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
时段
朝代

禮類
樂類
小學類
詩類
春秋類
書類
孝經類
詔令奏議類
編年類
別史類
故事類
地理類
史評類
別集類
正史類
職官類
政書類
傳記類
時令類
目錄類
類書類
儒家類
農家類
雜家類
小說家類
天文算法類
總集類
別集類
詩文評類
 音论卷上       昆山顾炎武撰
古曰音今曰韵

诗序曰情发于声声成文谓之音笺云声谓宫商角徵
羽也声成文者宫商上下相应按此所谓音即今之所
谓韵也然而古人不言韵
梁刘协文心雕龙曰异音相从谓之和同声相应谓之
韵元周伯琦六书正讹曰单出为声成文为音音和为


唐书杨收传曰夫旋宫以七声为均均言韵也古无韵
字犹言一韵声也(说文韵字注裴光远曰古与均同按晋书律历志云凡音声之体务在和)
(韵益则加倍损则减半和韵即和均也宋书律志云后汉至魏尺度渐长于古四分有馀 杜夔
依为律吕故致)
(失韵失韵即失均也杨慎曰李善注傅毅舞赋繁钦与魏文帝笺并引乐汁图徵曰圣人往承天以立五均 (第 1b 页)
  案律书此章所记分寸之法与他记不同以难晓故
多误盖取黄钟之律九寸一寸九分凡八十一分而

又以十约之为寸故云八寸十分一本作七分一者
误也今以相生次序列而正之其应钟以下则有小
分小分以三为法如历家太少馀分强弱耳其法未
密也今以二千一百八十七为全分七百二十九为
三分一一千四百五十八为三分二馀分之多者为
强少者为弱列于逐律之下其误字悉正之隋志引
此章中黄钟林钟太簇应钟四律寸分以为与班固
司马彪郑氏蔡邕 杜夔
荀勖所论虽尺有增减而十 …… (第 5b 页)
理渐研精班氏汉志尽歆所出也司马彪志并房所出
也至于汉后尺度稍长魏代 杜夔
亦制律吕以之候气
灰悉不飞晋光禄大夫荀勖得古铜管校夔所制长古
四分方知不调事由其误乃依周礼更造古尺用 …… (第 35b 页)
  一周尺(前汉志王莽时刘歆铜斛尺 后汉建武铜尺 晋荀勖律尺为晋前尺 祖冲之所传

铜尺)
晋武帝泰始九年中书监荀勖校太乐八音不和
始知为后汉至魏尺长于古尺四分有馀勖乃部著
作郎刘恭依周礼制尺所谓古尺也依古尺更铸铜
律吕以调声韵以尺量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又汲
郡盗发魏襄王冢得古周时玉律及钟磬与新律声
韵闇同于时郡国或得汉时故钟吹新律命之皆应
梁武钟律纬云祖冲之所传铜尺其铭曰晋泰始十
年中书考古器揆校今尺长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

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
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
姑洗微强西京望臬微弱其馀与此尺同(铭八十二字)
尺者勖新尺也今尺者 杜夔
尺也 案此尺出于汲
冢之律与刘歆之斛最为近古盖汉去古未远古之
律度量权衡犹在也故班氏所志无诸家异同之 (第 39a 页)

