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類
詩類
地理類
編年類
目錄類
別史類
傳記類
政書類
正史類
紀事本末類
史評類
雜史類
詔令奏議類
史鈔類
類書類
儒家類
總集類
別集類
禪宗部類
明兵科给事中徐孚远朝监国鲁王于舟山,擢左佥都御史。
孚远字闇公,华亭人。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举于乡,与夏允彝、陈子龙 、何 刚皆有声几社中。寇祸既炽,阴求健儿侠客。南都亡,赞夏允彝起兵;隆武帝授福州推官。已而,以张肯堂荐,进 (第 781 页)
孚远字闇公,华亭人。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举于乡,与夏允彝、陈子龙 、何 刚皆有声几社中。寇祸既炽,阴求健儿侠客。南都亡,赞夏允彝起兵;隆武帝授福州推官。已而,以张肯堂荐,进 (第 781 页)
陈子龙字卧子,青浦人也。父所闻,天启壬戌进士。子龙天才绝出伦辈,少而知名于时,与槜李夏允彝为生死交。崇祯丁丑登第,授绍兴府推官。十六年,寇患已深,朝野之议,有欲出皇太子降南京以防未然。东阳人许都颇好事,游学于槜李,其师 何刚
谓之曰,天下多事,将及于江南,子所居,江南精兵处也,盍结其豪杰以待变:此江右夷吾之业也。都信之,归而 (第 9 页)
聚众数千。东阳知县桐城姚孙乐家富羡,以其乡邑不可居,迁其资于官所;都众无粮,囚孙乐劫其资。都不得已,遂攻下三城,浙东震动。子龙知都非欲反,往说降之,誓以不杀;而巡抚御史左光先斩都,子龙仓卒,不能得之光先,深以为恨。迁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终养祖母。毅宗伟其定乱,改兵科给事中。子龙闻寇逼京畿,与夏允彝、 何刚 等操练水师,欲从津门入援,而北都已陷。弘光即位,马士英自以援立不狎人望,尽疑当世高名之士意在潞王,而 (第 9 页)
聚众数千。东阳知县桐城姚孙乐家富羡,以其乡邑不可居,迁其资于官所;都众无粮,囚孙乐劫其资。都不得已,遂攻下三城,浙东震动。子龙知都非欲反,往说降之,誓以不杀;而巡抚御史左光先斩都,子龙仓卒,不能得之光先,深以为恨。迁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终养祖母。毅宗伟其定乱,改兵科给事中。子龙闻寇逼京畿,与夏允彝、 何刚 等操练水师,欲从津门入援,而北都已陷。弘光即位,马士英自以援立不狎人望,尽疑当世高名之士意在潞王,而 (第 9 页)
二十三日,北师渡河如无人。百姓王诏奏镇兵南避抄掠状,不问。以杨文骢巡抚苏、松五府。北师由天长、六合南下,广昌伯良佐以其众北降,东平伯泽清屯淮南观望。北师攻扬州,城中兵仅三千人;可法三疏乞援,报闻。北豫王复以书招可法,可法不启
;曰:『国朝无降宰相』。城破,死之。时同难者,为监军道吴尔埙、督饷佥事黄铉、兵部员外 何刚 、主事施凤仪、知府任民育、管粮通判吴道隆及侨寓原任兵部侍郎张伯鲸、兵部尚书卫胤文(又礼贤馆诸赞画,不 (第 20 页)
;曰:『国朝无降宰相』。城破,死之。时同难者,为监军道吴尔埙、督饷佥事黄铉、兵部员外 何刚 、主事施凤仪、知府任民育、管粮通判吴道隆及侨寓原任兵部侍郎张伯鲸、兵部尚书卫胤文(又礼贤馆诸赞画,不 (第 20 页)
论曰:明末以潞易福,或不奖士英,张诸逆魏之党;顾柔易无远谋,其不能用四镇以有成,一也。如楚华堞之言详矣;而必以「安民」二字文其悸、驰慈誉,是求为匹夫者耳。福望懿文太子园而泣,得伪太子而怆然动于心,犹存至性;潞并无念祖之诚,为匹夫尚缺是,故为匹夫而不可得。
