀月矣)
(汉书 杜邺
传抵垝师古曰毁也音诡一读与戏同服虔音羲)(汉书
礼乐志长丽瓒曰灵鸟也师古音离)
(汉书景十三王传白 …… (第 6a 页)
  虞(汉书礼乐志虞太一与娱同)(史记孝武纪海上燕齐怪迂之方士多相效音于汉书王吉传其言迂阔
音于)
(汉书东方朔传置守宫盂下今所谓钵盂也今字作钵盂)(史记贾生传于嗟墨墨汉书于嗟同扬雄

传于音吁)
(汉书扬雄传长杨赋吁师古曰吁疑怪之辞音于尚书帝曰吁注亦云疑怪之辞)(史记淮阴
侯传言语呕呕音吁汉书作姁呕许于反)
(汉书诸侯王表至虖阸䧢河洛之间音区)(史记赵世家取东胡
欧代地汉书梅福传以为汉欧除读作驱)
(汉书张欧传读作驱)(汉书郊祀志 杜邺
说王商前上甘泉先驱
失道礼乐志驱以刑罚并读作驱)
(汉书礼乐志敷与万物古敷字易震为敷)(汉书百官公 (第 8a 页)
  诖(汉书文帝纪诖误吏民音卦)(史记律书絓祸于越汉书王莽传不絓圣人之网读与挂同)
(汉书武纪祗而不解读曰解诗夙夜匪解)(史记律书拥兵阻阸厄卖反汉书诸侯王表至虖阸䧢河洛之间于懈反
狭也)
眦眦(汉书 杜邺
传报睚眦怨睚音厓举眼也眦即眦字目尼也孔光传厓眦莫不中伤厓五懈反眦仕懈
反)
(史记赵世家有如病不宿诫 (第 8a 页)
  揖(史记秦始皇纪搏心揖志音集汉书郊祀志揖五瑞与辑同诗螽斯羽揖揖兮)(史记高祖纪韩信等辑河
北辑与集同汉纪师古曰谓和合也礼乐志稍稍增辑晁错传和辑士卒并与集同春秋左氏传群臣辑睦)
(汉书

儿宽传统楫群元当作辑辑楫集三字并同)
(汉书郊祀志风波舟楫之危百官表楫濯王莽传度水不用舟楫音
集)
湿(史记贾生传长沙卑湿汉书律历志铜为物之至精不为燥湿变节与湿同)(汉书地理志北海郡
瓡即执字)
(汉书谷永传天所不飨什倍于前)(汉书韩延寿传郡中歙然音翕)(汉书张骞传布
就翕侯与翕同)
(史记周纪襄王告急于晋)(史记商君传安能邑邑待数十百年汉书 杜邺
传忿邑非之邑
于邑也又师丹传哀帝常内邑邑)


  二十七合二十八盍

  匝(汉书高帝纪迟明围宛城三 (第 11b 页)
(之则汉书近之说文非)(音羃汉书景十三王传歌曰发纷纷兮寘渠注寘音羃发羃历挂岸也)
(音潜汉书 杜邺
传岂将军忘湛渐之义委曲顺从湛音沈)(与俨同汉书严然总五经之眇论)(音删)
(吕氏春秋太子之不仁涿视 (第 16a 页)
  时习

学者学为君子为圣人习者如习射习仪之习学君子
圣人不可骤至故必以时渐习之若学宽大则于𥚹隘
时习之若学温和则于忿怒时习之若学恭敬则于慢
傲时习之若学良善则于狼戾时习之若学辞让则于
忿争时习之若学勤敏则于懈怠时习之当其事之时
而习则不虚习矣其习必成成则自有可喜故曰不亦
悦乎然此理则通论语所言皆可以尽故此句冠一书
之首深有意也(正龙舒/净土文)

  小学大学
汉张竦从 杜邺
学尤长 (第 74a 页)
小学邺
子林有雅材其正文字
过于邺竦故世言小学者由杜公师古曰小学谓文字
之学也(邺/传)古者八岁入小学周官保 (第 74a 页)
  初登于天

应劭曰明夷者明伤也初登于天者初为天子言以善
闻于天也后入于地者伤贤害仁佞恶在朝必以恶终
入于地也 (杜邺/
传注)
文举引易曰小人处盛位虽高必崩不盈其道不恒其
德而能以善终身未之有也是以初登于天后入于地
(盐 (第 11b 页)
  常棣
尔雅一书训释最古为功于诗书者不浅释木曰常棣
(舍人曰常棣/一一名棣)郭注今关西有棣树子如樱桃可食是
此诗与采薇之棣也又曰唐棣栘(舍人曰唐/棣一名栘)郭注今白
栘也似白杨江东呼夫栘则诗何彼秾矣与论语之棣
也毛传据以释诗当已宋子京(曰世人多误以常棣为/唐棣常棣于兄弟用之)
(唐棣栘也栘开而反合/者也此两物不相亲)陆农师(曰凡草木之华皆先合/而后开惟唐棣先开而)
(后合常棣华萼上承下覆甚相亲尔/棣从求言华萼相承辉荣相隶也)所辨皆明韩诗曰

夫栘燕兄弟也闵管蔡之失道也艺文类聚曰夫栘之
华萼不炜炜则误棣为栘久矣汉书 杜邺
传引诗李善
注谢宣远及曹子建表两引诗又李商隐诗(曰棠棣/黄华发)
作棠棣其误常为棠亦远矣又陆玑以常 (第 14a 页)
 享者维羊维牛也天之所以右我者则以我能仪式
 刑文王之典日靖四方非为牛羊故也天若福我文
 王则必享吾之祭矣 杜邺
云行秽登丰犹不蒙佑德
 修荐薄吉必大来言天之右我者非为牛羊之故惟
 能仪式刑文王之典故耳此典乃文王所 (第 30b 页)
答云孝经虽非郑注仆以为此书明百行之首不与仓
颉凡将之流同日语也仓颉古造字者司马相如作凡
将篇亦字学 杜邺
传邺从张吉学吉子竦又幼孤从邺学并著于世 (第 10a 页)
  亮阴(书经)亮闇(晋世家)凉阴(汉书)梁鹌