王莽之制作虽不足据然律度量衡当不敢变于古
也自董卓之乱而乐律散亡故 杜夔
之律围径差小 …… (第 39a 页)
咸为神解此两尺长短近同 五魏尺 杜夔
所调之
律实比晋前尺一尺四分七釐 案刘徽九章注云
此尺长于王莽斛尺四分五釐然即其斛分以二千
龠约之知 (第 41a 页)
尺长短近同按荀勖尺出于汲冢之律与刘歆之斛最为近古盖去古未远古之律度量衡
犹在也自董卓之乱而乐律散亡故 魏杜夔
之律围径差小而尺因以长荀勖虽改定新尺然其乐声高
急不知当时律之围径又果何如也后周以玉斗生律玉斗之容受 …… (第 3b 页)
分二釐一毫有奇按此即祖暅所算造铜圭影表者也四汉官尺及晋时始平掘地所得古铜尺实比晋
前尺一尺三分七毫五 魏杜夔
尺实比晋前尺一尺四分七釐六晋后尺江左所用实比晋前尺一尺六
分二釐七后魏前尺实比晋前尺一尺二寸七釐八后 …… (第 4a 页)
多由于累黍及围径之误也)晋氏
而下则多求之金石梁隋以来又参之秬黍(隋志曰晋泰始
十年中书考古器揆校今
杜夔
尺长四分半所校古法有七器一曰姑洗玉律二曰小吕玉律三曰西京
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六曰古钱七曰建武 (第 4b 页)
  蔡氏曰按律书此章所记分寸之法与他记不同以

难晓故多误盖取黄钟之律九寸一寸九分凡八十
一分而又以十约之为寸故云八寸十分一本作七
分一者误也今以相生次序列而正之其应钟以下
则有小分小分以三为法如历家太少馀分强弱耳
其法未密也今以二千一百八十七为全分七百二
十九为三分一一千四百五十八为三分二馀分之
多者为强少者为弱列于逐律之下其误字悉正之
隋志引此章中黄钟林钟太簇应钟四律寸分以为

与班固司马彪郑氏蔡邕 杜夔
荀勖所论虽尺有增
减而十二律之寸数并同则是时律书尚未误也及
司马贞索隐始以旧本作七分一为误其误亦未久 (第 39b 页)
 语曰寸寸而积之至丈必过丝黍之累不足凭也
隋志十五等尺
一周尺(前汉志王莽时刘歆铜斛尺○后汉建武铜尺○晋苟勖律尺为晋前尺○祖冲之所传铜尺)
晋武帝泰始元年中书监荀勖较大乐八音不和始知
为后汉至魏尺长于古尺四分有馀勖乃部著作郎刘

恭依周礼制尺所谓古尺也依古尺更铸铜律吕以调
声韵以尺量古器与本铭尺寸无差又汲郡盗发魏襄
王冢得古周时玉律及钟磬与新律声韵闇同于时郡
国或得汉时故钟吹新律命之皆应梁武钟律纬云祖
冲之所传铜尺其铭曰晋泰始十年中书考古器揆较
今尺长四分半所较古法有七品一曰姑洗玉律二曰
小吕玉律三曰西京铜望臬四曰金错望臬五曰铜斛
六曰古钱七曰建武铜尺姑洗微强西京望臬微弱其
馀与此尺同(铭八十二字)此尺者勖新尺也今尺者 杜夔
尺 …… (第 10a 页)
 古盖汉去古未远古之律度权量衡犹在也故班氏
 所志无诸家异同之论王莽之制作虽不足据然律
 度量衡当不敢变于古也自董卓之乱而乐律散亡
 故 杜夔
之律围径差小而尺因以长荀勖虽定此尺
 然其乐声高急不知当时律之围径又果何如也后 …… (第 10b 页)
 蔡氏曰按此两尺长短近同

五魏尺 杜夔
所用调律实比晋前尺一尺四分七釐
 蔡氏曰按刘徽九章注云此尺长于王莽斛尺四分
 五釐然即其斛分以二十龠 (第 12b 页)
此长短之中况 杜夔
荀勖而后王朴和岘胡瑗李