(--见原书「列传」之四)
抗运诸臣列传
史可法(任民育、吴尔埙、 何刚 、施凤仪、黄铉、吴道隆、卫胤文及卢泾林等六人、武职乙邦才、刘肇基、龚尧臣及马应奎等十二人、周志畏) …… (第 79 页)
北师经天长、六合,广昌良佐以其众降;而东平泽清屯淮南观望。可法与中军胡茂祯专为城守计,以控大江,标兵仅三千人;驰檄请援,不报。乃调兵部员外郎 何刚 水师于白杨河,亦调总兵李栖凤入援;而船只、火器,多为刘泽清所攫去。四月十七日,北师抵扬州西门;使人谕 (第 84 页)
可法降。可法誓死不夺,发马兵数百,与北师对仗;卤三人,斩首十六。北师故匿其精锐,索话;可法令故降彝从副将出陈答之。返云:『所见不过许定国故标而已』。城中欢然,谓敌易办也。可法复血书寸纸,请急救勿缓;不报。乃与知府任民育及 何刚 、刘肇基、乙邦才、楼挺、庄子固等昼夜乘城,誓以死守。北师豫王知可法与士英二,使李遇春奉王檄至,曰:『 …… (第 84 页)
时同殉扬州者,知府任民育,字时泽;济宁人。由甲子举人,守济宁有功,可法荐知扬州。驱妻子置一室中,纵火焚之;乃吉服持印坐堂上,被执,不屈死。监军道吴尔埙,字介子;崇德人,癸未进士。投缳大东门,不死;掷水,又不死。兵部员外 何刚, 字悫人,上海人;庚午乡荐。以赞书出镇白杨河引还,运饷徐、泰间。方谒可法,可法令出城;刚曰:『为国家死 (第 85 页)
(--见原书「列传」之四)
抗运诸臣列传
史可法(任民育、吴尔埙、 何刚 、施凤仪、黄铉、吴道隆、卫胤文及卢泾林等六人、武职乙邦才、刘肇基、龚尧臣及马应奎等十二人、周志畏) …… (第 79 页)
北师经天长、六合,广昌良佐以其众降;而东平泽清屯淮南观望。可法与中军胡茂祯专为城守计,以控大江,标兵仅三千人;驰檄请援,不报。乃调兵部员外郎 何刚 水师于白杨河,亦调总兵李栖凤入援;而船只、火器,多为刘泽清所攫去。四月十七日,北师抵扬州西门;使人谕 (第 84 页)
可法降。可法誓死不夺,发马兵数百,与北师对仗;卤三人,斩首十六。北师故匿其精锐,索话;可法令故降彝从副将出陈答之。返云:『所见不过许定国故标而已』。城中欢然,谓敌易办也。可法复血书寸纸,请急救勿缓;不报。乃与知府任民育及 何刚 、刘肇基、乙邦才、楼挺、庄子固等昼夜乘城,誓以死守。北师豫王知可法与士英二,使李遇春奉王檄至,曰:『 …… (第 84 页)
时同殉扬州者,知府任民育,字时泽;济宁人。由甲子举人,守济宁有功,可法荐知扬州。驱妻子置一室中,纵火焚之;乃吉服持印坐堂上,被执,不屈死。监军道吴尔埙,字介子;崇德人,癸未进士。投缳大东门,不死;掷水,又不死。兵部员外 何刚, 字悫人,上海人;庚午乡荐。以赞书出镇白杨河引还,运饷徐、泰间。方谒可法,可法令出城;刚曰:『为国家死 (第 85 页)
壬戌(初六日),召「逆案」阮大铖冠带陛见。户科给事中罗万象、御史王孙蕃、陈良弼、大理寺丞詹兆恒、应天府丞郭维经、怀远侯常延龄等交章谏,宏图请九卿议,与士英忤;曰广以中旨用人争之,不得。各疏求去,不许。吕大器劾士英卖官鬻爵罪,不听。刘良佐率兵攻临淮不克,移驻寿州。兵科给事中陈子龙疏请兵部主事 何刚
练水师 …… (第 8 页)
丁丑(二十五日),我大清兵克扬州,督师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扬州知府任民育等死之。甘肃团练总兵官刘肇基及原任兵部右侍郎张伯鲸等俱遇害,总督兵部侍郎卫胤文、监纪主事 何刚 先后赴水死(详「忠义」传)。
戊寅(二十六日),召对群臣,王铎犹请经筵讲期。
五月壬午朔,以 …… (第 32 页)
大学士,命百官郊饯,给银二十万两。可法请以总兵刘肇基、李栖凤、于永绶、卜从善、金声桓随征,荐举人李蘧 、主事何 刚军前监纪;从之。又请发铜甲、铜锅、倭刀、团牌、红夷炮并色绢、白布一应军需;诏户部即结。 …… (第 152 页)