  于菟  乌䖘(说文)

  蜘蛛  蜘蛛(说文)

  妹喜  未嬉

  睚眦 (杜邺
传)厓眦(孔光传)

  魑魅(左氏)螭魅(史记)离□(略古)缡袜(路史) (第 12a 页)
字不正辄举刻焉又有草书
莫知谁始考其书形虽无厥谊亦是一时之变通也孝
宣时召通仓颉读者独张敞从之受凉州 刺史杜邺

人援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徵礼等百馀
人说文字于未央宫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侍郎扬
雄采以作 …… (第 12b 页)
也前代称左氏古学所载䌷绎三
代礼乐上纪牺炎唐虞禹汤周孔遗轶齐晋伯主尊奖
王室舍此何㩀焉又公榖二儒传经 子夏
二传乃孔徒
遗旨典则非后世所及西汉贾谊贾嘉相与纂继此道 (第 38b 页)
以皇后父孔乡侯傅晏为大司马
卫将军而帝舅阳安侯丁明为大司马骠骑将军临拜
日食诏举方正直言扶阳侯韦育举 杜邺
方正邺对曰
臣闻禽息忧国碎首不恨卞和献宝刖足愿之臣幸得
奉直言之诏无二者之危敢不极陈臣闻阳尊阴卑卑 (第 51a 页)
   禹 孔光 马宫 王商 史丹 傅喜 薛

   宣 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 师丹 扬雄
 卷第一百三
   王莽
 卷第一百四
  后汉
   刘圣公 刘盆子 (第 62a 页)
 胶西相董仲舒集二卷 骑都尉李陵集二卷 左
冯翊张敞集二卷 谏议大夫王褒集五卷 谏议大
夫刘向集六卷 射声校尉陈汤集二卷 丞相韦元

成集二卷 谏议大夫谷永集二卷 凉州 刺史杜邺
集五卷 骑都尉李寻集二卷 司空师丹集五卷
光禄大夫息夫躬集五卷 太中大夫扬雄集五卷
太中大夫刘歆集五 (第 32b 页)
熊历
五郡二千石三州牧刺史有能名惟中弟钦官不至而
最知名钦字子夏少好经书家富而目偏盲故不好为
吏茂陵 杜邺
与钦同姓字俱以材能称京师故衣冠谓
钦为 (第 56b 页)
杜子夏
以相别钦恶以疾见诋乃为小冠高广 …… (第 56b 页)
财二寸由是京师更谓钦为小冠 杜子夏
而邺为大冠 (第 57a 页)
杜子夏
云时帝舅大将军王凤以外戚辅政求贤知自
助凤父顷侯禁与钦兄缓相善故凤深知钦能奏请钦
为大将军武库令职间 (第 57a 页)
  萧望之(子育由/咸)冯奉世(子野王参逡/ 立)匡衡 张禹
   孔光 马宫 王商 史丹 傅喜 薛宣
  朱博 翟方进(子/义)谷永  杜邺 
何武 王嘉 (第 1a 页)
耕桑毋夺农时以慰绥元元之心防塞大奸之隙诸
夏之乱庶几可息矣永对奏天子甚感其言永于经书
汎为疏达与杜钦 杜邺
略等不能洽浃如刘向父子及
扬雄其于天官京氏易最密故善言灾异前后所上四
十馀事略相反覆专攻上身与后宫而 …… (第 16a 页)
馀永病二月有司奏请免故事公卿病辄赐告至永独
即时免数月卒于家本名并以尉氏樊并反更名永云 杜邺
(第 16b 页)
子夏
本魏郡繁阳人也祖父及父积功劳皆至
郡守武帝时徙于茂陵邺少孤其母张敞女邺壮从敞
子吉学问得其家书以孝廉 …… (第 16b 页)
重邺后以病去郎及商为大司马卫将军除邺主簿以
为腹心举侍御史哀帝即位迁为凉州 刺史邺
居职宽
舒少威严数年以病免是时帝祖母定陶傅太后称太
皇太后帝母丁姬称帝太后而皇后即傅太后从弟子
也傅 (第 17a 页)
 佛寺作白狼童子像于塔中以在河北所遇也仲德
 卒亦于庙立白狼童子坛每祭必祀之(南史/)
孝宣时召通仓颉读者独张敞从之授凉州 刺史杜邺
 沛人爰礼讲学大夫秦近亦能言之孝平时徵礼等
 百馀人说文字于未央宫中以礼为小学元士黄门 (第 33b 页)
  策然则贤良之未对策者亦可以为博士欤董仲
  舒辕固亦皆先为博士后举贤良
  按西都贤良策之载于史者晁董公孙杜钦谷永
   杜邺
而已仲舒最醇正又值武帝即位之始初心
  清明故异其对而复再三询叩得以罄其所学弘
  素曲学又值不称旨 …… (第 7b 页)
 盖宽饶(以郎/举迁)
 (谏大/夫) 孔光(以议郎举迁/授谏大夫) 谷永(以太常丞举/待诏公车) 
 邺(以凉州刺史举/不及拜官卒)
 何武(以太守卒史举/迁授谏大夫) 辕固(以/清)
 (河王太傅举/寻罢归里) 黄霸(以丞相长史举 (第 11b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