照素称知乐而前后斟酌朝更暮改则其间或长


或短历累代所裁定者岂无一偶合 (第 15a 页)
 河右先生札云寄至学乐一帙大妙不谓通人之学
 能推广未备发摅尽变至此此道为千古来第一难
 事能涉其藩㰚已誇神绝况能排闼入室直穷其奥
 尔尔方信 杜夔
荀勖尚非隽物必如恕谷者真盖世
 豪杰也自先父先伯兄亡后此秘亦浸失其传故宁
 府五声图记歌诀于乐律最属 (第 1a 页)
有不愿来集恐成颓弊不可因循
伏望详择其宜微加劝革
德宗时杜佑上三朝行礼乐制议曰晋司律中郎将陈
颀云昔 杜夔
傅旧雅乐四曲一曰鹿鸣二曰驺虞三曰
伐檀四曰文王皆古声辞太和中左延年改夔驺虞伐 (第 11a 页)
相因袭纵有改作并宗于昭
至明帝时东平献王采文德舞为大武之舞荐于光武
之庙汉末大乱乐章沦缺魏武平荆州获 杜夔
以为军
谋祭酒使创雅乐时散骑侍郎邓静善咏雅歌乐师尹
胡能习宗祀之曲舞师冯肃晓知先代诸舞总练研精
复于 (第 21b 页)
钟四寸三分之二班固司马彪说黄钟长九寸声
最浊太簇长八寸林钟长六寸应钟长四寸七分四氂
强声最清蔡邕郑玄 杜夔
荀勖等所论尺有增损而黄
钟之宫要以九寸为定始勖当武帝泰始中校太乐八
音不和知后汉至魏尺长于古四分有馀 (第 26b 页)
梁法同比晋前尺为一尺
七釐三梁表尺比晋前尺为一尺二分二釐一毫有奇
四汉官尺比晋尺为一尺三分七毫五魏尺 杜夔
之所
用也比晋前尺为一尺四分七釐六晋后尺晋江东用
之比前尺为一尺六分二釐七魏前尺比晋前尺为一
尺一寸 (第 15b 页)
   (郝孟/节)王和平

 卷第一百八十二
  魏
   朱建平 周宣 管辂  杜夔 
马钧
  蜀
   周群(父舒/张裕)
  吴
   吴范 刘惇 赵达
  晋 (第 48a 页)
  乐府总序
古之达礼三一曰燕二曰享三曰祀所谓吉凶军宾嘉
皆主此三者以成礼古之达乐三一曰风二曰雅三曰
颂所谓金石丝竹匏土革木皆主此三者以成乐礼乐

相须以为用礼非乐不行乐非礼不举自后夔以来乐
以诗为本诗以声为用八音六律为之羽翼耳仲尼编
诗为燕享祀之时用以歌而非用以说义也古之诗今
之辞曲也若不能歌之但能诵其文而说其义可乎不
幸腐儒之说起齐鲁韩毛四家各为序训而以说相高
汉朝又立之学官以义理相授遂使声歌之音湮没无
闻然当汉之初去三代未远虽经主学者不识诗而太
乐氏以声歌肄业往往仲尼三百篇瞽史之徒例能歌

也柰义理之说既胜则声歌之学日微东汉之末礼乐
萧条虽东观石渠议论纷纭无补于事曹孟德平刘表
得汉雅乐郎 杜夔
夔老矣久不肄习所得于三百篇者
惟鹿鸣驺虞伐檀文王四篇而已馀声不傅太和末又
失其三左延年所得惟鹿鸣一篇 (第 2a 页)
  历代制造
汉文帝令丞相北平侯张苍始定律历(武帝以李延年/为协律都尉盖)
(掌音/律也)元帝时郎中京房知五音六十律之数上使韦元
成等试问房于乐府房对受学于故小黄令焦延寿六
十律相生之法以上生下皆三生二以下生上皆三生
四阳下生阴阴上生阳终于中吕而十二律毕矣中吕
上生执始执始下生去灭上下相生终于南事而六
十律毕矣夫十二律之变至于六十犹八卦之变至于

六十四也(又造准如瑟而十三弦隐间九尺中央一弦/下有画分寸以为六十律清浊之节史官传)
(之至后汉建武之后不能定其弦缓急矣王莽召天下/通知钟律者百馀人令刘歆领之造铜律其所制与京)
(房不/殊)魏武帝时 杜夔
精识音韵为雅乐郎中令铸铜工
柴玉巧有意思形器之中多所造作亦为时人见知夔
令玉铸钟其声均清浊多不如法数 …… (第 10a 页)
响商辛以陨大钟既铸周景以死存亡之机由
此而作君举必书古之道也作而不法何以示后帝称
善久之晋张华荀勖校 魏杜夔
所造钟律其声乐多不
谐合乃出御府古今铜竹律二十五具铜尺铜斛七具
校减新尺短夔尺四分因造十有二笛笛具五 …… (第 10b 页)
  权量
杜佑曰汉书云推历生律制器规圆矩方权重衡平准
绳嘉量探赜索隐钩深致远莫不用焉度者分寸尺丈