既高杰率所部北驻徐州,可法进驻清江浦;奏以李成栋为徐州总兵官、贺大成为藩标先锋总兵官、陆逊之为大梁屯田佥事、胡蕲忠知睢州、冷时中为开封通判、李长康为开封推官,以经略中原。命标下总兵李世春驻泗州、张天禄驻瓜州、许大成领忠贯营李栖凤驻睢宁、刘肇基驻高家集、张士仪驻王家楼、沈通明驻白洋河,马应魁为中军副将,翟天葵、陶匡明为旗鼓,汪一诚为参将,以分任防;河副使黄铉 、主事何 刚、知县吴道正分理粮饷,知县应廷吉为军前监纪。又与诸镇分汛地,听自择便利;其王家营而北至宿迁最冲要, …… (第 159 页)
夏四月朔,淮南告警;可法将移镇泗州护祖陵,命幕僚载辎重先行。会左良玉犯阙,上手诏可法督诸军入援。可法言:『北兵日逼,请留诸军迎敌;亲往谕良玉,要与俱西。有功则割地王之,勿听而后击之』。诏书切责。乃合诸军倍道抵浦口,将入朝面陈;而我兵已入亳州,诏还师北御。驰至天长,檄诸将救盱眙;单骑先进,不避风雨。忽报盱眙已降,援将侯方岩全军败没;昼夜兼行抵泗州,守将李遇春已举城叛。可法一日夜冒雨奔回扬州,尚未食而城中鬨;传许定国领北兵至,将歼高氏以绝冤雠。是夜五鼓,高兵斩关出奔泰州,牲畜、舟楫为之一空。戊辰(十六日),监饷郎中黄日芳檄川将胡尚友、韩尚良领所部驻茱萸湾,应廷吉帅移泗诸军屯瓦窑铺,以为犄角。己巳(十七日) ,主事何 刚以忠贯营兵来会。方午食,而北哨突至,射杀廷吉家丁,众大骇;川将 …… (第 164 页)
同时诸生叶尚高于上丁释奠日,倚庙柱詈当事;鞭箠,下狱死。邹钦尧、邹之琦,俱赴水死。
夏允彝字彝仲,华亭人。弱冠举于乡,博学、工属文。长洲杨廷枢、太仓张溥等结复社,允彝与同邑陈子龙 、何 刚、徐孚远辈亦结几社相应和,名重海内。
崇祯丁丑(一六三七),与子龙同成进士,授长乐知县。善决事 …… (第 239 页)
冷孟銋,不知何许人。党于孙可望;密敕之狱尽置十八人于死者,孟銋劝之也。及李定国奉上入滇,党逆诸臣皆不问;授孟銋兵部左侍郎,巡抚贵州。戊戌(一六五八),王师取贵阳,守将马进忠遁,孟銋被执;谕薙发,骂不绝口而死。
刘湘客,西安人。为诸生时,有盛名。崇祯末,上 海何 刚以荐举为职方主事;疏言『湘客与某某,皆忧时有心;乞诏起之』!未及行而北都陷。
永历帝建号粤西, …… (第 401 页)
浙东亡,隐山中。贫甚,赁田以食,佐以医、卜。丁未(一六六七)八月,卒。
徐孚远字闇公,华亭人。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举于乡;故太师阶之支孙也。与同里夏允彝、陈子龙 、何 刚以经济学,有声几社中。以寇祸亟,求健儿、侠客,联络部署为勤王之备。及子龙任绍兴推官,孚远引东阳许都 …… (第 506 页)
俊、御史易应昌、房可壮等;并可之。又上防守要策,言『防江之计莫过水师,海舟之设更不容缓。请专委兵部主 事何 刚训练』!又疏备三害,请收复襄阳:皆当时至计,而莫之能用也。寻户部尚书张有誉以内批升用;子龙疏言:『 …… (第 535 页)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撰
列传第四十二
忠 义(一)
何刚 任民育(曲从直、王缵爵、周志畏、罗伏龙、杨振熙等、高孝缵等)
文震亨(顾所受、殷献 …… (第 625 页)
傅云龙(金丽泽、涂世名) 洪有桢 毛协恭(补) 郭符甲(诸葛斌)
叶翼云(弟翼俊、陈鼎) 杨廷枢 刘曙 华允诚(从孙尚濂)
何刚字悫人,上海人;崇祯庚午(一六三0)举人。英毅,有才略。见海内乱作, …… (第 625 页)
会贼逼京师,陈子龙、夏允彝以二千人联海舟达天津为缓急计。南都立,子龙入为给事中;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之设,更不容缓。臣昔召募得二千人 ,请 委何刚训练』!从之。九月,命防篙子港,转本司员外郎。时朝廷草创,庶务繁兴;刚言:『臣请陛下三年之内, (第 626 页)
丁丑(二十五日),我大清兵克扬州,督师兵部尚书大学士史可法、扬州知府任民育等死之。甘肃团练总兵官刘肇基及原任兵部右侍郎张伯鲸等俱遇害,总督兵部侍郎卫胤文、监纪主事 何刚 先后赴水死(详「忠义」传)。
戊寅(二十六日),召对群臣,王铎犹请经筵讲期。
五月壬午朔,以 …… (第 32 页)
大学士,命百官郊饯,给银二十万两。可法请以总兵刘肇基、李栖凤、于永绶、卜从善、金声桓随征,荐举人李蘧 、主事何 刚军前监纪;从之。又请发铜甲、铜锅、倭刀、团牌、红夷炮并色绢、白布一应军需;诏户部即结。 …… (第 152 页)
既高杰率所部北驻徐州,可法进驻清江浦;奏以李成栋为徐州总兵官、贺大成为藩标先锋总兵官、陆逊之为大梁屯田佥事、胡蕲忠知睢州、冷时中为开封通判、李长康为开封推官,以经略中原。命标下总兵李世春驻泗州、张天禄驻瓜州、许大成领忠贯营李栖凤驻睢宁、刘肇基驻高家集、张士仪驻王家楼、沈通明驻白洋河,马应魁为中军副将,翟天葵、陶匡明为旗鼓,汪一诚为参将,以分任防;河副使黄铉 、主事何 刚、知县吴道正分理粮饷,知县应廷吉为军前监纪。又与诸镇分汛地,听自择便利;其王家营而北至宿迁最冲要, …… (第 159 页)
夏四月朔,淮南告警;可法将移镇泗州护祖陵,命幕僚载辎重先行。会左良玉犯阙,上手诏可法督诸军入援。可法言:『北兵日逼,请留诸军迎敌;亲往谕良玉,要与俱西。有功则割地王之,勿听而后击之』。诏书切责。乃合诸军倍道抵浦口,将入朝面陈;而我兵已入亳州,诏还师北御。驰至天长,檄诸将救盱眙;单骑先进,不避风雨。忽报盱眙已降,援将侯方岩全军败没;昼夜兼行抵泗州,守将李遇春已举城叛。可法一日夜冒雨奔回扬州,尚未食而城中鬨;传许定国领北兵至,将歼高氏以绝冤雠。是夜五鼓,高兵斩关出奔泰州,牲畜、舟楫为之一空。戊辰(十六日),监饷郎中黄日芳檄川将胡尚友、韩尚良领所部驻茱萸湾,应廷吉帅移泗诸军屯瓦窑铺,以为犄角。己巳(十七日) ,主事何 刚以忠贯营兵来会。方午食,而北哨突至,射杀廷吉家丁,众大骇;川将 …… (第 164 页)
同时诸生叶尚高于上丁释奠日,倚庙柱詈当事;鞭箠,下狱死。邹钦尧、邹之琦,俱赴水死。
夏允彝字彝仲,华亭人。弱冠举于乡,博学、工属文。长洲杨廷枢、太仓张溥等结复社,允彝与同邑陈子龙 、何 刚、徐孚远辈亦结几社相应和,名重海内。
崇祯丁丑(一六三七),与子龙同成进士,授长乐知县。善决事 …… (第 239 页)
冷孟銋,不知何许人。党于孙可望;密敕之狱尽置十八人于死者,孟銋劝之也。及李定国奉上入滇,党逆诸臣皆不问;授孟銋兵部左侍郎,巡抚贵州。戊戌(一六五八),王师取贵阳,守将马进忠遁,孟銋被执;谕薙发,骂不绝口而死。
刘湘客,西安人。为诸生时,有盛名。崇祯末,上 海何 刚以荐举为职方主事;疏言『湘客与某某,皆忧时有心;乞诏起之』!未及行而北都陷。
永历帝建号粤西, …… (第 401 页)
浙东亡,隐山中。贫甚,赁田以食,佐以医、卜。丁未(一六六七)八月,卒。
徐孚远字闇公,华亭人。崇祯壬午(一六四二),举于乡;故太师阶之支孙也。与同里夏允彝、陈子龙 、何 刚以经济学,有声几社中。以寇祸亟,求健儿、侠客,联络部署为勤王之备。及子龙任绍兴推官,孚远引东阳许都 …… (第 506 页)
俊、御史易应昌、房可壮等;并可之。又上防守要策,言『防江之计莫过水师,海舟之设更不容缓。请专委兵部主 事何 刚训练』!又疏备三害,请收复襄阳:皆当时至计,而莫之能用也。寻户部尚书张有誉以内批升用;子龙疏言:『 …… (第 535 页)