引也本起黄钟之长以子榖秬黍中者一黍之广度之
九十分黄钟之长一为一分十分为寸十寸为尺十尺
为丈十丈为引而五度审矣量者龠合升斗斛也本起
于黄钟之龠用度数审其容以子榖秬黍中者千有二
百实其龠以井水准其槩十龠为合十合为升十升为
斗十斗为斛而五量嘉矣权者铢两斤钧石也本起于
黄钟之重一龠容千二百黍重十二铢两之为两二十
四铢为两十六两为斤三十斤为钧四钧为石权与物

钧而生衡衡运生规规圆生矩矩方生绳绳直生准准
正则平衡而钧权矣是谓五则也 魏初杜夔
造斛即周
礼所谓嘉量也深尺方尺实一辐(音/辅)臀一寸实一豆耳
三寸实一升重一钧声中黄钟晋氏播迁亡其彝 (第 21a 页)
协律郎(汉曰协律都尉李延年为之武帝以延年善新/声故为此官后汉亦有之魏以 杜夔
为之魏武)
(平荆州得夔以知音识旧乐故使为此官晋改为协律/校尉后魏有协律郎又有协律中郎北齐及隋协律郎 (第 16b 页)
贼弘乃给其田种粮
食擢其贤才随资叙用时总章太乐伶人避乱多至荆
州或劝可作乐者弘曰昔刘景升以礼坏乐崩命 杜夔

为天子合乐乐成欲庭作之夔曰为天子合乐而庭作
之恐非将军本意吾尝为之叹息今主上蒙尘吾未能
展效臣节虽有 (第 4b 页)
 通志卷一百八十二
  宋 右 迪 功 郎 郑 樵 渔 仲 撰
 艺术传第二
 魏
  朱建平 周宣 管辂  杜夔 
马钧
 蜀
  周群(父舒/张裕) …… (第 1a 页)
盗父亦差又都尉治内史有失物
者辂使明晨于寺门外看当逢一人使指天画地举手
四向自当得之暮果获于故处矣 杜夔
(第 18b 页)
公良
河南人也以知音律为雅乐郎中平五年
疾去官州郡司徒礼辟以世乱奔荆州荆州牧刘表令 (第 18b 页)
协律郎汉曰协律都尉李延年为之(武帝以李延年善/新声故为此官)
后汉亦有之 魏杜夔
亦为之(魏武平荆州初得 (第 9b 页)
杜夔/
知音识旧故为此官)
改为协律校尉后魏有协律郎又有协律中郎北齐及
隋协律郎皆二人唐因之掌举麾节乐调和 (第 9b 页)
 雨皆不鸣钟不作乐(行谓乘舆/出入也)
献帝建安八年公卿初迎冬于北郊总章始复备八佾
(因乱久废今复见之自东京大乱绝/无金石之乐乐章亡缺不可复知)

魏武帝平荆州获 杜夔
善八音常为汉雅乐郎尤悉乐
事于是使创定雅乐时又有散骑郎邓静尹商善调雅
乐歌师尹商能歌宗庙郊祀之曲舞师 (第 32b 页)
  历代乐制
晋武帝初郊庙明堂礼乐权用魏仪盖遵周室肇称殷
礼之义但改乐章而已使傅元为词又令荀勖张华夏
侯湛成公绥等各造郊庙诸乐歌词

九年荀勖以 杜夔
所制律吕校太乐总章鼓吹八音与
律吕乖错依古尺作新律吕以调声韵律成遂颁下太
常使太乐总章鼓吹清商施用( (第 1b 页)