前翰林院检讨加詹事府赞善衔六合徐鼒撰
列传第四十二
忠 义(一)
何刚 任民育(曲从直、王缵爵、周志畏、罗伏龙、杨振熙等、高孝缵等)
文震亨(顾所受、殷献 …… (第 625 页)
傅云龙(金丽泽、涂世名) 洪有桢 毛协恭(补) 郭符甲(诸葛斌)
叶翼云(弟翼俊、陈鼎) 杨廷枢 刘曙 华允诚(从孙尚濂)
何刚字悫人,上海人;崇祯庚午(一六三0)举人。英毅,有才略。见海内乱作, …… (第 625 页)
会贼逼京师,陈子龙、夏允彝以二千人联海舟达天津为缓急计。南都立,子龙入为给事中;言『防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之设,更不容缓。臣昔召募得二千人 ,请 委何刚训练』!从之。九月,命防篙子港,转本司员外郎。时朝廷草创,庶务繁兴;刚言:『臣请陛下三年之内, (第 626 页)
自燕都沦丧,怀生之伦,莫不饮痛。然大河南北虽经蹂躏,而吴、楚、闽、粤、滇、黔疆域如故也。于是,紫盖渡江,南都拥立;以伦、以序,福王为正。史大司马忠亮日月,招徕耆旧,奋扬师旅。时则高弘图、姜曰广左右一人,张慎言、徐石麒代为冢宰,张有誉、顾锡畴并列六卿,起刘宗周为亚相、郑諠为大理,翰林则陈子壮、刘同升、赵士春,卿尹则侯峒曾、姚思
孝、詹兆恒、郭维经,台谏则马嘉植、熊汝霖、章正宸、陈子龙、沈宸荃、游有伦、乔可聘、郭贞一,部曹则夏允彝、吴嘉胤、黄端伯、 何刚 、钱旃;群贤济济,布在殿陛。方将校七萃,阅六师,和强邻,剪仇寇;众庶喁喁,想望中兴。即未能飙起云蔚, (第 14 页)
孝、詹兆恒、郭维经,台谏则马嘉植、熊汝霖、章正宸、陈子龙、沈宸荃、游有伦、乔可聘、郭贞一,部曹则夏允彝、吴嘉胤、黄端伯、 何刚 、钱旃;群贤济济,布在殿陛。方将校七萃,阅六师,和强邻,剪仇寇;众庶喁喁,想望中兴。即未能飙起云蔚, (第 14 页)
城,急檄防河诸镇兵赴援,李栖凤、张天禄等皆不听。刘肇基、乙邦才、楼挺、庄子固等各率所部入城,可法乃与 主事何刚
、知府任民育及肇基等昼夜乘城。降将李遇春持豫王檄,至城下招可法,可法登陴骂之。遇春曰:公忠义闻华夏而 (第 63 页)
痕卷八
四明西亭凌雪纂修
列传九 凌駉、 何刚(附徐孚远) 、祁彪佳、陈潜夫、王瑞旃
凌駉,字龙翰,歙县人。崇祯癸未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赞画督师李建泰 …… (第 119 页)
军犄角,大势在我,中原尚可徐收。即不然,大兵南驰,亦未能传檄定也。豫心重駉,不忍杀之;有以哉!
何刚, 字人,上海人也。庚午举于乡。为人英毅有才略。知天下将乱,与其同郡士结几社,诋诽迂儒徐言踽步之辈,而 …… (第 120 页)
兵金华。福王立,陈子龙入为给事中。言:守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之说,更不容缓。臣昔召募得二千人,请委 何刚 训练。从之。九月,命防篙子港,转本司员外郎。时,朝廷草创,庶务繁兴,皆非所急。刚言:臣请陛下三年之内 …… (第 121 页)
日云。
凌駉以下五人者,皆济世才也。 何刚 、潜夫,倜傥奇伟。凌駉、彪佳,沉深有谋,辅以儒术焉。使畀之重任,未必不足以削平祸乱。而卒无成者何也? (第 127 页)
四明西亭凌雪纂修
列传九 凌駉、 何刚(附徐孚远) 、祁彪佳、陈潜夫、王瑞旃
凌駉,字龙翰,歙县人。崇祯癸未进士,授兵部职方司主事,赞画督师李建泰 …… (第 119 页)
军犄角,大势在我,中原尚可徐收。即不然,大兵南驰,亦未能传檄定也。豫心重駉,不忍杀之;有以哉!
何刚, 字人,上海人也。庚午举于乡。为人英毅有才略。知天下将乱,与其同郡士结几社,诋诽迂儒徐言踽步之辈,而 …… (第 120 页)
兵金华。福王立,陈子龙入为给事中。言:守江之策,莫过水师;海舟之说,更不容缓。臣昔召募得二千人,请委 何刚 训练。从之。九月,命防篙子港,转本司员外郎。时,朝廷草创,庶务繁兴,皆非所急。刚言:臣请陛下三年之内 …… (第 121 页)
日云。
凌駉以下五人者,皆济世才也。 何刚 、潜夫,倜傥奇伟。凌駉、彪佳,沉深有谋,辅以儒术焉。使畀之重任,未必不足以削平祸乱。而卒无成者何也? (第 127 页)
孝缵,字申伯,书其衣云:『首阳志,睢阳气,不二其心,古今一致』。自经
先师位前。
士琇,设烈皇帝之位,与其弟同缢。
附录: 何刚, 字悫人,华亭人也。以职方司主事监阁部军,兵溃被杀。钱应式女自缢。刘乙然妻周氏与其女同缢。其死难而姓名 (第 87 页)
先师位前。
士琇,设烈皇帝之位,与其弟同缢。
附录: 何刚, 字悫人,华亭人也。以职方司主事监阁部军,兵溃被杀。钱应式女自缢。刘乙然妻周氏与其女同缢。其死难而姓名 (第 87 页)
阁部请印七颗,设督饷道印一颗,以原任副使黄铉掌之。监军道印一颗,以原任副使高岐凤掌之。行军兵部职方司郎中印一颗,以黄日芳掌之;同其官者,为秦士旂主事、 何刚
、施凤仪等。监饷同知一员,以知县吴道玉署之,无印。监纪推官印一颗,先后 …… (第 5 页)
阁标张天禄为前锋镇,驻瓜州。许大成为游击,领忠贯营。李栖凤为甘肃镇,驻睢宁。刘肇基仍总兵官,驻高家集。张士仪为河协镇,驻王家楼。沈通明为参将,驻白洋河。
黄铉督理粮饷,往来常、镇; 何刚 催趱粮饷,往来苏、松。兼理忠贯营事。高岐凤为监军道,同李栖凤协防睢宁。高日芳为行军职方郎中,秦士奇、 …… (第 10 页)
十六日,北氛日极;黄日芳檄川将胡尚友、韩尚谅各领本部扎营茱萸湾,以为声援。应廷吉帅诸军来会,屯瓦窑铺,以为犄角。是日,田、刘撤兵回淮安矣。
十七日,移泗诸军驻瓦窑铺, 何刚 率忠贯营兵来会。时方至午食,北哨陡至,射倒棐臣家丁;众大骇愕,诸君执三眼鎗逐之。既退,复奔邵伯镇,遇 …… (第 24 页)
十八日,城守毖严。公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前锋镇移军天灵洲矣。午刻,公檄黄日芳驻邵伯镇,即为汛地;秦士奇副之。黄铉趱粮未回,以东省未任监军道孙芝秀署督粮道事,应廷吉副之,驻邵伯镇,转运粮储;胡、韩二将,往来护送。
十九日,公檄 何刚 督所部兵入城守卫;刘肇基率所部兵亦至,遂共入城。城陷日,刚以弓弦自经死。
二十日,北兵以大未至 (第 24 页)
阁标张天禄为前锋镇,驻瓜州。许大成为游击,领忠贯营。李栖凤为甘肃镇,驻睢宁。刘肇基仍总兵官,驻高家集。张士仪为河协镇,驻王家楼。沈通明为参将,驻白洋河。
黄铉督理粮饷,往来常、镇; 何刚 催趱粮饷,往来苏、松。兼理忠贯营事。高岐凤为监军道,同李栖凤协防睢宁。高日芳为行军职方郎中,秦士奇、 …… (第 10 页)
十六日,北氛日极;黄日芳檄川将胡尚友、韩尚谅各领本部扎营茱萸湾,以为声援。应廷吉帅诸军来会,屯瓦窑铺,以为犄角。是日,田、刘撤兵回淮安矣。
十七日,移泗诸军驻瓦窑铺, 何刚 率忠贯营兵来会。时方至午食,北哨陡至,射倒棐臣家丁;众大骇愕,诸君执三眼鎗逐之。既退,复奔邵伯镇,遇 …… (第 24 页)
十八日,城守毖严。公檄各镇援兵,无一至者;前锋镇移军天灵洲矣。午刻,公檄黄日芳驻邵伯镇,即为汛地;秦士奇副之。黄铉趱粮未回,以东省未任监军道孙芝秀署督粮道事,应廷吉副之,驻邵伯镇,转运粮储;胡、韩二将,往来护送。
十九日,公檄 何刚 督所部兵入城守卫;刘肇基率所部兵亦至,遂共入城。城陷日,刚以弓弦自经死。
二十日,北兵以大未至 (第 24 页)
九月,公还扬州,定从征文武官经制俸廪之数。铸印七:一为督饷道,以黄铉掌之。一为监军道,以高岐凤掌之。一为行军兵备职方司郎中,以黄日芳、秦士奇、 何刚
、施凤仪先后掌之。一为监纪推官,以陆逊之、应廷吉、刘景绰、梁以樟、吕彦良先后掌之。一为督师大厅副总兵 …… (第 53 页)
尚文、韩尚谅营茱萸湾,应廷吉率诸军来会,营瓦窑铺以为犄角。史公檄召各镇兵来援,皆观望不进,惟刘肇基、 何刚 率所部兵入城共守。城陷之日, (第 58 页)
何刚 以弓弦自缢死(刚,上海举人,崇祯十七年正月上书烈皇帝请缨自效者也)。肇基以北兵未集,请乘其不备,背城 …… (第 58 页)
难死,其最著者为提督刘肇基、总兵庄子固、乙邦才、故兵部尚书张伯鲸、翰林院庶吉士吴尔埙、兵部职方司主事 何刚 、兵科给事中施凤仪、督饷佥事黄铉、通判吴道隆、扬州知府任民育、江都知县罗伏龙、原任知县周志畏、监饷知 (第 60 页)
尚文、韩尚谅营茱萸湾,应廷吉率诸军来会,营瓦窑铺以为犄角。史公檄召各镇兵来援,皆观望不进,惟刘肇基、 何刚 率所部兵入城共守。城陷之日, (第 58 页)
何刚 以弓弦自缢死(刚,上海举人,崇祯十七年正月上书烈皇帝请缨自效者也)。肇基以北兵未集,请乘其不备,背城 …… (第 58 页)
难死,其最著者为提督刘肇基、总兵庄子固、乙邦才、故兵部尚书张伯鲸、翰林院庶吉士吴尔埙、兵部职方司主事 何刚 、兵科给事中施凤仪、督饷佥事黄铉、通判吴道隆、扬州知府任民育、江都知县罗伏龙、原任知县周志畏、监饷知 (第 60 页)
其弟都督文耀、太康伯张国纪、驸马巩永固,举家焚死。武臣周遇吉、内臣黄承恩。南都死难,如高倬、刘邦弼、 何刚
、钱、祁彪佳、吴嘉胤、陈于偕、勋臣靖南侯黄得功、鲁之玙、侯承父子、陈天叙等,皆争光日月,与二党皆中 (第 39 页)
御书敕督师李建泰:『朕仰承天命,继祖宏图。自戊辰至今甲申,十有七年,未能修德尊贤,化行海宇。以致兵灾连岁,民罹兵戈,流毒直省。朝廷不得已用兵剿除,本为安民。今卿代朕亲征,鼓锐忠勇,表扬节义,奖励廉能,选拔豪杰。其骄怯逗玩之将,贪酷倡逃之吏,妖言惑众之人,违误军粮之辈,情真罪当,以尚方从事。行间一切调度赏罚,俱不中制。卿宜临时而决,好谋而成。剿则真剿,歼渠宥胁,一人勿得妄杀;抚则真抚,投戈放遣为民,从此安生。以卿忠献壮略,品望素隆,办此裕如,特兹简任,告庙授节,正阳亲荐。愿卿早荡妖氛,旋师奏捷,晋爵鼎彝铭钟;内外各官,从优叙用。朕乃亲迎宴赏,共享太平。须将代朕亲征,安民靖乱至意,通行示谕,咸使闻知』!
己巳,上海县 举人何刚 疏言:『臣见时事维艰,率进狂瞽,犹以前疏未尽,请毕其说。臣窃惟创业与守成异。创业法令简,文武各效,求 (第 71 页)
己巳,上海县 举人何刚 疏言:『臣见时事维艰,率进狂瞽,犹以前疏未尽,请毕其说。臣窃惟创业与守成异。创业法令简,文武各效,求 (第 71 页)
被擒,虏得而脔之,其子丘萃同时就死;苏州之陷,有徐汧、盛王赞;松江之陷,有葛麟、卢象观;扬州之陷,有 何刚
、施凤仪、吴尔埙:岂非秉彝之好、气义激扬,位无尊卑,不谋而合哉!夫犬马犹知故主、匹夫匹妇尚矜名节,乃 (第 8 页)
癸巳,户部尚书倪元璐等请以浙省乡绅团练乡兵,浙西则推徐石麒、钱继登佐之,浙东则推刘宗周、羌应甲佐之;于保伍中简练乡勇,实行古弓弩社法。从之。
授贡士 何刚 兵部职方司主事,练东阳、义乌兵。刚上收人、用将、行兵三策;下部议行之。
丙申,以都督同知方国安为 (第 307 页)
授贡士 何刚 兵部职方司主事,练东阳、义乌兵。刚上收人、用将、行兵三策;下部议行之。
丙申,以都督同知方国安为 (第 307 页)
扬州知府王民育,济宁人;扬州破,绯衣端坐堂上,见杀;阖门赴井死(见明史及辑览)。
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升任遵义知府 何刚, 上海人;在扬州佐史可法拒守,城破,投井死(见明史及辑览)。
水师总兵官、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翁之琪 (第 30 页)
兵部职方司员外郎升任遵义知府 何刚, 上海人;在扬州佐史可法拒守,城破,投井死(见明史及辑览)。
水师总兵官、中军都督府都督同知翁之琪 (第 30 页)
陈子龙,字卧子,青浦人。父所闻,天启壬戌进士。公天才绝出伦辈,少而知名于时;与槜李夏允彝为生死交。举丁丑进士,授绍兴府推官。十六年,寇患已深,朝野之议,有欲出皇太子于南京以防未然。东阳人许都颇好事,游于槜李,其师 何刚
谓之曰:『天下多事,将及于江南。子所居,江南精兵处也;盍结其豪杰以待变,此江左夷吾之业也』!都信之, (第 109 页)
归而聚众数千。东阳知县桐城姚孙棐家富,棐以其乡邑不可居,迁其资于官所;都众无粮,因劫孙棐资。都不得已,攻下三城,浙东震动。公知都非欲反者,往说降之,誓以不杀;而巡按御史左光先斩都以徇。公仓卒不能得之光先,深以为恨。迁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终养祖母。毅宗伟其定乱,改兵科给事中。公闻寇逼京圻,与夏允彝、 何刚 等练水师,欲从津门入援,而北都已陷。弘光即位,马士英自以援立不协人望,遂尽疑当世知名之士意在潞王;而 (第 109 页)
归而聚众数千。东阳知县桐城姚孙棐家富,棐以其乡邑不可居,迁其资于官所;都众无粮,因劫孙棐资。都不得已,攻下三城,浙东震动。公知都非欲反者,往说降之,誓以不杀;而巡按御史左光先斩都以徇。公仓卒不能得之光先,深以为恨。迁南京吏部文选司主事,终养祖母。毅宗伟其定乱,改兵科给事中。公闻寇逼京圻,与夏允彝、 何刚 等练水师,欲从津门入援,而北都已陷。弘光即位,马士英自以援立不协人望,遂尽疑当世知名之士意在潞王;而 (第 109 页)
十九戊申,凤督马士英奏太湖疏防失守,中书张同敞奏劫丰破窖,是兵非贼,命该部行檄督抚,即擒枭示。郧阳推官朱翊辨奏,周士奇以郧人监郧,弃城先遁,平阳镇臣陈尚知投贼为前驱。
东阳许都
二十己酉,上海 举人何刚, 言忠义智勇之士,在浙则有东阳、义乌,昔时名将、劲兵多出其地。臣熟知东阳生员许都,天性忠孝,素裕韬钤, (第 400 页)
一见知人,能与士卒同甘苦,乞用许都以作率。东义徽歙二方之奇才,臣愿以布衣奔走,联络悉遵戚继光法,申详
约束,开道忠义,一岁之馀,可使赴汤蹈火。臣见进士姚奇允、夏供祐、桐城生员周岐、陕西生员刘湘客、山西举人韩林,皆忧时有心,乞颁手诏,会天下豪杰,则忠义智勇,莲袂而起,助皇上建业矣。二十二日辛亥,上谕吏、兵、刑三部, 举人何刚 条奏,尽多可采,著授职方主事,即令往东阳、义乌联络义勇,练成劲旅,以资剿寇之用。又允 (第 401 页)
何刚 奏,许都、姚奇允作何委用,该部速议。二月二十二辛巳,御史吴邦臣奏浙寇立剪,谕部陈子龙、蒋若来才长定乱 (第 401 页)
东阳许都
二十己酉,上海 举人何刚, 言忠义智勇之士,在浙则有东阳、义乌,昔时名将、劲兵多出其地。臣熟知东阳生员许都,天性忠孝,素裕韬钤, (第 400 页)
一见知人,能与士卒同甘苦,乞用许都以作率。东义徽歙二方之奇才,臣愿以布衣奔走,联络悉遵戚继光法,申详
约束,开道忠义,一岁之馀,可使赴汤蹈火。臣见进士姚奇允、夏供祐、桐城生员周岐、陕西生员刘湘客、山西举人韩林,皆忧时有心,乞颁手诏,会天下豪杰,则忠义智勇,莲袂而起,助皇上建业矣。二十二日辛亥,上谕吏、兵、刑三部, 举人何刚 条奏,尽多可采,著授职方主事,即令往东阳、义乌联络义勇,练成劲旅,以资剿寇之用。又允 (第 401 页)
何刚 奏,许都、姚奇允作何委用,该部速议。二月二十二辛巳,御史吴邦臣奏浙寇立剪,谕部陈子龙、蒋若来才长定乱 (第 401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